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利 《现代财经》2007,27(4):28-31
管理层收购后,企业的剩余索取权呈现出与企业剩余控制权紧密结合、与企业的风险紧密结合和与大量债务融资紧密结合的特征。这些特征使管理层收购企业剩余索取权激励与收购前相比发生了重大变化。通过模型分析,可得出以下结论:(1)管理层收购使管理者获取剩余索取权,从而调动了工作积极性;(2)管理层收购企业全部股权比收购部分股权更能调动积极性,降低代理成本;(3)即使管理层不能收购企业全部股权,也比资本雇佣劳动框架下获取的激励更能调动管理者的工作积极性。  相似文献   

2.
齐莉 《经济论坛》2004,(24):49-49
MBO(Management Buyout)直译为“管理者收购”,又称“管理层收购”,是指目标公司的管理者或经理层利用借贷所融资本购买本公司的股份,从而改变本公司所有者结构、控制权结构和资产结构,达到收购、重组本公司目的的一种行为。本文在分析支持与反对MBO两种言论的基础上着重研究了我国国企改革应用MBO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管理层融资收购是企业管理层为控制企业进行的“杠杆收购”,其主要作用在于提升管理者人力资本价值,降低企业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委托代理成本,解决企业内部激励机制问题。它可能成为有效处理我国国有、集体企业面临的内部激励不足和所有者缺位问题的一个有效路径。本文主要在对管理层融资收购(MBO)理论上的逻辑性分析的基础之上探讨了它对管理层内部激励的效用发挥机制。  相似文献   

4.
陈艳 《经济前沿》2006,(2):114-117
本文对管理层收购(MBO)涉及的若干理论和现实问题进行了分析。从法学和经济学理论的角度对管理层收购概念本身进行了新的诠释,并通过对比中国与英美等国管理层收购的不同之处指出中国的管理层收购不能盲目照搬,最后对管理层收购带来的中小股东利益的保护问题进行了分析且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对企业剩余权问题的研究是打开公司治理理论大门的"钥匙"。然而通过梳理企业剩余权内涵的演变过程发现,经济学家们在应用企业剩余权概念分析问题时存在重大"混乱",问题的根源在于没有真正理解企业剩余权及其所包含的内容。要正确理解企业与企业合约剩余有关的剩余权,必须对补偿性成本与"可更改"有充分的认识与理解。  相似文献   

6.
中国企业MBO若干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管理层收购(MBO)涉及的若干理论和现实问题进行了分析。从法学和经济学理论的角度对管理层收购概念本身进行了新的诠释,并通过对比中国与英美等国管理层收购的不同之处指出中国的管理层收购不能盲目照搬,最后对管理层收购带来的中小股东利益的保护问题进行了分析且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管理层收购(MBO)涉及的若干理论和现实问题进行了分析.从法学和经济学理论的角度对管理层收购概念本身进行了新的诠释,并通过对比中国与英美等国管理层收购的不同之处指出中国的管理层收购不能盲目照搬,最后对管理层收购带来的中小股东利益的保护问题进行了分析且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基于代理理论的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代理理论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国有企业的产权改革.我国国有企业中的代理问题集中体现为"内部人控制"问题.而国有企业产权配置不当使得"内部人控制"问题变得更加难以遏止.为了保护委托人(国家)的利益,国有产权应当逐渐退出竞争性领域,在国有产权尚不能退出垄断性行业和关系国家安全、国计民生等重要领域的同时,应保证出资人到位和国有产权的可转让性.  相似文献   

9.
王立勇  张秋生 《技术经济》2003,22(11):37-38
一、问题的提出企业是一张由各利益相关人组成的契约网 ,是由一系列的委托—代理关系组成。按照委托—代理理论 ,由于委托人和代理人目标不一致以及信息的非对称状态必然发生代理问题 ,如“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等。代理问题的解决取决于两方面因素 :①委托人和代理人目标函数的拟合 ;②信息不对称状况的改善。前者的解决主要应从如何使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相统一入手 ,目前理论界对此已做过大量研究 ,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如期权激励 ;业绩股等 ,这不是本文研究的内容。而是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 ,减少利益相关人之间的利益冲突 ,就必…  相似文献   

10.
企业的形式已由传统的业主制向经营权与所有权分离的现代型企业发展,随着信息经济学,交易成本,非完全合同理论的兴起。如何构建不完全企业合同下的剩余分配模式.一直是备受关注的问题。本试图从企业契约的包含人力资本因素出发,来阐述一下分配不合理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并提出一些政策上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管理层收购(MBO)自1999年四通集团第一例的出现开始,在我国的资本市场已经运行了十多年。应当说,MBO方式为我国资本市场的控制权转移提供了新的模式,但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问题。本文主要以控制权界定和控制权转移的基本理论为切入点,根据控制权转移理论辨析了MBO方式产生的必然性,并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MBO的转移效应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文章运用企业理论方法分析企业所有权的归属问题,阐述人力资源会计的症结之所在;指出企业会计的实质,并认为在实践中没有存在专门的人力资源会计的必要。  相似文献   

13.
刘岩 《时代经贸》2004,(3):83-85
MBO(Management Buy—outs)即“管理者收购”、“管理层收购”或“经理层融资收购”,是指目标公司的管理者或经理层利用融资借贷所获得的资金购买所服务公司的股份,从而改变公司的所有权结构、控制权结构以及资产结构,进而达到重组本公司并获得预期收益的一种收购行为。管理者收购兴起于上个世纪60—70年代经济危机和股市泡沫洗礼之后的西方各国,进入80年代以来,其被视为减少公司代理成本和管理者机会风险成本的可行手段而得到迅速发展,到了90年代、MBO又被众多学者、专家视为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有效手段,多数投资者也认为有管理层直接持股的公司更值得信赖。总结西方国家管理者收购支持者的观点,其主要认为,管理者收购之所以流行是由于以下几个原因:价值创造、管理机会主义、税收利益及企业家精神等,其中价值创造是主要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进入权激励视角出发,指出了资本剩余索取权安排的局限性,将知识资源作为重要变量纳入企业剩余索取权安排合约,构建了一个包含资本和知识两变量的企业收益函数,分析结果表明按照不同的要素贡献率,存在一种激励的替代性变化,显示出知识资源的不可或缺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入资源粘性和资源投入水平,揭示企业的最优委托权安排与资源的粘性和投入水平存在单调递增的关系,而知识资源由于与其所有者的不可分性使其具有高度的粘性,再加上知识和资本的合作博弈本身就是一个动态过程,知识投入水平高低会影响最后的动态均衡结果,因此应该获得更多的企业剩余索取权.  相似文献   

15.
MBO作为企业并购的一种创新,充分运用了财务杠杆的功能,降低了企业运营的代理成本,完善了公司的治理结构,是一种值得推崇的企业并购新思路,然而在我国现有的宏观环境下,存在对MBO的种种制约,因此需要我们从各方面加以改革和完善。  相似文献   

16.
李豫湘  史长勇 《经济师》2003,(12):139-140
管理层收购 (MBO)在国外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 ,我国近年来的实践也有多种模式。但在目前法制背景和金融市场等条件的制约下 ,管理层收购受到一定阻力。文章对管理层收购 (MBO)进行了阐述 ,并结合国情提出了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7.
陈修远  肖卫平 《当代经济》2009,(21):148-149
企业不存在不完全合同理论指出的那种虚无的即实际无所有的所有权,也不可能存在基于这种"企业所有权"解释的治理结构.真正的企业所有权其实是指人们传统认识到的企业出资者所有权,它的内涵是指对企业物质资本和产品的所有权.这个企业所有权是出资者用它自己投入企业的资本承担经营风险而形成的,所以它归属出资者.由此还可得出,真正的企业最一般的结构就是资本雇佣劳动结构,现代企业的结构演化也必须立足于这一基础来解释.  相似文献   

18.
人力资本理论:一个在企业框架内的界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舒尔茨的人力资本概念是外生的,因而也是宽泛和模糊的。市场里的企业实质上应为劳动力、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三者的特别合约。企业里的人力资本也因此而拥有企业的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而这些权能在市场化的企业里最优的实现方式即为张五常所主张的“分成式合约”;对于实现的量,即人力资本定价问题,在我国经理人市场尚不完善的情况下,可探索通过证券市场的价格决定价格及布莱克-斯科尔斯(Black-Scholes)的期权定价模型来替代解决。  相似文献   

19.
阿尔奇安和德姆塞茨 ( 1972 )从团队生产引发的“计量难题”及其解决机制的角度 ,解释企业的经济性质 ,为分析企业的内部组织提供了一个有力的工具。但是 ,该理论存在一个严重的缺陷 ,即它忽视了企业的监督者 -剩余索取者和其他成员之间的利益冲突及其解决机制  相似文献   

20.
高光锐 《经济师》2001,(5):110-111
现代产权理论认为 ,所有权就是在合同对决策权没有规定的时间和地方实施剩余控制权的权利 ,和在合同履行之后取得剩余收益的权利。这样定义的所有权概念 ,更能够展示它的丰富内涵 ,更容易分析它的协调和激励作用 ,也更便利于将它融入主流经济学框架。因此 ,它与其他观点有着广泛的一致性和包容性。由于在过去很长的时间里 ,我们的产权文献常常只引述所有权的法律定义而不提它的经济学涵义 ,或者 ,只注重它的剩余索取权方面 ,而不提它的剩余控制权方面 ,同时 ,对严重存在着的产权残缺 ,即对一种物品、资产或资源的控制权与收益相分离的现象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