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晓光 《商》2014,(29):289-289
体育课程是普通高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在我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中还存在的一些问题,要想培养出德智体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就必须对当前的体育课程教学模式进行改革。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对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针对当前我国高校体育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根据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要求,对我国高校体育教学进行改革,有利于促进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的健康发展,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2.
《商》2015,(9)
传统意义上的大学体育教学模式已不能较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在当前推行素质教学理念下,创新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探究新的教学模式是当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对当前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现状进行分析,对于在素质教学理念视角下的大学体育模式进行探究,以增强学生体质和身心健康为出发点,提出了改革对策,探究新的模式,不断深化高校体育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3.
"阳光体育运动"不仅是学校体育发展的强动力,也是社会体育、竞技体育的基础.:依据当前普通高校学生的身体素质差和自卑的心理现状,以"阳光教育论"为指导思想,从教学需要、社会需要、学生需要出发,探析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模式的转变和改革,提高校学生的身体素质及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4.
《品牌》2014,(2)
篮球课程是中学体育教学的主要课程之一,为了丰富学生的课余体育活动,发展学生的身心素质,篮球课的教学方法的改革是一项重要的课题,分级分组教学理论是一项新的教学方法,本文通过运用文献资料发、实验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验证了在中学篮球课的教学中分级分组教学模式的优越性,为以后的中学篮球课的教学方法提供了新思路、新方向。  相似文献   

5.
李文 《商》2013,(17):337-337
随着电子科技的快速发展,中学体育教学也与时俱进、把握时代的脉搏,装备了大量的现代教育技术装备,不断地转变体育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进一步深化了改革进程,不断地对现代教育装备进行整合,将体育教学实现最优化,使体育教学目标得以全面实现,也给提高中学生的身体素质以及体育素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品牌》2015,(3)
随着经济社会的日益发展,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优异的成就,其中中学体育教学观念也取得了突破性发展,其发展受到立体化、多层次、高效益观念的影响,呈良好态势。因此,为了能使学生在学习体育理论的同时主动,积极,发挥极大的创造性的参与,促进人格良好的发展,在原有的体育教学模式上,创新教学形式是极为必要的。针对这一现状,本文对于目前我国体育教育在中学的发展情况做了分析,介绍了其基本的教学要求,并提出了目前比较突出的中学体育教学模式,最后对推动多元化教学的重要因素做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会计是一门系统性和操作性很强的学科,中职学生的年龄和学习特点决定了学生轻理论学习和喜欢实践操作的客观现实,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会计课程教学中要转变教学观念,改变以往重会计理论学习轻实践操作的教学模式。"理实一体化教学"是"专业基础理论与教学实践一体化教学"的简称,该教学方法是基于现代职业教育宗旨而提出的教学理念。文章就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如何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社会对各行业人才的专业性、技能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一体化教学理念就是打破传统的学科体系和教学模式,依据当前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和培养目标,对教学资源进行重新整合,突出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与职业素养。本文结合江苏省徐州技师学院一体化课程改革的背景,就《烹饪原料初加工》一体化课程的开发,对烹饪专业的实践教学进行探讨与反思,对职业院校烹饪专业一体化课程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文根据高职院校《商业标志与导向系统制作》课程的特点和性质,提出教学过程以就业为导向、以工作任务为驱动,以项目为载体、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突出学生主体,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的教学模式下充分体现理论实践一体化的课程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10.
生活化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已经成为当前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发展导向。分析了初中物理实施生活化教学模式的重要意义,以及当前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从巧用生活化课程导入、适用生活化课堂教学、善用生活化课后训练等方面,提出了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11.
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体育课程教学得到了社会、学校、家庭的关注。学校体育教学不再局限于身体素质的锻炼,还引入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一系列启发式、引导式等学习方式。这些内容的填充使得学校体育课程更为完善,对中学生的锻炼、培养效果更为全面。通过文献资料法和实地考察法,研究"自主、合作、探究式"这种新型的学习方法,旨在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合作意识、探究意识,丰富学校体育课堂教学形式,提高教学效果。阐述了"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模式对体育课程教学的意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在中学体育课程中的应用对策,以期更好地促进中学体育课程教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陈嘉  卢川 《中国市场》2014,(17):165-166
体育教学与传统的课程教学存在一定的区别,如何构建完善的教学体系,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是深化体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本文基于广西高职高专院校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当前教学模式、方法等方面的不足,并以此来分析强化体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措施,以推进当前的体育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13.
高校体育教学模式改革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霍宁  何茂林 《中国市场》2009,(5):140-141
近年来围绕着课程设置、课程类型、课程内容、教学定位、教学大纲、教学模式和教材体系等内容进行的改革,已成为促进高校体育教学发展的核心动力。在课内外一体化、加强体育理论课、实行体育俱乐部制等方面提出了不少有创新价值的理论。学校体育部提供各种可能的组合,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能力、兴趣和基础选取不同的组合以适应自身发展的需要;把体育与健康教育结合起来,增加保健学、心理健康学等现代社会最基本的知识和技能;增加了娱乐、健身、休闲的教学内容从而进一步增强了学生们的参与意识,调动他们积极锻炼身体的热情。  相似文献   

14.
"程序—合作学习"教学模式是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其理念为健康体育、主体性教育以及体育的终身性,目标是提升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从而改善其健康水平,打下良好的基础,发展终身体育。文章对"程序—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在独立学院舞蹈选项课教学中的应用,从运动技能和心理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分层递进"教学模式,即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建立各层次段的教学方法,解决体育教学中不同层次教与学的实质问题,且在操作层面上提出了具体实践方案使学生对其产生兴趣.本文通过收集有关文献资料,实验、数理统计、逻辑分析法等方法,以塘沽二中90名男生为研究对象,对高中50米跑教学中采用"分层递进"教学模式教学进行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分层递进"教学模式比传统"齐步走"教学模式具有优越性,可以在高中教学中实施.  相似文献   

16.
针对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专项俱乐部课内外一体化”的课程模式,把体育课程概括为体育课堂教学、课余体育参与和浓厚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三大部分,以此来开展教学和训练,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自职业院校开展教学改革以来,课堂教学仍存在一系列问题,教学改革大多流于形式,无法得到有效实施。借鉴德国胡格教学模式在中国落地成功案例,探讨在汽修一体化专业教学改革中差异化教学及考核化的改革,以及由此引发的教学理念变化和学生能力转变,并提出保障胡格教学模式课堂实现的具体措施,使胡格教学模式在汽修一体化专业教学上得以良好运用,为改善当前的职业教育现状提供可行有效的模式借鉴。  相似文献   

18.
进入21世纪之后,我国教育迅速发展,高校课程改革与素质教育的推行充分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然而就高校的体育课程教学而言,在其改革过程中依旧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如何实现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良好转型成为摆在高校面前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19.
张德秀 《市场论坛》2012,(5):113-114,89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不仅仅是理论与实践教学内容的一体化,也是教师在知识、技能、教学能力上的一体化,同时,还包含教学场所的一体化。因此它绝不是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在形式上的简单组合,而是从学生技能技巧形成的认知规律出发,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课题组的实践证明,高职学生特点、课程特点和教学现状,适合采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法来提升教学质量,这一新的教学模式将是职业学校教学改革的重点。  相似文献   

20.
进入21世纪,我国大学体育课程,在"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素质教育的思想以及终身体育的思想指引下,特别是在2002年《全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颁布与实施以来,在全国普通高校掀起了体育课程新一轮改革的热潮,健美操课程作为体育课程的一个分支,在体育课程中担负着重要作用。因此,通过形成和建立完善的高校健美操课程体系,丰富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建立切实有效的学习评价体系,实现课内外教学一体化,促进高校健美操课程改革发展,培养出适应新的经济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需要的高级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