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葛涛 《中华商标》2011,(8):57-61
中国的传统文化铸造了浓郁的东方色彩文化特征,在某种意义上,色彩一直伴随着中国文化的启蒙、融合、成长与发展,它是中国传统哲学和精神品格的外化,其内核是色彩的民族文化属性,即“五色观”。所谓五色,即指相对于阴阳五行的赤、青、黄、白、黑五种单色,五色配五行和五个方位。五种色彩象征自然要素,即以红象征火,以黄色象征金,以青绿色象征水,以白色象征土,以黑色象征木。另外几千年来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和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思想始终贯穿于中华民族色彩审美意识之中,五色观在古代思想浸染下蕴涩着鲜明的哲学思想,与中华民族的审美心理有着密切的关系,并世代传承完善,  相似文献   

2.
相比西方国家,中国人更喜欢鲜艳亮丽的色彩,浅蓝、浅黄、亮粉、桔色等色彩比比皆是。而与中国文化传统密切相关的一些色彩如红色和金色也被人们穿在身上,或是装饰在居室中。  相似文献   

3.
中国色彩的历史渊源流长,在长期的历史发展和变迁中,色彩在中国的哲学、政治、经济、文化和艺术中占有重要地位.色彩在人们的设计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设计艺术的不断发展,继承民族文化的设计更加被人们推崇,各种形式的“民族风”在流行服饰上层出不穷.研究中国传统色彩的特征及运用规律对现代流行服饰色彩把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当代平面设计色彩理念的形成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色彩观的影响。传统色彩在平面设计的文字、图形信息和象征手法、理念体会上得到了呈现,为现代设计中色彩元素的应用探索提供了丰富元素。以中国传统五色观作为理论研究。试述中国传统色彩观对当代平面设计色彩的影响和对传统色彩观的传承与发展,并指出中国当代平面设计须学习和借鉴传统五色观,在借鉴中创造和超越。  相似文献   

5.
时尚快车     
热辣辣的红色 红色是九八年至九九年秋冬季的一大流行色。不仅各大服饰品牌推出了红色的服装系列,化妆师也要凑热闹,不仅兰蔻以“潮流即红色”为宣传口号,迪奥也推出了红色的气氛和彩妆。红色是三原色之一,给人的最鲜明的联想就是火焰、冲动、热情、艳丽、热恋、麻辣烫、过大年、娶媳妇,象征着幸福和喜悦,是一种积极的色彩,也是中国人喜欢用的颜色。红色是波长最长的色光,穿透大气的能力最强,因此在捕捉视觉上活动最快。如果在产品的包装上使用红色,它的视觉冲击力最大,仿佛在对顾客发出:“我在这里”的信号。此外,红色还是革命的颜色。  相似文献   

6.
《汽车与社会》2014,(21):110-111
英国伦敦有几样经典的风景,比如红色大巴车,红色电话亭,还有就是复古的黑色出租车。伦敦黑色出租车不仅是伦敦引以为荣的城市名片,也是英国运输业的象征和英国的经典文化符号之一。  相似文献   

7.
<正>色彩,有人曾说,无论是艺术色彩还是语言色彩,都具有某种约定俗成的象征性的语言符号功能,都能反映一定的民族文化心态。每种色彩都有各自不同的表情象征,黑与白是两个极色,色彩学称它们为无彩色系。它们是两种最常见、最简单、最原始、最永恒、最纯粹的基色(有别于所谓原色),同时也是与传统文化渊源最深的颜色。在中国黑白的美,还与老庄的哲学思想分不开。老庄思想中有一个观念是"朴  相似文献   

8.
古艺术历史、过去的文化、现代怀旧精神…..于每分每秒也在突变的时装世界里,它们永远是灵感泉源。从华贵的巴罗克风格到民间艺术及民族风格,各种各样的装饰兼容并蓄。浓艳的色彩及装饰性的布料同样富丽,彻底表现丰饶美感。色彩:充满节庆气氛的红色及酒红色,混合琥珀及秋黄紫色调子作点缀用途,延续近年几季采用的粉红色调布料:各种混纺、手感干爽布料及特长(superkid)羊毛华达呢、缎纹及双绉织物(doublecrêpe)添加金属纱线或弹性纱线令布料起绉和产生干爽的手感,增加立体感,丰姿绰约塔夫绸(taffetas)、丝滑平绒(pannevelvets)均添上宝石装…  相似文献   

9.
中华民族具有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其传统色彩文化在世界色彩文化史上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中国传统服饰色彩更是构成世界服饰色彩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基于符号学的理论和中国传统的"五色观"对中国传统服饰色彩做了一次分析,探究世世代代的人们是怎样通过服饰色彩这种符号来体现严格的封建等级制度以及民俗人情的。文中所涉及的中国传统服饰多为汉族传统服饰,不包含其他少数民族服饰。  相似文献   

10.
唐代军戎服饰不仅具有强大的实用功能,还体现了时代的审美风格和观念意识。本文从其装饰、色彩、材质和工艺的特点分析入手,分析了唐代军戎服饰的设计概况。从区分的标志、权利的象征、祈佑的图腾和兼容并蓄的包容四个方面总结了唐代军戎服饰中蕴含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1.
魏晞 《玩具世界》2024,(2):172-174
瑞金市沙洲坝镇是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所在地,是传承红色文化的重要窗口。基于对瑞金市沙洲坝镇的实地调研,围绕地方红色文化基因挖掘,探究关于红色文化设计元素的提炼方法,对红色文化设计元素进行解构、重组,提炼出适合瑞金市沙洲坝镇的红色基因元素,将依据多维度提炼方法形成的红色文化符号融入小镇景观设计中,以此有效传承江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精神,也为小镇红色文化景观设计提供可借鉴的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12.
红色文化具有深厚的革命精神与文化内涵,为了丰富红色文化的传播途径,引导年轻一代人感受红色文化的魅力,提出设计一款关于红色文化的盲盒产品。首先聚焦现有盲盒类产品与文化相结合的方式,梳理出设计元素的文化性、形象种类的多元性、感官交融的自在性在产品中的表现特点;其次对文化因子在盲盒类产品中的文化载体、IP形象以及感官刺激层面的应用手法进行探索;最后在产品形象以及产品体验方面更好地与红色文化贴合,最大程度宣扬中国红色文化精神,达到推动红色文化多层次发展的目的,从而激发年轻一代人对于红色文化的热爱。  相似文献   

13.
色彩与设计     
橙色 在所有的色系中,最热烈的当数橙色,它对温度的变化非常敏感。橙色也是一种热烈的颜色,它就象秋天火红的落叶,绚烂的黄昏日落-熠熠生辉。 就生动的强度而言,橙色被认为是不太严肃的颜色。它具有张扬,外向的个性,被视作顽皮,好动,快乐及天真可爱的象征-因此深得3到6岁的儿童,以及青少年的钟爱。 红色,黄色,特别是橙色能引起人的食欲。然而,如今的餐馆大都追求与周围环境的色调相融合,但是实际上,能使顾客的胃口大开的色彩应当是橙色,红色或者是黄色。 桃子,杏,珊瑚多是浅橙色。这些柔和的色调可以愉悦人敏感的眼睛。尤其对高消费阶层具有强烈的吸引力。  相似文献   

14.
红色电力     
红色,是共产主义理想和革命英雄主义的象征。红色,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新中国成立的基调。红色,是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的主旋律。9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在"红色精神"的照耀下,中国电力工业由弱到强,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业绩:从西柏坡"忽忽水电站"——第一座红色发电厂到电力装机9亿千瓦标志性机组——广东岭澳核电站二期工程一号机  相似文献   

15.
《汽车与社会》2013,(25):101-103
红色和黑色永远是一对多变又惹人喜爱的色彩。在大牌中,扮演者高贵、霸气的角色;在尽头个性的品牌中,又演绎鄯的另类风格。  相似文献   

16.
宋涛 《汽车观察》2009,(9):92-93
金黄与纯黑相映,象征智慧与财富;红色,象征行动果敢;银白色,代表着纯洁、仁慈、美德与富足;蓝色,代表着骑士般侠义的精神——凯迪拉克  相似文献   

17.
王羿  张琳 《中国纺织》2014,(12):120-121
刺绣在我国具有悠久的文化历史,因其技艺精湛,针法丰富,备受人们喜爱,无论工艺技巧、图案寓意、色彩搭配等方面都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刺绣的应用非常广泛,在服装上的应用尤为经典,是女红文化的精粹,是情感的表达,是身份的象征。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生活方式的大变革使得妇女们走出了绣楼,刺绣已不再是女性的必修课。工业的高速发展,人们进入了快速消费的时代,  相似文献   

18.
纺织产品的功能在于人们生活中实用。色彩的功能在于使人们获得美感、获得视觉美感的享受。 色彩是纺织产品的生命 色彩是纺织产品美感的关键因素、色彩能够在人们视觉中引起各种感情。如红色令人兴奋、绿色令人安定、黄色使人跳动、白色感到纯洁、青色令人沉着、黑色使人忍耐、也令人空虚。由于生活感受到阳光、火光、海洋、草地、雪  相似文献   

19.
《中华商标》2008,(5):41-41
2008年5月8日,中国奥委会在北京发布了新的商用徽记。 中国奥委会使用的徽记有官方徽记及商用徽记两种。中国奥委会的新商用徽记由奥林匹克五环及核心元素两个部分组成。核心元素以独特的中国红与黄展示了鲜明的中国形象,其灵感来源于涌动、传递而生生不息的力量。以中国书法笔触书就的两个红色半环,首尾相携,又浑然一体,象征着梦想在每个人之间的彼此激励,象征着奥林匹克精神在中国生生不息发展和传递。  相似文献   

20.
国网浙江电力金华供电公司创新构建“红色传习阵地”“红色传讲团队”“红色传承活动”三位一体模式,把抽象的红色基因和革命精神显像化、具体化、生动化,有效搭建起红色精神文化与党员干部员工之间的“连接器”“传播器”和“共振器”,探索形成了新时代红色精神文化传播落地的赓续路径,增强了红色精神文化的影响力、传播力和辐射力。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金华供电公司(以下简称“金华供电公司”)针对以往红色革命精神文化传播落地过程中存在的传播主体“散”、传播内容“浅”、交互效果“差”等问题现状,通过构建“阵地、团队、活动”三位一体传播落地路径,着力打造与培育传播主体,丰富与创新传播内容,引导与感染传播受众,切实增强红色精神文化传播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