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黄淮海平原农业开发,是党和国家为促进我国农业迈上新台阶所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现在开发的大潮即将涌起,如何把这一开发搞得更快些、更有成效些?我们对先期开车的德州地区进行了调查研究,认为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对开发的成功具有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2.
黄淮海平原是我国主要冬麦产区,对这一地区287个县市部分农业统计资料的关联分析表明,冬麦播种面积、农业劳动力投入和有机粪肥的投入是目前这一地区冬麦生产的关键,麦生产中机械投入的效率有等提高;农业劳力有等进一步解放,在保证农业生产的前提下,从经营土地转而经营其它产业,以提高这一地区的整体经济水平。  相似文献   

3.
农业产业化是实现农业结构优化的根本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玉东 《农业经济》1999,(4):14-14,13
业产业化作为一种新的生产经营方式,其基本内容和发展形式为: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围绕区域性支柱产业,实行多层次、多形式、多元化、优化组合各种生产要素;以农业增产、农民增收、财政增长为目标,实行区域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建设、系列化加...  相似文献   

4.
水资源约束下的黄淮海平原区土地利用结构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黄淮海平原作为中国粮食的主产区,同时该区域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加剧。如何在水资源可承载的条件下,保证粮食安全和经济发展,对黄淮海平原区土地利用结构的优化调整进行探索,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文章应用多元优化模型及遗传算法,在土地面积、宏观计划约束、粮食产量约束、市场约束等条件下,追求流域水资源平衡,同时保障粮食产量最大化,得到2020年黄淮海平原区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方案,并通过土地转移矩阵,在2020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约束下,依据2000~2010年土地利用变化路径,预测出2020年最大概率自然演化形成的土地利用结构。[结果]将最优方案与自然演化进行了土地利用结构、用水结构以及粮食产出3个方面对比,最优方案的粮食产量为8464.75万t,总耗水量减少18.56亿m~3,均优于自然演化结果,证明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方案具有一定的有效性。[结论]黄淮海平原区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的方向是在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情况下,尽量降低高耗水强度的建设用地面积占比,减少水资源匮乏流域的耕地面积,增加水资源较丰富流域的耕地面积,以保障粮食产量,充分利用未利用面积,增加林地、水域等生态用地的面积;优化后的土地利用结构,有效缓解了地下水水位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新疆兵团农业结构优化进行了系统分析,找出了农业结构优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农业结构优化的五项原则,进而提出进一步进行农业结构优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当前,全国农村正进入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商品经济,加快农村经济向专业化、商品化、现代化转变的新阶段。根据中央关于要重点抓中低产地区的精神,我们对黄淮海平原中低产地区的农业生产结构进行了详细调查研究,特别对黑龙港地区、鲁西北黄泛平原和黄淮平原中的十个县、市共44个典型代表户进行了分析研究,现对本区农业生产结构现状、今后调整方向、具体途径及存在问题,进行以下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7.
适应农业发展新阶段要求必须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二十年以来的农业和农村改革 ,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 ,带来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历史性巨变。从历史经验 ,现实农业经济发展的形势已充分表明 ,在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的今天 ,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要适应农业发展新阶段的要求 ,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和理解新阶段的本质和特征 ,开创新思路 ,全面实施农业转型发展战略 ,即把农村工作的着力点转移到调整和优化结构 ,提高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上来 ,用新思想、新观念和新办法去解决新形势下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问题。这是当前继续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  相似文献   

8.
调整优化农业结构 提高农业整体素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要抓住当前有利时机,调整优化农业结构的必要性.说明了要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增强调整优化农业结构的自觉性.提出了调整优化农业结构的方针、原则和措施.  相似文献   

9.
一、根据区域自然特点,发展优质专用小麦江苏有小麦生产较好的自然条件、生产设施和较高的技术水平,历史上面积位居全国第四,总产第三,单产第二。目前生产小麦效益极低,质量上与北美、澳大利亚和我国北方等省份比较有较大的差距:淮北小麦蛋白质含量和籽粒硬质不高,不能制作优质面包;淮南小麦淀粉品质较差,不能制成优质面条和馒头。因此削减现有劣质小麦品种  相似文献   

10.
一、解放思想,农业定位在结构优化上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今天,究竟如何发展农业?怎样去指导大农业生产?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着老办法不行,左办法不灵,新办法不明的问题。造成很多产业,有钱的不想干;没钱的不敢干;不懂技术的不会干。因此,农业结构优化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光农业旅游是一种重要的民生产业和消费形态,其将发展休闲农业和农业旅游相结合。文章通过深入研究其对农村经济带来的影响,以期能明确其在北京市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从而为有效发挥农业生产、促进农业资源合理利用、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经济收入、带动农村发展等方面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方法]先后采用相关性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分别对北京市在发展观光农业旅游对农村经济影响的评价指标进行分析,以确定观光农业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程度。[结果]相关性分析表明,经济资源指标与经济效益指标间相互正相关。其中,土地资源、资金资源与GDP、财政税收、居民收入均显著相关,劳动力资源与就业也呈显著相关关系,各指标对农村经济影响巨大。而主成分分析研究认为,土地资源、资金资源、就业和居民收入在各主成分中载荷较大,从不同角度反映了观光农业旅游对农村经济的影响,其影响较为深远。[结论]北京市观光农业对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合理、健康的发展适合自己的观光农业旅游,对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我国农业干旱遥感监测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该文在回顾遥感监测土壤水分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对当前使用较多的旱情监测方法,如热惯量法、植被供水指数法、距平植被指数法、作物蒸散及微波监测等方法的应用范围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对我国土壤水分遥感监测现状、发展前景、业务化能力等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和展望,认为数据处理能力、算法精度和结果验证以及旱情评价体系的建立是我国当前旱情监测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中国农业种植结构及演化的空间分布和原因分析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利用区位商的概念研究了17种农作物大类的空间分布和各地农业种植结构的演化,从自然因素和经济因素两方面解析了中国农业种植结构分布和变化的原因和动力。得出的主要结论为中国农业种植结构的空间分布主要是由自然条件决定的,而其分布的变化则主要是经济行为的结果;劳动力密集型的种植比重同人均土地资源的数量呈负相关,土地密集型的种植比重同人均土地资源的数量呈正相关;城镇化和人口发展决定了蔬菜生产的分布和变化,城镇化还影响着各地的复种指数的变化。提出政府应加强对各种农产品市场的状况分析和信息服务等对策。  相似文献   

14.
[目的]随着城市食物安全与环境问题的逐步显现,全球城市农业发展得到了更广的空间与政策支持,大量研究不断涌现。梳理国外城市农业研究,提出未来的研究方向与重点,以期为国内相关研究与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与支持。[方法]文章利用文献分析法、比较与归纳分析法,通过搜集国外城市农业研究的相关文献,从概念演变、研究主题、研究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总结。[结果]国外已有研究主要包括城市农业与社会经济、城市农业与生态环境、城市农业发展评价与模式、城市农业发展环境4个主题,研究方法主要用到了社会调查、统计分析、地理信息技术、生命周期评估、试验分析等。[结论]国外城市农业研究研究视角不断延伸,内容更加综合,尺度不断细化,方法向多学科融合发展。我国应加强与国际研究接轨,满足未来可持续性城市与现代农业不断融合发展的需求。  相似文献   

15.
重庆市农业结构调整与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重庆市农业结构调整和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研究,意在改变重庆市大城市、大农村二元结构的现状,优化配置农地资源,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方法:建立目标规划模型,以农林牧渔业生产活动为变量设置依据,设置16个变量,利用DPS数据处理系统,采用单纯形法求解。研究结果:依据3种不同标准的农产品需求量,从时间上、空间上合理配置各项用地比例,提出了温饱型、小康型、富裕型3种配置方案。研究结论:小康型配置方案将土地利用、农业结构现状和数学模型有效结合,并且考虑未来市场需求,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到2020年重庆市的农业结构将得到进一步的优化。  相似文献   

16.
松辽平原是我国重要的种植业和畜牧业生产基地,发展循环农业是其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战略选择。根据循环农业内涵、技术目标和基本原理,结合松辽平原农业发展现状,分析了其发展农牧结合循环农业的必要性。最后,在循环农业研究实践基础上,探讨了未来松辽平原循环农业科技的重点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7.
黑龙江省农业结构优化的多方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在确定了农业发展约束条件的基础上,以2005年为基期,建立了黑龙江省2010年农业结构的线性规划模型,同时针对黑龙江省农业结构现状和宏观环境的影响,提出了3种侧重点不同的结构调整方案,并进行优化分析,为制定农业结构调整政策提供具体的数量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的]休闲农业作为都市居民休闲旅游需求多样化及社会快速发展的产物,涉面广、带动性强,休闲农业的发展对于加快传统农业升级、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业发展层次具有重要作用,对休闲农业进行评价,探讨其发展潜力,以期为区域休闲农业及区域协调发展指明方向。[方法]通过主成分分析法,以长株潭地区为例,对其休闲农业评价指标进行分析。[结果]社会支撑能力、休闲农业需求增长力、参观价值、文化价值及土壤质量在各主成分中载荷较大,从不同角度反映了长株潭地区休闲农业的发展潜力,对休闲农业的发展影响较大。此外,长株潭休闲农业发展潜力指数从2007年的0.048 2增加到2016年的2.541 1,整体呈上升趋势。[结论]在发展潜力指数的基础上,未来长株潭地区休闲农业发展定会继续稳定向前发展。在优势休闲农业资源的基础,协调全面发展休闲农业,保障长株潭地区休闲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农地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随着我国城镇化和人口数量的不断扩张,人地矛盾日益显著。探讨农地利用的变化情况其驱动力对于促进农地的可持续利用及保障粮食安全具有十分的现实意义。[方法]文章以华北平原地区为例,在分析农地利用变化的基础上,选取驱动力指标,通过灰色关联法分析其关联程度。[结果]2004~2016年间华北平原农地利用程度变化率均大于0,农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和复种指数呈下降的趋势。影响华北平原农地变化的各个驱动力从大到小依次为:人口、城市化率、农业科学技术、年平均气温、GDP、日照时数、农业机械总动力和年降雨量。关联度介于0.65~0.85的有人口、城市化率、农业科学技术和年平均气温。人为因素是主要的驱动力。[结论]华北平原农地利用受各种驱动力指标的共同影响,今后应因地制宜,在自然因素不可控的基础上,加强人为因素的调控,保障农地利用的同时促进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