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经济人"与"社会人"--透析经济学两种范式的人性假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邓春玲 《山东经济》2005,21(2):5-8,39
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社会经济现象及其规律的学科,西方经济学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作为两种不同的经济学范式,在对经济行为主体人性假设问题上迥然有异。“经济人”是西方经济学对经济行为主体的最基本的假设,“社会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对经济行为主体的假设。本文从经济学中的人性假设着手,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进行了比较分析,为发展和完善经济科学进行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时下,电视台各种各样、名目繁多的“讲坛”、“讲堂”来得异常热烈。他们放大了人性中的卑微性,疏远了人性中的神圣性;夸大了社会发展进程的偶然性,忽视了其必然性;执著于历史进程中的细枝末节,忘记了历史本真的微言大义。  相似文献   

3.
西方经济学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作为两种不同的经济学范式,在对经济行为主体人性假设前提问题上迥然有异.文章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人性假设进行了比较分析,认为"社会人"与"经济人"人性的不同假设成为两大范式的分水岭,这涉及人性与人的本质问题的认识,要全面地、联系地、发展地来考虑人性假设问题,提出一个具有更强解释力的经济学人性假定,演绎出一个能反映个人与社会现实互动关系的理论框架,促进经济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南方经济》2011,(4):F0003-F0003
中山大学社科处设立“中山大学文科青年学者沙龙”,旨在搭建一个开放式的、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学者之间相互联系与交流的平台,加强学术交流;培育跨学科研究团队;为青年学者的成长创造学术氛围;扩大中山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学者的学术影响力和社会影响力。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从经济学出发,对“以人为本”的核心内容即人道主义作了透彻的分析;共产主义等于人道主义,是人性的复归,是个人的全面发展,是异化与商品拜物教的消失,但这都须以生产力高度发达为条件,需要有一个过程;人性复归须以继承人类历史的物质与精神文明为条件,而不是对历史作虚无主义的简单否定;“以人为本”高扬了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旗帜,传承了中西文化的优秀传统。  相似文献   

6.
良好创新环境的构建是实现创新的重要因素之一,创新环境的构建与人性假设有着紧密关系。中西方不同的“人性假设”造就不同创新环境。中国“完满人性假设”弹性虽大,突破创新较难。西方的不完满人性假设下的创新环境更优、但缺乏约束。当前我们应该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构建一种全面、具体的人性假设,创造最优的创新环境,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促进社会的和谐。  相似文献   

7.
本文首先对经济增长范式进行了界定,指出增长范式的基本内容包括理论前提、实际增长途径和增长模型三个机组成部分;在传统增长范式下,经济人是单一物质资本自利追求,其实际增长途径和增长模型都是围绕物质资本的增长。本文分析了增长范式创新或新的增长范式就是物资资本、生态资本和知识资本“三者”整合协调增长。着重论述了生态资源和知识为何资本化并成为经济人的“自利追求”;“三种资本”整合增长的途径;“三种资本”增长的理论模型。为了论述上述问题将需要区分为“自然需要”和“自为需要”;在原“经济人”概念的基础上,又提出了“前经济人”和“后经济人”概念。  相似文献   

8.
该文从“经济人”具有的经济人性入手,探讨了如何实现国际经济秩序的和谐。经济人性正义化是对“经济人”的经济人性品性发挥的规范,其价值诉求在于经济人性发挥要符合公平、正义理念。经济人性正义化需要社会主体实现观念认同、制度认同和人性平等认同,还需要社会主体在国际经济活动中承担社会责任和提升道德资本含量。  相似文献   

9.
王艳君 《魅力中国》2011,(12):183-184
意识形态在整个社会科学中是最难以把握的概念。因为它研究的是我们最基本的概念的基础和正确性。因此,它是一个基本内涵存在争议的概念。[1]作为现代意识形态理论创始人的马克思在《备意志意识形态》中对意识形态的主要内容进行了论述:作为“虚假意识”的意识形态;作为“观念的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作为革命的“粘合剂”的意识形态,从而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对意识形态概念的全面系统科学的论述。  相似文献   

10.
市场经济呼唤社会科学积极探索──—“广东省首届中青年社会科学工作者代表大会”“目前,我国正处于一个激动人心而又充满希望的大变革、大发展的时代”。“从历史经验看,社会的大变革、大发展,往往会带来社会科学的大繁荣”。“社会科学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是大有发展...  相似文献   

11.
刘旷勋 《魅力中国》2011,(6):215-215
生物学科虽然在中学课程中不是主要学科,但是生物学是二十一世纪最有发展前景的学科之一,它作为自然科学领域的带头学科,将会有极大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人类社会在新世纪面临的人口、粮食、资源、环境和健康问题将更加突出,而这些问题的解决,都将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生物科学的进步;而且生物学在高考理科综合试卷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我们没有理由不学好生物。下面我们就听听清华大学附属中小学网校的老师对学好高中生物学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黄宗羲人性观的渊源及实质入手,从生物学、经济学、伦理学等角度,解读其所谓“人性自私”的起源及发展,落脚于市场经济条件下建设和谐社会的理论准备。  相似文献   

13.
“生殖崇拜”、“英雄崇拜”是中国社会普遍的人性,也是中国文学不衰的母题。《白鹿原》中以白孝文与田小娥的情爱悲歌唱出了这一主题,并无悲剧地从文化风俗、社会心理和性伦理角度提供了有益的探索,并对肉身交往进行解读,分析了乡土社会中的崇高人性。  相似文献   

14.
褚子慧  张波 《魅力中国》2011,(14):374-374
因果关系是自然世界和人类社会中最为普遍和重要的关系之一,也构成了社会科学领域理论建构和论证的核心内容。虽然社会科学研究中呈现出实证和诠释相互交锋、科学主义与人文关怀彼此交织的多元局面,但强调科学实证的主导范式并未发生根本性变迁,理论化的因果机制分析仍是社会科学科学化的核心标识和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15.
刘静 《发展》2008,(10):75-75
一、自主管理是以人为本管理思想的最佳表现形式 (一)企业管理应坚持以人为本人本管理是在人类社会任何有组织的活动中,从人性出发来分析问题,以人性为中心,按人性的基本状况进行管理的一种普遍的管理方式。无论是日本的松下电器,还是我国的海尔;无论是松下幸之助,还是张瑞敏;在其崛起、腾飞的历程中都深深地刻下了以人为本的烙印。企业管理的核心是人。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是事业成败的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16.
该文主要阐释经济人性正义化“为什么”和“怎么”成为趋社会规范的必然演化问题。人类社会公共选择倾向、有效制度供给、社会发展合宜动力支持和历史经验总结等因素使经济人性正义化成为趋社会规范演化的必然。实现上述职能的动力机制、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并重机制、矫正机制的内嵌促使经济人性正义化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17.
台湾是一个经济较发达的地区,但两极分化严重、贫富不均。为了稳定社会,使低收入阶层及没有收入的老人、儿童享受医疗待遇,台湾当局 1994年通过了“全民健康保健法”; 1995年 1月成立“中央健康保健局”; 1995年 3月 1日全面开始实施全民健康保险制度。截止到 1998年底,台湾地区参加全民健康保险人数已达 2 075万人,参保率达到 96 08%。  台湾“卫生署”主管全民健康保险工作,“全民健康保险监理委员会”负责监理各项业务,“全民健康保险争议审议委员会”负责审议发生的各项争议;“全民健康保险医疗费用协定委员会”,负责协…  相似文献   

18.
垄断是市场经济在大敌;垄断是一种腐朽,是一种市场暴力;垄断导致技术停滞与制度腐败。这本是没有争议的经济学常识,不是西方经济学还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但在中国,在当前,垄断“善”还是“恶”,居然成为了一个需要讨论的问题。那些希望减轻或逃避竞争的企业家不必说了,连一些权威的政府官员、一些有影响的媒体,甚至一些拥有“博士”和“教授”头衔的学也跟着站出来论证垄断如何必要或不可避免,甚而如何是符合社会大多数人的利益。这真是一个令人匪夷所思的奇怪现象。为以正视听,不得不对“垄断有理”论有如下之辩。  相似文献   

19.
吴宗蟥教授是“主客体关系学”的创始人。他历经了半个世纪的不懈努力,先后出版了10本论著,创建了这门新型的高综合性的社会学科。“主客体关系学”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即生命的“原态”的角度来研究生物、人和社会,因此可以“一通百通”。在人们长期有争议的疑难社科问题上,他都做了比较科学的论述与回答,并建立了一套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本刊特约吴教授来谈谈企业如何赚钱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4月1日和2日,为期两天的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自主选拔录取面试落下帷幕,近2000名通过“海选”的上海市高中毕业生参加考试,争夺两校共600个录取名额。学校想招到符合自己标准的学生;学生感到题目不难;社会对自主招生的公正、公开、公平担忧;媒体用“争议中破冰”来形容这次高考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