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国社会保障》2010,(8):65-65
主持人: 一煤炭国营企业职工1986年因工受伤,一直未做劳动能力鉴定,其受伤后一直在原企业工作。原企业于2009年11月申请破产。现经劳动能力鉴定,该职工伤残等级为5级。破产清算组向其发放了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安置费。现在其又要求解除劳动关系的各项工伤保险待遇,主要是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和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请问,能否再给他这两项待遇?  相似文献   

2.
主持人: 原企业破产了,只留下一个“离退休管理中心”,人员归当地社保管。破产期间,对在职工伤职工进行了劳动能力鉴定,并根据伤残等级给与了补偿。现在有些离退休人员。要求重新进行劳动能力鉴定并同时要求补偿,当时没报名检查的现在也要求鉴定,那么这部分鉴定费谁出?当地劳动部门说只要报上来就可以鉴定,但费用不负责。应怎么办?  相似文献   

3.
劳动能力鉴定是工伤职工享受伤残待遇的前提。我国最低的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设在设区的市级(即地级市),伤残职工到劳鉴委所在地进行鉴定是常态,城市偏远地区的伤残人员非常不便。大连劳鉴人通过流动鉴定,为伤残职工送去了便利……  相似文献   

4.
有问有答     
《中国社会保障》2009,(7):67-67
问 我公司有一员工在1996年11月因工受伤,医疗期满后鉴定为八级伤残,公司已按《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劳部发[1996]266号)规定支付了一次性伤残补助金。2008年10月,因旧伤复发住院并施行了外科手术,康复出院后本人要求重新进行劳动能力鉴定,经鉴定为六级伤残。本人现要求补发其六级伤残和八级伤残之间的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差额,但查阅国家工伤法规没有这方面的规定。请问是否补发差额?法规依据是什么?  相似文献   

5.
《中国社会保障》2009,(3):70-70
主持人: 冯某于1989年至2004年从事采煤工作,在2004年企业改制时被诊断为一期尘肺,当时未参加工伤保险,经劳动能力鉴定为7级伤残,企业发放了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就业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随后企业重组。又将该职工招用到新企业从事井下技术安全工作,并为职工缴纳了工伤保险费。今年2月,该职工被诊断为二期尘肺,被鉴定为4级伤残。申请工伤认定时被退回,劳动保障部门认为2004年企业改制时已经进行了相关补偿,不得再次进行工伤认定,  相似文献   

6.
主持人: 劳动者退休后因为退休前从业期间的职业危害接触史而被认定为职业病,在尚未进行伤残等级鉴定时死亡.从技术上看,其伤残等级应在1—4级.其家属主张支付一次性工亡补助金等工伤待遇.相关人员认为,《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九条第二款规定,伤残职工在停工留薪期内因工伤导致死亡的,其近亲属享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待遇(包括一次性工...  相似文献   

7.
主持人: 我单位一职工因工受伤后依法进行了工伤认定。已经休息快1年了,由于单位经济效益较好,在此期间其工资待遇全额发放,该工伤职工迟迟不愿进行劳动能力鉴定(初步判断其大概有4级,伤残津贴明显低于全额工资)。请问我们应怎么处理为当?  相似文献   

8.
<正>2024年,山东省将实行工伤保险省级统筹,此举将进一步提升工伤保险基金的保障能力。由于目前工伤保险待遇支付由省、市、县各自经办,在前期劳动能力鉴定阶段和后期领取待遇阶段都存在一定风险隐患,需要切实采取有效措施,防范工伤保险基金支付风险。经办工作中存在的风险隐患在实际工作中,主要存在以下3种隐患。一是劳动能力鉴定工作流程有待进一步规范。劳动能力鉴定结论是支付伤残待遇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9.
《中国社会保障》2013,(4):64-64
主持人: 我1979年参加工作,在井下工作。1984年2月在井下打眼时因工致残,完全丧失劳动能力。1997年9月被鉴定为4级伤残,办理了工伤退休。但对于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等工伤待遇,单位至今未给,说我属于退休,不能享受工伤待遇。请问是否合理?  相似文献   

10.
案例回放本刊2006年第8期刊登案例反映,一伤残军人分配到企业工作后旧伤复发,2003年4月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认定为工伤并鉴定为伤残4级。该职工从1994年起就停薪留职,社保机构按其缴费工资的了5%核定了该工伤职工的伤残津贴和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但该职工认为应按其档案工资或单位职工平均工资作为其缴费工资基数,与社保机构发生争议。社保机构的做法是否有误?该职工能否就此提起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  相似文献   

11.
主持人: 祖某,1932年7月生,于1971年7月份在井下作业时,因瓦斯爆炸被冲击波击倒,造成一氧化碳中毒。当时单位进行了相应处理。1984年12月,祖某因患一期矽肺退休。2009年9月3日,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鉴定,其当年一氧化碳中毒现伤残等级为3级。现其以一氧化碳中毒为职业病为由,依据黑劳社发[2005]7号文件第一条,  相似文献   

12.
劳动能力鉴定是工伤保险制度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工伤职工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依据。劳动能力鉴定工作能否做到客观、公正、科学、合理,不仅关系到鉴定机构的权威性和基金安全,还关系到社会稳定和政府公信力。 规范流程完善制度 为了确保劳动能力鉴定结论科学、合理,应建立并落实三个方面的规章制度,使劳动能力鉴定工作有据可依、有章可循:在自身建设上,建立并落实内部约束、监督管理等办法和学习交流、  相似文献   

13.
主持人: 本人系河南铁路系统一名退休人员,1999年被诊断为职业病,2000年被认定为工伤,2001年被鉴定为4级伤残。其后对于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单位迟迟不予支付,一会同意给,一会又不同意给。经无数次催要无果后,我迫不得已于2012年申请劳动仲裁,要求原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及相关利息损失。仲裁委未予受理。  相似文献   

14.
《中国社会保障》2011,(12):65-65
主持人:我单位一员工1992年因工受伤,当时基本工资225元/月。2003年鉴定伤残等级为五级。目前该员工月工资收入约3000元/月。因伤痛折磨和年龄增长,单位拟安排该员工离岗休养,但对如何确定其离岗后的待遇问题,目前存在着三种看法:第一种计算方法:以该员工受伤时工资为基数确定伤残津贴,再加上受伤当年到离岗时的历年伤残津贴调整额确定,即其离岗后的工伤津贴为225*70%+750(历年工伤津贴调整额)=887.5元。  相似文献   

15.
日前,陕西省西安市调整和提高职工工伤保险待遇标准,等级为1至4级伤残的工伤职工,伤残津贴每人每月增加150元;等级为5至6级伤残的工伤职工,每人每月增加130元。调整后,等级为1至4级的伤残职工,月伤残津贴不足1040元的,调整到1040元。另外,供养亲属抚恤金、生活护理费也都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16.
案例 钱某系江苏省泰州市某锂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锂业公司)职工。2008年3月1日,钱某在车间向搅拌槽投放氯化锂初料时,突然产生大量的蒸气弥漫整个车间,尔后形成火苗,致使正在投料的钱某烧伤。钱某当即被送至医院住院治疗,经诊断为:全身多处烧伤深Ⅱ-Ⅲ度7%,吸入性烧伤。2008年5月29日,钱某经当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认定为工伤。同年11月24日,经泰州市劳动鉴定委员会评定劳动能力障碍程度二级、护理等级为生活完全不能自理。  相似文献   

17.
有问有答     
《中国社会保障》2009,(3):71-71
我是一名一等伤残军人,现鉴定为三级伤残。自2001年到现在,我的护理费一直都是259元。养老金年年涨,护理费却一直没变,请问:有否关于伤残护理费调整的文件?  相似文献   

18.
《中国社会保障》2012,(9):64-64
主持人: 我丈夫在工地工作时从空中摔到地上,被诊断为重度颅脑损伤。在认定为工伤后,经劳动能力鉴定,被确定为一级伤残、完全护理依赖。护理费每月1500多元。可是我丈夫自己几乎不太能动弹,穿衣、吃饭、上下床、上厕所等等均需人照料,可以说24小时离不开人。而我请一位全职护工每月要2500元,还要管吃管住。而且事实上,即便请了全职护工,家属也不能完全不管,有的照料活动,护工一个人做不来。护理费根本不够支付这些费用。我们对此应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19.
主持人:我单位一园芝女工,2003年5月19日在工作时间被园木砸伤头部,经治疗已痊愈。其已被认定为工伤,但经鉴定没有伤残等级。现其本人以医院对其出具的“综合症”诊断证明,要求继续休工伤假。我们认为她完全胜任工作,要求她来工作,但她坚决不同意。我们该怎么办?山东省—企业  相似文献   

20.
案例沈某经人介绍到江苏省兴化市某制衣公司(以下称公司)上班,月工资1100元。公司为其缴纳了养老、医疗、工伤等社会保险费。2008年6月26日上午,正在上班的沈某左手不慎被机器绞伤。后被公司送到医院救治,住院91天,其治疗费用均由公司给付,经医院诊断为左手食、中、环小指绞压伤。2009年5月2日沈某被认定为工伤,同年8月21日被鉴定为伤残7级。公司对鉴定结论不服,又申请再鉴定,2009年11月26日江苏省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鉴定沈某的伤残程度仍为7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