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粮食经济》2003,(9):51-51
饮食习俗是广东文化很有特色的一个分支,粤菜享誉海内外,“食在广州”也早已闻名于世。饮食的改革与创新始终不能离开文化的范畴,通过对广东饮食现象的描述与分析,我们可以透视其生活方式中所蕴含的文化底蕴。选料杂博无所不吃粤菜作为我国八大菜系之一,尤以选料之广博而闻名。在粤菜中,飞禽走兽、山珍海味、野菜山花,无不可入肴,蛇、鼠、雀、虫、狗、猫等在其它菜系中令人瞠目结舌的选料,却被奉为席间珍品。如蛇是其它省份的人不敢入口的,如古时有“杯弓蛇影”的成语,看到蛇的影子映在酒杯中就要吓得生病,更不要说吃了。而在粤菜中,蛇却是…  相似文献   

2.
龙年话龙     
农历庚辰年是中国传统的龙年。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龙的起源同中国历史文化的形成和文明时代的开启紧密相连。特别是关于龙的传说 ,构成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绚丽光环。有关龙的记载最早见于甲骨文、金文中。传说中的龙是一种硕大无朋、能飞善游、会兴云作雨的神异动物。许慎《说文解字》一书说 :“龙、鳞虫之长 ,能幽能明 ,能细能巨 ,能短能长 ;春分而登天 ,秋分而潜渊。”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对龙是这样描述的 :“龙 ,其形有九 :头似驼 ,角似鹿 ,眼似兔 ,耳似牛 ,项似蛇 ,腹似蜃 ,鳞似鲤 ,爪似鹰 ,掌似虎是也。”《三国演义》第二十四…  相似文献   

3.
"人之为善,百善而不足;人之为不善,一不善而足"。(宋代杨万里《庸言》)。意思是:人做好事,即使做上一百件也还不够;做坏事,即使做上一件也很多了。意思是说为善无多,为恶无少。说明人必须坚持为善,切忌为恶。从古至今,"善"可谓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美德,中华传统文化在不同的年代都在提倡和教育我们成为一个善良的人。什么是"善"?不同的社会环境和不同的宗教信仰对善的本意理解不同,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对善也有不同的解读,不同阶层的人对善也持不同的观点。  相似文献   

4.
《管子》是我国古代财政思想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市场问题在古代财政思想中很少出现,但《管子》是个例外。《管子》认为:“市者,货之准也”,意思是市场是决定万物贵贱的场所。《管子》指出市场运行的理想状态是在“民力不可得而尽”,即充分就业前提下的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又说:“岁适美,则粜市无予,而狗食人食;岁适凶,则市籴釜十襁,而道有饿民,然则岂壤力固不足而食固不赡也哉?”,表明其已意识到在某些领域市场具有局限性,必须进行国家干预,这与现代的“宏观调控”的财政理论有异曲同工之妙。一、《管子》关于调节社会总需求的财政思想…  相似文献   

5.
蛇全身都是宝。活蛇、蛇皮、蛇胆均可入药,蛇肉也是餐桌上的美味佳肴。武鸣县陆斡镇双泉村农民陆富春养蛇十多年来不断挖掘蛇的药用功效和经济潜力,走可持续发展的养蛇路子,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1988年,陆富春开始养蛇。因养蛇经济效益好,销售量大,靠出售活蛇他很快成了当地的“万元户”。后来,他发现蛇有很大的开发价值,尤其是养毒蛇。于是,他  相似文献   

6.
“显”在《经籍纂诂》中有:光也、明也、著也、见也、露也、阳也,等义,大抵作形容词及动词使用。而《说文解字》却训作“头明饰”。何谓“头明饰”?段玉裁说:“头明饰者,冕弁充耳之类”,就是帽子及其装饰品。所以,显字在《说文》中是名词。在小篆中,显字写作顯。段玉裁以为是“形声兼会意”的字。所谓形,大概指页,页在  相似文献   

7.
思适磋言     
后魏邢邵,字子才,与贾思勰同时。《北史》、《北齐书》都有他的传。传中记载他有很多书,但不注意校雠,看见人家校书还笑人愚蠢,并且说:“日思误书,更是一适。”还说:“若思不能得,便不劳读书。”清代著名校雠学者顾广圻,大概因此之故,自号思适居士,並以“思适”作为书斋之名,其文集即为《思适斋文集》。本篇借此为题,谈谈校释《齐民要术》的少部分问题,作为磋商探讨的资料。本文提到的《要术》版本:最早的北宋崇文院刻本,简称院刻;北宋本系统的日本金泽  相似文献   

8.
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是我国第一部体系完备的字书。它在汉语史上的地位和文字学上的作用已被人们认识。但是,《说文》的价值并不止于此,其九千多个文字,一点一划无不传递着远古的消息,反映了古代社会的各个方面,是“前人所以垂后,后人所以识古”的一津梁。从这种意义看,《说文》实是我国历史文化的又一个宝库,正待各学科作综合开发。农业在古代社会生活中占有最重要地位,《说文》中有关农业生产的资料也特别丰富,但是保留在一部古代字典中的农事资料毕竟不似农书那样系统集中,且《说文》训释简略,今本又多后人改舛,因之对这部分农业遗产要作整理、考证、研究的工作。清代是考据学的黄金时代,《说文》的研究也达到了极盛时期。治《说文》者,前后相承,大家辈出,而诸家之中,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独树一帜,成就最高。段氏注《说文》,目的虽在阐明许书本义,然这位博大精深的小学大家,在剖析文字的形、音、义中,使不少古代农事名物显露出来。这方面,《说文段注》既有精辟的考证成果,也给我们提供了利用《说明》进行农业考古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腊肉深受老百姓的欢迎,今人吃腊肉,古人亦然、中国人制作腊味的历史已非常悠久不过最早时,腊肉并非因时令而得名,而是因制作方式而得名.在古代,“腊”本读作“Xi”,指的是一种肉类加工方法:即将鲜肉以盐或酱腌渍后再行风干,是为“腊肉”如唐代文学家柳宗元在《捕蛇者说》中提到:“然得而腊之以为饵”.  相似文献   

10.
重塑会计诚信强化职业道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所谓诚信,就是诚实与守信。诚信是中华民族优秀的道德文化传统。公元前五世纪到二世纪的中国,在《道德经》、《论语》、《庄子》、《孟子》等具有丰富伦理思想的著作中就出现了关于诚信和道德的说法。如朱熹曰:“诚者何?不自欺不妄之谓也。”《礼记·礼运篇》则有“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之说。我国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对诚信更有其独到的见解:“人无信不立,民无信不立。”;“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而我国传统的会计职业道德也与诚信紧密联系在一起。《说文解字》云:“计,会也,算也,从言,从中。”又解释:“直言曰言”,就是要求真实无隐之意,这表明,古代“会计”一词的本义就有不弄虚作假的道德要求。而现代更有潘序伦先生的立信会计精神:“立信,乃会计之本。”“会计师之职业,一曰公正,二曰诚信,三曰廉洁,四曰勤奋。”由此可见,诚信是为人之本,是中华民族薪火相传的优秀道德文化,也是会计人员安身立命的最基本的职业道德。  相似文献   

11.
清代玉米在陕西的传播与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耿占军 《中国农史》1998,17(1):112-112,F003,106
玉米原产美洲,到十四世纪的元代,我国已有了玉米的种植。在清代陕西的方志中,玉米别名较多,计有玉蜀黍、包谷、金稻黍、玉黍、玉米、御麦、蕃麦、包粟、御谷、玉谷等十种。其品种则有象牙白、间子黄、火炕子、野鸡啄等至迟在清代初年,玉米即已传入陕西省。康熙七年《咸宁县志》卷1《星舆·物产》所载之“玉麦”,即是清代陕西种植玉米的最早记载。而同州府关于玉米的最早记载,见于乾隆五十二年《华阴县志》卷2《封域·方产》。凤翔府关于玉米种植的最早记载,见于嘉庆《扶风县志》卷4《赋役·土产》。据说,此时的扶风瘠地已是“皆…  相似文献   

12.
人们常说:“东北有三宝,人参、貂皮、乌拉草。”在沙漠、半沙漠的西北干旱地区,也有三宝:沙枣,红柳、芨芨草。它们不仅装点着植被奇缺的荒原戈壁,而且还是西北边民生存必需的资源。这里,主要来说一说“芨芨草”。“芨芨草”早在《汉书》中便有记载,当时称作“白草”。《汉书·西域传))载:“楼兰国出玉,多葭苇,柽柳(按:即红柳)、胡桐、白草。”颜师古《注》说:“白草似秀而细,无芒,其干熟时,正白色。牛马所嗜也。”  相似文献   

13.
我国淡水养鱼史资料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淡水养鱼事业,也和我国农业一样,是有着悠久历史传统的。古代劳动人民在渔业生产实践中积累的经验也是极为丰富的。根据出土文物考证,我国是世界上养鱼最早的国家。虽然至今尚无一部完整的淡水养鱼史,但是在浩繁的古代典籍中,有关我国淡水养鱼史的资料还是不少的,尽管是东鳞西爪,倘加以综述,不难窥见我国渔业遗产的丰富和珍贵。战国时期范蠡所著的《养鱼经》就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养鱼文献。其中所述池塘设计、鲤鱼繁殖等方法,对现今的渔业生产仍有参考价值。因此发掘古籍中有关养鱼的史料,探求淡水养鱼的历史经验,是件很有现实意义的工作。清代沈同芳曾说:“渔古无专业,故亦无专史,但《尔雅》、《诗经》、《周官》、《礼记》,繁征博引,一切渔具鱼类,颇借之以传,不可谓非渔史之一助。”  相似文献   

14.
(一) 卖桔者言 “杭有卖果者,善藏柑,涉寒暑不溃”。这是刘基《卖桔者言》开头一段,意思是说:杭州有个卖水果的,善于保藏柑子,经过严冬炎夏也不溃烂。本世纪70年代末期,我亦发现湘有卖果者,善营桔,盈利致富,其法可效。 是年秋末,我于湘中龙城等车,闲步贸  相似文献   

15.
自明代中叶起,晋商正式形成了一个商帮。所谓商帮,就是以地邻关系为纽带形成的一种商人集团。它主要由有一定贸易自由的贩运商人组成。明嘉靖年间内阁大学士严嵩的儿子严世藩与人说:“天下富家,积资满五十万以上,方居首等”,结果是当时全国十七家列入,其中“山西三姓,徽州两姓。”明人沈思孝在《晋录》中说:“平阳、泽潞豪商大贾甲天下,非数十万不称富。”史料文献和实物佐证都能够说明至少在明朝中叶的嘉靖万历之时,晋商已经开始在经营范围和财富积累的过程中崭露头角。到了清代,晋商就进入了鼎盛时期,尤其在清代创立票号之后,商品经营资本…  相似文献   

16.
我国古代的播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古代在播种技术方面有很多成就和发明创造,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对农时重要性的认识和播种期的确定方法正确地掌握农时,是农业生产的关键之一,对播种来说,尤为重要。早在《吕氏春秋》的《审时》等篇中,就专门总结和论述了这个问题,指出“不时而种,稼就而不获,必遇天灾”,並并认为“得时之稼兴,失时之稼约”。《陈旉农书》也说“农事必知天地时宜,则生之、蓄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无不遂矣”。《知本提纲》也说“布种必先识时,得时则禾益,失时则禾损”,並说明“三道五带之内,时各不同,当各随方士,因日道之进  相似文献   

17.
从“桑争稻田”看明清发展“桑基渔塘”的必然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明清时期的江南地区的农业结构发生了重大的变革,即经济作物种植业、养鱼业在农业中的比重有所增加,而水稻种植业的比重却相应地降低,特别是太湖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出现“桑争稻田”、改田养鱼的趋势。据有关史志记载,1650—1840年(鸦片战争前),珠江三角洲掀起“弃田筑塘,废稻种桑”的热潮,如冯栻宗《九江儒林乡志》卷3《舆地略·物产·谷类》说:“境内无稻田,仰籴于外”。《龙江志略》(1657)卷4:“旧原有稻田,今皆变为基塘,民务农桑,养蚕为业。……女善缫丝。”广东顺德人周祝龄(1836—1892)描述当时社会现象的诗中有“人与鱼共命,鱼与谷争秋”句。《顺德县志》:“禾田多变塘基,莳禾之地,不及十一,谷之登场亦罕矣。”又据  相似文献   

18.
最早的面条     
面条是我国古老的传统食品,在古代不叫面条而称“汤饼”,“不托”“托”等。清代《癸已存稿》记载:“面条子曰切面、曰索面、曰拉面、亦曰面汤,亦曰汤饼,亦曰索饼,亦曰水引面”。“汤饼”二字,最早出现在东汉刘熙专著《释名》一书中:“饼,并也,馊面使乞并也……蒸饼、汤饼之属,皆随形而名之也”。面条的历史渊源完全可追溯到汉代。原始的面条即汤饼,其制作方法是用一只手托面,另一只手撕面,在锅边按扁,放进水中,所以又叫“托”,现在湖北有的乡村在农忙季仍习惯此法,但不叫面条而称“清汤疙瘩”。后来发明了擀面杖,不再用手托,所以又叫不托,…  相似文献   

19.
《周礼》成书于战国,其中也有战国以前的内容。它内容丰富而言简意赅,是我国现存较早的史籍之一。其内容是作者以当时的社会状况为据,总结前人的经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所以说《周礼》是一部记载战国及其以前,即整个周代典章制度的史籍,故亦称之为《周官》、《周官经》。同时,它也是一部研究我国先秦史的珍贵资料。由于其成书历史久远,且又言简意赅,后世虽几经注疏,但仍有不少难以理解之处,尤其是有关科技方面和内容,费解之处更多。本文仅就兽医职文中的“以节之”句,略述管见。鉴于本人水平有限,文中难免有误,尚清专家学者不吝赐教。“以节之”见载于《天官·冢宰》兽医职文。文曰:“凡疗兽病,灌而行之,以节之,以动其气,观其所发而养之。”汉代郑玄注“以节之”的“节”,谓“趋聚之节也”,谓“聚本亦作骤”。  相似文献   

20.
加入世贸后意味着我们要全面融入以诚信为基础原则的全球化体系,所以,加强诚信建设,应引起重视。一、充分认识诚信建设的重要性何谓诚信?《说文解字》上讲:“诚,信也以言。”“信,诚也从人从言。”自古以来,诚信是我们社会倡导的一种基本道德规范,是处理人际关系的一种伦理准绳。(一)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国五千年文明史,对诚实守信十分推崇,孔子说:“民无信不立”,并将“信”作为人的美德。曾子在三省吾身时则反思“与朋交而不信呼”?中国历史上南北朝时流传的《明山宾卖牛》的故事,是讲诚信的典范;我国晋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