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经济要实现跨越式发展,金融对经济的支持十分重要。对新疆银行业金融资源运营现状及效率进行分析得出:当前新疆金融市场中资国有银行占垄断地位;金融机构经营效率低,经营状态不佳;存在资本形成机制不足、金融抑制现象,资金短缺是新疆经济跨越式发展的瓶颈。从新疆金融发展现状来看,要加强新疆金融对经济的支持力度,短期来看应选择政府主导型的金融制度创新;长期来看应选择市场主导型金融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2.
利用2010—2019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了交叉上市对我国资本市场股价信息含量的影响.研究发现,交叉上市有利于提高我国资本市场股价信息含量,降低股价同步性,该结论在采用Heckman两阶段回归模型以及相关稳健性测试后仍然成立.截面异质性检验发现,交叉上市对股价信息含量的影响在国有企业、会计信息质量较低、有研报关注的上市公司中更为显著.机制检验发现,交叉上市通过提高资本市场股票流动性、投资者关注度进而提高了股价信息含量.研究结论丰富了交叉上市的经济后果,为促进我国资本市场健康发展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3.
我国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存在三种形成机制:一是基于集团发展战略而形成;二是国有企业重组上市而形成;三是民营企业借壳上市而形成。基于集团发展战略而形成的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承担了节约交易成本及弥补外部资本市场欠缺的功能。但国有企业改制上市和民营企业借壳上市所形成的集团内部资本市场则先天具有一定的机会主义特征。  相似文献   

4.
从资产负债率看我国国有企业债务负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资产负债率来看,我国国有企业负债比率高,债务数量大,偿债能力差,债务增长速度快,分布不均衡,实际负债率高于帐面负债率。我国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高的深层次原因在于:国有企业管理不善,财务运作能力低;企业治理结构存在缺陷;信用观念不强;资本市场不完善。解决国有企业债务负担问题,一方面,要加强企业管理,消灭负债增量;另一方面,要大力培育资本市场,减少负债存量。  相似文献   

5.
海外上市:规则变迁折射新阶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企业海外上市始于20世纪80年代.当时,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对资本市场认识的加深,企业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资本市场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中国企业开始积极利用资本市场筹集资金,促进公司治理水平提高.但是由于中国内地资本市场当时刚刚起步,而且主要定位于配合国有企业脱困,能够在A股市场上市融资的企业数量相对于有意上市的企业数量有限,难以在A股市场融资的企业于是开始选择其他资本市场.  相似文献   

6.
姚海英 《财会学习》2018,(9):188-189
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革改制重组的进程之中,通过对资产的并购重组、资产注入、上市等方式,达到进一步扩大国有企业资产资本化率、提升资本证券化水平的效果.为了达到这一目标,要全面了解和掌握国有企业改制清产资重组过程中面临的各种挑战,积极探索国有企业进入资本市场的"准入券",重新对企业资产进行客观有效的核定,在科学有效的解决措施条件下,较好地推动国有企业的健康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7.
中国保险业的现实状况是急需充实资本,定向募集的困难又使得中国保险业必须在增资扩股的方式和渠道上有所突破。从西方国家,尤其是香港等新兴市场的经验来看,通过资本市场上市募集资本,将是中国保险业充实资本和解决偿付能力不足问题的现实选择,但目前这条途径还存在一定的障碍。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国企融资特征作为分析的逻辑出发点。从一般性的角度,大部分国家国有企业的融资行为都具有预算软约束下的高负债特征。从个别的角度国有企业具有内源融资不足和间接融资依赖的特征。本文对形成这些特征的原因首先作了现实分析,然后研究了有政府与资本市场介入情况下银行与国有企业的博弈关系,从而只有完善资本市场的制度才有可能达到银企双赢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资本的属性理论、资本运营理论和资本市场功能效应理论阐述了整体上市中的国有资本增值的理论问题,在此基础上对整体上市中的国有资本增值问题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表明国有企业整体上市较好地实现了国有资本的保值增值;资产整体上市模式是未上市国有企业整体上市的最佳选择;对于已上市国有企业而言,母公司IPO换股吸收合并已上市公司模式优于上市公司向母公司发行股票收购或以现金收购母公司资产模式.上市公司通过非公开发行股份购买国有母公司资产实现整体上市一般应选择在“熊市”向牛市的转换时期.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国有企业正面临着两个问题:一是政企分开,资源配置主体由政府转向市场,企业只能在竞争中获得所需要的资源;二是政府的财政职能正在向公共财政转变,国有企业的发展必须依托资本市场。可见,资本市场的建设和发展对推进国有企业改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我国现在的资本市场仍然是不完全的资本市场,市场机制未能充分发挥作用。应进一步完善和发展资本市场,使其更好地为国有企业改革服务。  相似文献   

11.
陈峥嵘 《中国外资》2000,(12):15-17
<正> 我国A股市场从建立之初就作为国有大中型企业改制筹资和资本运作的根据地,一直被视为外资企业的禁地。长期以来,国内证券市场的对外开放程度十分有限,对外资企业更是大门紧闭,因此外资不能控股A股上市公司已成为一个不成文的规定。但是,外资企业自始至终从未放弃过介入国内证券市场的尝试和努力,国内市场的铁幕不时地被外资撕开。在目前沪深两市的上市公司中,我们隐稳约约地看到外资大股东的身影,有些上市公司本身是由中外合资企业发展而来,还有的是外资股东通过受让股权或以战略投资者的  相似文献   

12.
资本市场的完善,创新与国有企业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认为,国有企业改革的核心症结在于资本市场发展存在缺陷。国有企业改革要想取得实质性的进展,突破口就在资本市场。通过资本市场自身功能的完善和发展,既可以为国有企业开辟新的资金源,降低高负债率;又能通过完善企业的股权结构和法人治理结构,进而改善融资机构,提高国有企业的绩效;还能通过流动性功能的加强,促进企业产权重组。其核心是构建一个完善、成熟、规范的市场机制,实现资本资源的优化,高效配置,最终从微观的、供给的层面来促进经济增长。为此,需以资源配置为核心,完善资本市场的功能;以创新为动力,推动资本市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中国新兴产业新趋势与资本市场新使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某种意义来说,高速发展的资本市场会成为继土地承包制、国企改革、发展民营经济之后又一次重大经济制度的变革和创新。而这样一次变革和创新所带来的影响更深刻,它将形成培育创业创新精神的平台,培养一批不仅在市场份额上、更重要的是在技术创新上领先全球的企业,推动产业转型,这也将是中国资本市场最重要的新使命。把握中国新兴产业发展趋势,需要认识新兴产业的特性和难点,运用市场化机制和手段,建立起以资本市场为纽带、与新兴产业相适应的金融创新体系。  相似文献   

14.
以2007-2015年我国 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从动态的角度实证研究客户集中度对营运资金管理活动的影响,并考察不同产权性质下影响的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营运资金存在着目标值,客户集中度是影响企业目标营运资金需求的一个重要因素,并对企业营运资金的偏离程度和调整速度有着显著的影响.具体而言,客户集中度越高,其实际营运资金偏离目标水平的程度越大,且向目标营运资金水平调整的速度也越快;进一步研究发现,客户集中度对营运资金动态调整的影响在不同产权性质下存在着异质性,相对国有企业而言,客户集中度对营运资金偏离程度及调整速度的影响在非国有企业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15.
夹层融资——企业融资方式创新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我国的企业融资体系是典型的以银行融资为主导的体系,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融资困难,融资渠道单一.夹层融资是在国际市场蓬勃发展的企业融资方式,进行夹层融资创新是解决企业融资困难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对夹层融资产品和市场进行了研究,结合国际市场发展趋势和我国企业融资现状,指出了我国发展夹层融资的途径和意义,从理论和实践方面,对我国企业融资和商业银行的业务创新提出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This paper aims at developing a theoretical framework to address the issue of internal resource allocation within corporate groups, representing an extension of the internal capital market approach developed for Anglo-Saxon type multidivisional enterprises. In particular, the paper investigates how private benefits from control affect investment decision processes in a capital constrained business group. We consider a group of n listed companies controlled by one main shareholder (i.e., a hierarchical group), and suppose that the group as a whole is endowed with an exogenous and limited amount of capital for investment. We analyze the effects of private benefits on the investment allocative efficiency and on the wealth of the group';s various claimants. Under reasonable assumptions, we show that the controlling shareholder always finds preferable to secure private benefits. Moreover, and surprisingly enough, we find that the appropriation of control benefits may give rise to an increase in the market value of the group as well as in the portfolio wealth of the set of minority shareholders. In particular, the positive effect of control benefits on minority interests increases with the capital rationing of the group. Therefore, the effects of private benefits can be different in different markets, depending on the degree of development and the credit capacity of the single market. The findings of this paper challenge the largely accepted view that private benefits from control are always harmful to minority shareholders.  相似文献   

17.
依据2001—2017年95个国家的上市企业数据,考量资本账户开放对企业投资效率的作用。结果显示:资本账户开放能提高企业投资效率,缓解投资不足,抑制过度投资;机制检验表明,资本账户开放通过提高市场竞争、缓解融资约束以及提高风险承担水平三个渠道提高企业投资效率。异质性检验显示,流入方向的资本账户开放对企业投资效率的提升更大,资本账户开放主要提高了金融市场发展程度高的国家、外部融资依赖度高的行业以及高杠杆率企业的投资效率。鉴于此,建议有序开放资本账户,加快金融市场建设,积极融入全球资本市场发展。  相似文献   

18.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financial markets lags behind its economic development, which has set constraints for firms to obtain external finance. In practice, Chinese firms employ an internal capital market to mitigate financial constraints. We provide a case study and empirical analysis to investigate both the determinants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an internal capital market and its economic consequence. We find that private enterprises (PEs) have greater motivation to establish an internal capital market and to allocate capital by the market-oriented way. In addition, we find that the internal capital market can help firms reduce financing costs, especially in PEs.  相似文献   

19.
均衡发展是资本市场运行的最佳状态,然而我国上市公司的国有股份比重过大且不能流通却严重影响了资本市场的均衡发展。国有股减持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关系到国家、公司和投资者的利益,影响到资本市场资金、股票的供求平衡,影响到股价的波动,最张影响到资本市场的均衡发展。国外在国有股减持过程中,很重视资本市场上各市场关系的均衡。我们有必要在国有股减持的程序高度、减持步骤及价格的确定等方面体现市场均衡的精神。  相似文献   

20.
一丁 《中国外资》2000,(12):36-40
不久前,在无锡新区国际咨询顾问委员会召开的第三届年会上,不少委员(这些委员大都是已在无锡新区投资的跨国公司亚太区或中国区的高级行政管理人员和长期以来始终关注无锡新区发展的国外跨国公司和投资咨询机构的高级管理人员等)就中国加入WTO与无锡新区跨世纪发展等重大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地讨论与论证。这些意见可供有关部门参考。本刊择其部分发言摘要刊发于后,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