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为什么中国经济会失衡?已有文献分别从收入分配失衡、储蓄过度、资源要要素价格扭曲、计划生育政策所带来的扭曲等方面对此进行了解释。然而,本文认为中国经济失衡的本质在于收入分配的失衡,而决定收入分配失衡的原因在于国内的权力配置失衡和全球的权力配置失衡。国内的权力失衡会导致资源和收入向政府、国有垄断企业、资本所有者、企业主等经济主体的超额分配,使国内收入分配失衡。收入的失衡就会引致中国低消费、高储蓄、高投资和高出口。而美元霸权又导致全球资源向美国配置,并使中国的出口导向战略得以维持,从而加剧了中国的贸易和资本顺差。  相似文献   

2.
甘赛 《商》2013,(8):222-222
目前,在我国的收入分配领域,行业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是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本文介绍了垄断的含义和类型,通过分析当前我国行业收入差距的现状,重点阐述了垄断对我国行业收入差距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我国在收入分配领域长期存在失衡、失序等问题,在宏观层面主要表现为国家、企业和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格局失衡,在微观层面则表现为中央与地方政府收入不平衡,垄断性企业与竞争性企业收入差距大,居民收入结构不合理等。失衡的原因主要包括现行的财税制度、户籍制度等存在局限,行政垄断对市场竞争干预严重,资本市场发展不完善等。  相似文献   

4.
刘电威  鄢平 《商业时代》2013,(2):120-123
行业收入分配差异研究通常停留的劳动力因素上,而没有对增长方式等非劳动力因素进行分析。文章借助普通最小二乘法和分位数法,分别对行业门类和大类收入分配大差异的经济增长特征因素进行回归分析,发现行业经济增长方式和运行环境是形成行业收入分配差异的重要影响因素;影响行业收入分配差异的垄断因素不仅是行政垄断,还有自然寡头垄断,行政垄断也要通过形成规模企业才能影响行业收入分配。  相似文献   

5.
通过选用极值差、极值比和泰尔指数等指标对河北省行业收入差距进行了衡量,并从行业垄断、行业科技投入、行业人均资本水平等方面对河北省行业收入差距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发现河北省行业收入差距的根源主要来自于行业垄断因素、行业科技投入和行业人均资本水平等方面。河北省应加强对垄断行业的管制,普遍提高劳动力素质水平,提高行业劳动生产率,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以此缩小河北省行业收入差距,实现各行业协调性发展。  相似文献   

6.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收入差距的问题日益显现。人力资本理论和行业特征解释了我国行业之间的巨大差异,利用基尼系数、泰尔系数,我们可得到我国行业收入差距逐年增大的结果。笔者分别测度每一个行业的基尼系数,从中可以得出行业垄断、人力资本、行业劳动生产率等因素是我国行业收入差距的主要影响因素的结论。最后,笔者提出通过打破行业垄断、健全资本市场、加大教育投入、税收调节和法律法规建设的方法,以缩小我国行业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7.
贾美枝 《商场现代化》2007,(36):195-196
河北省各行业平均收入与该行业全国平均水平进行比较;不同行业间收入进行比较,得出河北省行业职工收入低和行业间收入差距大的结论。从初次分配比例、行业对国家的贡献、行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行业劳动生产率四个方面看行业收入,得出行业垄断和劳动生产率是影响行业收入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以1999—2010年中国金融业和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对两行业的收入分配状况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发现获利能力不同和税负不均衡是造成两行业收入差距的直接原因。通过建立回归模型,进一步验证导致金融业和制造业收入差距的深层次原因有员工的受教育程度、企业效率、治理结构、企业盈利能力、企业价值和垄断等。除垄断外,其他因素都是源于员工的自身投入,其产生的差距也易被接受。而垄断则是源于政府保护,是造成不合理差距的源头之一,因而破除垄断,创建公平竞争的行业机制,是解决行业间、企业间工资差距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9.
以1999—2010年中国金融业和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对两行业的收入分配状况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发现获利能力不同和税负不均衡是造成两行业收入差距的直接原因。通过建立回归模型,进一步验证导致金融业和制造业收入差距的深层次原因有员工的受教育程度、企业效率、治理结构、企业盈利能力、企业价值和垄断等。除垄断外,其他因素都是源于员工的自身投入,其产生的差距也易被接受。而垄断则是源于政府保护,是造成不合理差距的源头之一,因而破除垄断,创建公平竞争的行业机制,是解决行业间、企业间工资差距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0.
于良春  门琦 《财经论丛》2013,(1):106-110
本文选取石油与纺织行业作为垄断与竞争行业的代表,利用费景汉-拉尼斯分解方法证实垄断是解释行业间收入差距的主要原因,并通过进一步建立虚拟变量模型补充分析,证实垄断对收入差距影响的占比接近于40%,并主要为行政垄断。最后,基于本文分析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认为,调整经济结构,主要是解决中国经济面临的五大失衡问题:一是储蓄与消费失衡,储蓄率太高,消费率太低;二是第三产业发展滞后,经济增长过于倚重第二产业;三是投入结构不合理,物质资源消耗太多,技术进步贡献率低;四是人与自然不和谐不协调;五是居民收入差距过大.文章提出,要加快调整经济结构,推进经济转型和发展方式转变,必须明确三个问题:第一,转方式、调结构内涵会随着经济增长和矛盾积累而有所扩展;第二,转方式、调结构,就要适当放缓经济增速;第三,主要着力于深化改革和调整政策,推动转方式、调结构.  相似文献   

12.
Mobile communications have experienced rapid growth in China and play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in the country’s economic development. However, there is still vast regional imbalance in China’s communications industry which we will be exploring here, including examining what factors influence diffusion paths and cause these differences. Through a two‐step estimate method, this paper successfully describes the differences in the diffusion paths of mobile communications in different regions of China. It evaluates the impacts of industry variables, intra‐regional income gaps, macroeconomic factors (such as degree of urbanisation) and geographic effects of neighbouring provinces. Our work may be helpful to inform policymaking for effective and equitable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13.
我国第三产业的供需矛盾及政策取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发展,我国第三产业从原来明显的需求大于供给转变为弱的需求大于供给的矛盾,但结构性供需不平衡的问题仍然较为突出.为了刺激服务需求上升,政策取向应该是设法增加城乡居民收入,进一步降低服务产品价格,加速城市化进程,进一步提高城市人口密度,调整工作和休假时间,促进生产社会化和专业化程度的提高,支持和鼓励服务产品出口.为了增加服务供给,政策取向要进一步在资金上向第三产业倾斜,提高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素质,充分发挥技术、制度等综合要素对第三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有选择、有重点地鼓励对国外服务产品的消费.  相似文献   

14.
戴翔 《国际贸易问题》2012,(10):168-176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与中国持续性贸易失衡相伴随的重要现象,就是国内收入分配差距问题日益突出。收入分配差距的拉大,使得中低收入者因占有的社会总产出份额下降而致使其消费和投资能力相对下降,在金融信贷约束下,"过剩"的总产出又难以通过借贷的方式在国内进行消费和投资,最终"被迫"出口到国际市场,因而对贸易失衡产生了重要影响。进一步的计量检验结果验证了上述理论假说的正确性,即:收入分配差距和金融信贷约束的确是中国外贸失衡的重要促成因素。据此,在中国实施进出口贸易平衡发展战略的过程中,应该更加关注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在其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加入WTO以来,中国经济快速稳定发展,投资环境日趋完善,吸引外商直接投资(FDI)逐年增加。与此同时,中国的地区间、城乡间和行业间的收入差距也在不断拉大。在吸引外资的众多行业中,制造业是其中率先开放的行业,也是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最活跃的领域。在制造业引进外资并获得快速扩张的同时,制造业收入差距会更直接更显著地受FDI影响。所以研究外商直接投资对制造业收入①水平的变化、对制造业的行业内部收入差距变化以及整个经济福利变化的影响,具有理论与现实的意义。本文使用威尔逊系数探讨制造业收入差距问题,发现FDI的持续投入会使制造业收入差距呈倒U变化趋势,通过分析得出从长期来看FDI对制造业收入差距具有缩小作用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韦晓乐 《商》2014,(32):179-180
近年来,居民的收入来源中财产性收入已成为其重要的一项,逐渐加深地影响着居民总收入以及投资行为,也已成为国民富裕程度中的重要指标。然而因城乡金融发展不平衡的伴随,日益扩大的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差距,成为影响收入矛盾的重要因素。因此有必要对国内外财产性收入的有关文献进行梳理,在汲取以前学者精华的基础上,探究影响居民财产性收入更为广泛的因素,为以后的此类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政府驱动的粗放型投资模式和居民消费需求不足导致我国投资与消费的失衡,并进而导致国际收支失衡和供求失衡。这已经对我国宏观经济的正常运行造成潜在的威胁和挑战。对此,应从体制方面和收入方面来探寻其失衡的根本原因,进而发现矫正投资与消费失衡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国际产品内分工对我国制造业收入分配影响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92-2007年间我国制造业细分行业相关数据,先后测算了制造业参与国际产品内分工程度和劳动力相对工资差距,在此基础上通过实证模型分析了国际产品内分工对我国制造业收入分配差距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参与国际产品内分工是造成制造业行业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技术进步程度强化了技术、资本密集型行业中产品内分工对收入分配差距的影响,削弱了劳动密集型行业内产品内分工对收入分配差距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The United States faces a long-run fiscal imbalance because of rapid projected growth in Social Security, Medicare, and Medicaid spending. The policy response to the imbalance will be shaped by four long-term fiscal realities. First, revenue will rise as a share of GDP. Second, entitlement spending will be reduced, relative to current policies. Third, the middle class, broadly defined, will bear much of the burden of addressing the fiscal imbalance. Fourth, consumption taxation is likely to become a significant part of the federal tax system, probably through the partial replacement of the income tax by a value added tax.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