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一种补充养老方式,"以房养老"早在十余年前在中国就受到了广泛关注,民营机构、政府机构、银行以及保险等部门和行业均开展了一系列的实践和探索。但总体来看,由于传统观念和一系列顾虑因素存在,社会公众需求空间受到了极大限制,同时在系列风险的制约下,金融机构供给能力和意愿也稍显不足。此外,政策配套建设滞后,制度交易环境也尚不成熟,从而导致中国以房养老发展缓慢。从国外经验来看,公众的支持和认同、政府的参与和法律保障、成熟的产业形态、多样化的产品设计等都是其以房养老业务发展的重要保障,值得借鉴和完善。纵观中国以房养老的未来发展趋势,尽管其定位小众,但潜在市场不容忽视,应明确政府职能,完善以房养老制度环境,鼓励多方机构通力合作,优化以房养老产品,同时宣传多元化养老观念,强化以房养老理性认知,为以房养老的长期发展做好充分准备。  相似文献   

2.
农村养老模式的选择在我国仍是一个有待进一步研究的课题.现有的模式设计要么是国家承担的责任太少,要么是缺乏实施的条件,难以对目前亟待解决的老龄人口的养老问题提供有效帮助.以社会年金模式来构建国家层次的基本养老保障,同时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建立附加层次的养老保障,是我国养老保障体系建设中一个可行的选择.  相似文献   

3.
《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作为金融养老、以房养老的方式之一。"以房养老"再次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和热议。在我国,城市"以房养老"在多地进行过探索和尝试,然而,在农村,由于受土地制度、经济水平等诸多因素的限制,"以房养老"的可行性往往被忽略,尚未引起重视。本文在深入分析农村推行"以房养老"制约因素的基础上,试图提出创新的探索及建议,使"以房养老"能够成为当前农村养老的一种有效补充。  相似文献   

4.
"以房养老"从本质上讲是一种金融服务工具和产品,是一种市场行为,是一种自愿的、可选择的、补充的养老方式,不是一项养老政策。"以房养老"模式作为舶来品于2003年引入我国,旨在能有效解决我国的养老难题。但是"以房养老"模式在我国各地推行的结果并没有达到满意的结果,究其原因是对"以房养老"模式的风险及其应对措施还缺乏充分的研究。文章试图对"以房养老"模式的风险进行深入探讨,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以更深入地认识"以房养老"模式中的风险因素,从而探索出一条在我国能切实可行的"以房养老"模式道路。  相似文献   

5.
伴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日益显著,我国逐渐步入了老龄化社会。在老龄化社会的背景下,我国老龄人口的养老问题非常严峻,解决老龄人口的养老问题迫在眉睫。当前,仅依靠养老机构对老龄人口提供养老服务,已无法适应我国老龄化社会下的养老需求。居家养老已经成为解决我国养老问题的重要途径。物管企业由于工作本身的便利性,参与我国的居家养老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本文分析了物业服务与居家养老相结合的经济社会价值,以期为我国的养老问题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人口老龄化、基本社会保障的不足及政府鼓励民间投资养老社区和“以房养老”政策的试点给商业养老保险产业链延伸提供了有力的外部环境.将寿险产品与实体养老服务将结合,对均衡寿险业务结构、优化资产负债匹配和寿险业竞争力具有一定意义.建议大型寿险公司通过进军养老社区延伸产业链,中小型寿险公司通过社区养老、居家养老模式或在农村建立养老社区延伸产业链.  相似文献   

7.
本文概述了我国保险版“以房养老”试点现状,阐述了实施“以房养老”的背景条件,指出了“以房养老”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以房养老”在探索推进中要关注的问题及要做好的工作.  相似文献   

8.
2014年6月17日,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关于开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保监发[2014]53号),从2014年7月1日起实施。保险版的“以房养老”制度,是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35号)有关要求,鼓励保险业积极参与养老服务业发展,探索完善我国养老保障体系、丰富养老保障方式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9.
《中国科技投资》2014,(21):40-41
为贯彻落实《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和《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精神,加快推进老年宜居住区建设体系,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老年宜居住区的建设,经国家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批准,中国老龄产业协会,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决定联合开展“中国老年宜居住区试点工程”的相关工作,并制订相应的管理办法。  相似文献   

10.
"以房养老"在民间探索数十年后被国家上升到政策层面,却招来了反对和质疑。正确认识新形势下的"以房养老",要在全面理解"以房养老"的基础上理性分析其现实可行性及积极作用,正确看待政策推行遇到的阻力及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理性认识"以房养老"是新形势下的多元养老之一和传统养老的有益补充,是政府养老政策的积极引导和责任承担。"以房养老"政策的顺利推行有待于政策完善和公众支持,需加大政策宣传和养老投入、强化法治环境建设和完善监管体系,营造良好的运行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