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人民币汇率自汇改以来升值幅度较大.作为基本的宏观价格变量,汇率牵一发而动全身,不仅影响宏观经济走势,还通过国内外商品比价的变化影响经济结构.本文分别以1980年和1990年为不同的基期,分析了人民币兑美元的名义汇率和实际汇率变动,从而分析预测人民币汇率的中长期走势.  相似文献   

2.
《商》2015,(33):194-195
自汇率体制改革以来,人民币实际汇率呈快速升值趋势,与此同时,我国在对外开放的进程中,对外直接投资净流入快速增长,两者之间是否存在着一定的影响关系呢,尤其是对外直接投资是否会影响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变化及如何影响?本文在对外直接投资能使得名义汇率变动的结论基础上,采用1994—2014年世界89个国家的非平稳面板数据,通过两个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对外直接投资对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影响,得出,对外直接投资的净流入会通过名义汇率的变动使得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升值,在对人民币实际汇率的研究中,不能忽视对外直接投资对其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随着人民币出现"外升内贬"现象,国内学者开始将人民币名义汇率升值领域内的注意力集中在国民福利水平的影响方面.本文构建了一个完全开放条件下的跨时期一般均衡模型,在此基础上探究人民币名义升值对一国国民福利的影响,从长期均衡角度和短期调整角度分别对模型作出了不同的诠释,同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欧鲲 《市场论坛》2005,(9):47-49
我国现行的人民币汇率制度是1994年1月1日外汇体制改革后开始实施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但实际上,这一汇率制度已演变为钉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度.这一汇率制度的改革迫在眉睫,笔者认为汇率目标区是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最优选择。  相似文献   

5.
1994年以后,人民币名义汇率一直保持相对稳定,而我国的国际收支却持续出现大幅度的顺差。其中的原因何在?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人民币汇率与浙江出口变动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在讨论有关汇率与出口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了以汇率和贸易国国内生产总值为变量的长期和短期回归模型,得出结论: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虽有波动,但相对稳定;从长期看,人民币名义汇率对浙江出口正相关,实际有效汇率对浙江出口负相关,但汇率弹性较低,但短期来看,人民币汇率变动与浙江出口弱相关,贸易国国内生产总值对出口的弹性大于汇率,浙江出口的增长与出口结构调整等相关。  相似文献   

7.
张志柏 《商业研究》2008,(1):163-167
1994年第一季度至2006年第一季度的人民币名义汇率及其决定因素来建立一个VAR行为均衡汇率模型。实证结果发现,在样本期内,人民币名义汇率失调的幅度始终在3%以内,这给出了人民币汇率水平合理性的一种理论解释。实证分析还表明,2005年7月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时机是恰当的,升值的幅度是适宜的,升值的方向是正确的,未来一段时期内人民币的升值应继续按照"渐进、微调"的原则。  相似文献   

8.
欧鲲 《市场论坛》2005,(10):47-49
我国现行的人民币汇率制度是1994年1月1日外汇体制改革后开始实施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但实际上,这一汇率制度已演变为钉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度.这一汇率制度的改革迫在眉睫,笔者认为汇率目标区是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最优选择.  相似文献   

9.
人民币实际汇率与贸易条件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均衡汇率理论,应用协整模型,采用真实变量分析了1980-2003年的人民币实际汇率及其与均衡汇率的失调情况,进而研究了不同时期人民币实际汇率与贸易条件的关系。结果表明:贸易条件与中长期以及短期的实际汇率存在显著的关系,贸易条件的恶化或改善是导致人民币实际汇率升值或贬值的重要原因之一。并且,在不同的发展时期,贸易条件对实际汇率的影响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李霞 《北方经贸》2011,(10):86-87
本文就我国“双顺差”主要来源的外贸顺差与外商直接投资对人民币名义汇率的影响进行了实证比较分析,结果发现:外贸顺差、外商直接投资和人民币名义汇率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外贸顺差和外商直接投资都是人民币名义汇率的格兰杰原因,但是后者的显著性更强;在动态效应上外商直接投资比外贸顺差对人民币名义汇率的影响力度更大。  相似文献   

11.
我国外汇储备适度规模的测算与分析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本文在详细回顾国内外有关外汇储备适度规模的研究基础上,提出外汇储备适度规模的含义,并构建出外汇储备适度规模的结构化方程.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运用经济计量学中的协整方法测算出我国1982-2003年期间的适度外汇储备规模,同时分析了这20多年来外汇储备规模的失调情况及其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中国外汇衍生品市场发展的次序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高扬  何帆 《财贸经济》2005,(10):3-9
本文通过对国际外汇衍生品市场的发展特点和趋势的研究,结合我国外汇衍生品的实际发展状况,提出我国进一步发展外汇衍生品市场的设想,并指出外汇衍生品市场发展所需的配套措施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我国外汇储备适度规模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针对外汇储备适度规模的研究现状 ,在人民币均衡汇率研究的启发下 ,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 ,运用经济计量学中的协整方法测算出我国自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的适度外汇储备规模 ,同时分析了近 2 0年来外汇储备规模的失调情况及其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析我国外汇占款对冲策略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根据我国的经济运行情况,分析固定汇率、资本流动与货币政策自主的“三元困境”在我国的具体表现。指出在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持续顺差的情况下,货币政策与外汇储备增长的矛盾。说明为控制流通中的货币而被动进行的单向对冲操作的成本昂贵,并且是以牺牲货币政策自主为代价的,还易积蕴金融风险,酿致恶性后果。证实了外汇占款对冲策略的不可持久性,为此必须改革现行的固定汇率制度,并放松资本管制。  相似文献   

15.
超额外汇储备的积极管理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传统外汇储备理论,一国外汇储备至少满足3-4个月的进口付汇和偿还全部短期外债的需要,而我国当前的外汇储备远超过最优规模。过多的外汇储备不但意味着外汇资产利用的低效率,同时出会增加货币政策调控的难度、加大汇率风险。因此,改变稳健的外汇储备政策为积极的外汇储备管理政策,减缓超额外汇储备压力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6.
国际货币兑换模型与中国外汇储备结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国外汇储备结构不仅要考虑储备货币的收益性和风险性,而且也要考虑其在国际市场上兑换的方便性和交易的低成本性。本文从国际货币兑换结构模型出发,对美-欧-中三国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提出对中国外汇储备结构变化的不同考虑。  相似文献   

17.
《个人外汇管理办法》实施中的行政执法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邵娜 《北方经贸》2009,(9):80-82
经济的不断发展使得个人的外汇运用需求不断加大。目前行政执法过程中存在难点及问题,为此应做好以下几点:改善外汇执法的外部环境;加强个人外汇信用体系建设;建立个人用汇环境维护的长效机制;严格外汇执法程序;完善处罚机制。  相似文献   

18.
从中美两国博弈的角度来看,美国会迫使人民币升值来解决两国间长期存在的巨额贸易差额。在本文的研究中,美国效用期望值最大时的最优升值率介于0和茁之间,中国的最优选择是允许人民币升值,但最优升值率为茁/2。在人民币升值后,如果美国仍进行报复,中国的最优选择是进行反报复,并可通过合理选择报复对象以实现最优。  相似文献   

19.
超额外汇储备、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升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我国外汇储备过快增长的本质原因在于产业结构不合理,对加工制造业的产业倾斜导致产业结构畸变,直接造成贸易结构不合理,引发经常项目顺差。同时,我国加工制造业的兴旺发达是FDI进入我国的关键动因,FDI的持续涌入不仅是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的主要成因,而且进一步加大了加工贸易顺差,导致贸易结构更加不合理,形成恶性循环。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选取1985-2009年我国货币错配指数、外汇储备总额、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和人民币汇率制度作为研究样本,构建状态空间模型(SSM)。由此得出结论:人民币汇率是影响我国货币错配程度的最主要因素;人民币汇率、汇率制度以及外汇储备额均为货币错配指数的格兰杰原因;浮动汇率制度更能缓解货币错配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