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我国发达地区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实现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是当前需要解决的热点问题。在总结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环境经济系统协调发展以及协调度概念出发,依据环境经济系统的协调度评价模型,构建了环境经济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并依照协调度函数分析了我国发达地区11省(市)的环境经济系统协调度。  相似文献   

2.
环境经济黑市度及其分析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论述了环境经济协调度的内涵,描述了环境质量与经济增长的库兹尼茨曲线,建立了环境经济的协调度函数,并给出了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的判据。  相似文献   

3.
经济系统是一个动态复杂性系统,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环境承载力等因素都会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轨迹。文章阐述了重庆市经济子系统、环境子系统的特征,采用系统动力学、协调度分析两种方法相结合,提出了适用于重庆市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策略分析的新思路。文章首先构建了重庆市经济环境系统协调度的动力学模型,并且设计了重庆市未来发展的四种方案,通过研究表明策略4是最好的经济环境协调方式;其次,利用经济环境协调度计算公式,计算出不同策略下的协调度指数,通过研究再次印证策略4是重庆市未来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的最佳模式;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3E系统是指能源—经济—环境系统,3E系统协调度是定量描述特定地区在一定经济发展水平下,能源生产、消费与经济发展、经济结构以及环境承载力、环境保护之间的相互关系,良好的3E系统协调度评价模型能直观地反映出三者能否协调发展.本文介绍了3E系统协调度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和综合型协调度评价模型,并运用综合型协调度评价模型对四川省近几年的3E协调度进行测算.  相似文献   

5.
本文阐述了协调与协调度的概念,把这一概念应用于团体贷款、农业经济和外在环境三个子系统所组成的复合系统的协调度研究,并结合主成分分析法得出系统发展指数,计算出系统协调度,且对该系统进行协调评价,最终得出团体贷款、农业经济和外在环境三个子系统所组成的复合系统发展处于基本协调水平。  相似文献   

6.
耦合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系统之间以及系统内子系统之间相互交互作用。经济系统依赖于环境系统,同时环境系统反馈经济系统,两个系统中各子系统之间相互作用并影响,构成了经济-环境系统耦合关系。文章依据自1999~2010年西北五省全国经济发展水平以及环境状况类的统计年鉴,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构建经济环境耦合协调度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以及经济环境耦合协调度分类标准,并利用熵值法进行各指标的权重求取,进而得出西北五省以及全国经济与环境耦合协调度数据,进行空间差异动态演化分析研究。研究发现自1999~2010年,西北五省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水平均呈现向良好趋势转化即向经济主导型的优良协调区发展,但是西北五省内部耦合空间差异化较大,除了陕西省之外,其余省份耦合协调度均低于全国水平,其中青海与新疆耦合水平最低,而甘肃、宁夏较好。  相似文献   

7.
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的演变及其地区差异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定量探索各省区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演变规律,运用面板数据对1996年以来各省区经济--环境协调度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①协调度经历了先下降后上升的"U"型曲线过程,但总体上大幅提高,全国平均水平由0.399上升到0.617,经济-环境协凋发展历程受经济发展影响较大;②协调度在地域格局上呈现出东部、中部、西部依次递减的趋势,并且三大地区之间的差距在扩大;③经济是促进协调发展的主要因素,其贡献接近于环境对协调发展贡献的2倍,在经济系统内部,经济发展因素的贡献义要大于经济存量因素;④协调发展的所有障碍性因素均来自环境系统,但是制约作用并不明显;⑤经济-环境协调度与塞尔指数的变动呈较为明显的负相关性.即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程度越高,地区差异性越小;⑥经济-环境协调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主要表现在地带间的差异,对总体差异的贡献度为62.6%,而三大地带内部各省份的建设水平相对均衡.  相似文献   

8.
新疆渭干河库车河绿洲人口-经济-环境耦合协调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渭干河-库车河绿洲(渭库绿洲)在我国西北干旱区绿洲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文章在阐述人口、经济与环境相互协调发展的机理上,建立渭库绿洲人口-经济-环境耦合协调发展指标体系,并引入耦合协调度模型对该绿洲1995~2012年人口-经济-环境耦合协调进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经济综合得分和人口综合得分呈上升趋势且经济综合得分增长速度远大于人口综合得分增长速度,环境综合得分则呈下降趋势。(2)1995~2007年发展类型为经济滞后型,其中仅1995年、2003年、2005年人口发展超前。2008~2009年人口效益滞后,2010~2012年环境效益滞后。(3)耦合协调度呈持续上升的趋势,低水平耦合水平转为颉颃耦合,耦合协调类型经历了由中度失调衰退类-轻度失调衰退类-濒临失调衰退类的转化历程。虽然协调度和耦合协调度都有所改善,但是耦合协调程度都较低。通过对人口-经济-环境耦合协调的研究以期为提高绿洲发展质量、协调区域经济发展与绿洲生态环境的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我国环境经济集聚状况维持在"协调"以上,但东中西部呈现梯度分布。通过构建环境经济集聚协调度的空间计量模型,验证了"两化"协调不仅有利于环境经济集聚的协调发展,而且抑制了工业化的不协调效应和逆转了城镇化的不协调效应。从空间异质性GTWR模型分析,内蒙古、辽宁、河南、海南、四川、陕西和青海的"两化"协调产生协调效应;吉林、黑龙江、江苏、江西、广东、重庆、贵州、云南和新疆的工业化呈现协调效应;吉林、黑龙江、上海、安徽、福建、江西、广东、广西、重庆、贵州、云南和新疆的城镇化产生协调效应。因此,提出应通过政策手段提高各地区"两化"协调度、加大资本投入与环境要素投入的协调程度以提高环境经济集聚协调度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创建经济-能源-环境(3E)综合发展水平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及模糊数学隶属度函数对广东省3E系统之间的协调发展系数进行测算,并评价了各系统之间的协调发展状况。实证结果表明,2000~2011年,广东省能源与经济、能源与环境、经济与环境的平均协调度都在[0.85,0.95]内,处在基本协调状态;3E系统平均协调度为0.903,也处在基本协调状态;3E系统整体处在动态调整中,系统总的协调发展趋势趋向好转,但离稳定的优质协调发展目标还有较长的距离。  相似文献   

11.
人口、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是实现首都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目前学术界对首都这一领域的研究甚少。采用主成分法对北京市人口、经济和环境系统进行综合评价,通过建立变异系数协调度模型对北京市1996-2010年协调度进行定量分析。这些年北京市的协调度在不断提高,但协调水平仍然不高。未来仍需注重提高劳动者素质,提升人口发展水平,继续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巩固环境治理效果。  相似文献   

12.
首先在构建了区域经济-环境-旅游耦合协调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熵值法、加权TOPSIS法对丝绸之路沿线9个旅游城市三个子系统及综合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价;其次,基于耦合协调模型对这些城市的三大系统耦合协调水平进行了评价,并在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做了分析。研究发现,西安、乌鲁木齐、兰州三大省会城市的区域经济、环境、旅游三个子系统的发展水平及三系统的耦合协调度都比较高,居于前三;非省会城市中,在区域经济、环境、旅游三方面呈现出明显的分异特征,然而耦合协调分析表现出了工业城市的耦合协调度较低,非工业城市较高的规律。最后,运用灰色预测GM(1.1)模型,对未来6年各城市三大系统的耦合协调度进行了预测分析。  相似文献   

13.
首先,运用TOPSIS综合评价法计算出2011—2014年青海省环境污染综合指数。其次,以标准化后的人均GDP作为自变量,以环境污染指数作为因变量,建立EKC经验方程并进行回归分析,发现EKC经验模型忽略了经济增长和环境质量间的双向影响机制,从而导致了内生变量偏差问题。然后,利用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对青海省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青海省经济增长对环境污染的影响程度呈上升态势。再次,运用环境—经济协调度评价模型,定量分析评价环境经济系统协调度,并与相邻省份甘肃和陕西对比,发现青海省虽然协调度最弱,但协调发展度相对较好。最后,分析提出青海省促进经济环境系统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资源环境经济学等相关理论为基础,分别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角度,建立了新疆生态安全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信息熵法计算出新疆各地州、市的生态安全协调度系数、排名,为新疆跨越武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我国东中西部三地区环境与经济系统发展的协调度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区域环境与经济系统发展的协调度研究,具有高度复杂性、不确定性、多层次性等特点,难以量化,近年来已成为理论和应用研究的热点问题.在总结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构建了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根据相关数量模型对我国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地区的环境与经济发展协调度进行了综合度量,以期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状况的时空比较和有关政策的实施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我国东北地区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间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97-2010年的数据,通过主成分分析构建经济系统、环境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指数,利用回归分析方法,对我国东北地区的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利用模糊数学隶属度函数计算了经济系统与环境系统的协调度。实证结果表明:我国东北地区的环境质量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EKC关系;在目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内,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系统承受的压力仍将逐渐增大;东北地区环境系统与经济系统的发展基本处于弱协调状态。  相似文献   

17.
我国各省市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文章首先解释了协调、协调发展、协调发展度等基本概念,并用协调发展度的大小作为评判标准,将经济与环境划分为不同类型,并以全国各省市为评判对象,给出分析结果及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8.
重庆都市区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演进分析及对策探讨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李孝坤  韦杰 《经济地理》2005,25(3):387-390
城市是一个经济—社会—自然复合系统,城市环境是城市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支持系统。以重庆都市区为例,借助软件SPSS11.0,应用主成分分析方法选取表征环境、经济系统效益的指标并建立协调发展评判的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载荷进行指标权重赋值,并根据离差分析原理建立协调发展度模型。运算结果显示,1996—2002年重庆都市区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类型呈现由勉强协调经济滞后型到初级协调经济滞后型到中级协调经济滞后型的演化轨迹,最后提出了经济和环境持续协调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广东环境发展压力着手,利用压力—状态—响应模型,分析2005~2013年广东环境资源状态,构建广东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此模型指标为基础,利用因子分析法进行实证分析,测算广东的环境协调度指标.结果表明,广东经济和环境协调性呈稳步上升的趋势,广东政府重视环境保护程度与PSR模型的协调度呈正相关.据此,本文提出“十二五”广东环境调控的方向及相应措施,深入探讨广东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20.
米国芳 《经济论坛》2012,(11):102-105
从低碳角度出发,构建火电企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将有助于推动低碳经济理论在电力领域的创新与发展。本文结合中国火电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现状,从经济协调度、电力生产、社会协调度、环境承载力和资源承载力这五个方面构建了低碳视角下火电企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