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仵洁 《时代金融》2012,(18):110-111
对于新兴市场经济体而言,金融全球化使得外部因素可以直接作用于国内经济和金融环境,增大了央行制定货币政策的复杂程度。绝大多数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央行承担着诸多职责,惯于使用不同的货币政策工具组合,这些操作在金融危机中发挥了特别的作用。本文分析了新的流动性规则对新兴市场经济体银行体系及货币政策产生的影响,汇率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关系,新兴市场经济体央行资产负债表及其对冲操作,以及可供其选择的货币政策工具。  相似文献   

2.
金融危机爆发后,发达经济体实施的宽松货币政策逐步增强。对于新兴市场经济体而言,关注的主要是发达经济体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和退出引起的全球流动性及其导致的国际资本流动对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冲击。在目前的国际经济金融格局下,新兴市场经济体及其他发展中国家货币政策空间选择有限,如何把国际资本的冲击减小到最低限度成为新兴市场经济体面临的问题。可采取的主要政策措施包括加强资本流动的控制等。  相似文献   

3.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工具变化评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年来,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受次级抵押贷款危机影响,金融机构面临短期流动性不足的问题;以中国、韩国和印度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则出现流动性过剩的状况。为应对经济金融领域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保持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主动性和有效性,发达国家在充分运用传统货币政策工具的同时,适时引入了新的投放流动性的工具;新兴市场国家则不断拓展收回流动性的工具组合。本文简要分析了近来各国央行调整货币政策工具的背景情况,全面总结了发达国家及新兴市场国家货币政策工具变化的基本特点,并提出了央行货币政策工具调整中值得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我国中央银行频繁运用存款准备金政策进行货币政策操作,这一迥异于传统金融理论做法的背后,是对我国特殊的经济金融环境的适应性实践。对这一货币政策工具运用实践,既要考虑政策效果和央行可控性,也要对货币政策实施成本作出理性选择,还需结合我国经济金融环境进行适应性考量。因此,我们应基于货币政策工具实施效果与当时当地货币政策实施条件来决定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方式。  相似文献   

5.
在2008-2009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中,新兴市场经济体采取的宽松货币政策被认为缓解了危机造成的冲击。而在以往发生的金融危机中,新兴市场经济体往往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以防止货币贬值及资本外逃,并提升政策的公信力。美联储国际金融部高级经济学家布拉希马.库里巴利的这篇文章探讨了新兴市场经济体货币政策发生明显变化的因素,并运用实证分析发现,经济体自身的经济特征和实施反周期货币政策的能力之间有着显著的统计关系。其中,宏观经济基本面、经济体系的低脆弱性、对外贸易的开放、国际资本流动、金融改革以及通货膨胀目标制都为实施反周期的货币政策提供了便利。  相似文献   

6.
刘微 《时代金融》2008,(10):51-52
央行票据的产生,使得我国的货币政策变得更加灵活,并且已经逐渐成为我国公开市场业务的主要工具。央行票据作为替代国债的操作工具,对我国金融创新和宏观金融的稳定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是央行票据本身也存在着很多局限性。本文主要通过对央行票据的产生及现状的解释来讲述央行票据存在的问题及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7.
自欧洲中央银行1998年6月1日成立以来,各界对其货币政策框架及其实施情况予以了密切关注.本文以欧央行货币政策目标为切入点,研究其"双支柱(two-pillars)"的货币政策策略及其联合决策、分散执行的操作框架,并介绍了欧央行货币政策工具特点及各工具在实现货币政策目标中的作用,重点分析了欧央行公开市场操作情况及其在实践中如何不断完善货币政策操作框架、提高操作框架的稳定性和灵活性.  相似文献   

8.
公开市场操作是澳央行最主要的货币政策工具,金融危机期间,澳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向市场提供了充足流动性,成功平抑了利率波动,为澳大利亚成为本次金融危机中最早复苏的发达国家创造了条件。中国与澳大利亚货币政策框架虽存在差别,但近期“主要运用市场化手段动态微调”,和此后逐步实现调控方式由直接向间接过渡的需要,都将公开市场操作推向了金融调控的突出位置。该文借鉴澳央行经验,提出改进我国公开市场操作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欧元区货币政策工具的现实运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欧元区货币政策工具包括公开市场操作、定期融资工具和最低存款准备金系统,其中公开市场操作是欧央行最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本文主要介绍了这三种货币政策工具及其具体操作方式。  相似文献   

10.
公开市场操作目的旨在实现央行货币政策调控目标。根据货币供应量的调控目标,央行在公开市场上与指定交易商进行有价证券或外汇买卖,吞吐基础货币。央行公开市场操作最理想的工具是短期国债,但长期以来,我国短期国债发行量不足,为了解决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工具不足的问题,央行从2002年开始发行央行票据,为央行货币政策调控提供了有力的工具支持。  相似文献   

11.
近年央行实施了一系列货币政策,对经济金融进行宏观调控,但从执行情况看,央行货币政策在经济欠发达地区执行效果上仍存在一些问题.本文立足本地区经济金融运行情况,理论联系实际,对政策实施中来自操作工具、地方政府、金融机构、区域经济差异、行业分布因素而影响货币政策效应发挥的原因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力图发现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一些共性,供政策的制定者及实施者参考.  相似文献   

12.
在面临国际新一轮非常规货币政策溢出效应和国内经济下行的双重压力下,研究我国非常规货币政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归纳了发达经济体非常规货币政策工具类型,并与新兴经济体进行对比分析,结论表明发达经济体更侧重于创新货币政策工具,新兴经济体则侧重于非常规使用传统货币政策工具,值得借鉴的是央行资产负债表规模和结构的改变。  相似文献   

13.
2009年以来,大量国际资本涌入新兴市场经济体,给各国经济和金融稳定带来较大压力。对我国而言,实施金融开放允许国际资本自由流动,是必然和长期的趋势。在此过程中,为了减少国际资本流动对国内经济运行和金融稳定的冲击,保持本国汇率稳定和货币政策独立性,引导国际资本发挥经济增长作用,研究如何加强国际资本流动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就金融开放背景下,新兴市场经济体运用审慎措施管理国际资本流动进行了研究,并对我国加强国际资本流动管理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声音     
正周小川(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人民银行行长):中国经济处于转型期,必须动用非常规货币政策工具金融稳定非常重要。如果出现任何金融不稳定,我们有可能再次动用非常规货币政策加以应对。另外一个可能性是,我们看到很多新兴经济体一旦出现了不正常的资本流入或者流出这种情况的话,或者碰到汇率反常情况的话,这也可能造成有关国家央行再次动用非常规货币政策进行干预。非常规货币政策指的是由于条件发生了变化,使得传统的货币政策不再能够起到其应有的效果。我们就不得不动用非常规货币政策工具,这个主要就是量宽了。从理  相似文献   

15.
金融监管分离后,各界都对基层央行新的职能和工作重心展开了讨论。本文通过讨论造成现行货币政策工具在农村效用的不足的原因,提出发挥基层央行货币政策工具能动性,为破解"三农"难题提供金融支持,促进我国新农村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16.
金融创新、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创新能够提高金融系统的效率,方便货币政策操作,但同时也使得货币政策的操作环境更加复杂化。为了应对这种复杂性,央行应该通过对金融领域的密切监督做出响应,跟上其发展步伐,预测金融创新的可能后果。央行的货币政策设计需要能够应对这些挑战,充  相似文献   

17.
齐璠  莫万贵 《银行家》2012,(10):15-18
正2012年二季度以来,全球经济增速显著放缓。发达经济体普遍在维持极度宽松利率环境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了非常规货币政策的强度,以应对黯淡的经济增长形势。新兴市场经济体宏观调控环境趋于复杂,应对政策不一。然而,在全球缺乏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情况下,多年来的危机应对已使得各国货币政策空间不断收窄。同时,长期宽松的货币政策也对各央行的退出策略提出了挑战。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各金融机构积极创新金融产品,不但壮大发展了业务,增加金融机构的收入,也活跃了金融市场,方便了投资者。但是金融产品创新使货币政策传导的有效性下降,减弱了央行对货币供应总量的可测性和货币政策工具的效力,增加了央行宏观调控难度,对此要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9.
王蕾 《国际金融》2011,(2):29-32
1月似乎是一个良好的开端——美国经济增长良好,欧洲主权债务问题再次出现缓和迹象,新兴市场经济体继续保持强劲增长态势。同时,欧元区、英国通胀越线,市场对其提前升息的预期一度升温,新兴市场更是面临日益增加的通胀压力,纷纷紧缩货币政策以应对——匈牙利、以色列央行、韩国、  相似文献   

20.
张瑞怀 《中国金融》2003,(16):17-18
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贵在联系实际,结合央行基层行工作,在坚持执行稳健货币政策的前提下,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拓宽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工作思路,树立央行基层行新的良好形象。树立强烈的发展意识,努力增强货币信贷效能灵活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发挥央行基层行在区域金融调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