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生态承载力视角,以长三角—皖江城市带为例,将生态承载压力、生态承载弹力和产业转移流强度三者相结合,对长三角—皖江城市带产业转移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表明,长三角产业大规模地向皖江城市带转移对皖江城市带各承接区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威胁;皖江城市带各承接区的生态承载压力和生态承载弹力均具有不断增强的趋势;合肥应当有选择地承接资源依赖型的产业入驻,马鞍山应当有选择地承接环境依赖型的产业入驻,皖江城市带其他七个承接区均可以同时承接资源依赖型和环境依赖型的产业入驻,应当通过政策引导成为未来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重点地区。  相似文献   

2.
事件     
《山东企业管理》2010,(1):10-10,12
皖江城市带正成为承接产业转移的重点区域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近日获国务院批复。有关专家认为,作为我国承接产业转移的“先行先试区”,皖江城市带示范区必将依托自身优势和政策扶持,成为承接我国新一轮产业转移的重点区域。  相似文献   

3.
在分析产业转移对物流业的影响以及安徽省产业转移与物流产业现状的基础上,探讨安徽省产业转移与皖江城市带物流业发展的互动关系,认为皖江城市带的物流业应抓住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历史机遇,走一条适合自身特点的发展道路。为此,文中提出了承接产业转移进程中促进皖江城市带物流业发展的具体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4.
2010年1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安徽沿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纳入国家发展战略.这是迄今全国唯一以产业转移为主题的区域发展规划,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  相似文献   

5.
结合承接产业转移的国家战略,对皖江城市带发展现代物流业的优势、劣势,以及存在的机遇和威胁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皖江城市带发展现代物流业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2010年1月12日,国务院批准实施《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这是我国第一个为促进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而专门制订的战略规划。根据《规划》,皖江城市带包括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池州、巢湖、滁州、宣城九市,以及六安市的金安区和舒城县,共56个县(市、区),辐射安徽全省,对接长三角区域。  相似文献   

7.
林坦  安童鹤 《物流技术》2010,29(15):13-15
结合承接产业转移的国家战略,对皖江城市带发展现代物流业的优势、劣势,以及存在的机遇和威胁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皖江城市带发展现代物流业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人力资源是三大生产要素中最为活跃的要素,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和决定因素。皖江城市带劳动力资源丰富、成本相对较低。目前,安徽常年在外务工人员1000余万人,有大量的熟练产业工人,劳动力平均成本只相当于沿海地区劳动力成本的二分之一至三分之一,可以有效吸引并承接未来来自长三角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在“皖江城市带”九市两县中,安庆人口最多、人力资源最为丰富,如何把丰富的人力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是我们承接产业转移建设皖江城市带过程中需要急切破题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9.
文章分析了对外开放、产业结构升级对皖江城市带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外开放、产业结构升级对皖江城市带的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未来皖江城市带应进一步做好承接产业转移工作,扩大对外开放,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以推动本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在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示范区建设的背景下,铜陵市抢抓机遇,正在积极承接铜产业转移工作。本文依据产业经济有关理论,基于铜产业生产要素视角剖析了铜陵承接铜产业转移障碍因素,并就土地、资本等要素资源的培育和集约利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马鞍山市位于长江下游,既是安徽的东大门、八百里皖江的第一站,又是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箭头”,长三角经济协调会成员城市、南京都市圈核心城市。  相似文献   

12.
在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最近,总投资200亿元的马鞍山郑浦港“港口物流基地”一期工程顺利通过评审。这个偏江一隅的城市猛然发力郑蒲港新区,把皖江城市推向新的投资热潮。  相似文献   

13.
为了适应国际国内的产业转移趋势,推动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探索中西部地区大规模承接产业转移的新路径和薪模式,促进区域协调发展,2009年国家设立了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安徽欲借建设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契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4.
王永龙 《经济界》2013,(1):61-66
地级巢湖市被拆分后,县级巢湖市不得不独自当家立业。鉴于此,要突破传统思维,创新产业承接观念;改善投资环境,提高产业配套能力;创新体制机制,突破产业转移瓶颈;围绕产业招商,创新招商引资方式;给力产业转移,实现经济结构优化,尽快将巢湖市真正打造成合作发展的先行区、科学发展的试验区、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增长极和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建成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一块高地。  相似文献   

15.
当前,在皖江城市带大规模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过程中,必须创新产业承接模式,在产业承接中推进自主创新,使创新成为驱动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的持续动力;否则,仍将难以摆脱单纯地依赖资源及低廉劳动力成本拉动经济不可持续增长的路径依赖,与发达地区的差距还会持续扩大并固化。一、承接产业转移与推进自主创新基本状况  相似文献   

16.
皖江城市带包括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池州、滁州、宣城8个市,以及六安市的金安区和舒城县,共59个县(市、区)。近年来,为了更好地承接产业转移,促进区域经济的崛起,该地区各级政府采取了一些促进区域合作的有效措施,为皖江城市带战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安徽省合肥市抢抓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和国家创新型试点市建设等历史性机遇,深入实施工业立市、创新推动等发展战略,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在促进传统优势产业改造升级的同时,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为形成电子信息、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公共安全、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新材料、生物产业等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奠定了良好基础,有力推动了合肥经济结构优化和发展方式转变。  相似文献   

18.
皖江示范区设立以来,承接产业转移数量快速,质量不断提升,成为中部崛起的重要增长极。依托皖江示范区区位和资源禀赋优势,坚持特色承接、集群承接、创新承接、联动承接、绿色承接,是实现皖江示范区转型发展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9.
牛年岁末,我国首个产业转移规划<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获批.虎年之初,借全国两会之东风,本报记者与来自安徽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深入探讨,畅想抒怀,并采访了决策界、企业界、学界数十位人士,从政策、规划、投资、市场等角度,为读者与投资者展现八百里皖江的基本面与发展前景.正如安徽省委副书记、省长王三运所说:"安徽有了特殊的优势和机遇,使安徽发生了改变,这个变化是安徽人民梦寐以求的.我们要抓住机遇,同时要遵循规律、把握好规律."  相似文献   

20.
"碳关税",本质上是绿色贸易壁垒新的表现形式,是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再度延伸。基于此,随着"中部崛起"战略的稳步推进和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揭牌,安徽省经济发展步入快车道,出口贸易也发展迅猛。但是另一方面,随着产业转移的逐步推进,碳排放量高的产业也跟着转移进入安徽。而当今国际上,减排呼声日渐高涨,高能耗产业的转入,对安徽出口贸易尤其是对欧美的出口产生了不利影响,因此只有实行产业结构升级,发展环保型技术产业才能有效阻击新型贸易保护主义对安徽省出口贸易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