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10年初,宁波市海曙区、鄞州区相继被国家电网公司列为智能化配网建设试点区,成为国网公司23个智能化配网试点城市中唯一拥有城乡试点的“双星”计划单列城市。通过近一年来的规划与建设,智能电网在宁波已完成从蓝图向现实的跨越。  相似文献   

2.
随着国家电网公司“三集五大”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推进,县级供电企业管理和发展建设的重点将从输变电转变为配电,配网从以往的“配角”逐步变为“主角”。一直以来,县级供电企业在配网投资、人员配置上重视不够,管理粗放,重过载变压器和线路跳闸不断出现。新形势下,我们必须重新审视配网在县级供电企业生产运营中的重要地位。加强专业化管理,加快配网建设,不断提高供电可靠性。使配网管理和建设朝着“精益化”“专业化”“多元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首先,要努力实现配网专业化管  相似文献   

3.
为适应佛山建设现代化大城市的需要,配合中心城区的建设改造,美化城市环境,完善和发展佛山市10千伏及以下配电网,提高城市配网供电可靠性,佛山供电局在电网建设资金极度紧张的情况下,积极争取广东电网公司的支持,投入大量资金对佛山各城区的配网进行建设与改造。重点改造旧城区残旧线路、解决客户紧急用电工程及配套市政规划建设工程。这批工程的建成为缓解佛山配电网负荷压力,提高供电可靠性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电网建设作为国家扩大内需加快基础建设的一部分将获得空前的发展,南方电网公司在"加快城市电网改造和完善农村电网工作方案"中明确指出"依靠科技进步,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配网装备的科技含量和城市电网自动化水平",配网智能化科技创新已提到工作日程.  相似文献   

5.
<正>针对配网工程输电线路建设中森林防火问题,以输电线路差异化设计为重点,为森林防火提供技术支撑。差异化设计的方法广泛应用于产品设计,其核心思想是一个好的设计应该根据应用对象的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设计方案。随着我国森林资源的不断恢复和增长,输电线路成为诱发森林火灾的原因之一,如何降低输电线路引发森林火灾的概率成为一项重点课题。为此,基于配网输电线路建设工作实际,重点从10千伏及以下配网设施设备差异化设计为切入点,对柱上变压器台差异化、架空配电线路差异化以及钢管杆差异化提出具体方法建议,努力从源头上防范森林火灾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正>配网“一二次融合”最理想的状态是朝着分布式、小型化、即插即用的一体化配网终端发展。截至2022年8月底,福建省13503条线路实现了馈线自动化,全区域配电自动化覆盖率达90%以上。近年来,国网福建电力有限公司在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系统率先实现城市核心区配电自动化全覆盖,深化配网“一二次融合”技术攻坚,推进“全研判,全遥控”智能化体系建设,贯穿了故障感知、分析、隔离转电、抢修、送电、事后分析等处理过程,实现了故障研判、故障隔离、故障处置全流程的“分钟级办结”,尤其在福州、厦门等高可靠性区域实现了“秒级办结”。  相似文献   

7.
<正>2015年初,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为全面贯彻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能源互联发展战略,深入解决电网"两头薄弱"中的配电网薄弱问题,加快城市配电网智能化升级,决定在秦皇岛地区启动建设智能配网示范区。国网秦皇岛供电公司承担起这项使命,启动地市级智能配网示范区建设工程。  相似文献   

8.
打造坚强电网、提高电网智能化水平是提高供电可靠性的重要途径。广东电网公司中山供电局(以下简称中山供电局)不断加大配电网建设投资力度,完善网络结构及提高设备水平,10千伏配网线路环网率为87.31%,城镇线路环网率达100%,配电网可转供电率大幅提高。为进一步降低配电网故障,实现故障自动隔离和自动定位,智能化配电网的建设也随之提上中山供电局电网建设日程。  相似文献   

9.
打造坚强电网、提高电网智能化水平是提高供电可靠性的重要途径.广东电网公司中山供电局(以下简称中山供电局)不断加大配电网建设投资力度,完善网络结构及提高设备水平,10千伏配网线路环网率为87.31%,城镇线路环网率达100%,配电网可转供电率大幅提高.为进一步降低配电网故障,实现故障自动隔离和自动定位,智能化配电网的建设也随之提上中山供电局电网建设日程.  相似文献   

10.
正承载着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党组的信任与重托,国网秦皇岛供电公司从实际出发,从实用落脚,以"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为原则,以"智能化管控"为主线,以"和睦式管理"为目标,经过近一年的科学谋划,精心组织,"智能配网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已呈现出"智能化管控、和睦式管理"的现代配网雏形。在示范区建设的背后,秦皇岛公司涌现出以"北斗系统"的领航员虞跃、智能配网的"拓荒牛"卜瑞军、线路建设的"带头人"罗志勇和"图说"智能配网的执行者许林成等专业领军人,是他们用朴实无华的行动,  相似文献   

11.
打造坚强电网、提高电网智能化水平是提高供电可靠性的重要途径。广东电网公司中山供电局(以下简称中山供电局)不断加大配电网建设投资力度,完善网络结构及提高设备水平,10千伏配网线路环网率为87.31%,城镇线路环网率达100%,配电网可转供电率大幅提高。为进一步降低配电网故障,实现故障自动隔离和自动定位,智能化配电网的建设也随之提上中山供电局电网建设日程。  相似文献   

12.
<正>配网是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配网的节能降耗,是建设低碳电网的基础。配网的损耗是电流流过各配电设备而产生的能量损耗。按其产生的原因可分为技术线损和管理线损;按元器件可分为配网线路损耗、配电变压器损耗和并联电容损耗。可见,配网的损耗不仅与配网元器件本身的物理参数有关,也与配网结构、负荷的空  相似文献   

13.
王健 《广西电业》2014,(3):106-110
本文针对配网线路发生故障的类型、特性及原理进行展开分析,并对比传统解决方法的优劣,提出新的技术解决方案。传统的故障查找是工作人员亲自到现场监控线路,由于电力配网线路结构复杂,存在架空线路、电缆线路、高压线路、低压线路等各种情况,往往出现高低压故障区分不清,线路故障难以定位,故只能进行试拉分段开关或分支开关一一进行排除,耗费大量人力和时间。本文提出了基于微功率无线组网技术的故障定位系统的新的解决方案,并详尽介绍基于这些新技术搭建的线路故障定位管理系统的工作原理、功能模块及其在智能配网中的作用、地位。  相似文献   

14.
城市配电网绝缘化的探讨王金焕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区配网供电负荷大幅度增长,对城区配网供电质量,安全和可靠性将有一个更高的要求。城市配网的建设已摆到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在我国城市配网中要积极推广采用架空绝缘电线,加快城...  相似文献   

15.
西安供电局城市电网建设与改造工作起始于1998年。几年来,西安局坚持从配网规划入手,优化电网结构,提高供电可靠性,提高城网改造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城网建设与改造取得了显著成效。西安供电局担负着西安市8区5县中低压电网的运行、维护、建设、改造和所有用户的供电营业工作,供电区域面积9983平方千米,电力用户总数19万户,供电人口675万。城网改造前电网10千伏架空线路过负荷线路48条,占全部城市电网的68%。没有线路实现“手拉手”供电。1998年,城网供电可靠率99.76%,城网线损率8.83%。…  相似文献   

16.
配网线路综合运维是广西电网公司系统各单位普遍采取的10千伏线路运维模式,总体思路是"停电一次,梳理一片",统筹安排供电所运维作业、项目建设施工作业和用电客户施工作业,目的是减少配网线路停电次数、控制停电时间、提高供电可靠性,提升客户满意度.配网线路综合运维特点是多任务、多单位、多班组、大范围、作业面交叉,导致现场作业人...  相似文献   

17.
<正>国网蒙东电力赤峰供电公司通过多维数据协同管控、数据驱动模式建设以及深化数据分析应用等方式,构建以数据驱动为主线的配网线路高跳治理体系,对高跳线路治理情况进行“查、纠、督、验”,驱动配网管控能力、高跳治理水平和供电服务质量有效提升。  相似文献   

18.
城市配网在电力系统中担负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上与输变电系统相连, 下与广大电力客户相通。配网的运行质量好坏,能否安全、可靠、连续供电,不但对主网的安全稳定运行产生影响,而且直接关乎全局的供电效益。同时,将对服务质量、企业声誉的提高造成重大影响。城市配电网多采用架空线或以架空线为主的混合结构,一般为放射形供电方式。由于配电线路沿线地理条件较复杂,线路绝缘水平较低,因此线路故障率高。另外,配电网直接面向众多电  相似文献   

19.
正当前,配电网正在沿"1135"新时代配电管理战略高速发展,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以供电可靠性提升为主线的配网标准化建设、精益化运维、智能化管控已经走到"深水区",配网结构好、设备好、技术好、管理好、服务好的能力提升亟需取得新突破、获得新动力,配电网管理工作中的难事、新事需要以创造性、革命性的技术手段破解。配电物联网建设为解决问题、争先发展提供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国内安全市场仍呈上升趋势,智能化已成为行业的普遍趋势,传统的安保工作在逐渐提升,智能安全社区建设是社区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大量的先进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地提高城市安全管理的水平,有效地输送城市安全管理资源。住宅小区安防智能化是目前的发展趋势,由于小区住宅监控系统对成本非常敏感,采用无线技术可以比采用有线技术方案节省90%以上的成本。本文总结了无线网状网技术和优点,并举例说明了它们在社区安全智能化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