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哈大齐工业走廊”内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一直存在发展联动性不足的问题,阻碍了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发展。通过对“哈大齐工业走廊”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联动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二者存在长期稳定的正向均衡关系,但在短期内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影响是负向的。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促进了制造业的发展,而制造业的增长对生产性服务业的促进作用并不显著。提出构建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联动发展平台,加强人才培养,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业等推动两大产业联动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嵌入效应主要体现在制造业内部技术创新能力和外部关联协同创新能力的显著提升,技术效率则能较好地综合反映这两种能力。为此本文选择制造业技术效率为因变量,应用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了宁波生产性服务业细分部门嵌入制造业的效果。结果表明,目前宁波生产性服务业的嵌入效应尚不明显,没有对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产生较大的助推作用,今后应从加快推进制造企业"外部化"、生产性服务企业"市场化"、企业融合发展"平台化"等方面,促进宁波生产性服务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3.
产业升级的演进路径表明,工业与生产性服务业是唇齿相依的关系,生产性服务企业与生产企业根系纠缠,抱团成长,通过创新合作,工业企业还可以“由重变轻”“减肥”,生产性服务企业也可以“由轻变重”“强体”均衡发展。生产性服务业还因为其更专业的服务对于工业的转型升级具有更多的战略功能和“推进器”效果。嗅觉灵敏的弘信供应链从南宁的产业转型中觅得商机,成功转型为快消品龙头企业以提供生产性服务,重新定义商业模式,并通过精心布局,迅速成为行业翘楚。  相似文献   

4.
齐飞 《商业时代》2013,(4):137-138
本文利用长三角16个城市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相关数据,实证分析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协同集聚效应。研究发现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制造业集聚存在滞后的相互促进作用,而同一时间段的二者集聚存在一定程度的阻碍效应。要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就要大力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融合,实现产业价值链的攀升。  相似文献   

5.
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我国经济正趋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我国的经济发展特点也由重总量扩张转变为重结构转型升级的过程。新时代背景下,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协调融合发展,助推制造业转型升级,是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寻求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在促进全球经济高质量增长与新时代的产业发展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以数字经济为背景,介绍了数字经济背景下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融合发展的必然性与耦合效应以及二者在融合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针对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的未来发展方向提出实现路径,为助力我国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6.
先进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融合,可以加快工业领域转型与升级,促进动制造业长久稳定发展。只有服务业发展水平提高了,才可以为先进制造业创造高质量的发展环境,对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减少不必要资金投入等方面起着积极作用;反之,先进制造业的发展对带动服务业服务质量及服务效率的提升也起着不可替代作用。本文主要对生产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的理论、融合互动关系和融合发展必然性展开深刻的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7.
影响生产性服务业创新发展的因素很多,通过构建生产性服务创新发展的概念模型发现,企业家精神与市场需求是最关键的影响因素.本文利用长三角地区的企业调研数据,对影响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创新的因素进行了实证检验,检验结果与理论研究的结论是相一致的.因此,推动生产性服务业的创新发展,一方面要培养生产性服务企业的企业家精神,另一方面要不断加快“两化融合”,促进生产性服务从制造业分离,扩大生产性服务的需求,提升生产性服务的可贸易性,使生产性服务能够像制造业产品一样,实现专业化与规模化发展.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引入扬州市传统产业现状,对其转型升级过程中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经济关联和互动绩效等做定性分析。进而分析生产性服务在扬州市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中的影响规律,为指导如何运用生产性服务来促进扬州市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出相应对策,同时为政府有关部门促进扬州市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政策制定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9.
桂莉君 《江苏商论》2022,(1):86-89,94
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是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趋势,其中,生产性服务业是服务业的代表性产业,也是二者融合发展的“粘合剂”①。因此本文基于2000—2014年这15年间世界投入产出表(WIOD)的数据,测度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融合水平,再以中国、美国、欧盟作为典型来进行分析。得出结论: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和地区正在从制造业服务化转向生产性服务业制造化,并且生产性服务业制造化程度逐渐加深;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仍然以制造业服务化为主要的产业融合方式。中国与美国、欧盟的产业融合主要以美国、欧盟对中国的拉动为主;欧盟和美国则是互相拉动,且欧盟的作用更大。  相似文献   

10.
随着全球产业结构由"工业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的转型,生产性服务作为服务业的主导,因为具有高成长、高集聚、高辐射、高就业的特征而迅猛发展。目前,我国很多制造业企业由于缺乏对生产性服务的正确认识与合理的资金投入,仍然处于制造业价值链的低端。从企业价值链和产业价值链的角度入手,对制造业内具有代表性的企业进行实证研究,为制造业企业发展生产性服务提供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通过分析黑龙江省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发展现状,构建黑龙江省十二个地市2008-2019年个体固定效应面板模型,实证分析显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转型升级有正向作用,并得出人力资本水平、固定资产投资、经济发达程度、信息发达水平都能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提出促进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加快人才培养,政府科学布局,优化产业结构等合理可行的建议,以加速制造业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2.
基于制造业转型升级和建设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背景,本文利用2005-2019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通过Super-SBM模型、空间计量模型、偏微分分解效应考察制造业集聚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及其区域异质性,并利用调节效应和面板分位数模型解释制造业转型升级影响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机制,以及二者之间的非线性关系。研究发现:制造业转型升级可以优化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但是制造业转型升级路径和影响机制存在区域差异性;以人力资本和对外开放水平为主导的制造业转型升级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呈现“U型”特征,以绿色技术进步和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为主导的制造业转型升级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呈现“倒U型”特征。  相似文献   

13.
生产性物流业是生产性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于装备制造产业的结构转变与调整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对于生产性物流业发展促进装备制造业升级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通过对我国现阶段装备制造业的发展状况以及生产性物流业促进装备制造业升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生产性物流产业有效促进装备制造业升级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生产性服务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中的发展地位愈加突出,当下面临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压力,如何利用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促进其自我提升是值得考虑的问题。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过程实质是价值链分解和重构整合的过程,在分析二者融合动因基础上,对制造业价值链的分解和与生产性服务业价值链的整合进行阐述,并给出制造业升级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陈玲 《市场论坛》2007,(10):62-63
生产性服务业是现代服务业中最具活力和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现代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不仅正在改变着以往的服务业生产和经营方式,带动传统服务业的升级改造,而且正在改变着产业结构。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机遇。随着经济的发展,服务和制造已经卷入高度相关和相互补充的阶段。现代制造企业已经融入了越来越多的服务作为中间投入要素。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相互促进、共生发展。加快发展我国生产性服务业是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和趋势。  相似文献   

16.
促进生产性服务和制造业融合发展是适应新一轮产业革命的必然要求,也是今后一个时期提升我国制造业发展质量和效益、充分释放服务业发展潜力、更好解决就业问题、加快培育经济新增长点的关键,必须深刻把握趋势,更好发挥政府和市场两种作用,加快完善促进产业转型发展的体制机制,以创新驱动为引领,加快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7.
现代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融合发展有利于促进河南省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发展。通过分析制造业与服务业的内涵、融合发展的现状,明确提出制约河南省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发展的主要因素包括体制性制约、制造业低端化生产、城市化水平低及人才支撑能力弱、外资企业与本地生产性服务的关联度低等。  相似文献   

18.
后危机时代面对低碳经济的要求,以工业为主导的佛山经济发展遭遇了瓶颈,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对佛山市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产业竞争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佛山现代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供给能力低,难以为制造业升级提供有力支持,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其经济增长。佛山发展现代服务促进佛山经济增长的对策是:增加现代服务业总量供给,提高服务水平;优先发展物流、金融等生产性服务行业,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发挥政府职能,以制度、财力保障为抓手,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  相似文献   

19.
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成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而创新驱动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手段。分析开放式创新与生产性服务业转型升级的内在联系,进而从外部创新资源、创新溢出效应、产业融合三个方面证明开放式创新驱动生产性服务业转型升级的可行性,从单个企业案例研究上升为将开放式创新与生产性服务业转型升级研究结合为重大创新点。最后针对生产性服务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生产性服务业应畅通外部创新资源获取渠道、有效利用创新溢出、放松产业管制促进产业融合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推动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一。文章基于增加值数据构建贝叶斯向量自回归(BVAR)模型,探究制造业贸易、生产性服务贸易和技术创新三者间的动态关系,并从理论、工程、实践创新三层次诠释技术创新指标。研究发现,技术创新比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贸易的影响更大,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比制造业更促进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贸易彼此之间的关联性较强,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贸易发展需要彼此相互刺激形成良性循环。据此,基于全球价值链重构,我国要适时调整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形成良好沟通渠道以推动二者相互融合促进;根据实际发展需要,在各技术创新层次上给予不同的投入力度,推动技术创新能力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