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桥式起重机正常行驶时,车轮轮缘与钢轨应保持有一定间隙(20~30 mm)。当起重机因某种原因使车轮相对钢轨产生横向滑动时,车轮轮缘与钢轨相挤,在运行中产生强烈磨损,这种现象就叫啃轨。啃轨会使车轮和钢轨很快报废,严重时会使起重机脱轨,造成人身和设备事故。1.车轮加工或安装偏差造成啃轨(1)车轮的平行度不好造成啃轨。车轮的平行度不好是起重机啃轨的常见原因之一,平行度不好是指车轮滚动面中心线与  相似文献   

2.
桥式起重机在运行中啃轨是重要缺陷,在检验中必须要对啃轨的缺陷进行全面分析,并采取有针对性措施予以解决,否则将会对桥式起重机的运行产生不利影响,严重时会导致桥式起重机脱轨造成安全事故。对啃轨形成的原因进行全面分析,在桥式起重机质量检测中重点检测啃轨的问题并制定修正措施,使桥式起重机啃轨问题能够得到有效解决,满足桥式起重机的运行需要。  相似文献   

3.
桥式起重机啃轨的原因较多,最常见原因是天车轮踏面中心线切线与轨道中心线不平行,但这一问题精准程度较难掌握,调整起来较为困难。经过多年研究实践,在解决桥式起重机车轮啃轮方面理论结合实际,通过多次测量车轮走行距离与偏移量,取平均值,按公式计算结果对轮系偏差进行调整,取得非常理想的效果。对桥式起重机啃轨调整以及维修有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桥式起重机轨道维修,起重机轨道异常是引发起重机运行不平稳的常见现象,如起重机啃轨,运行中发出异常噪声,大、小车行走轮偏磨,运行中摇摆,起重机车轮踏面接触不实,俗称3条腿现象等。通用桥式起重机轨道安装及检修要求,利用水准仪+钢板尺检测轨道平面度的方法以及起重机钢轨的热矫正技巧。  相似文献   

5.
桥式起重机车轮啃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郭瑞革 《河北工业科技》2010,27(3):156-160,164
综述了桥式起重机车轮啃轨产生的原因,大致有车轮制造、安装,钢结构,轨道安装,驱动系统等几方面原因。针对车轮水平偏斜、垂直偏斜、大车的跨度差、对角线差、轨道的跨度差、直线度、驱动系统同位度等主要技术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与研究,并提出检查和修理方法,从根本上防止啃轨现象的产生。  相似文献   

6.
型号QZ5-15.7A7S抓斗桥式起重机,运行距离72 m,经过长期运行,设备主梁旁弯及上拱度不符合标准且啃轨。旁弯度应是两根主梁向外凸5 mm,现在是内凹10 mm。轨道基准偏差明显,表现为轨道边出现大量金属铁屑,车轮轮缘磨损明显。由于啃轨造成主梁振动,使多根承轨梁表面混凝土脱落、露出钢筋,压板螺栓松动,轨道垫铁移位,轨道局部断裂。为此采取火焰校正主梁,待主梁上拱度恢复至标准后再安装  相似文献   

7.
桥式起重机在运行过程中出现严重的啃轨、车轮断轴问题,结合现场情况对车轮进行调整,调整后起重机运行状态良好。  相似文献   

8.
一、啃轨的分析 通常车轮轮缘与轨道侧面之间设计有一定的间隙,在正常运行情况下,它们不会接触。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使车轮不在轨道中心部位运行,从而造成车轮轮缘与轨道侧面相接触(摩擦)的啃轨现象。  相似文献   

9.
对门座起重机(简称门机)行走啃轨原因进行分析,从码头、轨道、门架、车轮、传动系统的齿轮、制动器制动片间隙调整等原因,指出啃轨造成的后果,并提出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0.
以双梁桥式起重机(以下简称双梁桥机)设备为例,分析其啃轨问题的级别、危害及成因,并提出应对啃轨问题的可行方法,为双梁桥机啃轨问题的预防和处理带来启示,以更好保障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  相似文献   

11.
实例1桥式起重机大车轮在行走过程初期有啃道现象,行走距离长了,啃道现象消失,在短距离换向行走时故障现象明显。对轨道、大车轮、联轴器、减速机、电机等进行初步检查,未发现异常。进行空载试车,没有故障出现。随后进行重载试车,故障出现。仔细观察发现,起重机一侧的大车轮在启动初期有滞后现象,导致大车行走不同步。由于没有找到明显的机  相似文献   

12.
桥式起重机大车啃轨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其原因比较复杂。本文对啃轨的原因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分析:导轨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歪斜;结构及使用的原因;跨距误差过大;两轨道面对应点不在同一平面上;两主动轮直径大小不一样;轨道接头伸缩缝过大或过不以及高低不一致;大车行车机构安装不对称或两侧传动轴直径大小不等;操作使用不当以及经常  相似文献   

13.
桥式、门式起重机是工交、物资企业广为使用的特种设备。由于设计、制造及使用中的种种原因均会使起重机主梁产生下挠变形,其危害表现在:大车啃轨、小车爬坡和溜车,起重吨位下降,甚至发生事故,危及安全。由原南昌市工业交通设计研究院傅敏华等发明的  相似文献   

14.
由南昌柴油机厂傅敏华等人发明的“预应力张拉器”修复桥式起重机主梁下挠的新技术,较好的解决了桥式起重机维修中的疑难问题,于1988年3月由中国专利局授于国家专利权。桥式起重机主梁下挠的现象,在一些使用单位普遍存在。其危害性表现在:大车啃轨、小车爬坡和溜车、起重吨位下降,甚至发生事故,直接影响生产、威胁安全。在桥吊主梁上安装“预应力张拉器”,可  相似文献   

15.
针对南车风电事业部风机装配现场,桥式起重机大车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啃轨现象,分析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6.
铜陵有色金属公司第二冶炼厂,现有各种类型的起重机20多台。其中,转阳车间的两台30t×16.5m桥式起重机是炼铜生产线上的重点设备。在高温、重载及恶劣环境的工作条件下使用了10余年,作业中常发生大车啃轨、小车爬坡、溜车现象,烧电机、齿轮折齿及断  相似文献   

17.
分析起重机运行啃轨的原因,介绍预防与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8.
某焦化厂推焦车轨道基础破损,轨道预埋垫板松脱,轨道多处出现断裂,会造成走行轮脱轨事故,势必造成焦炉生产长时间中断。在不停产的情况下,"分点"施工,对轨道破除旧基础后重新做钢筋混凝土基础,并在基础内重新布上钢筋网,增加钢轨止推挡,安装轨道,并用铝热焊焊接轨道接缝。  相似文献   

19.
桥式起重机在冶金企业应用广泛,生产厂房中分布着多台起重机,同轨道上某台起重机出现故障,其他起重机一般仍需运行。为确保检修作业安全顺行,切实做到本质安全,分析现有起重机安全装置的缺陷,结合生产现场实际情况,研发同轨道桥式起重机安全止停装置。采用电气和机械双重制动机制,确保起重机紧急情况制动不失灵,降低潜在安全隐患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20.
根据检验工作中发现电动葫芦运行啃轨这一故障,对起重机进行全面检查,发现起重机在使用和维护保养环节存在严重问题。结合起重机实际吊运特性,对吊装受力情况进行分析,从理论上找出电动葫芦运行啃轨原因。根据检查情况,会同使用单位和起重机械维修单位制订维修方案。维修完成后通过空载试验、额定载荷试验、静载试验、动载试验、实际装卸试验对维修效果进行了验证,验证结果符合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性文件的要求,满足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