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研究我国环境规制对于物流效率的影响,本文选取2005-2011年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采用DEA方法对我国各省市物流效率进行了测量,分析物流效率的影响因素,建立Tobit回归模型研究了环境规制对于物流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中部和西部地区环境规制与物流效率存在倒U 型的函数关系;东北地区环境规制和物流效率存在一次线性关系;而沿海地区环境规制对物流效率的影响不显著。本文研究成果可为各地区政府差异性地制定相关产业政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环境规制效率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企业的影响。环境规制主体通过与企业间进行博弈,针对不同的企业环境管理动机进行不同的制度设计,促进企业提高配合环境管理的积极性,从而提高环境规制的效率。  相似文献   

3.
郭进 《财贸经济》2019,40(3):147-160
在我国环境规制实现区域污染治理的过程中,会遭遇污染产业转移、投资领域变迁等规避问题。为检验有关规制措施的有效性,本文基于省际面板数据考察了环境规制与绿色技术创新的关系,研究发现,与环境行政处罚和颁布地方性法规相比,收缴排污费和增加环境保护财政支出更加有效,这说明依靠环境规制推动绿色技术创新的关键在于规制工具的选择。总体而言,财、税、费等市场调控类环境规制工具更适合我国国情。中介效应检验发现,收缴排污费和环境保护财政支出倒逼企业提高研发强度,进而推动绿色技术创新,且二者对绿色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均呈现由弱变强、由不显著到显著的门槛效应。值得注意的是,严厉的行政处罚阻碍绿色技术创新,且不管规制强度如何,地方性法规对绿色技术创新并无显著影响。因此,为加强环境治理,促进绿色技术创新,需要构建市场化环境规制体系、注重环境规制顶层设计的落地,并适当提高环境规制强度。  相似文献   

4.
赵爽  米国芳 《北方经贸》2023,(1):124-126
本研究运用2005-2018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以环境规制为门槛变量,构建面板门槛模型,加入教育投入、收入水平等控制变量研究环境规制、地区腐败对碳排放量测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环境规制为门槛变量态势下,地区腐败与对于碳排放量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地区腐败加重会导致碳排放量的增加。而控制变量教育投入、外商直接投资和技术创新也与碳排放量具有显著正相关。为减少碳排放量应加强环境规制力度、关注降低地区腐败程度,加大教育投入、外商直接投资和技术创新力度。  相似文献   

5.
基于2006-2019年中国30省份的面板数据,从环境规制投入与成效角度构建综合指标体系,利用面板门槛、中介效应模型对环境规制强度影响我国出口贸易低碳转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环境规制与我国出口贸易低碳转型之间存在门槛效应,且通过外国直接投资、绿色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升级作用于出口贸易低碳转型;当环境规制强度较低时会显著促进出口贸易低碳转型。随着环境规制强度由弱到强,其推动作用会被削弱并会产生一定阻碍作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将2011年国家发改委印发的《关于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的通知》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结合工具变量方法,在有效控制内生性的基础上更为科学地验证了环境规制与地区创新效率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环境规制与实质性创新效率和策略性创新效率之间均呈U型非线性关系,且分别约有88.79%和90.61%的观测点处于环境规制会抑制地区创新效率的阶段。异质性分析的结果表明,东部发达地区环境规制强度的门槛值较高,提升人力资本水平、提高对外开放度、增强融资能力、加强政府干预能够缓解环境规制的负面影响。作用机制分析发现,创新投入强度、资本要素配置优化、技术进步是环境规制影响地区创新效率的主要途径。此外,环境规制不仅对当地的实质性创新效率有先抑制后促进的影响,还对邻近省份的实质性创新效率有先促进后抑制的联动效应,反映了地区间环境规制强度差异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商》2015,(20)
对环境的规制不仅是人们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生存的需要,而就业问题也是宏观经济四大目标之一。文章通过替代效应和规模效应分析环境规制对就业的影响,并提出建议促进双重红利的实现。  相似文献   

8.
本文基于"中心—外围"经济空间结构框架,在理论层面演绎了城市间环境规制强度级差对污染企业区位选择策略的影响,并基于2005—2012年京津冀地区微观企业具体的选址设厂地理信息,以北京市行政区划边界为断点对污染企业二氧化硫排放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实证分析。理论演绎表明,在环境规制离心力和成本节约、市场需求潜力向心力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污染企业最终将聚集在环境规制强度级差边界选址设厂,从而形成环中心城市的污染"灰边"。通过对6000余家污染企业共计18000余个有效观测值的回归研究发现,环北京市行政区划边界50公里范围内为污染物高排放带,改变估计参数、更换代理变量、删除特殊样本等一系列检验均证明了"灰边"效应稳健存在。北京市东部地区"灰边"效应的表现最为明显,非国有性质污染企业的高度聚集是形成环北京市污染物高排放带的主要原因。2008年北京奥运会及之后的一段时间,"灰边"效应曾随着外围城市污染企业关停力度的加大暂时消失,但2010年之后环北京市的污染"灰边"再度出现。本文将环境规制因素纳入区位选择理论分析框架,为"中心—外围"城市间联防联控进行污染治理的必要性提供了新的理论解释和实证依据。  相似文献   

9.
10.
郭鑫 《商展经济》2024,(5):39-43
本文以2005—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为基础,选取产业结构升级和旅游经济规模扩张为中介变量,运用面板回归与多重中介模型,深入探讨全国及各区域的绿色科技创新对旅游业碳排放效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显示:第一,研究期内,绿色科技创新显著提升旅游业碳排放效率;第二,就区域异质性分析,各区域绿色科技创新均有助于提升旅游业碳排放效率,影响强度为东部大于中部大于西部地区;第三,就中介效应分析,绿色科技创新通过产业结构升级明显抑制旅游业碳排放效率提升,却通过旅游经济规模扩张显著改善了旅游业碳排放效率。本研究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本文构建环境规制综合指数,考察了环境规制对于FDI的影响效应。全国样本数据检验显示:正式和非正式的环境规制对垂直型FDI呈现负效应,对于水平型FDI影响不显著。门槛效应方面,只有正式环境规制对于垂直型FDI存在显著的单门槛效应,说明正式环境规制与垂直型FDI存在非线性关系,随着环境规制强度的增强,对于垂直型FDI的抑制作用上升。  相似文献   

12.
我国环境规制下的规制效率与全要素生产率研究:1999-2008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叶祥松  彭良燕 《财贸经济》2011,(2):102-109,137
本文首先运用方向性距离函数测度了我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1999-2008年间在无环境规制、弱环境规制、中环境规制以及强环境规制四种情形下的环境技术效率以及环境规制成本。其次,运用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方法测度了各地区在环境规制下的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最后,利用面板数据对影响我国环境规制下全要素生产率的因素进行了实证检验。本文主要得出如下结论:考虑环境规制后,全国各地区平均环境技术效率水平提高,但地区差异较大;环境规制是有成本的,而且环境规制政策越严格,成本越高,各地区的环境规制成本也存在较大差异;实施环境规制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水平提高;外商直接投资、资本深化、工业发展水平和环境保护力度对我国环境规制下的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3.
《财贸研究》2020,(3):1-16
中共十九大报告强调,要推进绿色发展,强化环境保护制度。在"一带一路"倡议推进大背景下,中国对外开放重点在于实现"走出去"与"引进来"的结合。鉴于此,以双向FDI和绿色发展的关系作为逻辑起点,探讨不同类型环境规制背景下双向FDI对中国省级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环境规制强度下双向FDI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是非线性的。当环境规制强度较低时,由于"污染天堂"与"底线竞赛"等现象存在,双向FDI会降低中国地区绿色经济效率;当环境规制强度较高时,由于"污染光环"效应以及寻找新"污染天堂"的需要,双向FDI合力促进高技术、轻污染产业集聚的形成,从而通过结构优化途径促进中国绿色经济效率提升。因此,未来我们在全面深化对外开放的过程中,要重视引导双向FDI形成合理布局,特别是应该强化环境规制,因地制宜完善环境保护政策,激励双向FDI以减少污染损害,从而使得双向FDI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  相似文献   

14.
本文构建异质性随机边界环境规制模型,基于制度约束视角定量估算中国省区环境规制效率,分析财政分权、产权性质及外资水平对环境规制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重经济绩效、轻公共服务的目标机制下,地方政府具有降低环境规制的动机,导致中国省区环境规制效率普遍较低,完善的财政分权体制、较高的私营经济比例及外资水平有助于提高省区环境规制效率.根据绘制的时序图,我们进一步发现中国东部地区的环境规制效率水平最高,其次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的环境规制效率最低,中国省区环境规制效率在样本期间内呈稳步上升趋势,尤其是2010年以来中国环境规制效率有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15.
16.
将环境规制分为命令型、市场型以及非正式三类,研究不同类型环境规制对地方环境治理的影响及其异质性。研究结论表明:不同环境规制与地方环境治理之间均呈现出倒U型关系,当环境规制强度未超过拐点值时,能够有效促进地方环境治理,但也存在异质性。命令型环境规制需要滞后一段时间才能发挥对地方环境治理的显著影响;市场型环境规制对地方环境治理的显著性影响会随滞后时间延长而减弱,而非正式环境规制的显著性影响会随滞后时间延长而增强。进一步分析表明:(1)命令型环境规制对地方环境治理的显著影响只存在于经济发展较差的地区,而非正式环境规制对地方环境治理的显著影响只存在于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2)官员晋升考核体系变化后,市场型环境规制对地方环境治理的显著影响减弱,而非正式环境规制的显著影响增强。研究结论对于如何根据不同类型环境规制的特点,来推动地方环境治理,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7.
王琼 《商展经济》2023,(20):74-77
本文通过统计计量的方法,测度了2013—2019年中国277个地级市的数字经济与碳排放数据,并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分析了数字经济对碳排放作用的影响效应和理论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能够减少碳排放,而且其影响程度在数字经济发达地区更为明显,该结论在经过异质性分析和稳健性检验后依旧成立;机制分析及中介效应检验显示,数字经济会以优化产业结构的中介机制显著降低碳排放量。因此,强化数字化转型相关投资,加大政府和企业的投入力度,扩大数字经济范围以加快消除区域间数字鸿沟和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对促进碳减排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彭自强 《商展经济》2024,(4):151-154
在提倡绿色发展的当下,有关环境规制对绿色技术创新影响的研究日渐增多,本文通过梳理国内外绿色创新研究领域的相关文献,首先,分析了绿色技术创新的内涵,归纳了当前绿色技术创新的主要测量方式;其次,梳理了环境规制的定义、对主要的环境规制工具进行了归类;再次,综述了当前学者关于环境规制对绿色技术创新影响的几种不同观点,以及研究中所存在的地区和行业异质性;最后,回顾了当前环境规制对绿色技术创新研究的不足之处,并针对该领域的未来研究提出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外商直接投资(FDI)是否有效抑制东道国碳排放一直是学术界探讨的热点问题,而基于双重环境规制视角将为此问题的研究提供新思路。本文选取2003—2016年的省际面板数据,通过动态面板GMM估计和面板门槛模型实证分析了双重环境规制视角下外商直接投资是否抑制了碳排放,得出如下结论:将双重环境规制因素作为门槛变量纳入研究时,仅有京、津、沪三个直辖市FDI对碳排放强度产生抑制作用,其余省、直辖市、自治区FDI均提高了碳排放强度,这主要与京、津、沪三市的功能定位、引资策略、发展阶段等有关;正式环境规制下,FDI对碳排放的作用不显著,表明各省、直辖市、自治区正式环境规制在政策制定或者实施等方面效果不佳,并未有效发挥出环境规制的创新补偿、倒逼减排等作用;除京、沪外,其他省、直辖市、自治区的非正式环境规制均有利于FDI抑制碳排放强度,京、沪两市较高的非正式环境规制产生了显著的"回弹"失灵现象,正式环境规制应及时强化补位。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选取中国30个省级行政区(西藏和港澳台除外)2008-2016年数据分析环境规制影响经济发展的区域环境效率门槛,利用门槛回归模型研究区域环境效率变化在环境规制影响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传导效应差异,并对其进行稳健性分析。研究发现:环境规制和区域环境效率的交叉项与经济发展之间呈现出显著的"U"型关系;在高环境效率地区,受环境规制影响时,区域环境效率提升可以更快地消除环境规制对经济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在经济发达地区,受环境规制影响,区域环境效率提升可以在更大程度上强化环境规制对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因此要制定适当的环境规制策略,加大研发投入,提高区域技术创新能力,促进生产工艺和技术改进,在环境规制压力下实现环境效率提升和经济发展的"共赢"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