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发展性、共享性和可持续性维度测算共同富裕指数,并基于2010—2019年长三角26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对共同富裕的影响。研究发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对共同富裕的实现有着积极影响,且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测试后依然成立。作用机制检验结果表明,产业结构升级通过提高生产率、促进技术创新以及推动劳动力就业转移,促进了共同富裕的实现。异质性分析显示,相对于其他规模的城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对共同富裕的影响在Ⅱ类大城市中更明显。据此,应持续推动产业结构高级化,缩小产业结构偏差;注重资源要素与优化产业结构相匹配,推动产品与产业创新;因地制宜,促进科学循环发展。  相似文献   

2.
产融结合是企业集团内部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有机结合,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新时代的经济背景下,企业集团产融结合可以有效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的转型升级。本文重点分析了我国企业集团产融结合存在的风险,并提出了相应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3.
文章在数理模型分析基础上,基于2013-2019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考察了互联网平台应用对产业结构转型的作用机制,力图说明互联网平台是一种能够驱动产业结构转型的新型市场制度安排。文章概要分析了相关文献,构建了理论模型,通过对互联网平台应用影响产业结构转型的实证检验,得出以下研究结论:(1)互联网平台应用会显著提升产业结构高级化与合理化水平,能有效推动产业结构转型;(2)互联网平台应用对产业结构转型存在地区和市场化程度异质性影响;(3)互联网平台应用可以通过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和纠正资源错配促进产业结构转型,但未能通过促进消费升级推动产业结构转型。这些研究结论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互联网平台应用与产业结构转型之间的内在关联,或许可为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一条分析路径。  相似文献   

4.
产融结合的概念已经为业界所熟悉,而产贸融结合还属于新生事物。但是,许多大企业集团在现实中已经在不自觉地进行产贸融结合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文章对产贸融结合的理论和具体的国际、国内实践案例进行了分析,尤其是探讨中央企业利用此模式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并结合中海油总公司的实际,研究如何有效利用产贸融结合模式,促进海油二次跨越战略目标早日实现,以此为现代大企业的发展模式做出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5.
文章以 2006~2017 年中国 25 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为基础,采用双重差分法分析了在 2010 年和 2014 年加入长三角区域的 14 个地级市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影响。 研究发现:城市加入长三角区域能显著促进产业结构高度化,但未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  相似文献   

6.
《商》2015,(3)
近年来,大数据产业的兴起,为贵州省产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提供了契机。本文简述了贵州省大数据产业和产业结构的现状,并简要分析大数据产业对产业结构转型的推动作用,发现大数据产业不仅能推动三次产业的转型发展,而且能推动整个行业的转型发展。因此,我省应从政策、金融机制,完善产业链,加强与其他产业合作等方面促进大数据产业发展,进而推动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7.
经过多年的实践,农业综合开发已经在促进我国农业现代化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本文以相对价格效应作为主要传导机制,构建农业综合开发对产业结构转型影响的模型,结果发现农业综合开发通过提高农业生产率和资本深化,促进了中国产业结构升级和服务业发展。在模型分析的基础上,文章实证讨论了农业综合开发中财政资金投入对于产业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这部分财政资金有效推动农业进步,进而带动了产业结构升级。因此,未来需要大力加强财政对农业综合开发的支持力度,提升农业综合开发的战略定位,从而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优化。  相似文献   

8.
文章选取我国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2007—2020年的面板数据,对产融结合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产融结合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具有显著负向影响;产融结合通过挤占企业研发资金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产生抑制作用;产融结合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异质性,在高成长性、非高技术企业和非国有企业中,产融结合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更显著。进一步分析表明,产融结合的广度、深度与持续时间与企业技术创新绩效之间具有先“抑制”后“促进”的非线性关系。最后,基于以上结论提出了提升产融结合创新效应的相关政策建议,以期为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推动金融供给侧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在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背景下,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解决“卡脖子”难题对缓解贸易冲突、实现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选取2000—2020年我国31个省份(未包含港澳台地区)面板数据作为研究样本,实证考察以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为代表的国家经济转型的宏观变量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发现: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对产业结构升级具有双重的动态作用,能在抑制产业结构升级的同时,产生创造性破坏效应,倒逼产业结构升级,最终致使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与产业结构升级呈现“U”型关系。区域异质性检验发现: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在北方地区、中部地区、低创新能力地区及低金融发展水平地区更大。机制检验发现:贸易政策不确定性通过抑制地区科技创新能力发展和促进劳动力聚集,作用于产业结构升级并与之呈现“U”型关系。因此,政府部门应正确认识政策不确定性在短期内造成的“阵痛”现象,优化进口贸易结构、消除非关税障碍,大力推动科技创新与劳动力聚集,因地制宜制定产业发展战略目标,助力我国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我国碳交易市场现状,随后分析了碳金融业务的四个方面对产业结构的影响机制,发现碳金融的发展能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最后提出了对未来碳金融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基于沪深两市A股2007~2018年面板的经验证据表明,产融结合能够降低企业现金持有水平,并且在规模小、行业成长性高、所处地区市场化程度高的子样本中更加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产融结合主要通过缓解融资约束和降低代理成本两条路径影响企业现金持有;产融结合及产融结合对企业现金持有水平的负向影响能够降低企业过度投资,产融结合影响下的企业现金持有水平降低随之流向企业的创新活动,优化了企业资金配置.  相似文献   

12.
周颉  王梓凡 《现代商业》2023,(8):107-110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之一,也是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许多大型集团企业出于优化资源配置的目的,开始进军金融行业,并依托产融结合进行转型升级。本文从案例公司产融结合现状出发,从三个方面分析产融结合带来的风险,进而评价产融结合期间存在的问题并简要分析原因,最后从发展战略、风险控制和协同效应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产业结构不断完善壮大,金融机构的对外开放,使产业对金融的控制愈发明显,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结合迫在眉睫。该文从产业结构和金融结构入手,对产融结合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促进关系进行探究,希望能为相关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的市场竞争力逐步增强,在体制改革、技术进步和重视人才的理念指导下,我们将继续贯彻“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宗旨,从而促进我国产业格局的合理化。  相似文献   

14.
王磊  徐骏 《财经论丛》2024,(5):28-38
本文以2018年开展的电子政务综合试点政策为拟自然实验,利用双重差分计量模型探讨数字政府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实证结果显示,电子政务综合试点政策的实施显著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这一结论经识别检验、稳健性检验和PSM-DID估计后依然成立。异质性分析发现,电子政务综合试点对沿海地区产业结构的影响强于内陆地区,对城市群地区产业结构的影响强于非城市群地区。基于传递效应模型的机制分析表明,数字政府通过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通过鼓励大众创业提升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因此,应以电子政务综合试点为契机,加快数字政府建设、提高政府治理效能,以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5.
金融科技是一种通过技术和创新手段来提高金融服务效率和质量的方式,通过对金融科技的创新和应用,金融科技可以逐步地推动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促进高质量发展。基于我国2004—2020年282个地级市面板数据,分析了金融科技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结果发现,第一,金融科技能够显著促进产业结构整体的转型升级。第二,金融科技能够显著促进我国第一产业向更高产业的转型发展,且促进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型发展的力度要大于第一产业向第三产业转型发展的力度。第三,金融科技对于整个产业结构转型发展的促进力度在我国的区域表现为中部地区大于西部地区大于东部地区。文章积极建议大力发展金融科技和优质产业,促进金融科技和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加快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促进我国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6.
在新时代的数字经济模式下,各产业结构均处于转型期,有效提高了产业结构升级水平,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从总体上分析,各区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还存在显著的差异。数字经济对中国产业结构的转型与升级起到了促进作用,驱动效果明显,各区域效益不尽相同。数字经济和各区域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有明显的动态交互作用,这种作用具有长期性、持续性和正向特征,与此同时,各区域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也提高了数字经济效益。本文将举例分析数字经济驱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区域差异,希望能为区域产业结构优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根据我国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的相关理论研究成果,本文从金融的发展和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视角,分析资本的调配决定着资金在各产业之间的分配,进一步决定了产业结构的变动方向。金融发展正是通过资本形成、资本导向、信用催化、产融整合、防范和分散风险五大机制来配置资金进而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金融发展对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8.
基于制造业转型升级和建设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背景,本文利用2005-2019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通过Super-SBM模型、空间计量模型、偏微分分解效应考察制造业集聚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及其区域异质性,并利用调节效应和面板分位数模型解释制造业转型升级影响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机制,以及二者之间的非线性关系。研究发现:制造业转型升级可以优化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但是制造业转型升级路径和影响机制存在区域差异性;以人力资本和对外开放水平为主导的制造业转型升级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呈现“U型”特征,以绿色技术进步和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为主导的制造业转型升级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呈现“倒U型”特征。  相似文献   

19.
自贸区承载着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使命。本文利用2006~2018年中国169个地级城市面板数据,结合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法(PSM-DID)评估了自贸区设立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表明:自贸区设立对推动城市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进程具有显著影响;自贸区产业结构升级效应存在地区和批次异质性,内陆型自贸区的产业结构高级化效应高于沿海型自贸区,沿海型自贸区的产业结构合理化效应更显著;第一批次自贸区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提升作用最强,第三批次自贸区产业结构高级化的促进作用最强;自贸区设立主要通过贸易便利化和投资便利化的途径促进产业结构升级,通过提升地区技术创新水平的作用途径还未得到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20.
徐生霞  刘强  陆小莉 《财贸研究》2021,32(10):14-26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动态变迁既反映了一个区域经济发展的演变,又为新阶段经济发展质量的提升提供了新的思路,因而对区域协调发展有着深远影响.通过聚焦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与区域发展不平衡所呈现出的非线性、阶梯型、空间辐射异质性等特征,利用1992-2018年中国省域非平衡面板数据,运用半参数、有序Logit响应和空间SARAR面板进行建模,以此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变迁中的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影响效应进行了分析,同时结合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效果,从省级层面对中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程度进行了等级划分.研究发现: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对区域发展不平衡的抑制作用呈现出明显的非线性态势;从分类结果看,不同地区的区域发展不平衡程度在不同时期呈现出较强的阶梯型特征;从空间效应看,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对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经济空间辐射作用强于地理区位.此外,虽然技术水平、教育水平和城镇化水平的提升在不同程度上可以缓解区域发展不平衡程度,但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带动下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是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