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消费升级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也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直接体现。基于CFPS数据讨论了数字经济和消费升级二者关系,研究发现:数字经济有利于家庭消费升级;中西部地区、城镇地区和低收入家庭,数字经济对消费升级的推动作用更大;数字经济可通过增收效应和创新效应推动消费升级;在数字经济推动消费升级的过程中,居民受教育水平和社会保障水平可发挥正向调节作用。最后针对研究结论,从加强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建设、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和提升政府数字化服务水平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随着数字技术的迅速发展,数字金融已成为新时期推动产业链韧性提升的关键内驱力。基于2012—2020年省域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调节效应模型和门限效应模型,考察数字金融对产业链韧性的影响。研究表明,数字金融对产业链韧性提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这一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数字金融对产业链韧性的影响在不同分位点处存在显著差异,伴随产业链韧性提升,数字金融作用效应逐步降低;中介机制检验发现,创新要素配置是数字金融影响产业链韧性的重要渠道;调节作用检验发现,市场分割对数字金融与产业链韧性的关系具有负向调节效应,金融监管对数字金融与产业链韧性的关系发挥U型调节效应。我国应积极加大数字化投入,围绕产业链、创新链等部署资金链,建立和完善金融资产信息库,推动金融业务数字化进程;加快落实、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进程,破除地区间市场壁垒,消除地方保护主义;加快数字金融监管体系变革,逐步优化金融监管交叉性强、重复率高的环节,提升数字金融监管质量和监管效率;完善创新要素配置,提高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为产业链韧性提升夯实创新基础。  相似文献   

3.
数字经济赋能流通业发展,为推进高质量现代流通体系建设注入新动力。本文在梳理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构建数字经济与流通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进行综合评价,并运用2013-2020年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显著推动流通业高质量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效应存在维度差异,表现为数字产业化促进效果显著,产业数字化促进效果不显著;数字经济促进效应存在区域异质性,表现为中部最大、东部次之、西部最小。基于研究结论,为更好利用数字经济赋能流通业高质量发展,从统筹考虑多因素影响、提高产业数字化程度、注重区域协调发展三个方面提出相应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4.
信息消费是促进传统消费产业数字化和新型信息技术产业化,进而推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重要力量。基于2011—2019年中国285个城市面板数据,本文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法考察信息消费试点政策对数字经济发展的效应。研究发现,信息消费试点政策能够显著促进数字经济发展。机制分析表明,信息消费试点政策主要通过产业集聚效应、创新促进效应和消费倍增效应促进数字经济发展。异质性分析表明,信息消费试点政策对数字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在中西部地区城市、数字经济发展处于中低位水平的城市更加显著。空间溢出效应分析表明,信息消费试点政策对邻近城市数字经济发展具有空间溢出效应。因此,在未来的政策制定和执行中,政府部门应当健全信息消费试点政策中的数字经济发展政策设计,畅通传导通道,提升试点政策的精准性和协同性。  相似文献   

5.
肖明月 《现代商业》2024,(7):106-109
公平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也是经济高效运行的基础。本文基于2010—2021年我国数字经济上市公司数据,以《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实施作为准自然实验,运用双重差分法研究公平竞争审查制度这一赋能型政策对数字经济企业创新的影响。结果显示:《公平竞争审查制度》这一赋能型政策显著提升了数字经济企业的创新水平,尤其是实质性创新水平。机制分析表明:赋能型政策通过提升市场竞争水平、增强政府补贴获取和提升公司治理水平促进数字经济企业创新。异质性分析表明:上述赋能型政策的创新促进效应在民营企业、融资约束较大的企业以及高科技行业中更为显著。本文研究结论可为数字经济企业创新发展的赋能型政策制定提供启示与借鉴。  相似文献   

6.
投入数字化已经成为企业提升创新水平的重要动力。本文基于工业企业数据和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数据,探究制造业投入数字化的“量”与“质”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制造业投入数字化会显著促进企业创新;机制分析表明,投入数字化会通过降低企业成本的渠道提升企业创新水平;企业规模大小差异、数字要素投入来源差异及制造业行业的要素密集度差异会对企业创新产生差异化影响。调节效应分析显示,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会对投入数字化与企业创新之间的正效应产生明显的负向调节;进一步分析发现,数字要素的投入质量会显著促进企业创新。  相似文献   

7.
立足于生鲜供应链发展实际,文章总结归纳了数字经济时代生鲜供应链的变革需求和创新机理与路径。研究表明,数字经济时代生鲜供应链创新就是以用户为中心、数字化赋能生鲜供应链实现跨职能协同的创新,目的是破解传统生鲜供应链供需信息延迟的痼疾,提升供应链效率,构建数字化、智能化、高效化和生态化系统。具体而言,顾客感知价值、数据资产价值和经营主体利润是其价值来源渠道;数字化技术是生鲜供应链创新的支撑工具;数字化技术对传统生鲜供应链赋能、数字化技术及思维与现代生鲜供应链的深层融合是生鲜供应链创新的关键路径。文章的研究结论在丰富数字经济与生鲜供应链创新融合研究理论的同时,可以指导生鲜供应链创新实践。  相似文献   

8.
在数理分析的基础上实证探究了数字化平台消费对制造业企业提质增效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平台消费显著带动了制造业企业提质增效,主要通过提振消费和加速商品流通提高效益水平,并推动数字创新提升发展质量;(2)实物与数字商品平台消费作用效果相近,但机制路径不同,前者促消费、畅流通和强创新作用明显,后者对消费具有非线性影响,且主要作用于企业的创新驱动发展;(3)平台消费更显著地带动了具有国有产权、处于资本密集行业、资本有机构成与数字化水平较低的企业提质增效;(4)数字化平台消费进一步深化了社会分工。对平台消费带动制造业发展内在逻辑的揭示,为更好地发挥其在筑牢实体经济基础和畅通经济循环过程中的积极作用提供实践指引。  相似文献   

9.
基于行为经济学和交易成本理论构建了数字支付影响农户消费的理论框架.利用2017~2018年的2761份微观调研数据,借助ESR模型和IVQR模型研究了数字支付对全样本农户消费的影响以及对不同消费水平农户影响的差异.结果表明,数字支付能显著提高农户的消费支出,且消费效应对不同消费水平农户有显著差异;数字支付对低消费水平农户的消费效应呈倒"U"型分布,随着消费水平的提升,数字支付产生的消费效应总体呈上升趋势;在数字支付使用频率方面,偶尔使用数字支付就能显著改善农户的消费情况,频繁使用数字支付所带来的消费增长幅度更为明显.基于此,建议通过普及数字金融知识、丰富数字支付渠道等措施,激发农村消费潜力,助力宏观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0.
运用2008—2017年中国数字产业上市企业面板数据,基于信号理论探讨了税收激励对数字产业创新效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税收激励对数字产业创新效率有显著的促进效应,该效应在企业成长期更为明显,当发展到成熟期,此激励效应由正转负。税收激励对非国有、大规模、治理结构完善的企业创新效率的促进效应更为显著;在市场化程度和行业竞争度较高的环境中,企业创新效率更高;相比沿海省份,内陆及西部地区数字企业对国家税收激励政策响应更为积极。税收激励通过提高企业资源配置效率促进数字产业创新;融资约束在税收激励与资源配置效率之间起到了积极的调节效应。  相似文献   

11.
发展数字普惠金融,可以有效增强农业经济韧性。基于我国省级面板数据,研究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经济韧性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路径。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经济韧性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且存在负向空间溢出效应;数字普惠金融发展通过农村产业高级化,强化农业经济韧性;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经济韧性的作用,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农业经济韧性发展程度的影响。基于此,应围绕加强数字化基础建设、推动农村产业转型、消弭数字鸿沟等方面,发挥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经济韧性的提升作用。  相似文献   

12.
提升居民消费是促进国内大循环的重要途径。文章探讨了数字普惠金融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有效提升了我国居民消费水平。(2)机制分析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可以通过提高信贷供给进而赋能居民消费增长。(3)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对金融环境较好、经济增速较快、消费水平较高地区的消费提升效应更强。从金融供给端来看,信贷供给也是数字普惠金融覆盖广度和使用深度影响居民消费过程中的重要传导路径,但基于数字化程度的研究结果表明尚存“数字鸿沟”问题;从消费需求端来看,数字普惠金融通过提高信贷供给主要促进了农村生存型消费及城镇生存型、发展型消费。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数字技术日新月异,数字经济蓬勃发展,为贸易高质量发展带来了新机遇和新思路。数字技术在改善生产要素配置与人员供给、突破流通环节虚实壁垒和促进流通链扁平化、优化社会资源分配、重构消费供需双方关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贸易数字化发展过程中也面临严峻的挑战,以数字化赋能贸易高质量发展,需要从如下方面着手:提升数字基础设施的投资效率与投资针对性;加快数据资源转化为数据资本;完善数字经济税收治理与反垄断生态系统;推进绿色与数字化深度融入商贸流通体系;扩大社会保障体制覆盖面,加强数字伦理建设;完善企业数字化转型生态扶持、政策扶持以及人才体系建设;运用数字化工具提高普惠效应等。  相似文献   

14.
石金慧 《江苏商论》2023,(12):26-32
利用2014—2020年中国991家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本文通过分别构建数字创新与技术创新效率两个评价指标体系,运用VAR模型实证分析数字创新及其影响。结果显示:数字创新整体上有利于制造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提升;数字创新不同基本要素影响也不同。进一步指出数字创新平台和数字创新文化对制造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前期具有滞后效应,数字技术、数字创新者和数字创新公民则呈现正负效应交替影响;数字创新基本要素加入的驱动效应优于传统生产要素投入的驱动效应。  相似文献   

15.
商贸流通业是连接生产和消费的桥梁。数字经济时代,以数字经济赋能商贸流通业、推动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对提升流通效率和竞争力、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和“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4—2020年我国221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测度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和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利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和门槛回归模型,分析数字经济对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及内在机理。研究发现,数字经济能够促进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且这种促进作用在位于中西部地区、与中心城市距离较近、市场化水平较高、人口规模较大的城市表现得更明显;数字经济对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存在双重门槛效应,且随着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呈阶梯式下降态势;数字经济可通过技术创新、制造业与商贸流通业共同集聚、消费结构升级推动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因此,应积极推动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提升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夯实数字经济基础;根据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和商贸流通业所处的发展阶段,因地制宜制定相关产业政策;加快建设公共大数据平台,破除数据壁垒,联通供应链上下游,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数据流通;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加...  相似文献   

16.
数字消费是打通国内大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载体。借助国家信息消费试点政策进行准自然实验,基于2008—2020年我国287个地级市面板数据,利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方法,验证数字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因果效应。研究发现,数字消费有力推动了我国经济增长,且这一结论在克服内生性问题、考虑政策时滞效应、排除异质性处理效应、控制城市特征与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政策等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此外,数字消费对经济发展增量提质的影响效果受到数字鸿沟负面冲击。机制分析表明,政府数字注意力配置正向强化数字消费的经济增长效应,数字消费通过催生新业态新模式、倒逼数字金融纵深发展、提升外商直接投资水平三条路径激发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进一步探索中国数字消费之谜时发现,数字消费具有包容性增长特征,对不同地区、不同城乡收入差距水平下城市内部的经济增长效应具有一致性。因此,需要有序推动国家信息消费城市建设扩容提质,积极构建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协调关系,改善数字消费发展软环境与硬环境,依托数字消费健康发展释放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促进共同富裕目标早日实现。  相似文献   

17.
数字经济的发展有助于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本文基于2012-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研究了新基建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并探讨了数字经济在其传导过程中的作用机理。研究发现:新基建显著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并且数字经济在新基建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发挥了中介作用;数字经济存在双重门槛效应,当数字经济跨越第一个门槛值后,新基建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由负向影响转变为正向影响,跨越第二个门槛后,正向影响会增强。基于此,应坚持统筹开展新基建建设,加强顶层设计;坚持新基建与数字经济协调发展,强化长效机制;坚持因地制宜推动新基建发展,注重特色挖掘。  相似文献   

18.
受疫情影响,无接触经济大幅增长,数字经济持续升温。而消费金融由于其便捷性和普惠性等特征,能够满足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消费者。本文提出了由认知信任、需求程度、风险感知、便利程度和使用推广意愿这五个变量互相影响的结构模型,面向大学生展开调查,大学生的提前消费行为普遍存在且依赖于互联网消费金融产品。实证结果表明:认知信任、需求导向、便利条件与使用推广意愿之间有显著正向影响关系;风险感知与使用推广意愿之间有显著负向影响关系。  相似文献   

19.
2023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着力扩大国内需求,要激发有潜能的消费,扩大有效益的投资,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振兴中国居民消费,需要从供给和需求双侧发力,实现改革与政策协同推进,促进全体居民消费和农民等低收入重点群体消费并重,坚持短期振兴消费与长期促进消费相结合。推动消费复苏与升级,要着力稳定收入预期,提升消费能力;优化消费环境,改善消费条件;拓展消费业态,创新消费场景;鼓励新型消费,增强消费活力;完善农村消费环境,释放农村消费潜力。促进供给和需求平衡,需要实现由投资导向型发展思路向收入和消费导向型发展思路的转变,一个具体的制度性关键是引导税制设计实现从生产导向到消费导向的转型,通过消费者“用脚投票”效应去评价企业,真正提高投资效率和企业竞争力,实现投资与消费的协调均衡发展。数字消费是数字技术与消费行为的耦合,涵盖以数字商品和数字化商品为主的消费对象,反映了数字经济时代消费发展的新特征和社会关系的新变化;促进数字消费发展,要着力下沉拓展市场,发挥数字消费对生产的引领作用,加强数字平台反垄断监管,推进数字消费制度建设。我国农村家庭消费具有消费差距小于收入和资产差距、低收...  相似文献   

20.
随着现代数字技术的高速发展,将数字化技术应用到农业中是取得乡村振兴决定性进展,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推动力之一。利用数字化技术促进农业的现代化发展,稳扎稳打地给农村带来更多新的活力。当前,数字农业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发展成果,但着数字农业基础薄弱、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创新能力有待加强、数字化研究及数字化治理水平有待提升。为更好地为建设数字农业提供理论依据,从前提、桥梁、支撑、核心、保障五方面分析了数字农业建设的机理,并提出可在数字农业先导区建设中构建基础数据集成平台、优化关键技术研发创新、强化数字农业技术应用、完善乡村数字化治理体系等建设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