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摘要针对电极堆垛系统交流伺服驱动器过温报警,综合分析负载惯量及加减速时间对伺服驱动系统启停特性的影响,优化参数,改变制动电阻安装方式,消除伺服驱动器过温现象。  相似文献   

2.
我厂一台立式加工中心的交流伺服驱动器,使用了一段时间后连续发生了两起故障,均是机床不能起动。经对设备负载部分进行检查,无短路和过载现象。我们根据厂家提供的线路图,对照检查了印刷电路板,发现W7915稳压器的输出电容和输入电容一样大,均  相似文献   

3.
一台采用三菱C64CNC系统的8伺服轴曲轴淬火机床,其中X轴为感应器工作台水平移动轴,Y轴为工件旋转轴,其余6轴分别控制3个感应器前后和上下运动,感应器由摆杆悬挂系统控制.机床工作过程:①加热前,感应器下降紧密接触工件.②加热中,工件旋转,感应器随工件自由运动.③加热后,工件停止旋转,感应器上升.  相似文献   

4.
日常运行过程中交流电机的伺服控制系统现状,就伺服控制系统的优化策略进行可行性分析。利用PLC环境对其交流电机运行参数检测系统设计进行了框架构建,为我国舰船交流电机运行参数检测系统的设计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例1一台江苏某厂产CK7525型数控机床,采用北京发那科Power Mate 0系统.某天机床加工完一个零件后,机床CRT左下角出现“NOT REAEY”(不准备)报警,同时主板上报警灯亮,伺服板上数码管显示“-”(未准备好). 机床出现NOT REAEY报警,通常是NC检测到自身软、硬件存在问题或是急停按钮压下、机床运动轴超程等.经查急停按钮和机床运动轴状态正常,将故障机床的主板、伺服板及输入、输出板换至另一台同型号数控机床,均未报警,CRT左下角也未出现“NOT REAEY”,表明数控系统硬件及参数等正常.由于机床处于手动和自动均无法操作状态,根据数控系统维修说明书,这种情况首先要检查机床是否处于急停状态,即确认机床信号X1000状态.  相似文献   

6.
XK6040数控铣床工作原理、机床配置、技术性能和电器元件。采用宝元LNC-M528A数控系统、安川伺服驱动对XK6040数控铣床进行电气改造。  相似文献   

7.
2004年2月,东风汽车传动轴有限公司十堰分公司的瑞士进口数控磨床TS150专用伺服主轴高频变频器(法国产)损坏,无法修复,进口备件费钱费时,严重影响公司的生产。为此,进行国产化改造。机床原伺服专用变频器的型号为REFU-316/12FE,一台变频器带两台电机分时工作。改造难点是CNC的PIE是固化的,改造后的变频器给CNC的信号必须和原变频器给出的信号完全一样;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机床加工效率和加工精度,中国铝业河南分公司对利用率较高的X5040A铣床进行数控化改造。改造后,其4轴可联动,适应于CAD/CAM设计的复杂模具零件的小线段连续加工。在硬件上采用486工业控制计算机,配有10.4英寸彩色显不器,8MB内存和2.1GB硬盘,3.5英寸软盘,采用了流行的轻触式薄膜防尘键盘,配置了HSV—11P伺服电源模块和HSV—11D伺服驱动模块以及STZ交流永磁同步伺服电机,  相似文献   

9.
改造机床的数控系统选用FUNUC6ME系统。伺服系统选用6SC610交流伺服装置和1FT5交流伺服电机,用6ME系统的内部PC实现电气顺序控制及I/O接口控制;用PC实现主轴的调速及运行控制和报警控制。由于数控系统和伺服系统采用不同厂家的产品,因而设计了6ME数控系统与6SC610伺服系统接口电路,并通过PC程序设计,使两系统的控制及信息交换达到统一。机床改造时,除恢复其原精度和功能外,还进行了新  相似文献   

10.
系统参数发生变化或改动、机械故障、机床电气参数未优化电机运行异常、机床位置环异常或控制逻辑不妥,是生产中数控机床加工精度异常故障的常见原因,找出相关故障点并进行处理,机床均可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1.
数控机床所用交流伺服电动机可以分为交流同步伺服电动机和交流异步伺服电动机两大类。交流同步伺服电动机多为永磁式,这种同步伺服电动机按其励磁磁势分布的不同,又可分为正弦波型永磁同步伺服电动机和方波型永磁同步伺服电动机。但却没有国际标准及国外先进国家标准。本标准编写目的旨在使国内产品向国际水平靠拢,并能指导行业生产。本标准根据JB/T8832-1999《机床数字控制系统通用技术条件》要求,在国际电工委员会IEC60034-1《旋转电机定额与性能》(1996年版)和IEC72-1《旋转电机尺寸与功率等级》(1991年版)的基础上,参考国际著名大公司的产品样本并结合我国企业生产情况编制的,并尽可能与上述国际标准的有关规定保持一致。本标准部分采用GB/T7345-1994《控制微电机基本技术要求》。本标准于2001年6月首次发布。  相似文献   

12.
近日,经纬纺机常德纺织机械有限公司产品E2291A型双针床经编机在福建省晋江市通过了科技成果鉴定。专家们指出,该机通过技术创新,有效地提高了机器性能。操作上采用触摸屏控制,配备电子控制的恒温油循环系统,纱线张力过大自停装置和伺服控制的电子送经装置,机电一体化程度有很大提高;成圈运动曲线经过计算机优化,并采用6组四连杆串联组合的针升连杆机构取代原共轭凸轮机构,使机器速度提高了一倍(达到800横列/分),使用寿命和成圈编织质量也得以改善;采用优化的机身结构和轻质型材针床,降低了机器震动,提高了运动稳定性;采用分离式经轴架,结…  相似文献   

13.
从瑞士VOUNRD公司引进的一台403/1000L15型的内圆磨床,其砂轮主轴、工件主轴、磨头工作台导轨、磨削进给滚珠丝杠和进给滑座导轨由一套集中润滑系统通过微处理器控制进行周期润滑。其中砂轮主轴、工件主轴为油雾润滑。机床使用10年以来,润滑系统先后出现过不同的故障,致使机床不能正常工作。通过多次对润滑系统的拆卸分析,对故障进行了处理,使机床恢复了正常。  相似文献   

14.
杜宏  王东柱 《化工管理》2022,(3):152-158
研究了共振问题对双伺服刀架系统可靠度的影响。利用有限元法建立了双伺服刀架参数化模型并对其进行模态分析;利用isight集成有限元分析软件进行试验设计,筛选出对刀架第一阶固有频率影响较大的参数并抽取出大量样本数据用于函数拟合;采用BP神经网络拟合样本数据中整机固有频率与参数的函数关系,从而建立双伺服刀架系统的频率可靠性极限状态方程;分别采用随机摄动法与Monte-Carlo法求解出双伺服刀架系统频率可靠度,两种方法的计算结果相对误差为0.16%,这表明采用BP神经网络构建的极限状态函数合理有效;分别采用随机摄动法与Monte-Carlo法求解出双伺服刀架系统在频率可靠度与各随机变量的灵敏度。研究结果表明,通过两种可靠度计算方法的对比得出采用BP神经网络构建的极限状态函数较为合理;通过分析可靠度对各随机变量的灵敏度可知刀盘密度、弹性模量和刀盘内座内径对刀架整机频率可靠度的影响较大,可以通过优化这些参数的方法来提高双伺服刀架频率可靠性。  相似文献   

15.
4R曲轴磨床数控改造及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4R曲轴磨床是加工发动机曲轴主轴颈的专用机床。机床原生产厂家是日本LANDIS公司。该公司研制的双通道控制器MFⅡ(Microtronic Feed Ⅱ)用于砂轮磨削进给和修整进给控制。机床采用FANUC MATE-P单轴控制器控制工作台横向移动。主控制器为OMRON C500H可编程控制器。步进电机驱动砂轮磨削进给和修整进给,直流伺服单元驱动工作台横向移动。由液压进给和步进电机微进给复合实现砂轮进给。液压进给为快速进给,电气进给为加工进给。  相似文献   

16.
对伺服系统的工作原理及优势进行了全面的剖析。通过现场测试,对数据进行计算分析,在同等情况下,配有伺服控制系统的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起动电流远远小于传统的三相异步电机,且调速范围更宽,系统效率更高,并且可控性更好,可以通过控制,改变系统冲次,进而达到优化系统运行参数,实现节能降耗。  相似文献   

17.
一台美国生产的ATC-3700板材加工中心,采用GE—FANUC00P系统,伺服对X、Y、Z、R、C1、C2轴进行单动及联动控制,有42套模具库,可冲裁厚16mm,切割厚19mm的钢板。  相似文献   

18.
我厂从瑞士GF公司购置了6台NDM-25/100型数控车床。该机床采用具有80年代初期世界先进水平的6T-B数控系统,伺服系统应用西德INDRAMAT公司制造的变频调速系统,且具有反馈测量装置,通过PC接口与主机通讯,进行工件检测,实施刀具磨损补偿。主轴最高转速4000转/分,NC指令通过主轴调速系统处理,控制液压伺服放大器实现无级调速。由于该机  相似文献   

19.
北京二七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1台德国EMAGSN310型数控凸轮轴磨床,使用西门子840D数控系统和西门子611D交流数字伺服驱动装置。机床正常开机所有轴均没有反参考点动作,手动方式下各轴也没有动作,打开电气柜发现B轴611D驱动的35号报警红灯亮。  相似文献   

20.
一台配套SIEMENS802C Baseline系统和Baseline伺服驱动器的数控车床,开机时机床动作正常,但X轴的实际移动距离与CNC显示值不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