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渔政的核心内容是渔场管理和渔船管理,特殊时期的渔政管理方法和策略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二战后的日本的渔业一片破败,在美国占领军司令部的严厉控制以及国内经济全面崩溃的情况下,日本渔业能够迅速从复兴到发展,并能走出自成一体的渔业管理及渔船管理模式,引起普遍关注。本文从国际环境、国内民生、渔业资源状况等多角度,对战后特殊时期的日本渔业在渔场、渔船、渔政等方面进行考察,分析它在演变历程中的背景因素,探讨其渔船管理的特点,为我国相关渔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2010年以来,日本渔船渔业迎来新一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渔船管理改革进一步升级,有关制度实施以来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以及保障措施等方面的研究尚未在国内进行充分论证。本文通过分析日本捕捞渔船业的管理方法,挖掘日本渔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现路径和配套措施的底层逻辑,有针对性地提出对我国捕捞渔船组织化管理的启示。研究发现,日本捕捞渔船管理中政府起着主导性财政支持作用,3·11日本地震之前,取得了稳定捕捞功能等积极效果;震灾之后,国营色彩浓重的日本渔船保险“盈利”表象下的“不公性”凸显。在此基础上分别对我国捕捞渔船管理的应急响应预备机制建设、依港管船新制度以及拓宽创收渠道助力乡村振兴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马来西亚的渔业管理与执法体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马来西亚渔业的发展政策、许可制度、执法以及对外国渔船的管理等状况,以供我国渔业管理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4.
日本渔船管理制度建设的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文从渔船管理组织体系、渔船管理法规建设以及渔船管理现状和应对措施等角度,考察日本的渔船管理体系和机构设置情况,解读日本《渔船法》的要点,对日本渔船的管理现状特别是近些年来发生的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渔船违法重大案例进行梳理和分析,并考察相关行政所采取的应对措施,为我国渔船管理行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渔船产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渔船产业主要包括渔业船舶制造、渔船船用产品制造、渔业机械仪器制造和渔用绳网具制造四大产业,在渔业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在加强渔船产业的宏观管理,规范和发挥市场调节功能方面出现了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本文从渔船产业的重要意义、我国渔船产业的重点领域、渔船产业规范发展和技术进步的措施、把渔船产业真正纳入渔业管理范畴等方面,阐述怎样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我国渔船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日本渔船补助政策分析及对我国FRP渔船业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文以日本渔船历史文献以及相关统计数据为依据,总结日本FRP渔船改造升级的发展经验,分析我国FRP渔船业的发展路径及相关政策扶持的必要性。研究结果表明,在十三五期间要大力发展我国FRP渔船,为加快建设现代渔业、实现渔业现代化提供装备保障。论文通过定性、定量分析并结合实际调研数据指出:我国的FRP渔船业发展正于启动期,政府应起到主导性作用。我国可以借鉴日本政府在推动FRP渔船业发展的经验,大力鼓励制造FRP渔船的渔民,同时研讨相关的优惠政策方向与思路。  相似文献   

7.
中国是渔业大国,拥有渔业船舶100多万艘,其中约75%的渔船为小型渔船。小型渔船的检验管理存在许多问题,已影响到沿海与内河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通过调查研究我国小型渔船的检验管理现状,提出对策,为政府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法规提供了有力支撑,促进我国小型渔船检验管理的规范化、法治化和高效化,促进我国沿海和内河渔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我国渔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途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根据全国渔船普查数据资料,分析了我国渔船的捕捞能力和效率,渔船的分布、渔船的作业结构和建造情况,指出我国渔船管理中存在诸多问题:渔船盲目增长未能得到有效控制,仍有相当数量渔船未能纳入正常管理,渔船主机功率已经突破控制指标,灭绝性生产的渔具渔法没有得到根本取缔,渔船安全形势严峻,重大安全生产事故频发,渔船违规生产严重等.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如下建议:通过贯彻落实<物权法>,解决渔业权的定位和渔船流转问题;推动中国渔政管理指挥系统的规范运行;加大对渔具渔法的监管力度;完善渔业海难救助体系建设,健全和推广渔船船位和渔港监控系统,强化对老旧和高危作业渔船的船舶检验和港口安全检查;对情节特别严重的渔业违法案件通过司法刑事途径予以严惩等.  相似文献   

9.
罗玉辉  韩明轩 《渔政》2004,(2):28-29
1994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生效,标志着世界海洋秩序发生了重大变革。在我国,随着中日、中韩渔业协定的生效和实施,涉外渔业管理成为各级渔业管理部门的一项重要任务。如何加强涉外渔业管理,减少涉外违规事件,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成为渔业管理部门的重要课题。从广义上讲,涉外渔业管理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我国渔船到外国管辖水域作业的管理。二是对外国渔船到我国管辖水域作业的管理。本文只对黄海涉韩渔业中我国作业渔船的管理问题进行讨论.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为更好促进海洋休闲渔业良性健康发展,加快海洋休闲渔船的现代化进程,论文简要介绍了美国、日本和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海洋休闲渔业的发展情况,分析了中国海洋休闲渔业的发展现状,从管理体制、技术标准、产业布局和资源配置等方面深入研究了中国海洋休闲渔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明确责任主体,科学构建海洋休闲渔业管理体系,完善法律法规;因地制宜发展,科学编制海洋休闲渔船技术标准体系,提高安全保障;优化产业布局,明确海洋休闲渔业市场定位,发展海洋牧场休闲渔业等对策建议,为中国海洋休闲渔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1.
本文基于《2012年韩国渔业统计年鉴》数据,对韩国渔船现状进行了系统考察。数据显示,2006~2011年韩国渔船数量、吨位及功率分别减少12.2%、9.9%和8.8%;FRP材质渔船、木质渔船和钢质渔船数量所占比例依次为84.1%、13.4%和2.4%;从事沿岸渔业、近海渔业和远洋渔业的渔船分别占61.7%、3.8%和0.5%;按捕捞方式划分,韩国刺网船所占比重最大,其次为定置网船;渔船船龄普遍偏高,老化趋势明显;随着渔船数量的减少,相关船载设备使用量也大幅萎缩。数据表明,韩国的减船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显著成效,其经验教训值得我国学习借鉴。  相似文献   

12.
Overcapacity (OC) and excess capacity (EC) are serious obstacles affecting the sound management of commercial fisheries around the world. The use of individual fishing quotas (IFQs) has been proposed as a promising management tool to cope with these challenges. However, the empirical evidence on the efficacy of this instrument is scarce. Drawing on a stochastic distance frontier analysis, we investigate the impact of the US Gulf of Mexico red snapper IFQ program on fishing capacity, capacity utilisation (CU) and OC. The paper also offers an alternative approach to compute species‐specific capacity measurements for multispecies fisheries. Our findings show that following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IFQ program, fishing capacity decreased, primarily due to the exit of a large number of fishing vessels. CU increased marginally indicating modest decreases in EC. Conversely, we find that OC remains high. Our estimates suggest that about one‐fifth of the actual fleet could harvest the entire quota.  相似文献   

13.
商船与渔船碰撞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商船与渔船之间碰撞事故频繁发生,已成为水上交通安全生产的重要隐患。究其原因,渔船作业区域与商船航线相互交叉重叠是客观原因;船员安全意识薄弱、船员素质低,疏于瞭望是主观原因;国际海上避碰规则难以有效执行是直接原因;船舶管理不完善、肇事惩罚机制不健全,渔船安全装备设施落后是深层次原因;海洋其他产业与传统渔业争夺水域的矛盾为根本原因。为遏制商船渔船碰撞事故恶化趋势,要科学规划海洋使用功能,合理确定航道和渔业水域;完善法律法规,强化法律责任追究;加大投入,努力提高渔船安全装备水平和救助能力;加强教育培训,提高船员安全生产素质;加强船舶管理,构建渔业、海事部门海上联动机制,加强安全生产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14.
印度洋是世界上第二大金枪鱼产区,产量占全球金枪鱼总产量的1/3,是我国重要的金枪鱼作业渔场.本文在分析印度洋金枪鱼资源开发利用状况、渔业管理措施及我国在印度洋金枪鱼渔业现状及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了今后我国印度洋金枪鱼渔业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5.
国内外渔业资源管理制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科学的渔业资源管理制度实现渔业资源合理开发和有效保护,是渔业管理的重要方面。渔业资源管理可分为资源限制开发和资源修复两大方面,渔业资源的限制开发具体表现为捕捞限额制度和捕捞配额制度,其理论基础为渔业权制度。渔业资源养护主要是增殖放流制度。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渔业权、捕捞限额和配额制度、增殖放流制度等方面的研究不断深入,取得了较大进展,对我国渔业资源管理制度建设具有很好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Capacity reduction programmes, in the form of buybacks or decommissioning, have had relatively widespread application in fisheries in the US, Europe and Australia. A common criticism of such programmes is that they remove the least efficient vessels first, resulting in an increase in average efficiency of the remaining fleet, which tends to increase the effective fishing power of the remaining fleet. In this paper, the effects of a buyback programme on average technical efficiency in Australia’s Northern Prawn Fishery are examined using a multi‐output production function approach with an explicit inefficiency model. As expected,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average efficiency of the remaining vessels was generally greater than that of the removed vessels. Further, there was some evidence of an increase in average scale efficiency in the fleet as the remaining vessels were closer, on average, to the optimal scale. Key factors affecting technical efficiency included company structure and the number of vessels fishing. In regard to fleet size, our model suggests positive externalities associated with more boats fishing at any point in time (due to information sharing and reduced search costs), but also negative externalities due to crowding, with the latter effect dominating the former. Hence, the buyback resulted in a net increase in the individual efficiency of the remaining vessels due to reduced crowding, as well as raising average efficiency through removal of less efficient vessels.  相似文献   

17.
我国渔港建设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渔港是渔民生产生活最主要的后方基地和渔船最重要的避风场所。自2002年以来,中央和地方政府高度重视渔港建设,我国渔港建设取得了巨大成效,但也面临着许多问题。本文回顾了2002年以来我国渔港建设的概况,从渔港减灾、渔港经济区发展、渔民转产转业、小城镇建设、渔业执法监管等五个方面总结了渔港建设取得的成效,分析了当前我国渔港建设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十二五"甚至更长一段时期内推进我国渔港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8.
论文以宁波传统海洋捕捞渔村为调查对象,研究了我国东南沿海海洋渔村的经济社会现状.主要研究结果有:①调查样本中,1991~2012年间,2006~2010年渔船增长比例最高,占53%;②吨位200吨以上的渔船占总样本数的77.6%,渔船的平均功率为377马力;调查渔村的双拖网渔船占68%,单拖网渔船占32%,实际作业时间229~331天,作业渔场主要在外海渔场;③渔区劳动力市场具有以下特点,即来自内陆的渔业劳动力数量远大于本地劳动力、雇工工资逐年上涨、工薪结算方式多样化、年轻普通渔业劳动力主要来自内陆、渔民受教育水平偏低等;④宁波海洋捕捞渔民对海洋捕捞生产的依赖性有增强趋势;⑤海洋捕捞产业的经济效率在下降.提出的主要建议有:加强渔业管理与制度建设;加强对海洋捕捞渔业人力资源的教育投入、生存发展环境建设投入、渔村渔区社会建设的投入,实现海洋渔业的可持续发展;减少春夏季作业时间,延长休渔期有助于提高捕捞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