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中国经济的崛起,正引起世界的瞩目,但在世界经济论坛第32届年会上,中国企业的存在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华尔街日报》章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是世界经济论坛上一大“缺席”。 相似文献
3.
从理论上看,海外并购大有可为,但日本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大举购买夏威夷产业、入主洛克菲勒中心的前车之鉴不可不引以为戒。管理层必须对可能出现的企业文化上的冲突、技术与市场上的差异、法规上的限制有充分的准备。 相似文献
4.
瞄准行业中的垄断企业,进行合资并掌握控股权,然后使合资企业长期处于亏损或微利状况,迫使合资的中方撇出,外资达到控制垄断企业的目的,并在此之后“神奇地”使独资公司恢复盈利。这是外资在中国机械行业收购中的惯用手法。
当初作为“充足资金的提供人与先进管理经验布道者”的外资,翼并购的真实动机与带来的结果,似乎与国人当初的预想越发偏离。热衷于招商引资、盼望借外资之力壮大经济的政府和企业们发现,外资并购带来了资金,但中国企业付出的代价却是另外一些弥足珍贵的东西——比如品牌、市场、资源等等。这在前几年开始便成为外资并购热点领域的机械行业表现得尤为明显。西北轴承的铁路轴承、烟台轴承厂、无锡轴承厂、大连电机厂、佳木斯联合收割机厂……从合资到无奈撤资并失去了产品和市场的经历惊人相似,[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正>虽然中国已享有"世界工厂"的美誉,但是中国制造环节仍然处于全球产业链的低端,中国企业所赚取的只是微薄的加工费。眼下,能源、原材料、出口退税调整、加工贸易新政、人工成本、人民币升值和贸易壁垒等因素已经使单纯依靠价格优势取胜的中国制造业面临严峻考验。面对成本优势正在或已经丧失的难题,传统意义上的中国制造业亟待寻找一条新的生存路线。 相似文献
6.
中国电子制造业概览
今天,中国电子制造业正在或多或少地采用0EM生产方式,它们或者作为OEM品牌厂商,或者作为替OEM代工的合约设备制造商(CEM)并进而从事电子制造服务(EMS),或者同时集两者于一身,海尔、联想、TCL、长虹等知名品牌概莫能外。OEM/EMS正成为中国电子制造业新的生产方式。 相似文献
7.
王涛 《中国商贸:销售与市场营销培训》2008,(10):117-117
<正> 掌握零售业,创造制造业财富目前,中国制造企业大都处于产业链的低价值带,只担负着产业链中的生产环节,而生产是产业链中获利最低的环节,在没有自主品牌和产品开发能力的情况下,中国制造企业只能挣到微薄的生产利润,产业链中的大部分利润被外资品牌和外资零售商获取。因此,中国制造业只有一个出路,即向产业链的高价值带转移,必须具备产品开发 相似文献
8.
李平 《21世纪商业评论》2008,(5):18-19
“中国制造”的低成本优势日趋降低,这早已不是一个新话题。但是,同样面对人民币升值以及劳动力成本上升所带来的压力,一些跨国公司却在中国取得了更大的市场与利润。一份名为《2007-2008年中国制造业竞争力》的报告显示:将中国作为其全球供应链中一环的公司,远比那些将中国视为廉价劳动力市场和资源市场的公司要成功得多。 相似文献
9.
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并购过程中,尤其是要并购成功,被收购企业的高管保留非常重要。稳定的高管团队是顺利完成交易和交易后平稳过渡的必要因素,也是交易价值创造的驱动因素之一。但交易和管理文化的差别会对高管团队产生的不确定性,导致了高管保留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原材料价格上涨、人力成本上升和环境治理成本的攀高,使中国的制造业企业面临着发展的“十字路口”。中国制造业必将经历一场伴随着阵痛的转型。是利用各种手段降低成本,继续发挥“世界装配工厂”的优势还是利用创新和品牌进行产品升级?本期商业思想家论坛将邀请专家学者和企业家从成本控制、财务管理和技术创新等角度探讨中国制造业的未来之路。 相似文献
11.
2007年5月17日,由伦敦金融城、伦敦市政府及伦敦发展署等众多英国证券公司、会计师事务所、投资公司支持协办的“中国企业在英国上市融资及收 相似文献
12.
12月5日,高斯图文印刷系统(中国)有限公司生产制造的环球75卷筒纸轮转胶印机产品演示会在重庆举行。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人民日报社印刷厂、中国报业协会印刷技术委员会、内蒙古日报传媒集团等50多家报业单位参加了演示会。据高斯(中国)总经理彭勇介绍,在中国企业走出国门、加快融入国际化竞争的大背景下,上海电气全资收购了美国高斯国际公司,并在原上海高斯印刷设备有限公司基础上成立了高斯图文印刷系统(中国)有限公司,标志着中国印刷机械制造业开始进入国际化竞争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企业联合会按照国际惯例新近连续第7次推出了2011年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各项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的营业收入、资产总额、所有者权益、利润、门槛值依次为17.81、16.75、5.77、 相似文献
14.
缪润法 《江苏对外经贸论坛》2006,(2):82-85
产业转移是当前经济工作的新的热点。各种迹象显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时机已经基本成熟,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在加大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力度的同时,又对外转移部分产业。以双向型的经济循环方式,实现产业的升级换代。2004、2005年我市境外投资实绩连续两年全省第一,成为我市“三外”工作新的亮点,共批办境外投资项目14个,中方投资额近5 000万美元,约占整个苏州的40%、全省的19%,以绝对的优势在全省县市中遥遥领先。目前,我市有境外项目20多个,涉及资源开采、汽车、机械、服装、建材、五金、家具及服务等行业,出现了并购、合资、参股、技术合作等多种投资方式,资源开发、境外加工贸易和贸易窗口成为跨国投资的主要形式。其中沙钢集团投资1574万美元和丰立集团投资2500万美元的两只西澳铁矿项目相继成为2004年和2005年全省最大的境外投资项目,海狮集团俄罗斯洗涤机械项目成为全省第一个以技术参股开展境外带料装配的成功典范。有些企业以个人名义在境外注册的投资项目不在统计之内,估计这部分企业也有一定数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