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温州,是一个沿海港口城市,别称“瓯”。古有“东瓯山水甲江南”,今有“温州模式”之称。可就在9月21日,发生了因全球最大的眼镜商之一信泰集团董事长出走美国躲避债务,当地俗称“跑路”,从而引爆了温州近期集中出现的企业主“跑路潮”事件。为此,笔者从三个方面对“瓯企跑路潮”作点思考。  相似文献   

2.
没到温州时,我对温州的了解也不少。我国经济发展中出现的奇迹-“温州模式”,曾令我为之着迷,几度神往;来到温州前,我对建设银行温州分行所创造的业绩也听说了很多。建设银行浙江省分行朱范予行长对我说:“你应该去温州看看,建设银行温州市分行的业务发展非同一般,尤其值得称道的是温州建行人精神!”  相似文献   

3.
十年前.温州鞋因假冒伪劣充次而在全国名誉扫地,以至大多数温州本地厂商不再敢打“温州造”的牌子,只能打着外地的牌子做生意.温州人备尝为外地企业做加工厂的“痛苦”。  相似文献   

4.
温州模式是国内区域经济和改革的三大代表模式之一(此外还有“珠江模式”、“苏南模式”两种)。关于何为“温州模式”,目前学术各界纷纷给出了许多理解。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赵伟和杜润生的观点。赵伟提出了温州模式是一种“新古典区域工业化范式”;而杜润生认为温州经济是一种自发、稳定、可持  相似文献   

5.
在当前国进民退的大潮中,温州资本折戟山西煤炭,又在政府房地产调控的阴影下举步维艰,大量资本回流温州的现实,似已形成“资本堰塞湖”,它们必须寻找出路。而在中国风起云涌的PE(私募股权投资)正成为“疏通”温州民资的一个渠道。  相似文献   

6.
本外币存款突破200亿元,人民币资产总额突破200亿元。在2003年里,两个精彩的数字,凸现了温州分行的改革功力。温州分行全体员工趁改革大好时机奋力拼搏,仅用两年时间,便“再造”了一个温州中行。  相似文献   

7.
2月25日,“投资北京——温州企业投资洽淡会”组团来到北京,外界纷纷传言称,在“炒房”、“炒煤”之后,北京国企有可能成为温州民间资本下一个涉足领域。[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姜华 《深交所》2005,(5):26-29
“馒头大于蒸笼”和“民企在资本市场缺位”是当前温州再次引起人们关注的两大突出现象。本报告对这两种现象的特点及成因进行了分析,并对温州地区资本市场发展现状及策略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9.
近来温州民间金融风暴及温州政府民间金融治理事件引发全国震动。论文基于大量第一手的文献,对以温州钱庄为代表的民间金融部门发展中的“地方政府一中央治国者一民间金融部门”的互动关系和博弈框架进行了深入研究。温州地方政府的规范性支持政篆是温州民间金融部门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关键性因素之一。温州地方政府在对钱庄的管理过程中,采取分类引导、区别对待的策略,保护和鼓励合法的民间金融发展,打击和抑制非法的投机性的地下金融蔓延,较好地控制了地方金融风险,对当前全国民间金融的规范发展有重要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0.
十几年前,如果听到“温州炒房团来了”,当地势必引起购房恐慌;十几年来,温州炒房团如庄稼地里的“蝗灾”一样,所到之处,必然“扫走”该地大量房产;十几年后的今天,温州妙房团身陷楼市困境,又该如何解困?  相似文献   

11.
杨轶清 《金融博览》2011,(13):58-61
温州商人的合作精神是怎么来的 温州文化兼有对外开放性和对内收敛性的特征.而温州人的族群归属感很强。通俗地说.就是温州人同乡观念很强.温州人之间做生意特别容易成交。温州人内部的这种互相认同感丰富了社会资本,降低了交易成本。  相似文献   

12.
龙佳丽 《中国外资》2009,(14):179-179
剖析了在全国外贸工作面临严峻的外部环境和内部困难情况下,温州民企加强境外商品城建设,带动温州产品出口;到境外反倾销国建立工业园区,成功绕行贸易避垒;摆脱贴牌依赖,拓展海外销售网络等多形式并举的“走出去”策略。  相似文献   

13.
4月26日,“幸福温州快乐健身”广播体操比赛在温州体育中心隆重开幕,来自工行温州市分行等单位的30支代表队、近1000名运动员参加了比赛。温州市分行的运动员身着鲜红的T恤,迈着整齐的步伐,喊着响亮的口号:“工行风采,激情满怀;至诚致远,团结友爱”进入赛场。他们凭借朝气蓬勃、舒展流畅、整齐划一的帅气形象征服全场评委获得金奖。  相似文献   

14.
温州——北京,1200公里。对许许多多温州百姓来说,天安门是一种想象。可是在1999年的秋天,一位叫范鸣强的温州人在携妻带子游北京时,突发奇想要承包天安门城楼开一家马列书店。在许多人认为是在“开玩笑”时,他神情肃穆地敲开了天安门城楼管理处的大门,结果管理处不仅当场同意,还破例对这家书店免收租金。范鸣强只不过是在京温州人沧海中的一粟,但他的创意和韧性显示了温州人思维里的固有基因——一切皆有可能,只要你敢于想象  相似文献   

15.
温州的苦涩     
“温州困境”的诱因在于货币政策的持续紧缩以及市场流动性的吃紧。然而,更深层次的原因是温州企业生存环境恶化以及企业发展产业空心化叠加的苦果。  相似文献   

16.
《金融队伍建设》2008,(5):25-26
温州分行处在市场经济十分发达的温州地区,区域内市场因素较为活跃,金融竞争异常激烈,加上内部改革的压力,使得我行近年来在人力资源管理上面临着很大挑战。如何坚持以人为本,提升队伍凝聚力和战斗力,已成为管理关键。自2006年以来,我们坚持管人先管“心”的原则,立足员工的职业需求,全面实施员工职业心理健康管理,着力推进“人心工程”建设活动,有力地提升了全行凝聚力和战斗力,促进了各项业务的持续稳健发展。  相似文献   

17.
王宏  王伟  周冰 《金融电子化》2004,(12):22-28
4月5日,飞往上海的公务舱中,温州商业银行的副行长黄陈元巧遇一位业内同行。当这位同行得知黄陈元是温州城市商业银行的副行长时,他半开玩笑地说:“要是你们的业务也能像飞机一样,从这个城市到那个城市就好了!”说者无意听者有心,黄陈元陷入了沉思……  相似文献   

18.
到温州采访,听当地同志说及一件旧事。当年“温州模式”火遍全国的时候,前来取经的代表团有不少人问温州政府的领导对市场是怎样指导的。他们说:很简单,只有两个字,不管。是的,真的是不管。我们没有条条框框限制,放手让群众自己闯市场。  相似文献   

19.
“究竟是什么原因,使温州分行近几年取得如此优异的业绩,在浙江分行成为一枝独秀?”这是笔两度赴温州调研都始终思考的同一个问题,也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以民引外,民外合壁”——温州招商引资工作的创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琦 《中国外资》2009,(3):32-32
民营企业是温州经济的最大优势,以民引外是温州招商引资的最大特色。温州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创新的“以民引外,民外合壁”新路子,是依赖温州高度发达的民营经济,通过吸引外资,培育开放型经济,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和提升,进一步做强做大民营企业,打造温州经济发展“双引擎”,形成民企外企经济比翼双飞新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