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近期中央密集下发了关于公务接待、因公出国、培训费、会议费、差旅费等“三公”经费节俭令,部消防局也结合消防部队实际印发了《关于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严格经费管理的意见》,目的在于紧紧围绕部队防灭火和应急救援工作中心,严格控制三公经费和行政消耗性开支,集中财力办大事,不断提高经费使用效益,为建设现代化公安消防铁军、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2.
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后,东海县采取有效措施,严格控制“三公”经费支出,对“三公”经费进行强力规范,实现“三公”经费比去年同期下降。  相似文献   

3.
综合信息     
《中国工会财会》2013,(10):48-49
财政部披露,2012年中央行政事业单位用当年财政拨款开支的因公出国(境)经费、车辆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支出,合计74.25亿元,比预算数减少5.59亿元,下降7%。2011年,中央行政事业单位“三公”经费支出为93.64亿元。与预算相比,2012年“三公”经费中,  相似文献   

4.
《云南金融》2011,(8):5-5
2011年7月6日,中国工程院发布2010年“三公”经费决算数据和2011年“三公”经费预算情况,成为继科技部之后又一个晒“三公”经费账本的中央部门。国务院曾三令五申要求中央部门压缩预算,并明令各中央部门务必于2011年6月将本级“三公”经费支出情况向社会公开,然而到目前为止,只有极少数部门响应了这一要求。可见,“三公”经费执行极为不力。  相似文献   

5.
目前,“三公”经费日益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同时社会各界对加强和规范“三公”经费管理的呼声也越来越高,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在改进工作作风,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上态度鲜明,大大促进了政府各部门谨慎开支,但是当“三公”经费超出预算限额或者发生一些不合理的支出后,有些部门可能会设法逃避监督,那么,审计部门应如何识别各单位列支的不合理“三公”经费呢?笔者根据近几年的工作经验,浅谈以下几点看法,供同仁们参考。  相似文献   

6.
日前,中央98部门中,除了外交部、国务院侨办和港澳办尚未公布三公经费之外,其余部门均已公开。外交部称三公经费中有一些涉密信息,目前已明确2011年不会公开三公经费。此外,国务院港澳办和国务院侨办也回应不公开三公经费,论及原因,除了由于工作性质决定的涉及国家机密外,还表示经过与财政部反复核实,两个部门  相似文献   

7.
<正>厉行节约、勤俭办行一直以来是人民银行强化内控机制建设、严格控制三公经费的重要工作措施。近年来,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人民银行总行关于厉行节约相关工作要求,人民银行呼玛县支行坚决贯彻中共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高度重视财务管理工作,采取多项措施厉行节约、坚持勤俭办行。按照"强化管理,厉行节约"原则,坚决控制和压缩财务支出,严格执行财经纪律,规范财务收  相似文献   

8.
为认真落实好中央关于厉行节约、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八项规定”的有关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近日,财政部发出通知,要求中央国家机关各部门对2013年一般性支出统一按5%比例压减。重点是压减办公楼和业务用房建设及修缮支出、会议费、办公设备购置费、差旅费、车辆购置和运行经费、公务接待费、因公出国(境)经费等。  相似文献   

9.
2014年,宜昌市夷陵区财政局认真贯彻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规定,并立足自身实际,多措并举强化"三公"经费管理。1—9月,全区"三公"经费同比下降43%。一、强化预算约束。一是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有关厉行节约、降低行政成本的要求,进一步压缩"三公"经费预算。2014年,"三公"经费预算在2013年基础上压缩5%;二是单独编制"三公"经费预算,如实反映经费预算总数、开支项目事项;三是严格接待费管理,实行  相似文献   

10.
据悉,全国人大常委会已于近日表决通过了关于批准2010年中央决算的决议,经财政部汇总,2010年中央行政单位、事业单位和其他单位的“三公”经费支出合计94.7亿元,这也是首次公开中央单位“三公”经费。  相似文献   

11.
近期,我所在的审计局对全市一级单位2011年至2013年“三公”经费进行了审计,针对审计发现的问题,以《审计要情》向政府提出压缩“三公”经费开支的建议和措施,具体是:
  加强预算管理,严格控制支出总量规模。进一步完善“三公”经费预算编制办法,全面推行零基预算,根据实际情况重新核定各部门预算单位的“三公”经费,实行总量控制。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中央积极倡导厉行节约,反对奢靡之风,出台了"八项规定"和"六项禁令",大力压缩政府部门"三公"经费,但部分单位想方设法将"三公"经费通过其他渠道列支,影响了财务信息的真实性。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工作实践,探讨了如何有效开展"三公"经费审计工作,发现单位"三公"经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对规范财政资金支出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降低政府部门行政运行成本,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中国财政》2014,(1):50
只有过好政府的"紧日子",才能为百姓赢得更多的"好日子"。近年来,青海省财政按照中央和省关于坚持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各项规定要求,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加强源头管控,强化预算约束,优化支出结构,大力压缩"三公经费"等一般性支出,积极推进预算信息公开,把更多的财政资金用于促发展、保民生。(一)科学合理编制预算,强化部门财务管理。单独增设"三公经费"支出项  相似文献   

14.
采购速览     
1财政部公布中央单位"三公"经费推进预算公开彰显决心据悉,全国人大常委会已于近日表决通过了关于批准2010年中央决算的决议,经财政部汇总,2010年中央行政单位、事业单位和其他单位的"三公"经费支出合计94.7亿元  相似文献   

15.
《财政监督》2011,(15):70-71
"三公"经费公开,成败在于细节日前,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中央各部门公开2010年度"三公"经费决算数和2011年"三公"经费预算情况,同时要求地方比照中央公开"三公"支出。  相似文献   

16.
正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省、市有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具体要求,着力规范全市"三公"经费管理,从严控制"三公"经费规模,湖北省荆门市国库收付中心在国库管理工作中,采取有力措施加强三公经费管理。一是加强预算执行动态监控。对动态监控预警规则、监督方式和流程进行了规范,近期出台了《荆门市市级财政国库动态监控管理办法》(荆财库规【2014】206号),办法严格按照省市八项规定相关要求,加强对"三公"经费支  相似文献   

17.
关予馨 《中国财政》2012,(21):60-61
随着新华社、南水北调办和中国地震局7月中旬在各自官方网站上公开了2011年部门决算,备受关注的新一轮中央部门"三公"经费公开正式拉开大幕,这是继去年之后,中央部门第二次向社会公开"三公"经费等信息。"三公"经费是指各级财政按照有关规定,通过财政拨款安排给相关部门及其所属单位,用于因公出国(境)、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公务接待等方面的支出,是纳入各级财政预决算管理的经费。近两年"三公"经费公开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从千呼万唤、不肯露面到  相似文献   

18.
数字     
《黑龙江金融》2011,(7):7-7
94.7亿 2010年中央行政单位、事业单位和其他单位用财政拨款开支的出周(境)经费、车辆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三公”经费)支出,合计94.7亿元。其中.出国(境)经费17.73亿元,车辆购覆及运行费61.69亿元,公务接待费15.28亿元。  相似文献   

19.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党政机关厉行节约若干问题的通知》(中办发[2009]11号)和中央纪委、监察部、财政部《关于采取有力措施认真贯彻落实厉行节约八项要求的通知》(中纪发[2009]11号),要求各级党政机关深入开展厉行节约活动,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特别是对用财政资金安排的出国(境)费、车辆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等方面的支出,即三公费用支出经费提出了  相似文献   

20.
社会公众、舆论方方面面对出国(境)费、公务车辆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招待费“三公经费”非常关注.有效遏制“三公经费”,必须依靠完善的制度加以规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