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农村金融现状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也是一个农业大国,这一基本国情,决定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败。可以说.如果没有农村的小康.就不会有全国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中国的现代化.没有和谐的农村,也就不会有和谐的中国,而金融是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农村现代化是我国国家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农业现代化为基础,以农村经济、政治、社会及农民生活、文化素质现代化为要件的农村全面现代化。  相似文献   

3.
中国过去是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农业大国,农民占多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革命,实质上是一次消灭封建土地制度、解放农民的农民革命。中国的工业化、现代化建设,一个重要标志是中国农业、农村是否现代化,农民的身份是否转变,农村是否富裕起来。  相似文献   

4.
农村改革20年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20年,也是农民收入增长的20年。在我区农村经济进入一个新阶段后,增加农民收入既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战略目标,也是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入新阶段的一项主要任务。在农业投资主体已由国家、集体为主转变为以农户为主的条件下,农民的收入状况不仅影响农民的生活质量,也影响着农业资金积累的投入,进而影响农村现代化的进程。就我区来  相似文献   

5.
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我国现代化经济建设进程中事关全局的根本性问题。目前,我国的农村经济形势是好的,党的各项富民和惠民政策在农村的贯彻和落实,使农村经济获得了持续、快速发展。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其中一个十分突出的表现就是村级债务负担沉重,严重阻碍着新农村建设的步伐。[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必须树立长期奋斗的思想。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大多数。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整个国家的现代化。改革开放以来,  相似文献   

7.
让农民当好农民农民工职业定位上的不确定性,使多数务工农民既不能稳定地进入城市产业系统,也无法有力地驰援新农村建设。从我国城市的预期承载能力和农村农业发展的客观需要出发,当好农民依然是当下和今后一个较长时期内一部分农民的现实选择。1、让一部分农民当好农民,是建设新农村、发展现代农业的客观要求。从身份性农民向职业型农业者的过渡是农村、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而这一演进  相似文献   

8.
徐飞 《活力》2011,(17):11-11
农业现代化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也是加快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基础。中共中央关于“十二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要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9.
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制约因素及实现的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一个农民占大多数人口的大国,农民、农村和农业发展问题关系着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成败,而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实现农业的现代化。文章分析中国现代农业发展制约因素的基础上。探索有助于加快中国现玳农业发展的持施。  相似文献   

10.
日前,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更多地关注农村,关心农民,支持农业,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开创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新局面。会议指出,正确认识和处理农民问题,始终是决定党的事业胜利发展的一个根本问题。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最繁重、最艰巨的任务在农村。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我们必须从这样的高度来认识问题,更加重视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自…  相似文献   

11.
浅谈我国农田水利工程的发展远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玉玲 《民营科技》2010,(11):235-235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产业。小型水利工程作为农村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粮食生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农业的命脉是农田水利,农田水利是农业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农村经济、农村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因此,加大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不仅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提高我国农业竞争力的需要,也是全面推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前进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2.
<正> 解决“三农”(农业、农村、农民)、实现“三化”(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是今年中央和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的核心议题,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和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所在。胡锦涛同志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俞正声同志指出:湖北是资源条件较好的农业大省,素有  相似文献   

13.
张云鹏 《民营科技》2011,(8):179-179
农村水利是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前提和基础,没有防洪除涝基础设施的保障,就没有农业的增效、农民的增收和农村的稳定。农村水利现代化也是整个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保持与经济和社会同步发展,并适度超前。2011年,国务院安排布置的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就是为摸清我国水利"家底",优先安排投入水利建设资金,更好地加快农村水利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4.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休闲农业是一个新兴农村经济模式,是以旅游、娱乐和参观浏览为基础来发展农业,并伴随农产品的加工业和服务业来实现农业发展的延伸。促进休闲农业发展,对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推动乡村有效治理、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靖西市为例,研究分析当地休闲农业的特点和开发面临的困难,提供切实可行策略,以期促进边境休闲农业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15.
我国是一个拥有9亿农村人口的农业大国和发展中国家,河南省是全国第一农业大省,近1亿人口中有7000万人是农民,农业发展、农村稳定和农民增收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全局性和根本性问题。我们常讲,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全面实现中原崛起,重点在农村、农民,难点也在农村、农民。  相似文献   

16.
“三农”即农业、农村、农民。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13亿人口有9亿为农民,可以说“三农”问题是国家根基稳固与否的关键所在,也是制约中国现代化发展的瓶颈。今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高达3397亿元,意味着中央财政每支出6.5元,就有1元钱用在了农民身上;意味着农民将更多地享受到发展和改革的成果。  相似文献   

17.
胡锤  张策 《人力资源》2005,(7):16-17
“农民工问题是一个影响城乡的全局性问题,是一个关于农民生存和就业状况的问题,是一个最宝贵的人力资源能否得到有效配置的问题.是一个影响社会安定和政局稳定的问题,是一个决定农村人地矛盾是否缓解、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能否往前推进的问题,是一个衡量中国现代化推进程度的问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李佐军博士如是说。  相似文献   

18.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当前困扰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突出问题.我国是农业大国,近13亿人口中9亿人在农村.没有农村的稳定就没有全国的稳定,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为解决"三农"问题,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方针政策,农业和农村经济取得新的进展,农民收入继续增加,农村社会保持稳定,但由于种种原因,农民增收困难的问题还没有得到较好地解决,农村市场的开拓还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要从根本上解决好"三农"这个中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头等大事,必须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积极探索发展农村先进生产力的新思路、新办法,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先进文化建设,切实保护广大农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利益,确保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不断夯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是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首要问题.农业兴、百业兴;农民富、国家富;农村稳、天下稳.  相似文献   

20.
黄菊英  刘浩  辛馨 《经济界》2024,(2):89-96
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现阶段数字经济已然成为推进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抓手。当前数字经济赋能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着力点主要集中于赋能有为政府、拓宽有效市场、深化农村资本三个层面,通过顶层设计助力传统农业现代化、数据要素助力农民素养数字化、数字技术助力乡村治理精准化推动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但当前存在城乡数字鸿沟难以弥合、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农业数字化转型存在瓶颈等问题。为此,我国应从缩小城乡数字鸿沟,加强乡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发挥政府投资引导作用等方面强化数字经济对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赋能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