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经济学关于“人性假设”争论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年来经济学关于"人性假设"的争论引起了理论界的广泛注意。经济学关于人性假设争论的意义在于说明经济理论体系的建立有无逻辑起点,逻辑起点是什么,从而确定某种经济理论框架及范式。经济学中"人性假设"争论的焦点是人性假设只是得出某种经济学理论的逻辑起点,它将理论分析导入一种特定的"科学方法",从而导出科学的结论。人性假设争论的焦点,无法判明任何一种经济理论的科学性。人性假设及其争论的发展,都只反映当时历史条件下的一定真理性。而人性假设的层次性,能使经济学家们在不同层面上发展经济理论。  相似文献   

2.
<正>发展经济学是以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实践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一个经济学分支学科。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涌现出许多新现象、新问题。利用中国实践来推动发展经济学理论创新,完善发展经济学学科体系,是中国发展经济学学者的使命和职责所在。一、中国经济实践与发展经济学中国在发展经济学理论演进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早在20世纪40年代,一批中国经济学家,比如刘大钧、方显廷、翁文灏、马寅初、谷春帆、吴景超、伍启元、张培刚等对中国如何实现工  相似文献   

3.
目前,西方的部分经济学家开始利用后现代主义对经济人假设进行批判。这些批判分为三个向度:解构性后现代主义、后现代女性主义和建设性后现代主义。但是,在针对经济人假设提出替代性的建议时,却面临着坚持理论人本主义与放弃主体性,把经济体系看成一系列没有主体的过程之间的两难选择。多互决定的本体论和切入点的认识论可以化解这个困境,即降低经济人假设在整个经济学理论体系中的位置,不再把它作为根基或逻辑支撑点,而只是作为构建经济理论的一个切入点。  相似文献   

4.
发展经济学兴起于上个世纪50年代,在发展经济学发展的初期,具有明显的物质主义倾向,表现为将发展仅局限于经济发展,又将经济发展等同于经济增长,最终把发展归结为物质产品的积累。到了后来,发展经济学家注意到了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不同。研究更接近对发展中国家的具体分析。到了上个世纪末,发展经济学家们开始注重用制度分析及人力资本去研究经济发展理论和发展中国家的实际发展问题。本文旨在综述各个时期发展经济学的主要理论与文献,试提供一个发展经济学的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5.
经济理论体系的建立和发展的逻辑起点都要依据经济学假设展开,"经济人假设"是西方主流经济学发展的基本假设,即精于计算、理性和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但由于其过度张扬人的自利导致主流经济学在经济界标和社会界标上错位,虽然经过修正和完善,加入了制度、伦理道德的因素,却仍不免陷入人本贫困。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一直坚持人本导向,确立了人本思想的研究地位,通过对"经济人假设"的批判,实现了自我扬弃和超越。在当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创新发展过程中,仍要坚持人本导向,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重视人在经济学研究中的价值,尊重人本精神,强化经济学对人的研究与深化。  相似文献   

6.
发展经济学逻辑体系的松散使得这门学科在面对发展中国家现实和理论发展时,必须对其方法的何去何从作出选择.本文从发展经济学方法的古典基础、建立与发展以及新趋势等几个方面,对发展经济学方法论作了初步的探讨,认为未来的发展经济学方法需要打破传统经济学界限,并考察历史、政治学、社会学、伦理学和制度等.  相似文献   

7.
从经济学的基本假设看现代经济学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代经济学各分支都是在一定假设基础上,通过逻辑的抑或是数学的演绎推理,最后得出一定的结论。假设条件越是逼近现实,结论就越是接近现实。从假设条件来看,现代经济学的历史发展有两条基本脉络,一是将经济学的基本假设——理性人假设推广到其他学科如政治学,从而导致了公共选择理论、新政治经济学等学科的产生,此即人们所说的经济学帝国主义;二是将新古典经济学的基本假设——理性人假设和完全信息假设做出更接近于现实的修正,从而导致了信息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的诞生。循着经济学基本假设的演变,就把握了现代经济学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8.
《经济研究》2019,(8):167-182
当代中国的经济实践表明,中等收入经济体面临着不同于低收入阶段的发展问题,迫切要求发展经济学探索不同于低收入阶段的发展动力和发展机制。然而,既有的发展经济学理论都是以低收入经济体为研究对象,摆脱贫困陷阱、实现经济起飞的理论分析与政策建议大多不再适用于中等收入阶段的经济发展。本文试图凝炼发展经济学研究范式,并由此界定和解析中等收入阶段经济发展的基本问题,力图在中等收入阶段客观存在的问题逻辑、经济学的认识逻辑与发展经济学研究范式三者融合中,阐述中等收入阶段发展经济学的理论逻辑、基本架构与研究任务。这种探索以中国为典型样本,但研究对象不限于中国;它是依赖并且超越实证经验的理论建构,是一个不断试错与修正的认识过程。  相似文献   

9.
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与发展始终与现代经济学理论的发展结合在一起,从经济学角度梳理社会保障制度产生的根源和基础,从而分析现代经济学理论与思想对社会保障制度的变迁与演进产生的影响,探寻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发展过程中的经济学逻辑,是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与保证。本文从社会保障制度内在的经济学逻辑出发,仔细梳理了西方社会保障经济学的发展与演进,探寻现代社会保障制度中的经济学逻辑,为建立一套适应我国国情的社会保障制度提供学理上的准备。  相似文献   

10.
刘培林  谭永生 《经济学》2006,5(3):973-984
速水佑次郎(Yujiro Hayami)教授1960年获得美国依阿华州立大学农业经济学博士学位之后,先后在日本和美国多个大学和研究机构任职,长期从事农业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研究,目前是国际发展高级研究基金(Foundation for Advanced Studies on the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研究生院主席,日本国立政策研究院(National Graduate Institute for Policy Studies)客座教授,国际农业经济学会终身名誉会员。速水教授是国际知名经济学家,他与Vernon Ruttan提出的诱致性技术变迁和诱致性制度变迁假说在经济学界影响甚广。速水教授凭借其在农业经济学、技术变迁和制度变迁理论以及发展经济学方面的卓越成就,获得了多项重要奖励。  相似文献   

11.
12.
西汉初期是我国农业经济迅速恢复并达到空前繁荣的时期,这与西汉初期统治集团采取了比较符合实际的"与民休息"的经济政策紧密相关。其时代背景主要是鉴于秦朝实行严刑峻法、横征暴敛政策而亡的历史教训,以及汉初经济崩溃、民生凋敝的实际状况。"与民休息"政策内容丰富,主要包括调整土地关系、赋予军功贵族免役特权、免部分官私奴婢为庶人、减免田税口算徭戍、崇尚节俭和轻刑慎罚等六个方面。"与民休息"的经济政策,将为我们今天解决"三农"问题,发展农业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3.
在西部民营组织的发展过程中,市场体系的"润滑机制"和社会基础深刻影响着组织变迁进程。"润滑机制"的实体内容是市场中介组织,表现为信息服务体系、要素供给组织、销售网络;西部地区的社会基础包括二元结构的社会文化和市场经济道德基础。它们共同决定着市场组织的交易费用,影响着市场组织的发展程度。  相似文献   

14.
依据古代文献对惠州西湖核心区域建筑布局复原的 基础上,借用《园冶》“相地”“立基”之说,并结合实测数 据探讨了主要建筑的选址、造景意图和自然山水条件之间的联 系。提出古代惠州西湖建筑的选址布局并非简单的空间布置, 而是融合古典造园理念、宏观山形地势走向及风水思想,最终 形成具有较深刻、丰富的内涵,并符合传统山水审美的规划设 计。通过古惠州西湖为个案探索中国古代大尺度景观的“民族 特色”。  相似文献   

15.
四川省和重庆市都提出工业强省(市)战略,以新型工业化带动国民经济的有效发展,加快现代化进程.这标志着西部现代工业经济发展的新的历史阶段的到来,它必将对西部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研究西部工业发展历史,以史为鉴,可知西部工业发展历程中的经验和教训,从而对四川省的工业强省战略,以及对我国西部新型工业化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6.
“极点”城市的发展可影响和带动周围以及有关地区的经济发展,从而解决城乡和区域间贫富悬殊的二元结构问题。我国东部“极点”城市的形成与扩张,将带动西部“次极点”城市和农村的发展,从而促进中国城市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在西部大开发进程中,将某些历史文化悠久、自然景观优美的地区兴建为“民族文化大县”或“民族文化名县”的构想是值得鼓励与支持的。然而在具体实施中,会遭遇来自认识上的、生态基础上的以及经济发展方面的种种制约。为此,着重分析和探讨了建设西部“民族文化名县”的具体规划思路及建议。  相似文献   

18.
对西部地区进行城市化的意义和可行性以及道路选择进行理论上和实际上的分析,针对西部城市化存在的制约因素制定了相应的对策,得出西部城市化发展是西部开发的一条行之有效的发展道路。中国城市化应该选择大城市圈为中心的发展模式,西部地区也应该走以大城市包围农村、小城镇为主、兼顾发展小城市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费孝通《乡土中国》中关于中西文化对比的论述进行了评价,肯定了费孝通“差序格局”概念对于中国社会研究、人类学研究以及中西文化比较的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作者修正了自我主义与个体主义的对比,提出随着经济关系的重要性在广泛而极大地增长,新的差序格局已演变为包括邻里、朋友与家庭之间的信任以及对公共利益的追求,同时也扩展成为进行生意往来和形成政治联盟的方式。作者继而提出以社会自我主义为结构特点的乡土中国在转型期间如何确立平等的权利观念,以及如何应对市场经济对于个体主义的要求等问题。  相似文献   

20.
以开放促开发,对内开放与对外开放相结合,通过东西协力联动推进,是这次西部大开发的重要特点。参与西部大开发是东部地区创建可持续发展环境,加快自身发展与产业升级的内在需要。围绕互利双赢目标的实现,从体制与政策环境,协作方式直到合作项目的遴选,构建更宽广的平台,是保证东西合作持续发展,有力推进西部大开发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