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文透过外汇占款视角,利用央行资产负债表分析当前汇率形成机制下货币供应量增加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并且借鉴日本、德国的经验教训,提出加强外汇占款管理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国际收支经常帐户以及资本账户持续的“双顺差”,人民币升值预期的不断放大,“热钱”不断的涌入使我国外汇储备量快速的增长,央行被动的吸收的这么庞大的外汇额度直接改变了我国基础货币的投放结构,使我国货币调控的主动性大大降低,同时不断上升的CPI指数也反映了由此引起的不断增加的通货膨胀的压力。如何解决这样一个关乎我国经济健康发展问题,再次为人们所关注。  相似文献   

3.
外汇占款的下降恰恰给央行货币对冲操作提供了"减负"和"解套"的机会,有利于央行有效稳步推进各项汇率机制改革。  相似文献   

4.
央行资产负债表综合反映着围绕央行各项活动所的资金来源结构和资金使用配置情况,通过其发展变化可以透视央行货币政策工具的调控手段、方式和调控力度的变化,将这些变化与宏观经济的发展变化相比对,对于判断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合理性以及如何修正至关重要,因此构建合理的央行资产负债表对于央行运用货币政策调控金融运行乃至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6.
2002年以来,人民币处于升值压力中,国际收支双顺差使得我国外汇资产迅速扩大,外汇占款成为我国基础货币投放最主要的渠道。文章基于央行资产负债表,通过定量研究方法分析了汇改前后基础货币的主要来源及其与基础货币变动的动态关系,结果发现:汇改后净国外资产增量变化成为基础货币增量变化唯一格兰杰因,国内信贷和发行票据作为对冲外汇资产增加、防止基础货币过快增长的手段均已失效,基础货币供应具有内生性,央行已不能通过控制基础货币数量来调控货币供应量。  相似文献   

7.
本文立足于我国当前现实情况,引入了外汇占款这一衡量对外贸易、外商直接投资和国际热钱流入情况的变量,旨在研究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国内通货膨胀的影响,并通过向量自回归模型(VAR)、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技术量化汇率、外汇占款对通货膨胀的影响方向、大小和时滞。实证结果发现,本币升值对通货膨胀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汇率的传递是不完全的,其作用过程受到人民币升值预期、全球流动性过剩、大宗商品和初级产品价格上涨、微观厂商行为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从分析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的变化出发,运用状态空间模型实证分析了2005年7月至2012年6月中国汇率和货币供给对通货膨胀影响的动态时变过程。研究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升值对通货膨胀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其效果较弱;货币供给对通货膨胀有较大的正向推动作用,货币供给的持续增加是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中资产方的外汇占款科目不断增加导致负债方的基础货币持续增加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从1994年我国外汇体制改革后,外汇占款问题就日益突出,对我国货币供应以及经济运行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本文首先立足于我国外汇占款的现状,分析高额外汇占款的来源及其成因,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如此高额的外汇占款对基础货币的影响,而后说明了巨额外汇占款的风险性,并对外汇占款的管理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时隔三个月后,外汇占款再次出现单月负增长,引发市场对货币工具使用的猜测。央行14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7月末,金融机构外汇占款余额为256575.17亿元。这样算来,7月当月,外汇占款负增长38.2亿元。而外汇占款匕一次出现单月负增长,是在今年4月。  相似文献   

11.
本文结合自1994年1月1日以来我国央行的外汇干预实践,分析了央行外汇干预的特征,并认为2005年7月21日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对央行外汇干预的目标、途径和效率等等提出了新的要求,使之呈现出新的特征.在特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提高我国央行外汇干预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徐虹 《时代经贸》2007,5(10X):177-179
本文结合自1994年1月1日以来我国央行的外汇干预实践,分析了央行外汇干预的特征,并认为2005年7月21日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对央行外汇干预的目标、途径和效率等等提出了新的要求,使之呈现出新的特征。在特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提高我国央行外汇干预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经历了计划经济、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及市场经济阶段,伴随经济体制的转变,货币供应机制也发生着变革。本文通过对货币供应机制变迁路径及对不同阶段货币供给效应分析认为: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调控经历了直接调控向间接调控的转型,货币供应机制由正向调控转为逆向调控;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不协调,货币政策独立性受到挑战。因此,应加快汇率制度改革,使货币调控尽快回归主动地位。  相似文献   

14.
2006年以来我国外汇储备一直蝉联世界首位,巨额外汇储备在保证我国国际收支平衡和稳定本币汇率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但是也同样面临着收益率缩水和投资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本文基于历史演化过程的动态比较方法,运用国际收支平衡表分析工具,对1997—2012年间我国外汇储备间接投资结构的动态变化过程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我国外汇储备投资主要集中于政府中长期债权和货币市场工具,债权投资的比重大于股权投资的比重,外汇储备投资优先保证其安全性和流动性,而将盈利性置于次要位置,外汇间接投资结构具有明显的路径依赖特征。  相似文献   

15.
Compared with what they are under close economy, balance of payments and money supply under open economy have their own features in composition,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and targets. A mathematic model of composition and structure of GNP is fabricated in this paper, and then the paper analyzes the impacts upon money supply and exchange rate that open economy has. Finally, the relationship among the independence of monetary policies, the stability of foreign exchange rate and the free circulation is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6.
大国经济模型下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中国外贸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从经济总量和贸易总量上看,中国正在成为一个能够影响世界外贸商品价格的大国经济体.在市场出清条件下,以进出口商品价格为媒介,使用时间跨度长达25年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从25年的时间序列来观察人民币汇率与中国外贸差额(顺差)之间的关系,两者的相关性并不高,不存在长期均衡关系.特别值得关注的是期间人民币贬值并没有带来中国外贸顺差的增加,而人民币升值也往往和外贸顺差的增加同时出现.  相似文献   

17.
18.
The impact of sterilised interventions by the Swiss National Bank on the Swiss franc/U.S. dollar exchange rate is examined for the 1986–94 period. The paper extends results from earlier studies by using the actual prices of interventions. Based on the fact that all Swiss National Bank interventions are announced, our test exploits the informational differences between interventions and customer transactions. A key finding is that only initial interventions matter; customer transactions and subsequent interventions have no influen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