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企业并购经历对并购业绩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研究了企业的并购历史对企业当前并购业绩的影响。在短期看来,企业可以从以往的并购行为中吸取经验,提高当前实施的并购战略的绩效。从长期看来,以往的成功经验会给企业的并购战略带来惯性。这种惯性开始很小,随着时间的推移惯性逐渐增加。企业惯性只有经过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的程度时才会给企业行为带来危害。  相似文献   

2.
横向并购又称水平并购,是指为了提高规模效益和市场占有率,相同行业的公司之间进行的并购,实质上是竞争对手之间的合并.也是并购史上出现最早的形式。在1895年-1904年的第一次企业并购浪潮中.横向并购作为主流并购形式,催生了很多像美孚石油公司.杜邦公司.美国烟草公司和美国钢铁公司这样的行业“龙头”,提高了产业集中度.促使了寡头垄断市场结构的形成。始于20世纪90年代,至今仍在持续的第五次企业并购浪潮仍以横向并购为主.大量案例是上个世纪第一次企业并购的再现。与以“小并小”为特征的第一次企业并购浪潮不同,当前的并购以“强并强”为特征,且涉及到几乎所有的行业.这种全方位的企业并购使许多行业形成新的“寡头经济”。主流并购形式经过横向并购.纵向并购.混合并购后又皈依于横向并购,这一历史轮回使我们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入研究,以使其更好地为我国的企业管理和经济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3.
一、企业并购的基本概念及意义 企业并购是兼并与收购的简称,一般以企业产权作为交易对象.并以取得并购企业的控制权作为目的.以现金、证券或者其他形式购买被并购企业的全部或者部分产权或者资产作为实现方式。人们习惯将兼并与收购一起使用.简称并购。根据并购活动中并购企业和目标企业所属行业及所生产产品的上下游关系,可以将企业并购活动分为横向并购、纵向并购和混合并购二类。  相似文献   

4.
上世纪90年代以来,众多跨国公司参与了第五次跨国并购浪潮:进入21世纪后,并购浪潮的趋势有增无减,从传统行业进一步扩展到科技和金融业.并且中国的企业也开始登上了跨国并购的舞台,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本文在回顾近年来的重大跨国并购事件的同时,分析了跨国并购的几个主要特点以及未来并购的趋势,尤其关注中国企业的几大跨国并购事件,以此为国内企业的跨国并购提出一些建议和设想.  相似文献   

5.
刘宇光 《中外企业家》2013,(9):193-193,195
并购已成为企业超常规发展的重要途径,并购能迅速扩大企业的经营规模,提高综合竞争能力。企业并购现已成为我国经济中的热门话题,但是,在理论界和实践中热衷于研究并购前战略和策略的同时,却往往忽视了并购后的财务管理,多数企业由于并购后财务管理不力而导致整个并购失败或部分失败。企业应当在并购前对并购后财务管理的模式进行了解,在并购前即确定并购后的财务管理模式和重点,以使企业并购达到预计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杨波 《现代企业》2011,(12):32-33
自以横向并购为特征的第一次并购浪潮发生以来,并购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迄今为止,我国企业的发展历经了多次不同特征的并购浪潮,这既给我国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同时也给那些实施并购战略的企业发展带来了难以规避的风险。由于各方面因素的综合作用,每个企业的发展状况各有不同,导致并购总是以失败结局收场的案例居多,尤其是并购相关各方的管理效率时常处在不同的水平线上。  相似文献   

7.
张红云 《会计之友》2007,(12X):66-68
企业并购的价值源于并购的价值创造效果,从最终的财务结果来看,并购的价值创造就是企业并购后增加的净现金流量的现值,可分为目标企业价值增值和附加价值增值两部分。本文以企业并购的价值创造为对象,从企业并购的价值构成及其评估出发,分析并购价值创造的形成过程及决定因素,以指导企业的并购行为,提高并购绩效,实现企业并购的价值创造。  相似文献   

8.
我国经济发展结绝性矛盾日益突出。“大而全、小而全”和盲目重复建设问题相当严重,成千上万企业都有产权重绢并购的需求。如何实现企业重组并购,进而搞活整个国民经济,是摆在我们面到的一道难题。而美国企业并购,特别是第5次并购浪潮的一些做法,对我国国企改革有很大启示。美国第5次并购浪潮的现状和特点按照国际惯例,企业扩大生存“空间”育“两步棋”可供选择,一是通过改善经营管理,提高企业内部资源配置的效率,另一个是通过资本市场寻求企业重组的扩张,其中最主要方式就是并购,后者是更大范围.更高层次的资源重新配置。美国…  相似文献   

9.
并购企业文化整合及其模式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企业并购的文化整合,指对企业并购中不同企业文化冲突的管理。是并购企业的文化经历冲突→认同→协调→重塑的过程。从文化角度看,企业并购过程既是原有企业文化模式被打破的过程,又是新企业文化模式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同时,也是两种企业文化交汇、冲突、融通、整合的过程。企业并购中的文化整合对并购的成败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0.
并购已成为企业提升竞争力和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然而,并购并不能自动带来企业的成长。许多企业并购失败原因多种多样,但并购后企业资源整合的不力,无疑是其重要的原因。因此,企业只有重视资源的整合,成功完成并购行为后的整合,才算真正完成并购战略,才能真正实现并购的初衷,促进企业成长。  相似文献   

11.
王韬 《中外企业家》2013,(10):93-93
对大多数企业来说,并购比内部扩张更能有效地促进企业成长。但是我国企业的并购,与西方比较成熟的并购行为相比,还存在很多缺点。笔者主要分析了当前我国企业并购的趋势以及并购过程中应该注意和解决的问题,以此提高并购成功率。  相似文献   

12.
在全球第五次并购浪潮和中国加入WTO背景下,本文基于对战略型企业并购的分析,将战略型企业并购看作一项重要决策,给出了战略型企业并购的决策分析框架,将其划分为四个阶段六个步骤,每步骤均伴随反馈的过程,以指导战略型企业并购理论研究和企业并购实践。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企业如何到美国跨国并购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国企业到美国并购目前已成了国际媒体热门话题。中国企业走出去本无可厚非,是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但企业并购“好吃未必好消化”,并购谁、怎样并购等细节和技术问题,中国企业心中没数。其实,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之路,不但需要明确的战略和充足的资金,更需要足够的耐心和智慧,心急不得。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有宏观层面的动因,有企业层面的动因,也有技术层面的动因,本文限于篇幅不拟就此展开议论,主要论述一下中国企业到美国跨国并购具体的操作方法和技巧。  相似文献   

14.
姜军 《财务与会计》2011,(11):28-30
并购是一项风险高、成功率低的企业投资行为。我国企业的并购成功率远低于西方企业,部分并购企业甚至陷入了“赢者的诅咒”:虽然完成了交易,但并购没有实现期望的商业价值。企业并购的成功率为什么不高?这与企业对交易风险的管控机制和体系建设相对不足有关。  相似文献   

15.
基于营销协同的并购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并购是为了企业更好的发展,但必须同时考虑到并购对企业盈利性目标的影响,因为只有盈利,企业才能够生存和发展。以往的并购战略存在一些局限性,营销协同导向的并购战略在这方面有很大的改进,本文介绍了营销协同导向的并购战略,分析了营销协同导向与并购效果的关系、营销协同的机理,希望能为企业并购活动的战略形成和目标公司评估提供指导。并购战略理论及其演进并购战略理论是不断演进的。从安索夫提出并购协同理论开始,到竞争优势理论,战略业务单元理论,之后出现了核心竞争力理论,这与战略领域的演进是同步的。协同理论是在…  相似文献   

16.
从现代企业的成长来看,并购在现代企业经济活动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美国最大的200家企业有90%左右是通过并购从而扩大规模,进人前200家公司行列的,按照诺贝尔奖学金得主斯蒂格斯勒的话说:“没有一个美国大公司不是通过某种方式,某种程度的兼并而成长起来的,几乎没有一家大公司主要靠内部扩张成长起来。并购在企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是增强企业核心竞争能力,实现规模经济效应的有效途径。在并购越来越广泛的被企业采用的今天,正确认识企业并购,加强风险意识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7.
李宜时  童慧 《企业世界》2006,(10):42-42,20
截至上世纪80年代末,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历了四次企业并购浪潮,目前正在进行第五次并购,其规模和速度更是前所未有。在并购浪潮的背后,每个企业都有着自身的并购动因,同时,该并购行为也会对企业运营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8.
从现代企业的成长来看,并购在现代企业经济活动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美国最大的200家企业有90%左右是通过并购从而扩大规模,进人前200家公司行列的,按照诺贝尔奖学金得主斯蒂格斯勒的话说:“没有一个美国大公司不是通过某种方式,某种程度的兼并而成长起来的,几乎没有一家大公司主要靠内部扩张成长起来。并购在企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是增强企业核心竞争能力,实现规模经济效应的有效途径。在并购越来越广泛的被企业采用的今天,正确认识企业并购,加强风险意识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9.
作为全球资源重新配置最有效、最灵活的方式.企业并购目前正在全球范围内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中国是亚太地区继日本和澳大利亚之后的第三大并购市场,2006年上半年,中国的并购交易金额达到了410亿美元,年增长率达到令人诧异的71%;2005年,中国公开的并购交易数比上年增长了14.5%,达到857宗。 如何以最低的并购成本获得最高的并购收益,达到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降低交易费用、分散经营风险、迅速“做大、做精、做强”,即1+1〉2的目的,是并购方关注的重点。财务问题贯穿于并购始终,并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如何进行企业并购的财务规划,如何进行财务操作,并购给企业带来怎样的财务影响,并购的态势走向如何,如何选择最佳的并购方式,都值得我们认真关注和思索……  相似文献   

20.
企业并购是企业扩大规模、增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但企业并购也蕴藏着较大的风险。并购企业的内部审计人员应积极参与企业并购的全过程,加强目标公司审计、并购方案及并购协议审计、并购后整合情况审计.使并购企业在并购活动中能趋利避害,为企业的并购活动保驾护航,确保并购后的协同效应得到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