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刊讯陕西省纺织工业传来捷报:今年上半年.连续7年严重亏损的省属纺织工业企业整体扭亏为盈。截至6月底,省纺织工业总公司直属的20户企业盈亏相抵实现利润 578万元,与上年同期亏损 9289万元相比,减亏 9867万元。 国家把纺织工业作为国企改革与脱困的突破口,决定从 1998年起用 3年时间,通过压锭、减员等方式,实现整体扭亏为盈。为此,出台了压锭财政补贴与贴息贷款、提高出口退税、一线工人提前退休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并改革了棉花流通体制与外贸配额分配办法。陕西是全国纺织生产基地之一,设备、技术、产品老…  相似文献   

2.
<正> 日益加剧的亚洲金融危机使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减慢,市场疲软,我省纺织品出口受阻.在困难面前,省纺织总会认真分析国内外市场新形势,指导企业采取积极措施,以实现年度经济增长目标为目的,以压锭为切入点,努力打好纺织工业作为国有企业改革解困突破口的攻坚战.一、以压锭为切入点,打好纺织工业突破口攻坚战。全省"压锭、减员、增效"工作会议后,在省"压锭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全省"压锭、减员、调整、增效"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压锭实现了时间过半、进度过半.今年我省计划压锭72万.在中国纺织总会监销、省压锭领导小组主持下,3月份我省首先在邢台砸了4.1万锭,此后,按照《1998年压锭实施方案》又连续在全省各地进行了落实纺锭销毁工作,截至7月底已压锭40.2万,占全年压锭总数的55.83%.二是积极争取国家核呆规模。为确保  相似文献   

3.
纺织工业做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突破口,用三年时间,通过压锭减员,调整结构,解困扭亏,改变纺织业目前落后的面貌.这是企业深入改革,艰巨的攻坚战.随着一系列优惠政策的出台,各地砸锭的大锤纷纷举起.近日笔者对陕西宝鸡、咸阳、西安几家纺织企业进行了调查,发现广大职工通过政策学习,对这场压锭减员的意义和目的有了较深的认识和理解,但同时也发现,职工中还存在诸多思想问题,部分同志心里有困惑,观念滞后,情绪不稳.主要存在以下思想问题:  相似文献   

4.
价值工程与减员增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各大中型企业实施减员下岗,无疑对企业的减亏增盈会有一定的作用。但是,这只能是一种暂时的措施,不是增效的唯一出路。在实行减员的同时,我们的着眼点应该放在研究采取什么方法,能使企业持续获得更大的增效上。企业的“效益”与产品的成本密切相关(产品的销售看好时)。我们可以把产品的成本简单的分为“生产成本”和“管理成本”。生产成本主要包括生产各种产品,(半成品、提供劳务、自制材料、自制工具、自制设备等)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生产人员的工资、福利费、设备折旧费、修理费、水电费等。管理成本主要包括行政管理部门的组…  相似文献   

5.
纺织工业作为我国的传统产业,作为我国最为庞大的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之一,在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实现工业化过程中,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进入90年代以来,纺织工业出现了全行业亏损,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根据中央确定的将纺织工业作为国有企业改革解困的突破口的决定,1998年开始,压锭改造工作全面展开。这对于纺织工业的结构调整和发展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企业管理(北京)》2004,(9):107-107
本刊讯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不久前出台意见,要求国有大中型企业在减员时要多分流、少失业,力争实现富余人员从“岗位”至“岗位”的转换。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国家鼓励国有大中型企业通过主辅分离、辅业改制的办法分流安置富余人员。各地要结合实际,在企业减员时不是把富余人员推向社会不管,而是以辅业改制、兴办实体等方式安置好职工,避免出现大规模的失业。对暂不具备主辅分离条件的企业,要引导其挖掘内部潜力,做好本企业富余人员的分流工作。据了解,今年上半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会同财政部、国资委共审批核复了31家中央企业的…  相似文献   

7.
目前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处于历史上最好时期要用三年左右时间,通过“三改一加强”,使大多数亏损国企摆脱困境坚决走“鼓励兼并、规范破产、下岗分流、减员增效、实施再就业工程”的路子,除此没有别的路可走要把纺织行业压锭、减员、增效作为国企改革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8.
员工是企业生产要素中决定性的因素,员工的心理状态决定企业工作目标能否顺利实现,决定着企业的生产效率,如何做好员工心理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面临的新课题。众所周知,“80后”埙工的心理特点与“60后”“70后”不一样,只有结合员工的具体状况分析他们的心理特点对工作的影响,并采取不同的管理策略,才能做好“80后”员工的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9.
实现“九五”和2010年奋斗目标,关键是实现两个根本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也就是要从依靠增加生产要素的数量,转变为提高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如何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一要靠技术进步,二要靠科学管理。对我国大多数企业来说,强化管理,苦练内功,充分挖掘企业内部各种潜力,彻底消除无效劳动与浪费,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一条重要途径。以车间为核心的生产现场担负着产品的生产任务,车间管理水平的高低,决定着…  相似文献   

10.
如今发展“知识经济”,大力推进高新科技产业的发展,已经成为我国优化产业结构的战略目标,“知识经济”,简而言之就是以“知识”为第一生产要素,以“创新”为动力的经济发避孕药模式,“以知识为第一生产要素”,是指“知识”作为生产要素,其重要性已经超过了以往的土资资本等生产要素,对“知识”的生产,占有,使用和配置已经成为整个经济体系运转的核心;“以创新为发展动力”,所谓“创新”就是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生产本纱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形成了新的产品、新的生产体系,形成了新的产品、新的生产方法、新的市场、新的原材料来源、新的企业组织模式,作为经济增长的动力,在这种经济模式下,“知识”作为最为核心的生产要素,“创新”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二成为了经济活动的主题。  相似文献   

11.
国源 《审计文汇》2005,(5):28-29,27
内部审计在现代企业管理中越来越显示出地位之重要,作用之巨大。这是被海尔集团等上市公司、创维集团等民营企业以及众多中外合资企业所反复验证的不争事实。但是,至今仍有一些国有大中型企业和民营企业对于内审机构“设还是不设”举棋不定,对内审的“作用大还是不大”存有争议,而一些企业的内审人员,特别是从财会岗位调到内审岗位的人员精神状态欠佳,存在着“位”稳还是不稳,以及“有作为还是无所作为”的疑虑。本文就企业内部审计及内审人员的“位”与“为”浅谈己见。  相似文献   

12.
多年来、国家把国有大中型企业作为经济发展的重点,在政策上给予倾斜。然而,我国中小企业数量占全国企业的99%,吸纳的就业人员占75%,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应该说,搞好中小企业也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家已明确指出要为中小企业的发展积极创造条件,中央采取“抓大放小”的战略,给中小企业提供了发展搞活的广大空间。虽然资金短缺是企业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但由于中小企业资本投入少,抵御风险的能力差等原因,在资金融通上则相对面临更大的困难。况且,目前中小企业生产经营的稳定和发展,资本结构的优化等都更有赖于…  相似文献   

13.
在深化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的过程中。国家为解决国企经济运转效率低下,人浮于事的现象,曾提出了减员增效的主张。规定:“经营出现亏损。并在采取停止招工,清退各类外聘人员,停止加班加点,降低工资等措施满半年后,仍然亏损且经营状况没有明显好转的,企业可以裁减富余人员。”减员的目的是为了增效。那么,对于效益本来就比较好的盈利国企来说。如果它是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为了增效。似乎也有减员的必要。政府规制盈利国企的裁员。多半出于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但若从经济角度来看。国企是否需要减员(即是否有富余人员)?如果盈利国企有富余人员大量存在。是企业自己产生的还是外部因素产生的,或者二者兼而有之?如果政府允许盈利国企裁员。裁员成本较之收益会否得不偿失?若裁员存在一定风险。国企的最主要管理者又是否会勇挑重担呢?中国冶金建设集团宝冶建设公司(以下简称宝冶)的相关调查也许会给人们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4.
尽管我们山西各级邮电企业对“减员增效”已基本形成共识。坦由于情况复杂,操作起来难度大,到目前为止,一些单位虽有突破但整体来看仍未取得理想效果。邮电企业宏观上减员指的是:企业从总量上剥离出由于以往计划经济体制下高就业政策造成的和由于通信手段、业务范围发生变化等原因造成的隐蔽性失业人员。那么“减员增效”的内涵和外延究竟是什么?如何减员才能增效?如何保证长远增效而不是短期内增效?采取简单的“清退”“压缩”等做法显然是不行的。具有实际意义的“减员增效”应该是“精员增效”,就是从人员“调整”中增效,即增加…  相似文献   

15.
减员红绿灯     
富余人员多已成为企业的沉重负担,成为企业进入市场竞争主体的制约因素。由于多种原因,一些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职工没有多少事干,人浮于事,更谈不上经济效益,领导为发工资着急,企业处于十分困难的境地。出路之一,就是减员增效。有的企业通过测算,一个千余人的厂子,按照目前的生产需要,只需二三百人就够了。可见富余人员之多,可见精减人员的必要。但是,减员要增效,减员的目的是为了增效。当前,有些企业“员”虽减下来,“效”  相似文献   

16.
企业管理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效率、追求效益,通过对不同部门、不同人员的组织协调,更好地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企业的经营管理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作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之一,企业中“人”的地位在不断提高,“以人为本”正逐渐成为企业管理实践中最重要的理念之一。但是,怎样理解企业经营活动中的“人”,如何在尊重人的理性价值的同时,重视非理性因素在企业管理实践中的价值,是企业管理理论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因为正是许多非理性的因素决定了员工的兴趣、态度与忠诚;决定了他们的积极性、持续性、创造性;并表现为道德、意志、观念与企业的个性品质。必须在理性化管理的基础上实行人性化管理,实现对人的非理性的管理,才能使管理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提高企业的效率。  相似文献   

17.
纵谈小型国有企业出售刘义文小型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虽不像大中型企业那样举足轻重,但其生产经营效益如何也直接影响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中把深化小型国有企业改革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提出了深化改革的方向,指出“一般小型...  相似文献   

18.
省政府召开了这次全省纺织工业深化改革调整结构工作会议.会议分析了当前纺织工业面临改革发展的形势,同时,提出了1998年工作思路和目标,对1998年的工作进行了具体部署.会上,省委书记李建国、国家经贸委副主任石万鹏、副省长巩德顺都作了非常重要的讲话.这些讲话都很全面、很深刻,对我们纺织行业压锭、调整、减员、增效工作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会上交流了经验,到陕钢召开了销毁落后锭子的现场会.同志们还进行了认真的讨论.因此,这次会议是开得好的,开得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19.
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经营为主向集约经营为主的转变”指的是生产发展的途径和方式从主要依靠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到主要依靠提高生产要素利用效率。决定生产要素利用方式与效率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转变生产要素利用方式、提高生产要素利用效率的途径也是多方面的。实现企业技术进步、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改善宏观经济管理与调控、发展科学技术、发  相似文献   

20.
贺阳 《企业活力》1997,(10):4-7
深化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关键要解决三个问题贺阳增强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活力,几乎从城市改革发端,就被提上重要日程。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决定》,把搞活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作为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1987年的“十三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