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世界各国致力于保护环境的大环境背景下和当前我国严峻的环境污染状况下,"两型社会"的提出对于如何从法律制度上进行培育有了新的命题.而环保非政府组织在促进"两型社会"的建设中有着独特性价值.  相似文献   

2.
两型社会的提出,为全社会的社会经济活动提出了全新的课题。文章从两型社会建设的基本要求出发,对市场经济的重要主体——企业的成长理念作了初步的探讨。环境友好、资源节约如何具体落实到企业的经营活动中?企业在其成长过程中需要树立全新的理念,这些理念主要是企业是"经济人"同时也是具有生态理性的"社会人"的理念,"两型企业"的理念,企业成长与环境、社会和谐的理念,企业成长战略需要的理念等等。  相似文献   

3.
两型社会的提出,为全社会的社会经济活动提出了全新的课题。文章从两型社会建设的基本要求出发,对市场经济的重要主体——企业的成长理念作了初步的探讨。环境友好、资源节约如何具体落实到企业的经营活动中?企业在其成长过程中需要树立全新的理念,这些理念主要是企业是"经济人"同时也是具有生态理性的"社会人"的理念,"两型企业"的理念,企业成长与环境、社会和谐的理念,企业成长战略需要的理念等等。  相似文献   

4.
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关系着带动湖南、探索中部地区乃至整个中国实现科学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的重任。长株潭城市群具有自身的实际特点,在“两型社会”建设中需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结合长株潭城市群的具体实际,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战略。主要运用了唯物辩证法对“两型社会”建设中企业、政府与社会行为以及长株潭城市群具体特点进行分析,提出了长株潭城市群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5.
论农业经营模式变革与农地使用权流转制度转变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农业经营模式变革与农地使用权流转制度转变之间存在着内在相关性.首先从理论角度分析,农地使用权流转制度转变是农业经营模式变革的前提和推动力;同时农业经营模式变革的要求又是农地使用权流转制度转变的内在动力和外在压力;其次回顾二者相互作用的历史进程,建国以来我国农业经营模式经历了合作化、分散化、再到产业化的变革过程,每一阶段都存在着二者的相互作用;再次,对郫县农业产业化的成功案例进行分析,直观地验证了二者的内在相关性;最后得出加快农地使用权的合理流转是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前提.针对目前农地使用权流转的尚存问题,应着力建立和谐农地使用权流转关系,建立健全农地使用权流转的市场机制,健全农地社保等.  相似文献   

6.
<正>自从我国提出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后,山东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登记注册数量激增,发展势头较好,但在发展中也遇到土地流转制度存在缺陷、"二元"结构体制的限制、高素质人才的欠缺、政府支持力度不够,以及农业社会服务不健全等多种制约因素。因此,必须通过改革"二元"结构体制及合理引导农地流转、拓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模式、加强并完善人才保障体系、加大政府的政策扶植力度、培育优势特  相似文献   

7.
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的发展,已实现了从人民公社制度到家庭联产承包制的“第一次飞跃”,但仍需要向规模化经营和集体经济方向进行“第二次飞跃”。本文基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考察了社会经济形态演进的两条路径,提出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是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第一次飞跃的理论依据,这表现为社会经济形态演进的第一条路径。而生产关系改革引领生产方式演进和生产力水平跃升,则是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第二次飞跃的理论依据,这表现为社会经济形态演进的第二条路径。在对安徽小岗和贵州塘约进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本文提出: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和经营体制的改革可以明确土地股份合作制的发展方向,着力改变目前农地集体所有权的“空置”状况,恢复和增强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收益功能。在此基础上,分类设计农地制度的三类具体形式,一是引导农业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大中型农地股份合作社,二是引导种田大户和家庭联合农场发展的中小型农地股份合作社,三是引导“农户+公司”模式发展的农地股份公司。  相似文献   

8.
"三权分置"的格局设置符合权利结构的学理主张,是激活生产要素的现实选择。在农地所有权、农地承包经营权和农地经营权分置的模式下,利用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可以解决农业发展面临的资金难题,对于加快推动农业适度规模化生产,加大金融对"三农"的有效支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的推行现状并不乐观,本文认为应从法律层面予以回应,同时还应完善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机制,以消除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面临的障碍。  相似文献   

9.
长株潭一体化制约因素及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株潭在一体化过程中存在着产业关联程度不高,经济增长方式落后,辐射带动功能不强,受"行政区经济"束缚,政府合作模式落后等制约因素。文章运用区域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有关理论,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两个层面,硬环境和软环境两个角度提出了转变政府角色,适应"两型社会"建设;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区域竞争能力;建立"一致经营、利害均沾"的经济环境,促进市场一体化;规范地方法律规章,实现三市制度架构的衔接等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0.
旧货市场作为“两型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两型社会”建设产生着积极的影响。目前,长株潭地区已进入到“两型社会”建设的重要时期,因此,分析长株潭地区旧货市场的特点、找出当前长株潭地区旧货市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科学合理的发展模式在两型社会建设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