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美国浪漫主义文学出现于独立战争后,体现了美国人务实开放的民族特点,以美国本土为背景寻求自身发展成为美国文学的特色。从产生和发展看美国浪漫主义文学,能够深入了解美国浪漫主义文学对其社会影响。  相似文献   

2.
美国浪漫主义文学出现于独立战争后,体现了美国人务实开放的民族特点,以美国本土为背景寻求自身发展成为美国文学的特色。从产生和发展看美国浪漫主义文学,能够深入了解美国浪漫主义文学对其社会影响。  相似文献   

3.
美国华裔文学的创作及汉译都承载着中美跨文化交流的使命,充当着中美人民相互了解的媒介。汉译者在做好传递美国华裔文学作品中民族形象的同时,应注意加深了解美国文化,努力减少翻译过程中产生的变异,以促进中美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4.
华裔美国文学作为亚裔美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美国学术界逐渐受到关注。本文首先对华裔美国文学做出了界定,分析了华裔美国文学产生的历史语境,对华裔美国文学的研究进行了综述,最后分析了华裔美国文学研究的意义。华裔美国文学的研究对文学发展的推动和促进作用是永恒的,具有重大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用客观描述的方法介绍了"生态与美国文学"文库。以"文学与自然"为主题的文库由自然文学、生态批评、超验主义文学和相关重要学术期刊等构成。文库将在与中国文化的互动中,改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与自我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女性文学和以男权话语系统为主的传统文学一样,都是探讨人的生存状态和价值的语言艺术。但由于女性扮演的社会角色特殊,因而女性文学也显得“另类”。该文从性别差异入手,分析了女性文学所展示的女性性别意识自觉的演变和特点,认为女性只有全面地认识自己,才能更好地塑造自己,并养成自主的品格,建构女性自身的文化。  相似文献   

7.
近些年来,华裔美国文学范围成为了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其中涵盖着文学主题的研究和美国文化的研究。华裔美国文学的汉译本质量各有不同,但是数量有限,因此,具有研究价值也是各有取向。以《喜福会》汉译为例,这美国著名华裔女作家谭恩美的成名作,也是他所创作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本论文以《喜福会》汉译为例,针对华裔美国文学汉译杂合翻译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8.
夹缝中的“他者”形象——论《喜福会》中的华裔美国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喜福会》中的华裔美国人,在不得不刻意融入美国文化的同时,却被弱势的本族文化所束缚,带有尴尬的双重“他者”身份,生活在夹缝当中。本文试图介绍华裔美国人在祖国母亲中国人眼里的他者形象以及他们在美国人眼里的他者形象,同时分别剖析这些现象的根源,主要剖析形成这种双重文化压力的根本原因。最后新一代的华裔对其文化身份有了新的认知,达到了中美文化的融合。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西方商人产生的社会条件及其他们所显示的人生价值,以及西方文学中商人典型形象进行分析,认为西方商人社会地位的确认是随着市场经济的成熟而获得提升的;研究市场经济的规律,创造性地发展与完善商业竞争中的“游戏规则”,是研究西方文学商人形象的宝贵鉴戒。  相似文献   

10.
本文所涉及的问题是在全球化和多元文化共存的今天,华裔女性是如何从文化、种族、性别的"他者"地位,逐步走向自我觉醒和自我开拓的.通过文化研究及文学比较等手段对各阶段的文学文本和社会、文化、历史等问题作了较为细致而深入的探讨,追溯了华裔女性生存、发展的艰辛与挫折,揭示华裔女性形象随美国华裔文学发展而演进的脉络;从若干女性问题出发剖析了华裔女性自身的矛盾与迷惑.  相似文献   

11.
文学作为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在市场经济和文化产业的双重语境下也走向了产业化的道路。“文学新桂军”的崛起及其文学与影视的结盟,成为文学产业化的一种新的运作方式,广西文学的影视化可以说是广西文学实现产业化的典型形态。这既扩大了广西文学的影响,也适应了文化产业发展的新格局。探究文学影视化的产业价值,既是对文学本身也是对文化产业的有益思索,这个角度来研究广西文学也就既为研究广西文学开启了新的研究思路,又必将为广西文化产业化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2.
《美国文学简史》以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文学涵养和人文素养为目标,着重介绍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重要哲学思潮及应运而生的作家作品,旨在让学生通过对原著作品的阅读和分析,对美国文学主要体裁的特征、美国文学各主要历史发展时期的文学特征有一个概观了解。通过在课堂教学中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让文学课程发挥其作用,成为提高学生理解与欣赏英语文学语言的渠道,从而使学生养成对英语的敏感性,提升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培养学生的独立分析问题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印第安文化和印第安人的形象在美国主流作家前期创作的文学作品中反复出现,20世纪以来,逐渐销声匿迹,而此时印第安作家以自身为主体的文学创作则开始崛起。印第安文化作为一种民族文化,在文化多元发展的时代理应走出被遗忘的角落。  相似文献   

14.
文化自信是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在全球文化交流背景下,文化自信意味着具有国际视野与中国情怀。基于中国文化自信的美国文学课程教学内容优化是通过英美文化的比较,探索美国文学的特征;通过历史发展的追溯,发现美国文学对中国文化的借鉴之处;通过中西文化的比较,增强中国文化的自信,从而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拥有中国情怀。  相似文献   

15.
美国华裔女作家的《喜福会》对美国华裔文学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以《喜福会》为首的华裔文学中,侧重赞扬女性的独立美德,而贬低华裔男子的形象,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作家们在创作时受到了美国主流文化的影响。本文将首先具体分析《喜福会》一书中出现的华裔男子形象,再具体分析在美国主流文化的引导下,作家们都普遍去贬低或丑化华裔男子形象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16.
用文学伦理学批评理论研究《美国的悲剧》,可以看出美国在经济发展的同时,由于忽略了社会贫富悬殊、道德沦丧等问题,最终造成了"美国的悲剧"的产生。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长期被作为社会批判的工具,“政治——文学”或者“文学——政治”始终是文学研究的精神史线。这个时期,文学也背负着沉重的政治话语,而要消解这种重负,首先要进行记忆还原,当前不少名辈作家的后人开始了这一努力,这种还原构成了当前研究的趋势,从中可发现传统与现代的对接任务仍然艰巨。  相似文献   

18.
“耙粪文学”的产生和发展是由美国的社会环境、政治经济形势所决定的。“耙粪文学”作为进步主义运动的一部分,充分发挥了舆论先锋和文学良心的积极作用,促进了美国进步主义运动。  相似文献   

19.
中国西部文学的出现是一、二十年前的事,但西部文学的出版已是来势不小。然而,观照西部文学创作的整体状况,不能不令人担忧。第一,西部文学的理论定位尚很模糊,各人眼中的西部文学定义均不一样;第二,西部作家的主体性缺失明显,其中尤其要指出的有两个方面,一是西部作家自身的西部自觉意识不够,明显受东部强势文化话语的牵制与影响,二是作家主体的想像力表现脆弱,难以传达出新时代西部人的精神本相。  相似文献   

20.
作为超级大国的美国在世界事务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其影响力日趋扩大。有如此国际影响力的国家,其文化传统上定有独特之处。无论对于现实还是将来,理解并追溯美利坚民族文化传统无疑是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着眼于美国文化传统的形成,通过对早期美国文学作品的分析来探寻美国文化传统形成的背景和原因,并进一步认识早期美国文学在其崇尚个人自由、宣扬民主和平等、倡导务实和追求财富等文化传统理念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