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力上  李静 《财会月刊》2006,(10):46-48
随着我国的国家赔偿制度逐步规范化,对国家赔偿费用的核算便提上了日程。本文对国家赔偿费用的支付方式和会计核算进行了分析,并借鉴国内外先进研究成果对其作了简要评析。  相似文献   

2.
新书架     
新书架《技术监督行政执法新编手册》新书架为了适应新的形势,国家技术监督局政法司法规处继1996年3月对《技术监督行政执法新编手册》进行了首次修订后,于1997年6月再次修订并再版,主要增加了《刑法》(节选)、《国家赔偿法》、《国家赔偿费用管理办法》、...  相似文献   

3.
一、工商行政管理的国家赔偿的范围 1、违法实施罚款、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停产停业、没收财物等行政处罚。 2、违法实施对财产采取查封、扣押、冻结等行政强制措施。 3、违反国家规定征收摊派费用。 4、违法干预生产者和经营者的经营自主权行为。 二、对工商行政管理国家赔偿的几点思考和认识 1、加强对基层行政执法人员的培训。 2、建立实施具体行政行为的“三审”制度,是工商行政管理机关避免国家赔偿的重要措施。“三审”制度即工  相似文献   

4.
国家赔偿法规定的行政赔偿范围,几乎涉及到工商行政执法的所有领域。法规规定对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工作人员追偿部分或者全部赔偿费用,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所以说国家赔偿法在促进执法人员廉政意识、规范执法行为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 加强工商行政管理系统廉政建设,反对腐败是正确贯彻实施国家赔偿法的必要条件和重要保证。绝不可以将商品交换原则引入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政治生活和政务活动,搞钱权交易。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和错案追究制,促进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政,避免  相似文献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以下简称《赔偿法》)实施10年了,然而《赔偿法》对确认程序一直未作详细规定。国家赔偿案件的确认是赔偿案件能否进入国家赔偿的前置程序。确认的重点是解决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职权是否违法。本文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民法院国家赔偿确认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以下简称《规定》)入手,结合我国国家赔偿司法现状,对人民法院国家赔偿确认案件的立案审查略抒管见。  相似文献   

6.
国家赔偿法是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重要体现。适时修改国家赔偿法,完善国家赔偿制度,是我国法治发展的客观要求。目前,《国家赔偿法》的修改与完善已经列入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立法规划。围绕《国家赔偿法》的修改,理论界和实务界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谈谈国家赔偿的范围陈小毛1994年5月12日,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国家赔偿是依照我国国家赔偿法的规定,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职权,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由国家对受害者予以赔...  相似文献   

8.
法律援助编辑同志:我是一个进城经营餐饮业的农民。上个月,我在去菜市场采购的路上,和正在执行公务的国家机关干部谢某发生交通事故,双方的摩托车撞到一起。在理论的过程中,双方发生撕打。我多处受伤,经法医鉴定为轻微伤乙级,用去治疗费用900多元,我多次向谢某索要均被其拒绝。有人告诉我,谢某是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而且事发时正在执行公务,我可以要求国家赔偿。请问:我可以要求并得到国家赔偿吗?  相似文献   

9.
向明 《财会月刊》2008,(3):43-43
赔偿是对受损失方的经济、财产以及精神损失的补偿。按照赔偿性质的不同,在纳税上也各有不同。1.国家赔偿的纳税规定。国家赔偿是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因违法行使职权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而按照《国家赔偿法》有关规定给予的赔偿。国家赔偿又分为行政赔偿和刑事赔偿,国家对当事人的损失赔偿仅限于直接损失。《国家赔偿法》第三十四条规定:“对赔偿请求人取得的赔偿金不予征税。”  相似文献   

10.
国家赔偿法源于民法,是现代资本主义的产物,1873年,法国最早建立了国家赔偿制度。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一直重视国家赔偿问题,1982年《宪法》、1986年《民法通则》、1989年《行政诉讼法》都规定了国家承担赔偿责任的制度。国家赔偿包括立法赔偿、行政赔偿、司法赔偿和军事赔偿。今年5  相似文献   

11.
1994年5月12日通过,已于1995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深刻体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精神与宪法原则,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因此,认真研究《国家赔偿法》实施问题,探讨排除《国家赔偿法》实施障碍的种种方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个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 笔者认为,目前《国家赔偿法》实施方面的最大阻碍因素不在立法本身(当然这决不意味着可以忽视该法自身的完善)。而在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对国家赔偿的抵触情绪,也即心理阻却。  相似文献   

12.
一、国家赔偿范围的比较 1.关于赔偿事项范围在韩国及一些西方国家立法中,一般只对国家赔偿事项范围用一个概括性条予以规定,即由国家赔偿法法典对赔偿范围设定统一的标准,凡符合标准的都属于国家赔偿范围,而不作详细列举。韩国国家赔偿法第2条规定:“公务员执行职务,因故意或过失违反法令致使他人受损害……国家或地方自治团体应赔偿其损害。”  相似文献   

13.
《数据》2008,(11):6-6
《广州日报》10月25日呼吁已久的精神损害纳入国家赔偿范围,终于有了回应。23日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首次审议的《国家赔偿法(修正案草案)》,在精神损害赔偿方面有了突破性进展,首次将精神损害纳入国家赔偿范围。  相似文献   

14.
论我国国家赔偿法的立法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赔偿法是规定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职权侵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国家依法予以赔偿的法律规范。《国家赔偿法》的制定,落实了宪法的规定,使国家赔偿法得以制度化。国家赔偿法对于依法保护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促进国家机关依法行使职权、协调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法制的进步,不足之处也逐渐显露,13年来实际履行的效果并不理想,在司法实践中很多案件难以施行。许多案件引起群众的哗然,面对这样的现状,我们不得不对此予以关注。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归责原则单一,赔偿范围过窄、赔偿程序不合理、赔偿标准过低等方面。就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作者认为在立法方面针对国家赔偿法的归责原则可采用违法或过错责任原则为主、无过错责任原则为辅的多元归责体系;就赔偿范围过窄问题应进一步扩大国家赔偿的范围;对于赔偿程序不合理,则需要科学系统地设计国家赔偿程序;针对国家赔偿标准过低这个问题,必须根据各地区实际情况予以适当提高,调整国家赔偿的方式和标准,切实维护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真正体现国家赔偿法的立法初衰.积极推动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进程。  相似文献   

15.
刘静  党琳 《中外企业家》2009,(3X):118-118
国家赔偿的归责原则是国家赔偿责任的理论基石,是从法律价值上判断国家在何种情况下承担赔偿责任的根本标准和依据。但自我国国家赔偿制度实施以来,一元化的归责原则体系缺陷已暴露出来,已不能适应社会实践的需求,重构国家赔偿法归责原则体系已经成为摆在立法部门和理论界面前的一大课题。  相似文献   

16.
曹骥 《东方企业文化》2011,(16):114+107
新国家赔偿法首次将精神损害纳入国家赔偿范围,从制度上确立了我国国家赔偿中的精神损害赔偿制度,是立法上的一大进步,但是在施行过程中,由于规定过于简单,对于精神损害程度如何认定、赔礼道歉等承担责任的方式如何适用、精神损害的具体赔偿标准等问题,都没有具体规定,需要进一步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7.
王帅  米文鹏 《中外企业家》2016,(11):158-158
我国《国家赔偿法》确立了以金钱赔偿为主、返还财产和恢复原状为补充的财产损害的国家赔偿方式。基于此,对目前返还财产"三要件"和恢复原状"四要件"说提出质疑,并提出返还财产的"有条件三要件"说和恢复原状的"有条件四要件"说。  相似文献   

18.
赔偿是对受损失方的经济、财产以及精神损失的补偿。按照赔偿性质的不同,在纳税上也各有不同。1.国家赔偿的纳税规定。国家赔偿是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因违法行使职权侵犯公  相似文献   

19.
经过五年孕育的、1994年5月12日诞生的《国家赔偿法》,已于1995年1月1日开始实施。这是我国继《行政诉讼法》之后又一个重要的法律,它标志着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走上一个新台阶。学习与实施《国家赔偿法》意义十分重大! 一、什么是国家赔偿法? 根据《国家赔偿法》第2条的规定,国家赔偿法是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职权的过程中因违法而侵犯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并造成了损害,由国家来承担赔偿责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从国家赔偿法的定义中,有几个问题需要明确:第一,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具体包括行政机关、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受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侦查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监狱管理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第二,国家赔偿法调整的对象是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执行职务的过程中由于违法行使职权并损害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从而产生的国家与公民、法人、其他组织之间的赔偿关系;第三,违法行使职权,如果合法行使  相似文献   

2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已于今年5月12日由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并将于1995年1月1日起施行。它是我国民主法制建设中的一部重要法律,它的制定与实施,全面确立了国家赔偿制度,完善了我国的国家责任制度。包括技术监督行政机关在内的所有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在公务活动中,违法行使职权造成侵权损害的,都将依照《国家赔偿法》的确定承担赔偿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