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近些年来,国际金融危机频频发生,给世界经济乃至我国外向型经济的发展都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文章通过深入分析近些年来国际上爆发的几次金融危机的背景、原因,总结了导致当代国际金融危机爆发的一些主要因素,最终提出了防范国际金融危机一些建议。希望文章的研究能够给各国包括我国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提供一些防范国际金融危机的参考性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3.
4.
5.
6.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日韩的对外贸易受到强烈冲击,三国之间贸易活动急剧收缩。从结构性原因来看,贸易规模减少与加工贸易急剧萎缩和机械设备出口下降有着直接的关系,反映了三国最终产品市场主要集中在区域外的传统“三角贸易”模式的脆弱性。随着世-界经济开始复苏,三国贸易仍然具有快速增长的条件和空间,但如果继续延续危机前中间产品贸易为主的结构,仍然存在遭受国际环境变化冲击的风险。因此,中日韩三国面临的任务,除了应加强贸易和投资便利化合作,加快货币互换和区域货币稳定机制建设之外,更为重要的在于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以提高最终产品的区域内贸易比重。  相似文献   

7.
论国际金融的协调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金融的发展史同时也是一部国际金融的协调发展史。国际金融从协调发展到不协调再到协调发展的历史进程充分验证了这样一个事实:金融的安全与效率,金融对经济作用的大小,决定于金融协调,金融协调是金融发展的推动力,也是金融发展的保证。  相似文献   

8.
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下,中日韩的对外贸易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中日韩三国之间的贸易活动出现收缩局面。主要是贸易规模的减少和加工贸易的萎缩,以及机械出口额下降。深刻反映了中日韩三国传统三角形贸易的脆弱性。在世界经济慢慢复苏的同时,中日韩三国的贸易市场仍在遭受国际大环境不断的风险冲击。本文对国际金融危机对中日韩贸易的影响做一探究。  相似文献   

9.
10.
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已经逐渐过去,全球经济已经逐渐开始复苏,但是面对着此次国际金融危机的发生,我们更应当从理论和实践过程中进行反思,从操作层面对此次国际金融危机的技术性失误与政策性弊端进行思索,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础原理,从资本主义的矛盾与经济周期的形成机制的源头中进行认识,才能真正理解国际金融危机诞生和对于世界经济产生的影响以及对危机需要采取的科学应对方法。  相似文献   

11.
国际金融的不稳定性与金融衍生品市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2.
13.
梁碧波 《时代经贸》2009,(10):61-64
国际金融危机引致的世界经济衰退,触发了全球性的贸易保护主义浪潮。而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的贸易保护主义又呈现出与以往不同的趋势、形式和特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同时出现贸易保护浪潮;发达国家倾向于选择补贴的保护措施,而发展中国家则纷纷选择提高关税壁垒的手段;发达国家发起的针对来自发展中国家产品的反倾销案在短时间内大增。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全球性的贸易保护浪潮汹涌澎湃的现实与国际社会抵制贸易保护的呼吁和共识形成一个深刻的“悖论”。  相似文献   

14.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对我国出口贸易也会产生巨大的影响.近年来美国的金融危机以及欧洲债务危机的出现已经严重影响到国际的金融发展,要求我国在进行出口贸易的过程中必须要从自身发展的角度出发,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应对.本文就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影响进行了简要的分析,然后就中国应该如何应对金融危机提出若干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增长产生了巨大影响,也必将对各类人群的收入分配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与其他群体相比,尽管中国低收入群体收入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较小,但是由于低收入群体收入水平低,抵御经济风险的能力差,金融危机对其影响仍然巨大。因此,文章提出要以罕见的金融危机为契机将我国的收入差距缩小到合理的范围,建议在当前形势下通过采取以下措施来调节收入分配:一是通过改变当前不合理的收入分配结构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二是增加低收入阶层的收入,保障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体收入稳定;三是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通过就业实现收入保障;四是加大税收制度改革力度,调节收入分配差距;五是加大财政对民生领域的投入。  相似文献   

16.
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机理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1998年1月至2008年10月的月度数据,通过对中国实际利用外资的影响因素进行经验分析后发现,中国股市成交量、对外出口量是影响中国FDI流入的显著内在因素,但经验分析没有发现中国股市规模、人民币汇率和经济增长率会显著影响中国FDI流入的证据。另外,研究还发现,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美国长期资产收益率的上升和OECD国家广义货币供给量的增加,会使中国的实际利用外资数量下降。因此,历史数据并不能说明中国FDI流入受到了跨国公司融资能力的制约。中国必须采取措施降低国际金融危机对FDI流入的负面影响,以保证中国经济的稳定增长。第一,可以采取稳定股市的政策,保持股市活跃交易,以吸引跨国并购资金的流入;第二,可以考虑对人民币进行适度贬值,或至少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避免因西方国家货币贬值对中国出口的不利影响;第三,可以采用诸如提高出口退税率等非汇率政策,保持中国出口的良好前景。  相似文献   

17.
2002年全球金融板块呈现调整特征:一是国际股票市场全线大跌,但其他市场却有不同程度的“好”行情;二是股票、风险投资等直接融资受挫,银行信贷等间接融资重拾风光;三是美元强货币走跌,欧元等弱货币走强;四是美国等强势金融体遭困,东南亚等弱势金融体逞强。与此相对应,中国的对外金融呈现一派繁荣景象,以开放促改革的局面初步形成。  相似文献   

18.
国际金融衍生市场与中国的参与□黄永富一、国际金融衍生市场的发展本世纪七十年代是国际金融体制发生重大变革的年代,随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西方各国纷纷放弃了固定汇率制度,而代之以浮动汇率制度,由于利率和汇率的频繁、剧烈波动,美元相对于日元、马克等主要货...  相似文献   

19.
张书君 《经济师》2011,(6):12-15
国际金融危机的成因主要在于:房地产泡沫是危机的源头;金融衍生品过多掩盖了巨大风险;多重环节的利益链条断裂是危机的深层原因;美联储的宽松货币政策是危机的重要成因;对金融机构放松监管是导致危机的重要因素;金融全球化是危机传导的背景条件。在评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与严重危害基础上,论述了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应对金融危机的做法,主要包括美国、欧盟、中国、日本、加拿大、俄罗斯、巴西、东南亚和国际组织对金融危机的应对,以及各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措施呈现的新变化,并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主要启示进行总结分析。  相似文献   

20.
2008年9月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严重影响中国经济发展,造成增速放缓、贸易下滑紧缩,更为重要的是,造成了中国经济发展的贸易风险、投资风险、市场风险以及对华贸易保护主义兴盛等问题.这是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结果,更是对中国政治智慧的考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