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这个目标符合我国国情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 ,不仅指明了我们在新世纪新阶段继续前进的方向 ,而且对人类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全面小康的提出 ,是人类发展观的重大突破 ,为人类改变传统的发展模式和生活方式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树立了一座崭新的丰碑。“发展”是现时代的主题 ,人类的现实生活无不与其相关 ,人类的未来走向也取决于对它的理解与实践。从古典经济学到现代经济学 ,从经典理性主义和功利主义的发展观到马克思主义发展观 …  相似文献   

2.
举世瞩目的党的十六大的胜利召开,揭开了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篇章,启动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具有划时代的战略意义,必将载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光辉史册.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认真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是一项首要的政治任务.我市象全国各地一样,正在迅速兴起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的热潮.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最根本的是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注意领会精神实质、把握思想精髓、明确报告主题,做到学以致用,用十六大精神指导我市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我们要通过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统一全市干部群众的思想,激励全市干部群众的意志,凝聚全市干部群众的智慧和力量,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更加坚定发展的信心,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紧紧抓住新世纪头二十年这一重要战略机遇期,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掀起新的发展潮,努力把惠州建设成为全面实现宽裕小康的经济强市和文明城市,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相似文献   

3.
4.
新华社编者按为了迎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应新华通讯社的约请,编写了《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党的十六大以来大事记》.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共产党百年目标实现时,中国全面建成小康在世界处于什么样的相对位置?到目前为止,学术界没有给予很好地准确回答.本文研究而得出:中国共产党百年目标实现时,中国的小康社会的世界坐标是基本达到世界平均水平.本文以此为基础构造了小康社会达标率,此指标不仅可用于纵向测度历年中国小康建设的动态历史进程,还可以动态测量世界广大发展中国家是否达到小康水平并进行国际比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国际标准为世界平均水平的意义在于,可以把小康社会由中国独有概念推广为全球共同认可的概念,由中国标准上升为国际标准将极大地增强中国的软实力、制度自信和理论自信.  相似文献   

6.
历史与实践充分证明,中国之所以能够成功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之路,根本原因在于理论创新呼应了实践发展需要。当前,中国式现代化已经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初步任务,发展目标转为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新的实践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相应的现代化理论也亟需回应与创新。面对新的历史使命,我们应在总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经验基础之上,结合下一阶段新任务,创新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与此同时,从高质量发展的视角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新路径,为世界现代化发展贡献中国方案与智慧。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八大在十六大和十七大的基础上,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等五个方面提出了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新要求。明确这些新要求的具体内容,分析其实现的可能性,以促进十八大精神的深入贯彻。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对党的十六大报告学习的基础上 ,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 ,认为小康社会目标的提出是建立在改革开放业已取得的成果之上 ,具有坚实的经济基础。但要实现全面的小康社会 ,必须加快物质文明体系、政治文明体系和精神文明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9.
政党的生命力是政党生存和发展的希望所在。把发展党内民主视为党的生命,作为增强党的生机与活力的源泉.是中国共产党十六大以来理论上的新发展.实践中的新突破。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六大 ,是我们党在新世纪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也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大会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 ,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认真总结党的十五大以来五年的工作 ,回顾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 ,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取得的基本经验。对新世纪、新阶段全面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做出了战略部署。进一步动员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 ,解放思…  相似文献   

11.
彭艺 《技术经济》2003,22(11):1-2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充分体现了当代最先进的科技发展观邓小平指出的“发展高科技 ,实现产业化”的科技发展战略思想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思想 ,是对马克思主义科技学说和生产力理论的创造性发展。中国科技发展的思路 ,将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时俱进的要求做出必要的调整 ,确立新的科技发展理念 ,必须把加快科技进步和创新置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优先地位 ,这正符合当代经济、科技发展规律的要求。这是一个涉及理论与实践方面的课题 ,在这里作些理论思考 :首先 ,要深化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理论认识 ,树立新的科技发展理念。全面…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这是我们党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新的重大发展,不仅对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而且也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新阶段的要求,对发展战略的科学调整。结合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阶段性特  相似文献   

13.
安建萍 《经济论坛》2003,(11):4-5,19
从党的十四大到党的十六大短短10年时间,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以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邓小平理论的实际应用,着眼于对理论问题的实际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敢于突破陈规,敢于说“老祖宗”没有说过的话,在四个方面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经济体制改革的思想。一、创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邓小平经济体制改革思想最富创造性的成果之一,就是把“计划”与“市场”从“制度”层次上剥离出来,赋予了“手段”、“方法”的含义,从而实现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伟大…  相似文献   

14.
张言杰 《经济师》2004,(9):279-279,293
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 ,党的三代领导人经过了艰辛的探索 :毛泽东同志制定了工业化和四个现代化的战略部署 ;邓小平同志提出了小康概念和“三步走”的战略 ;江泽民同志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就使民族复兴的目标日益清晰起来了 ,现在正以求真务实的精神 ,将这个目标一步步地变为现实。  相似文献   

15.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其内涵丰富 ,意义深远。它不仅仅是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质量 ,而是更加着眼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全面建设 ,使我国经济社会得到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6.
任仲平 《商周刊》2012,(23):15-19
过去十年,社会主义中国以不可思议的速度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的比重由4.4%提高到10.4%,从欧盟和美国的进口额双双增长4倍以上,仅近12个月以来,出口到中国市场的外国车就达120万辆。深陷经济危机泥淖的西方慨叹:幸好还有中国人。在世界的天平上,中国已是一个分量越来越重的砝码。历史的发展,远比任何宏大的书写更发人深思。十年短短一瞬,我们和我们脚下的这块土地,所经历与所收获的,都将汇成中国道路不同寻常的历史跨越,标注上一段征程的辉煌,等待下一个征程的出发。  相似文献   

17.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本文以江苏东海县为例,探讨了在高水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面临诸多困难以及在不断解决问题过程中获得的发展成绩和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18.
十六大报告对《资本论》及政治经济学基本理论的新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创立强国富民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说,是我们党改革开放以来,结合当代和中国实际对马克思《资本论》及政治经济学基本理论的重大创新。十六大报告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继续推进和丰富了这一创新,提出了必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经济发展方针,把劳动放在了诸种生产要素的首位,充分肯定了劳动在经济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文化建设和人民的根本利益统一了起来,科学地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从而准确反映了中国改革开放新阶段的客观需要,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9.
20.
《商周刊》2012,(23):8-8
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中,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图1 11月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胡锦涛代表十七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图2 11月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这是胡锦涛、江泽民、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李长春、习近平、李克强、贺国强、周永康在主席台上。图3 11月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