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推行人力资源会计刻不容缓──兼与江鸣同志商讨重庆商学院王飞读了《四川会计》1995年第10期江鸣同志《"人力资源会计"质疑》一文(以下简称"江文"),对其观点实在不敢苟同,特提出进行商讨。一、人力资源会计与传统财务会计的区别"江文"认为人力资源会计与...  相似文献   

2.
人力资源能够作为企业的一项资产──兼答江鸣同志《人力资源会计质疑》武汉大学邓小敏人力资源会计产生于本世纪60年代的美国,80年代开始,我国会计学界曾进行过系统介绍。然而,作为一个新的会计品种,依然存在着许多可疑问题。如江鸣同志在《人力资源会计质疑》(...  相似文献   

3.
谈谈双倍余额减法下对月折旧额公式的理解──兼与雷雨春同志商榷重庆商学院康海雄《四川会计》1996年第2期刊登了雷雨春同志《对应用固定资产折旧双倍余额递减法进行改革的建议》一文(以下简称"雷文"),笔者对此不敢苟同,现谈谈看法,以供探讨。"雷文"认为,...  相似文献   

4.
再论会计信息质量的基本特征──兼与孙菊生同志商榷乐山冶金机械轧辊厂劳秦汉读了孙菊生同志发表于《四川会计》1995年10期的"试论会计信息质量的基本特征──兼与劳秦汉同志商榷"的文章(以下简称"孙文"),获益良多,但笔者对"孙文"提出的我国会计信息质量...  相似文献   

5.
也谈企业发行股票和债券的比较重庆商学院王德龙《四川会计》1993第8期刊登了何明新同志的《企业发行股票和债券比较》一文(以下简称"何文"),其中就发行股票和债券比较了各自的优缺点。笔者认为,除"何文"所述外,还有以下优缺点:一、发行债券优于股票之处。...  相似文献   

6.
股东是不是公司的所有者──兼与程曾泽同志商榷西南财经大学叶忠霞程曾泽同志在《四川会计》1994年第8期发表的《股东是公司的投资者,不是公司的所有者》一文(以下简称"程文")中提出的观点,我不敢苟同,现提出商榷。所有者即是所有权主体。讨论股东是不是公司...  相似文献   

7.
也谈商品削价的会计处理方法渝州大学丁时勇陈茂生同志在"商品削价的会计处理比较"一文中(载《四川会计》1993年8期,以下简称陈文),对商品削价处理方法作了比较和分析,读后受到不少启发。但是对于陈文的一些观点,笔者有不同见解,现提出商榷。一、新颁的商品...  相似文献   

8.
1964年提出人力资源会计这个概念,2001年FASB颁布关于人力资源会计的会计规则《企业和财务报告:来自于新经济的挑战》,近半世纪过去了,人力资源会计举步维艰,究其原因,本人认为人力资源会计有以下问题需要澄清。  相似文献   

9.
一、人力资源会计的涵义 人力资源会计是由美国密西根大学的郝曼森于1964年在其著作《人力资源会计》中首次提出的。郝曼森将人力资源会计定义为对组织的人力资源成本与价值进行计量和报告的一种会计程序和方法。目前较权威的是美国会计学会人力资源会计委员会的定义,认为人力资源会计是鉴别和计量人力资源数据的一种会计程序和方法,其目标是将企业人力资源变化的信息,提供给企业和外界有关人士使用。  相似文献   

10.
江鸣 《四川会计》1995,(10):35-35
人力资源会计质疑《财会通讯》编辑部江鸣现在,不少书刊中都可以看到一个会计新品种──人力资源会计。人力资源会计这个会计新品种,和其他许多会计新品种一样,是会计学大裂变的产物。怎样看待近年来出现的会计学大裂变?会计学一下子裂变出这么多的新品种,是好事还是...  相似文献   

11.
一、人力资源会计的确认 人力资源会计有广义和狭义之分。通常所说的人力资源会计,是指企业人力资源会计,即狭义的人力资源会计。人力资源能否作为企业的一项资产是人力资源会计能否成立的关键。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下面根据资产定义的要点,逐个分析人力资源是否可以作为企业的资产。  相似文献   

12.
人力资源会计是会计学的一个新分支,是对人力资源成本与价值进行计量和报告的一种会计方法,目标是将人力资源无限变化的信息提供给企业和有关人士使用。从1964年,美国密西根大学的郝曼森在《人力资源会计》一书中首次提出了人力资源会计这个概念之后,通过一批会计学者坚持不懈的研究,到今天,人力资源会计逐渐建立起一套比较完善的理论体系,特别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更为人力资源会计的推广创造了历史性的契机。  相似文献   

13.
应刹住“一稿多投”的歪风编辑同志:《四川会计》1989年第3期曾发表《启事》,对一稿多投的人和事,进行了不点名的批评。事隔数年,某些人不遵守定作道德,仍在搞一稿多投。我们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早在1983年10月12日就一针见血地指出:"这种'一切向...  相似文献   

14.
《四川会计》再次被确定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本刊讯近接《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第二版编委会通知,《四川会计》被确定为会计类的核心期刊,并被编入《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第二版(在该书第一版中,《四川会计》被确定为"国民经济管理/会计类核心期刊"),该书即将...  相似文献   

15.
人力资源会计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我国的人力资源管理会计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1980年,上海《文汇报》发表了著名会计学家潘序伦先生的文章,提出我国必须开展人力资源管理会计研究。到80年代中后期,我国会计界出现了人力资源管理会计研究热潮。时至今日,我国人力资源会计仍处于理论研究阶段,实务中尚未得到应用。本文就当前形势下我国推行人力资源会计问题做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6.
电算会计组织若干问题的再探讨──兼与徐鸿同志商榷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叶忠明《四川会计》1995年第10期刊载徐鸿同志《也谈电算化会计作业组织体系》一文(简称徐文),就《四川会计》1995年第1期本人所写《电算化会计组织和手工会计组织的比较》一文(简称...  相似文献   

17.
关于会计改革及会计基本理论研究的再思考南京大学国际商学院杨雄胜一、会计改革中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两则》的颁发实施,使中国财务会计改革从"纸上谈兵"转为"实战状态"。这种改革的必要性毋庸怀疑,问题是这种改革的力度和方式是值得研究的。《两则》颁发实施之初...  相似文献   

18.
人力资源会计作为人力资源管理与会计学相互渗透所形成的新型会计学分支之一,主要研究的是组织人力资源的成本与价值的计量和报告问题,为人力资源管理提供财务信息。自1964年,美国密西根大学的郝曼森首次提出人力资源会计这个概念以来,一大批会计学对此进行了坚持不懈的研究。早在1980年,名会计学家潘序伦先生在《汇报》就提出,我国应开展人力资源会计研究。当前在新经济和知识经济蓬勃发展的新时代,研究人力资源会计问题更是迫切任务。现在国内外对人力资源会计在理论研究上已颇有收获,但在应用上仍困难重重。本拟对此谈些粗略想法。  相似文献   

19.
徐鸿 《四川会计》1995,(10):33-34
也谈电算化会计作业组织体系──兼与叶忠明同志商榷绵阳市电业局徐鸿《四川会计》1995年第1期刊登了叶忠明同志的《电算化会计组织和手工会计组织的比较》一文,对文中提出的电算化会计作业组织问题,笔者有不同看法,现提出来求教。一、电算化对会计工作的改革的根...  相似文献   

20.
中央领导和中央有关部门领导为民政部《乡镇论坛》杂志万村赠刊扶贫富农活动及创刊五周年的题词贺词宋平同志的题词:"办好《乡镇论坛》,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宋任穷同志的题词:"办好《乡镇论坛》,加强农村党组织建设"。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雪洁琼的题词:"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