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公司慈善捐赠信息披露问题在国内外存在很大争议。是否要求公司强制披露慈善捐赠信息要考虑公司慈善捐赠对理性投资者的影响以及公司保护自身商业秘密的需求,而公司慈善捐赠信息披露对伦理投资者的投资选择也有重大影响。公司具有自愿披露慈善捐赠信息的动机,但在我国建立以强制性信息披露为主的慈善捐赠信息披露制度。是为了保护公司利益相关者的知情权、规制公司经营者在慈善捐赠中可能出现的自利行为和不负责行为。当前我国公司慈善捐赠信息披露还存在很大的随意性和不一致性,我国《公司法》、《征券法l-》应明确规定公司慈善捐赠信息披露的形式、内容,要求公司强制披露重大慈善捐赠的决策主体、决议程序、捐赠数额、捐赠对象、受赠人与公司经营层的关系等信息,并建立信息披露豁免配套制度。  相似文献   

2.
公司捐赠行为在公司产生之初,是属于公司权利能力范围之外的问题.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公司社会责任理论的兴起,公司捐赠行为大量涌现,法律也逐渐将其纳入到立法和司法规制中.我国公司法正处在完善与发展阶段,对公司制度的设计应当力求精细化,所以对于公司捐赠也应当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其特点做出更详尽的规定.  相似文献   

3.
转型期的中国资本市场尚不成熟,公司治理的相关法律不健全,媒体治理可以作为法律制度的补充,起到信息传播和公司治理所起不到的作用.本文从媒体报道的动机、治理机制、效果三个方面对现有文献进行了述评,希望对后续研究提供一些启示,更好地发挥媒体报道对企业行为的约束作用,提高我国公司治理的水平,保护广大投资者的利益.  相似文献   

4.
公司慈善捐赠作为现代公司履行社会责任的典型方式,在世界范围内经历了由禁止到允许的发展历程。纵观公司慈善捐赠的整个历史发展脉络,股东利益与社会利益之平衡,乃是理论争端的核心之所在。现代公司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为公司慈善捐赠创造了结构性的历史契机,却又因股东话语权的失落和公司慈善捐赠的资本外流特质,在一定程度上威胁着股东利益的实现。公司慈善捐赠的股东权益保护必须通过公司慈善捐赠决策程序的规范化、信息披露制度的健全化、数额限制的适当化和派生诉讼的科学化来实现对股东权益的多重救济。  相似文献   

5.
本文基于慈善的制度动机和市场转型理论,采用中国市场化指数和上市公司捐赠相关的经验证据,探讨中国新兴市场中制度环境变迁对公司慈善行为的影响;而后,进一步讨论中国市场制度环境变迁对不同产权性质的中国企业的慈善行为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1)市场化改革可以降低中国企业因"主动配合"或"被动选择"而进行慈善捐赠的动机;(2)有着天然的政治关联和政治合法性、拥有垄断或优势市场地位、面临来自地方政府层面压力较小的国有企业,获得了制度环境市场化改革在公司慈善捐赠方面所带来的"制度红利";(3)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不具备足够政治合法性的民营企业可能在制度动机和政府压力的双重作用下不得不"主动配合"捐赠,"被动选择"政治性慈善行为以"购买"制度环境的稳定性或寻求庇护。  相似文献   

6.
美国公司法首创公司终止后责任主体保留制度,并在公司实践中取得了显著的制度绩效。依据我国公司法理论,公司终止后其法律人格丧失,其法律责任免除,公司违法犯罪行为的责任后果转由他人或社会承担,这显然有悖法律的公平和正义精神。为充分保护债权人的利益和有效追诉犯罪,有必要在今后我国公司法中引进公司终止后责任主体保留制度。  相似文献   

7.
关注宗教因素这一典型的非正式制度安排对中国上市公司捐赠行为的影响。使用"Baidu"与"Google"的因特网地图,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注册地和全国重点"寺观(寺庙和道观)"的经、纬度,手工搜集了公司层面和省级层面的宗教数据。使用2004-2010年中国上市公司的捐赠和宗教数据,研究发现公司捐赠的概率及捐赠的强度与宗教因素显著正相关;进一步分析表明,公司捐赠与宗教因素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受到政治联系因素的负向调节作用,揭示了宗教与政治联系对公司捐赠行为所具有的相互替代效应。研究结论可以唤起经济学和管理学领域对宗教这种非正式制度安排的重视。  相似文献   

8.
我国目前的内部风险防范法律制度应法定化。从中国公司发展的实际状况和机构人员自律水平来看,内部风险防范法律制度若不作为法定要求并成为公司治理的重要内容,就得不到公司管理层的足够重视,再完美的制度设计也将流于形式。本文以公司代表人的不当行为为角度,分析了各种不当行为的后果,并提出了各种相应的法律防范措施,以揭示建立公司内部风险防范法律制度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内幕交易通常被各国证券监管部门认定为一种非法的证券交易行为,许多证券市场都引入了内幕交易监管法律制度。本文的研究目的是从公司治理角度来分析哪些因素影响着国内内幕交易监管效率,分析国内监管能否有效遏制内幕交易行为,并从公司价值角度探讨了特定公司治理背景下内幕交易行为能否受到市场自然的惩戒。由此,本文提出了改善监管效率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
公司治理与内幕交易监管效率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内幕交易通常被各国证券监管部门认定为一种非法的证券交易行为,许多证券市场都引入了内幕交易监管法律制度。本文的研究目的是从公司治理角度来分析哪些因素影响着国内内幕交易监管效率,分析国内监管能否有效遏制内幕交易行为,并从公司价值角度探讨了特定公司治理背景下内幕交易行为能否受到市场自然的惩戒。由此,本文提出了改善监管效率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1.
公司及其股东为了自己的利益,常常利用有限责任制度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使公司的债权人蒙受损失.为此,必须建立公司债权人利益保障制度来保护其利益.在公司设立阶段、公司存续期间、公司清算期间建立相应法律制度保障公司债权人利益是现代公司制度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2.
高洁  李晓波  刘耕 《生产力研究》2005,2(10):220-223
法律理论界一直以来对作为公司有限责任和法人独立人格之基本原则的补充和完善的刺穿公司面纱制度是否引入我国的法律中多有讨论。该文以经济学的角度,从企业契约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公司治理结构和利益相关者理论等四个方面对该制度引入的必要性进行了诠释。  相似文献   

13.
所有利益相关者参与公司治理并非最有效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益相关者公司治理模式强调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最大化,从其目标本身来看,是无可非议的。但该模式通过管理层的广泛任务和分享控制权来内部化股东行为的负外部性,容易产生管理层激励设计难、融资和决策效率低等问题。本文认为,所有利益相关者参与公司治理并不是保护其利益的有效制度安排,而应该在坚持股东价值的范式下,通过契约和法律形式实现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保护。  相似文献   

14.
罗筱蓉 《当代经济》2007,(18):22-23
公司治理结构是指用来协调现代公司制度下公司内部不同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和行为的一系列法律、文化、习惯和制度的统称.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对会计信息披露的影响有着积极作用,然而,当前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的缺陷严重影响着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质量.文章强调公司治理结构的优化,加强公司治理建设要从改善内部治理结构和强化外部约束机制两方面同步入手,并且针对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缺陷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提出了完善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论公司捐赠中的社会责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沈俊丽 《经济师》2006,(11):77-78
文章基于对公司捐赠的劝导型社会责任的分析,提出应当为公司捐赠营造一个良好的慈善环境。从公司内部看,可以通过公司章程对董事的捐赠决策权进行约束;从公司外部看,国家要改革现行的税收制度并严格慈善机构监管制度,使股东和公司能够得到实际的优惠,并明确了解自己捐赠财物的去向,以激励他们做出捐赠的善举。  相似文献   

16.
针对房地产项目公司终止后,如何保护购房人的权益这一焦点问题,分析了中国房地产项目公司终止的相关规定,指出了中国法律对于公司终止后的财产,均一次分配完毕,没有任何剩余财产的实际状况。介绍了公司终止后其责任承担的相关理论和立法例,最后提出了项目公司终止后,为保护购房人利益,应建立业务转让制度、资格保留制度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7.
《公司法》对公司承担社会责任的规定,是我国有关公司社会责任的重要法律条款,也是今后寻求落实公司社会责任的有效途径。不可否认,公司管理者、股东和非股东利益相关者以及社会公众的公司社会责任意识对落实公司社会责任至关重要,但要真正将公司社会责任落到实处,还需要通过具体的法律规定。我国新近颁布的《企业所得税法》关于公益性捐赠支出税前扣除的规定,无疑是落实公司社会责任的重要法律规定。  相似文献   

18.
我国《公司法》对一人公司的专门规定仅七条,没有针对一人公司的特点对一人公司的清理做出特别规定,更没有对清理中对一人公司债权人利益法律保护作出规定。文章通过分析我国一人公司在清理阶段对债权人利益法律保护制度存在的缺陷和不足,进而提出我国一人公司清理中强化对债权人利益保护的法律制度的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19.
我国公司归入权制度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宇 《经济师》2009,(12):78-79
修改后的《公司法》和《证券法》均对公司归入权制度作了初步规定.这将有利于维护公司和股东以及债权人的利益。但与国外立法相比,我国公司归入权制度的规定较为粗略,仍存在不足,因此有必要对归入权制度的相关问题作出较为全面系统的阐述,以期进一步完善我国公司归入权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20.
龚晓川 《经济论坛》2001,(22):41-41,44
公司管理层也即公司的董事、经理作为公司经营者的同时,其自身也是一个经济人。管理层在追求公司利益、股东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必然也会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为维护自身利益,管理层有可能采取措施去防止和挫败一场对公司股东有利的收购,收购与反收购就不可避免地引发股东与管理层之间利益的激烈冲突。既然很难指望处于利益冲突中心又拥有控制权的管理层在收购与反收购之战中能忠实地履行公司、股东的义务,那么从法律上对目标公司管理层的行为予以规制就是非常必要的了。一、国外的管理层规制立法大陆法系国家的公司多属公司内部机构主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