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河南省体育旅游经济圈的构建及开发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南省体育旅游经济圈开发,符合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对河南经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河南体育旅游经济圈内旅游资源丰富,体育旅游经济圈的发展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河南体育旅游经济圈的开发应强化大旅游观念,采取有关各方共同开发旅游资源;注重体制创新,走多渠道投融资的路子;共同培训创新型旅游人才,提供高质量旅游服务等发展河南体育旅游经济圈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2.
在界定长株潭旅游经济圈概念的基础上,依据区域旅游规划原理、区域经济学、经济地理学等相关理论以及对长株潭城市群的旅游资源、旅游设施等的综合分析构建长株潭旅游经济圈,并对其旅游资源进行分类与评价,对旅游形象进行设计,对客源市场进行定位,进一步提出长株潭旅游经济圈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3.
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圈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冬平  杨友孝 《经济地理》2005,25(2):169-172
随着珠三角以城市为主体的区域经济的发展,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圈战略应运而生。建设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圈,可以提升区域经济国际竞争力,促进区域内资源有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泛珠三角构建区域统一大市场的关键在于:①弱化行政区划概念,强化经济圈概念;②以制度整合为突破口,扫清体制障碍。发展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圈的对策是组织创新、机制整合和框架重构。  相似文献   

4.
旅游产业发展的核心是促进旅游经济的增长,探讨三大都市经济圈旅游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对明确旅游发展战略具有现实意义。通过建立计量经济学回归模型,分析了影响三大都市经济圈旅游经济增长的因素,发现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旅游资源禀赋和2003年的非典疫情是影响其旅游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因素,并提出了促进三大都市圈旅游经济增长的战略构想,即确定旅游为新经济增长点,推进旅游业技术进步,开展区域旅游合作。  相似文献   

5.
运用文献资料法、层次分析法对鄂西北体育旅游发展若干问题进行研究,指出该地区地理位置优越、体育文化旅游资源丰富、体育旅游发展空间广阔。影响体育旅游发展的因素主要有基础条件、管理服务、旅游资源、人文环境和政策环境。鄂西北体育旅游发展要紧抓历史机遇,加快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和体育人文旅游资源开发,创新体制机制,盘活市场,才能实现体育旅游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6.
环塔里木经济圈旅游资源丰富而独特,然而受各种不利条件限制,其发展仍处于原始与初级阶段,在对该区域旅游资源的优势与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充分分析后,从宏观角度提出了对其进行系统性开发与整体性开发等观点。  相似文献   

7.
"湛茂阳临港经济圈"的提出,是贯彻广东省委和省政府区域发展重大战略,打造增长极、提升粤西地区整体实力与竞争力的必然选择。21世纪是都市圈主导经济发展的世纪。可以预测,未来国内区域竞争将是都市经济圈之间重量级的较量。当前城市经济圈进一步发展面临的共性障碍,主要是行政体制分割,各自为政,行政性区际关系削弱着甚至是替代了市场性区际关系,以致经济圈内因地方行政主体利益导向而难以做到资源的优化配置及经济融合。城市经济圈的发展是一个动态过程,在这个  相似文献   

8.
采用SWOT分析法,从产业融合视域的背景下分析了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地区体育旅游协同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结果发现,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有着稳固的合作优势,交通网络覆盖范围大,体育旅游资源丰富且文化习俗相近,四市六县景区呈现互补优势;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体育旅游在宏观层面上有非常有利的政策支持和机遇等优势,但体育旅游相关配套设施落后、体育旅游人才缺乏、专业化的运营团队缺乏等问题仍然比较突出,除此之外,收益率依然较低。针对这些问题和挑战提出了相应的策略,希望能为该区域体育旅游协同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环郝阳湖经济圈的旅游资源的现状,作为发展环鄱阳湖经济圈旅游产业的研究基础,利用SWOT分析方法,分析了环鄱阳湖经济圈旅游产业优势、劣势、机会与风险,提出树立生态旅游理念,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创鄱阳湖生态旅游品牌,保证江西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体育旅游作为近年新兴的旅游形式,其影响力在逐年增大。四川省盆缘山地区域具备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是开展体育旅游的较佳场所。采用文献法和实地调研法,研究四川省盆缘山地体育旅游的资源基础和开发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可行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1.
正"丝绸之路经济带"连接了亚太经济圈和欧洲经济圈,是"世界上最长、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这条经济带地域辽阔,矿产、能源、土地及旅游资源丰富,被称为"21世纪的战略能源和资源基地"。如何看待"丝绸之路经济带"对区域经济的影响,业内人士表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是一个极富创造性的想法,"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将带来一个双赢的局  相似文献   

12.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实地调查法,分析四川发展体育旅游经济的作用及其产业优势、资源优势和发展前景,探讨四川体育旅游资源与产业经济互利有益发展的相关措施:充分利用自然人文资源,以品牌带动产业发展,加强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研究与开发,塑造四川体育旅游文化特色,成立区域体育资源开发组织,改善投资软环境,促进相关产业协调发展。在汶川地震灾区,发展体育旅游产业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发展经济,而且是为灾区藏、羌等民族文化的保护、复兴和创造必备的物质条件。  相似文献   

13.
文化视野中的水系旅游资源整合初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系的跨越流动性使得滨水地区的旅游资源整合问题显得尤其重要。“旅游文化圈”是“旅游经济圈。形成的先决条件,水系旅游区域联合开发应以文化整合为基础。从文化的角度整合旅游资源,可以强化水系水域魅力独特的旅游形象并丰富其文化内涵,从而进一步提高其整体竞争力。文章分析了日前我国水系旅游资源整合的现状和文化基础.总结了文化整合的几种途径并提出了若干策略。  相似文献   

14.
京津冀经济圈服务业协调发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京津冀,服务业的协调发展是推动经济圈协调发展的重要力量。从产业经济角度,服务业协调发展能有效促进京津冀经济圈其他产业的协调发展,从而提升经济圈的综合产业竞争力;从区域经济角度,服务业的协调发展能有效促进京津冀经济圈各地优势互补,资源整合,从而优化经济圈的经济结构,提升经济实力。一、京津冀经济圈服务业协调发展状况1.京津冀服务业初步呈现协调发展的良好迹象。京津冀服务业的产业合作方兴未艾。旅游业方面,京津冀三地正酝酿建立无障碍旅游的合作机制,力求实现资源共享,共同打造区域旅游业的品牌;软件业方面,北京和天津的软…  相似文献   

15.
低碳体育旅游是在经济转型背景下提出来的一种新型的体育旅游形式,发展前景比较广阔。目前人们大众对低碳体育旅游理念还缺乏足够的认识,并且传统体育旅游向低碳体育旅游转型比较困难,因此要提高公民意识,建立低碳经济的环保理念;给予低碳体育旅游以政策支持;有效合理的开发旅游资源;建立科学的低碳体育旅游绿色运营模式;大力提高低碳体育旅游服务质量;重视低碳体育旅游领域专业人才的培养;充分挖掘地域文化底蕴,从而实现低碳体育旅游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的关联对于促进物流产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为了研究三大经济圈——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经济圈的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之间的关系,用货运量作物流指标,区域生产总值作经济指标,构建VAR模型,对其结果进行格兰杰因果分析和脉冲响应分析,对比出三大经济圈两个变量之间关系的异同,最后根据计算所得的结论对三大经济圈物流产业和经济的发展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即协调各地区物流资源;降低物流成本,促进区域实体经济发展;增强物流产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关联性;完善产业和区域经济的结构。  相似文献   

17.
体育旅游资源及其开发:营销视角下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前旅游资源开发规划中,往往将资源与市场分裂开来看,对市场的认识不够深刻.本文在回顾了旅游资源及体育旅游资源定义的基础上,给出了自己的定义;同时,根据产品的创新程度和创新周期对体育旅游资源产品化开发的类型进行了划分;最后,文章从营销视角出发,提出了整合营销、STP营销、体验化营销、品牌化营销、可持续营销等五种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18.
运用田野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ArcGIS地图表达法,从生态文明视角对滇西北体育旅游资源开发潜力及空间特征进行研究。研究表明,体育旅游人文资源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开发更能凸显体育旅游资源的整体性价值,体育旅游自然资源更适合作为个体单元进行开发。空间特征以香格里拉普达措国家公园为面状,形成了以香格里拉大峡谷、巴拉格宗大峡谷、哈巴雪山风景区、千湖山等环形体育旅游资源圈;以自然保护区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风景区为线状,形成了以独龙河峡谷河谷南北走向、梅里雪山国家公园等体育旅游资源线状;以大理苍山和丽江的老君山风景区为点状,形成了以滇西北体育旅游为双中心点聚集向四周各周边县市辐射的集散态势。  相似文献   

19.
赵书虹  李琴 《经济地理》2024,(1):185-196
体育旅游精品项目是体育运动的重要空间载体和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依托。基于ArcGIS空间分析方法从总体和区域层面对中国1079个体育旅游精品项目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合地理探测器、叠置分析方法剖析影响精品项目空间分布的主要因子。研究发现:(1)从总体层面来看,体育旅游精品项目呈“东多西少,南多北少”的空间结构特征;空间分布类型为集聚型;空间密度呈“单极多核”分布形态。(2)从区域层面来看,省域尺度精品项目分布极不均衡,空间分布密度差异较大,上海、北京、天津的分布密度最高;分布具有明显空间自相关特征,热点区集中于长三角地区和西南地区。市域尺度精品项目的区域不平衡程度大于省域尺度,热点区主要分布于长三角、京津冀、黔中城市群及青海东部、甘肃西北部等地区。(3)体育旅游精品项目的空间分布受地理环境、社会经济发展、资源禀赋、体育旅游政策环境、交通建设与住宿接待水平等5个维度因素的共同作用和影响,各影响因素对精品项目空间分异的解释度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20.
张洪  夏明 《经济地理》2011,31(12):2116-2121
基于旅游空间结构相关理论,利用统计年鉴及社会统计公报数据,运用因子分析法与引力模型,对安徽省17个地市旅游中心度经济测定,并对其旅游经济联系度与旅游经济联系量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合肥、黄山为安徽旅游核心城市,安徽旅游存在“双核”联动发展模式且旅游发展“南强北弱”态势明显;受地理、交通等因素影响,城市旅游中心性与旅游经济联系量不存在必然联系,安徽存在四大旅游经济圈:大合肥旅游经济圈、皖江城市旅游经济带、皖南国际旅游经济圈、大皖北旅游经济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