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西方就业理论演进的历史轨迹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就业理论从18世纪人口与资源均衡发展的思想萌芽开始,到20世纪90年代至今,有古典经济学派人口均衡发展思想、新古典经济学派就业理论、凯恩斯的就业理论、发展经济学的就业理论、人力资本与就业理论、新古典综合派就业理论、新凯恩斯主义就业理论、新自由主义的反古典经济学派就业理论等诸多经济学流派和就业理论体系。各学派深入探讨产生失业的原因,并形成各自颇具特色的就业理论。回顾和梳理西方就业理论的历史演变轨迹,对解决当前中国的就业问题,具有前瞻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法经济学体系的建立,依赖于两大理论作基础,一是经济学理论,二是法理学基础。在经济学方面,古典自由主义的经济学说为法经济学提供了思想武器,新古典经济学为法经济学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新制度经济学则直接为法经济学提供了方法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正> 张立中同志在《马克思、恩格斯是怎样批判马尔萨斯人口论的——兼论我们今后的人口研究工作》一文中写道:“马克思和恩格斯最先看出了马尔萨斯人口论的错误,为了维护无产阶级的利益,理所当然地、严厉地批判了马尔萨斯反动的人口论。”实际上,最先看出马尔萨斯人口论的错误,从而进行驳斥这种荒谬理论的不是始于马克思和恩格斯。早在马克思、恩格斯以前很久,一些资产阶  相似文献   

4.
中国财政学的发展趋势是在社会共同需要论的基础之上发展公共财政论。近年来, 新制度经济学的兴起对正统经济理论( 新古典经济学) 提出了挑战。新制度经济学的兴起对公共财政论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本文拟对此进行分析, 以期更为全面地认识公共财政论。  相似文献   

5.
中国耕地潜力与保护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马克思地租论为理论基础,以农业经济学、资源经济学、土地经济学和人口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为指导。采用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探讨中国耕地潜力并结合国情提出了可持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上半叶,西方古典经济学派伴随着西方市场经济的成长而崛兴.古典经济学家在当时欧洲"中国热"的氛围影响下对遥远的中国给予了程度不一的关注,他们以经济学家的审视眼光对中国的兴衰进行了研究.本文重点分析了法国重农学派的中国兴盛论、亚当·斯密的中国停滞论和萨伊及约翰·穆勒的中国衰败论,以此勾勒古典经济学家视野中的中国由盛而衰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7.
人口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一直是经济学研究的重要领域。本文从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人口划分、过剩人口、人口素质等方面,比较了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人口经济思想,认为应按照马克思主义研究方法,科学合理地解读和评价西方经济学的人口经济思想,借鉴和吸收其中的有益成分,将马克思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的人口经济理论与中国人口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丰富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人口经济理论,以更好地解决我国的人口问题。  相似文献   

8.
<正> 《经济研究》1979年9月号刊登了张立中同志的题为《马克思、恩格斯是怎样批判马尔萨斯人口论的——兼论我们今后的人口研究工作》一文。文章的第一部分对马尔萨斯人口论的反动性的批判,我们完全同意。但是,在文章的第二部分中,作者又引证了马克思、恩格斯的一些论述来证明马尔萨斯人口论中存在“科学成份和站得住脚的东西”,并且归纳为三点,认为这三点对我国“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对此,我有不同意见,特提出来与张立中同志商榷。张立中同志首先引证了马克思的话:“甚至马尔萨斯也承认,过剩人口对于现代工业来说是必要的,虽然他按照自己的偏狭之见,把它解释成工人人口的绝对过剩,而不是工人人口的相对过剩。”我认为,马克思说马尔萨斯也承认剩余人口对现代工业是必要的,并不  相似文献   

9.
在西方古典经济学中,西斯蒙第和凯恩斯最主要的贡献在于批判了萨伊定律,肯定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必然性。他们所倡导的需求不足论,存在许多相近之处又各具特色。对二者危机思想的比较研究,既可以揭示古典经济学中危机理论发展演进的轨迹,在某种程度上也能够加深对当代西方宏观经济政策的思考。  相似文献   

10.
经济学人     
<正>托马斯·罗伯特·马尔萨斯(1766~1834),英国人口学家、经济学家。马尔萨斯是现代人口学的奠基人,其理论促成了英国全国人口普查的实施,并对现代进化论创始人达尔文和阿尔佛雷德·华莱上产生关键影响。马尔萨斯以其人口理论闻名于世。除人口论外,马尔萨斯的经济理论还包括价值论、利润论、有效需求不足危机论等。尽管马尔萨斯的学术思想悲观,且理论存在很多错误和不足之处,但其影响深远,尤其在人口规律及人口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和有效地解决我国当前人口问题,对于人口理论和方法的研究,应当走在前面。回顾解放以来,我国学术界、理论界在批判马尔萨斯人口论的工作中,揭示出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加以研究和讨论。这些问题主要是:马尔萨斯人口论以及马克思、恩格斯是怎样对待马尔萨斯人口论的;马尔萨斯人口论中有没有站得住脚的东西;我们应当怎样对待马尔萨斯人口论。下面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奇迹全球瞩目,中国经济模式成为学术界热议的话题。该文首先阐述了中国经济模式的涵义和特征,接着从比较优势论、市场论、二元经济论、中性政府论、分权论、政治论、人口论、文化论等八个方面总结了经济学界关于中国经济模式的解释。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虽然是巨大的,但并不是深刻的。下一步关键是要"改革政府",着力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  相似文献   

13.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是一门正在形成中的横跨生态学、经济学、社会学、战略学和法学的新兴学科。构建这一学科体系的理论基础是什么?人口、资源与环境之间及其经济运行过程是否具有内在的本质的联系?至今还未获得令人满意的答案。提出由物质本源论构建起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广义物质变换理论基础;由社会发展构成要素论构建科学发展观的认识论基础;由广义经济学和人口、资源与环境之间的转换、循环、代谢与平衡理论构建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学科理论体系的理论思路。试图揭示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的实质,以期从根本上解决构建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学科的理论基石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世界各国的普遍规律是:城市化与工业化同步推进。然而中国的城市化却明显滞后于工业化。新兴古典经济学运用古典经济学分工和专业化的思想对城市的起源和发展所作的描述,对分析我国城市化滞后及我国应选择何种城市发展战略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在西方经济学说史上,西斯蒙第和凯恩斯处于十分特殊的地位。他们既是古典经济学的继承者。又对古典经济学的根本原则提出了挑战。在经济危机问题的研究方面,他们所倡导的消费不足论,存在许多相近之处又各具特色。对二者经济思想的比较研究,不仅可以揭示危机理论发展演进的轨迹,在某种程度上也能够加深对当代西方宏观经济政策的思考。  相似文献   

16.
文章分析了古典经济学的按所有权和要素分配论,新古典的边际生产力分配论,这两种分配理论把劳动者看作与资本一样的要素,没有提出关于分配的正义理论。马克思根据社会不同发展阶段提出了要素分配、按劳分配和按需分配的理论,提出了以人为本的公平分配理论。  相似文献   

17.
运用交叉科学方法和整体主义方法论,发现新古典方法论的问题在于:方法论构建中的双重标准和社会达尔文主义、对宏观经济研究的不合理认识、认为非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不是经济学的研究范畴、主张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具有普适性、以新古典理性主义作为经济学研究的排他性基石、唯计量方法才是经济学研究。从新古典经济学产生、形成和发展所依赖的欧美社会特性与中国社会特性的差异看,仍处于构建中的中国经济学与其差异将是巨大的。把新古典经济学作为中国的主流经济学,不仅是方法论上的封闭系统,而且不利于中国经济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一、新古典经济学的修正 :索洛模型新古典经济学是以英国经济学家阿弗里德·马歇尔 (AlfredMarshall,184 2~ 192 4 )为创始人 ,他在 19世纪90年代出版的《经济学原理》(1890 )一书中 ,提出了把供求论、边际效用论、生产费用论等融为一体的经济学体系以及均衡价格论、价值论、分配论、局部均衡论、需求弹性、供求弹性等理论体系。二战后 ,为了研究经济的实际增长 ,经济学家索洛 (R .Solow)出版《经济增长理论 :一种解说》。索洛指出 ,增长理论应当描述或解释经济生活具有何种特征 ?它所作的描述究竟怎样 ?究竟在多大程…  相似文献   

19.
苏格兰启蒙运动最为重要的贡献是创建了古典政治经济学。历史地看,在18世纪苏格兰启蒙运动之前,经济学很大程度上还停留在对人口、农业、税收等进行统计的"政治计算"的层次。大卫.休谟、亚当.斯密、亚当.弗格森等苏格兰启蒙思想家通过对政府与市场、私利与公益、经济行为的伦理动机与社会后果等问题的厘清与诠释,使经济学日益挣脱了干涉主义、僧侣式德性的束缚而成为"财富的科学"。重温苏格兰启蒙时期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创建及特质,不仅有助于深化对现代经济学形成与发展的认识,而且能够为在深刻领悟当前我国转型时期经济、政治、社会、伦理问题复杂性的基础上,建立中国经济学理论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根据广义创业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范畴,指出传统经济学对人口价值判断上的偏颇。从正反两方面简要论述了创业主体、创业客体、创业过程等环节中,人口,尤其是就业创业人口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核心和关键作用,即"人口超值论",人力资源因素不仅在微观组织中地位突出,而且在宏观经济领域仍然居于第一资源的地位,是产生中国人口型经济和人口生产力的重要基础。最后指出"中国人口无益论"的伪命题性,以及人口管理体制转型、发展人口型经济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