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区域经济优势比较及案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是“上海市虹口区经济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的部分研究成果。采用了区域经济学中的偏离-份额分析法,对虹口区、黄浦区、杨浦区所组成的工业系统进行了整体、结构和竞争力三方面的比较分析,找出了诸区工业中。哪些工业行业优于整体区域,哪此不如整体区域。该分析结果,已为虹口区的经济发展战略决策提供了极好的支持。 相似文献
2.
3.
郑州市区域经济比较优势及其发展战略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比较优势理论的研究,构建了比较优势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静态比较优势理论对郑州市的各大产业及若干行业部门进行分析,得出第一产业为其劣势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为其优势产业,并对郑州市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4.
资源禀赋、比较优势与区域经济增长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分析自然资源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以加拿大经济史学家哈罗德·因尼斯和W.A.麦肯托斯创立的大宗产品理论最为代表.本文以我国2001年的各省区能源资源数据为例,研究它与区域经济增长的相关关系.实证结果表明我国自然资源富集省区呈现出依赖论所描述的特征. 相似文献
5.
作为江苏省欠发达城市之一的宿迁市,其经济发展的质量决定了江苏省缩小南北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能否实现。通过分析宿迁市周边所接受辐射的经济区域,结合其建市十多年来发展成就与经验深入探讨,提出了宿迁市充分利用后发优势与多经济区域辐射优势叠加的若干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6.
7.
云南省位于我国西南边界,地处低纬度高原,地理位置特殊,地形地貌复杂,所以气候也很复杂.全省气候类型丰富多样,有北热带、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南温带、中温带和高原气候区共7个气候类型.同时,由于云南特殊的地理位置导致云南的地形地貌也相当特殊,这使得云南省的自然资源相当丰富.本文主要探讨了云南在发展其特色产业时具有的突出优势,并分析了其为产业选择提供的多种途径,多种选择. 相似文献
8.
比较优势理论与农业区域专业化发展——以福建省为例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应用比较优势理论探讨农业区域专业化发展问题。理论推导得出,按照区域农产品生产优势来选建农业专业化部门能够实现农业增效,提高农业生产整体水平。以福建省为例,采用区位商和平均值法分析了主要农产品生产比较优势。结果表明,福建省多数县份的一种或几种农产品具有显著比较优势,农业生产的区域专业化已现端倪。但目前大多数县份主导产品不显著,专业化生产与农业资源禀赋不相协调。按照县域农产品的比较优势创建农业专业化部门,将是福建省解决"三农"问题和协调县域之间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10.
探讨了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基本内涵,以及基于区际交通的区域经济空间协同网络的构建。通过分析泛欧交通网的发展构成及其区域影响,从综合运输体系、投融资制度、区际高速铁路以及交通管理体制等的建设方面,进一步明确交通运输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中的主要助推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1.
文章在比较了传统的区域优势理论与现代竞争优势理论的异同的基础上,分析了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区域竞争理论在竞争观念、竞争环境、竞争方式和竞争层次等四个方面所出现的新特点,并提出在这种背景下,应从立足已有比较优势、加强区域合作和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等几个方面来提升区域竞争优势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河北省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旅游业发展可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区域经济的发展对旅游产业具有支撑作用。河北省应进一步发展区域经济,开发旅游项目、提高游客的重游率、建立旅游文献数据库等,进而促进旅游业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3.
王振军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1,(18):23-23
立足本地实际,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整合各方面的力量,千方百计加快发展步伐,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不至于掉队落伍,才能实现后来居上,才能在国民经济中发挥重要的基础作用。 相似文献
14.
15.
一、我国农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我国学者对此问题已有很多研究。概括起来,我国农业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1)价格方面。我国农产品价格普遍偏高,主要原因是成本高于国际市场成本。其中仅有生猪具有比较优势,大米和棉花略高,其它则都处于绝对劣势状态。 (2)质量方面。我国农产品在病虫害防治,减少污染,粮食与食物的营养构成方面,与发达国家比还有较大差距。在优良品 相似文献
16.
21世纪能够参与经济竞争并且在激烈的经济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是大城市和形成一体化的城市群体。区域与区域之间的竞争、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越来越多地呈现出大城市和形成一体化城市群体的竞争。只有大城市和形成一体化紧密联系的城市群体才能形成足够的产业集群效应和规模经济效应。文章通过总结国内外一体化的研究现状与确定兰白经济圈产业结构优化与配置的基础上,运用产业地理集中指数确定兰白经济一体化的产业整合程度。基于研究结果,提出相关政策建议,这对推动甘肃省的中心带动战略、推动兰白经济一体化进程,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1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