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旅游共生机制是区域旅游竞合持续稳定发展的保障.在分析共生理论相关内容的基础上,探讨北部湾区域旅游竞合发展的五种主要机制,即跨界区域合作的保障机制,多层次、多形式的区域旅游合作机制,旅游教育合作、旅游人才交流培训机制,组织协调机制,利益分配机制;以期更好地推动该区域旅游业的一体互惠共生发展.  相似文献   

2.
本文利用共生演化理论和方法探讨区域创新系统演化阶段、路径和机制。首先探讨了区域创新系统共生演化的单利共生阶段、差异互利共生阶段和均衡互利共生阶段的特点和形成机理;其次分析了区域创新系统共生演化路径,论证了其由单利共生阶段向差异互利共生阶段再向均衡互利共生阶段演化的机制;最后提出了区域创新系统共生演化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基于共生理论的区域旅游竞合研究--以淮海经济区为例   总被引:101,自引:6,他引:101  
吴泓  顾朝林 《经济地理》2004,24(1):104-109
从共生概念和内涵入手,研究基于共生理论的区域旅游竞合。在此基础上,以淮海经济区为例,分析了淮海经济区区域背景和旅游竞合条件,对跨行政区域旅游竞合模式和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武陵山区域旅游合作共生系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丹丹 《经济研究导刊》2014,(3):244-246,299
生物共生与区域旅游合作之间的有机联系具有很强的一致性。通过引入共生理论,分析武陵山区域旅游合作的共生系统的生成与优化,并提出提高武陵山区域旅游合作共生单元的主质参量,培养和利用有利的共生环境,拓展区域旅游合作的共生界面等促进武陵山区域旅游合作的建议及措施。  相似文献   

5.
张春琳  邓小艳 《经济研究导刊》2012,(26):102-103,112
建设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是湖北省提出的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的重大决策,不仅是对老区人民的深情回报,也是实现中部崛起进而推动全国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需要;不仅是政治上的需要,也是经济发展的需要;不仅是改变当地面貌的需要,也是实现当地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因此,基于共生理论的视角,从共生单元、共生界面、共生模式和共生机制4个方面分析了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区域旅游的共生关系,并提出了大别山区域旅游的发展战略,以促进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旅游经济的发展并带动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6.
在目前拉萨旅游产品开发过程中,宗教旅游正逐渐成为旅游供给部门以及外地旅游者的共同甚至唯一认知.针对这种单一化倾向,文章立足共生理论,对拉萨旅游产品深度与广度开发的共生环境、共生单元、共生模式进行系统分析,提出拉萨旅游产品开发中的“共生进化”发展模式.研究结果对于拉萨旅游资源的深度挖掘、游客满意度的提升、旅游竞争力的提高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旅游与环境保护的冲突及其共生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构建和谐社会是旅游发展的根本目标,环境保护问题是发展和谐旅游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以现实案例为切入点,从经济利益、监督管理体制和相关立法以及旅游活动本身三方面讨论旅游与环境保护之间存在的现实冲突,并据此提出建立包括三权分离的监督管理模式和政府业绩综合考核模式,以及针对大众的全方位教育模式在内的共生发展模式的设想.  相似文献   

8.
集群创新主要是集群企业的共生创新。本文从集群的共生本质谈起,深入分析了影响企业共生体创新的主要因素,提出集群企业共生创新的路径:以企业共生体的深入分工积累创新知识源;以多重共生介质实现共生企业间充分的物质、信息和能量的交流合作;以支配共生介质使企业共生创新走上快速创新轨道。  相似文献   

9.
10.
李向农  丁艳平 《经济师》2007,(10):244-245
实现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文章探讨了旅游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之间的共生互动关系,运用共生理论,构建了旅游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共生互动结构模型,指出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良性互动持续发展的关键是要确保系统向对称性互惠共生方向进化,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与传统经济学的消费者均衡相比较,旅游消费者的效用最大化水平,不仅受货币收入水平的制约,还要受时间因素的制约。对于高收入水平的消费者来说,货币收入的约束是软约束,时间因素的约束则是硬约束;对于低收入水平,则可能相反。  相似文献   

12.
区域品牌效应是建立在企业形象、产品形象、品牌形象和原产地等概念基础上的,区域品牌形象处于强势,这个区域中的企业品牌就很容易被市场上的消费者接受.文章研究了区域品牌效应形成的条件,并且分析晋江已具备以"体育"为内容发展区域品牌的条件,提出其拓展区域体育品牌效应的主要途径--当地政府担当主体责任人把重点放在区域品牌形象提升方面,形成在消费者熟知并且认同的区域品牌形象.  相似文献   

13.
区域品牌效应是建立在企业形象、产品形象、品牌形象和原产地等概念基础上的,区域品牌形象处于强势,这个区域中的企业品牌就很容易被市场上的消费者接受。文章研究了区域品牌效应形成的条件,并且分析晋江已具备以“体育”为内容发展区域品牌的条件,提出其拓展区域体育品牌效应的主要途径——当地政府担当主体责任人把重点放在区域品牌形象提升方面,形成在消费者熟知并且认同的区域品牌形象。  相似文献   

14.
赵敏 《经济地理》2008,28(1):29-32
区域共生的形成和发展,需要区域共同物流先行,整合长株潭的现有物流资源,形成统一的、全方位的、多层次的、快捷高效互动的共同物流系统,对于区域一体化的形成和发展十分重要。文章首先阐述区域共生与共同物流理念,分析了长株潭城市物流网络基础设施规划基本情况,提出了物流基础设施功能整合对物流网络机制的促进作用,并根据上述内容,就加快长株潭物流网络互动发展的对策进行了初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谯琳  李娜 《生产力研究》2024,(2):43-47+161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也是中国在面临全球环境挑战时的必然选择,为全球可持续发展提供经验和借鉴。文章从内涵、价值意蕴及实践路径三重视角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进行分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内涵从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态内涵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内涵三个角度进行探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包含着丰富的价值意蕴,有利于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增强社会的公平正义,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在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上,为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实践路径具体包括加强生态文明理念、提升环境治理现代化水平以及积极参与全球生态治理。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中缅边境经济合作区作为研究对象,对边境地带的区域旅游合作作为主要研究内容,通过多种理论知识对中缅边境经济合作区域开展区域合作模式的构建以及路径的选择继续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7.
彭春华  曹前程 《经济师》2009,(9):260-261
区域经济的均衡与非均衡发展,是市场经济规律与政府战略选择的双重结果,文章认为均衡与非均衡发展是内在统一,政府合理地选择均衡与非均衡发展策略,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从广州市的整体经济发展的阶段来看,应当选择均衡发展策略,促进落后地区发展;从从化市经济发展阶段来看,应当选择非均衡发展策略,培育经济增长极。  相似文献   

18.
我国国际旅游的区域差异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本文分析了我国国际旅游前进中的波动特征,重点研究了我国国际旅游的沿海内陆差异及省际差异,并根据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及旅游资源的组合状况将我国分为四类地区,针对每一类地区的国际旅游的发展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9.
西北地区旅游经济与交通业共生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国强  汪慧玲  许倩 《经济地理》2019,39(10):223-230
以共生理论为指导,在西北五省(区)旅游经济和交通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的基础上,通过2001—2015年共生单元间共生度和共生系数的对比分析,对各省(区)旅游经济和交通业之间的共生发展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①西北地区及各省旅游经济和交通业综合发展水平指数呈稳步上升趋势。②5A、4A级景区和民用航空所占权重较高,分别对旅游经济和交通业起重要支撑作用。③从共生度来看,2002—2015年,陕西、青海、新疆表现为正向非对称共生关系,宁夏为近似正向对称关系,甘肃为寄生关系。④从共生系数来看,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在0.5~1.0之间,表明旅游经济的影响较大,旅游经济发展驱动交通业的发展;而新疆在0~0.5之间,表明交通业影响较大,交通业发展先于旅游经济,对旅游经济发展支撑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20.
周志宏 《经济地理》2012,(1):159-162
县域旅游的局限性决定了县域旅游必须要走区域旅游互动联合的道路,只有在更为广阔的区域内进行竞争和合作,才能提高县域旅游的竞争力。从分析湘阴县融入长株潭旅游圈的有利条件和障碍出发,构想了湘阴旅游融入长株潭旅游圈的定位——“左公故里,休闲水乡”,最后,从规划、布局、交通、信息、产品、生态等六方面对湘阴旅游融入长株潭旅游圈的路径做了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