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理论价值与阶段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理论的提出有着明显的实践背景。近年来取得的成果具有研究方向的针对性、研究路径的实践性、研究内容的高层性、研究成果的阵地性等特点。研究的理论价值在于使我国的经济改革的方法论得到升华、综合体制改革理论得到深化、和谐社会建设理论得到丰富。当前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存在顺应特定时期需要、具有扩展性和全面性、注重协调性、具备创新性和渐进性等阶段特征。  相似文献   

2.
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改革进入攻坚阶段的产物,是一块被赋予特殊权能的试验田,具有区域环境优化功能、增长极辐射功能、内生制度创新功能。而产业集群作为另一推进区域发展的力量源,在实际发展中则出现了创新能力不足、竞争优势刚性和网络封闭性问题。因此,探讨试验区对区域集群化发展所起的作用,则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发展模式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和经济特区的比较 (一)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和经济特区的相同点 (1)改革目的相同.无论是改革开放初期建立经济特区,还是在现阶段建立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其目的都是为.了寻找改革的突破口,通过局部的试验和总结.  相似文献   

4.
综合配套改革与区域经济发展若干问题研究述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5年以来,国务院先后批准上海浦东、天津滨海新区等城市综合配套改革,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作为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新的战略重点,正在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本文较为系统地梳理了目前国内关于综合配套改革的主要观点,包括综合配套改革的内涵及其特征;综合配套改革的主要任务和目标设定;以及推进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若干对策及思考。  相似文献   

5.
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改革是一种“试错”的过程,但是,它的意义尤为重大。我国改革开放已经进入了“攻坚”阶段,试验区将依靠本区域的优势来突破改革的“瓶颈”处挑战。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存在的问题也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因此,对其特征及发展模式的探索,将会对周围地区的经济发展产生积极的带动作用。为了实现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和平发展,为了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综合配套改革区的道路探索将是一个热点问题,因为,它将作为我国新一轮改革的突破口,这不仅关系到逐渐扩大的两极分化问题,还将影响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落实和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6.
增长极理论与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增长极理论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曾经受到来自各方的质疑。增长极理论的生命力在于"佩鲁式"的回归与充实。基于制度创新的增长极理论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这样的一个尝试。基于制度创新的增长极理论对于转型的中国经济发展起到现实的指导作用,也构成了目前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和发展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大陆桥视野》2008,(4):37-38
西安是国家科学研究、高等教育、国防科技和装备工业的重要基地,为全国科技发展和赶超世界先进水平提供了重要的物质技术条件和精神动力,创造出大量科技成果,综合科技实力居全国城市前列。西安高新区被国家确定为建设世界一流科技园区的六个试点园区之一,国家唯一的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和唯一的航天高技术产业基地在西安设立。这些都是宝贵的自主创新资源。  相似文献   

8.
整体配套问题县级综合改革的关键是各项改革要配套进行。今天所追求的经济发展已经不是过去那种单纯的经济增长,而是在可持续发展的大框架下追求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事实上,无论机构改革、乡镇企业改革,还是社会保障、小城镇以及农业产业化等方面的改革,其中的任何一...  相似文献   

9.
“中等收入陷阱”还是“转型陷阱”?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现在需要警惕的不是所谓“中等收入陷阱”,而是“转型陷阱”。“转型陷阱”指的是,在改革和转型过程中形成的既得利益格局阻止进一步变革的过程,要求维持现状,希望将某些具有过渡性特征的体制因素定型化,形成最有利于其利益最大化的“混合型体制”,并由此导致经济社会发展的畸形化和经济社会问题的不断积累。“中等收入陷阱”的突出表现是原有支撑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耗尽而形成的经济停滞,而“转型陷阱”的主要表现则是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畸形化。我们现在所处的状态既不是改革处于胶着状态,也不是改革受挫,也不是改革处于停滞状态,甚至也不是向旧体制倒退,而是将转型中某一特殊“过渡形态”定型化,形成以维护既得利益为主要目标的混合型体制。现在中国问题的关键是要打破“转型陷阱”的逻辑,在公平正义的基础上重新凝聚改革共识,坚定不移地走向现代文明。  相似文献   

10.
国家综合配套改革区与制度的空间演化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建立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不仅是为了促进滨海新区及天津市的发展,更重要的是推动环渤海地区,乃至整个北方地区的发展,形成新的区域发展模式。这就要求在理论上不仅要考虑到技术、制度的因素,也要考虑到空间的因素对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理论模型的影响。具体研究空间因素对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影响有助于准确理解和把握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空间作用,形成新的区域增长方式和区域发展模式,为在全国范围内贯彻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崭新的思路和视角。  相似文献   

11.
优化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金融资源配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杰 《经济导刊》2007,(9):36-37
2007年6月7日,国家发改委出台《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批准重庆市和成都市设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重庆市和成都市突破体制性障碍,建成国家重大政策的试验基地,统筹城乡发展的先行样板.  相似文献   

12.
经济转型中的制度陷阱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经济转型过程中形成了无效制度安排长期存在的制度陷阱,从而使许多转型国家陷入一种持续的秩序分裂与经济衰退状态。能否成功跨越制度陷阱将直接影响到转型国家能否建立起一种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制度陷阱的形成与转型国家制度变迁的初始条件、社会利益结构、转型战略选择以及政府行为具有密切关联。经验表明,转型国家需要在一个有能力的政府的主导下,通过审慎的转型战略选择来循序渐进地推动制度改革,从而成功跨越制度陷阱,建立起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  相似文献   

13.
以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城市(群)为研究对象,在对城市(群)1998-2007年知识产权与综合建设进行全面评分的基础上,对知识产权与综合建设各因素进行相关分析,探讨知识产权在投入、成果、运用、管理和保护等方面,与包括经济、社会、环境在内的城市(群)综合建设水平的关联性。研究结果表明,知识产权与城市经济、社会、环境建设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对知识产权与城市综合建设的作用机制进行探讨,在此基础上提出城市群通过把握知识产权发展方向、范围等提升综合建设水平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4.
《大陆桥视野》2008,(4):34-3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采取的是以点开放带动区域不均衡发展战略,20世纪80年代深圳的开发开放形成了珠三角地区的发展与繁荣,90年代浦东开发开放带动了长三角地区的快速发展。进入新世纪以来,天津滨海新区的开发建设给环渤海湾城市群的发展注入了强劲活力。连云港地处沿海巾部和新亚欧大陆桥东端,具有“连接南北、沟通东西”的重要战略位置。温家宝总理提出“要使连云港成为连接沿海地带包括环渤海湾、长江三角洲以及浙江、福建的一个中间环节,又使连云港成为陇海线经济发展与沿海经济发展相沟通的一个纽带”,并认为“搞好连云港的规划和建设.加快连云港的建设步伐”是一个可以作为中央和江苏省加以进一步论证的问题。江苏省委、省政府也提出要举全省之力发展连云港,使连云港成为苏北振兴的龙头和第一增长极,使连云港成为江苏省乃至全国的又一个开放创新区。  相似文献   

15.
《大陆桥视野》2009,(4):47-48
议案提出者:咸阳市人民政府案由 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以全方位的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先试先行为特征,以完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为目标,具有全国意义的改革试验区。设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国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我国改革开放基本国策的深化和创新。2005年以来,国务院相继批准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成渝、武汉、长株潭等地区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  相似文献   

16.
综合配套改革是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新特区)的设立,担负着当前国家改革的紧急任务,反映了时代的要求,也为原有的经济特区(老特区)的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7.
本文试图从阿马蒂亚·森的理论出发来解读中国当前综合配套改革的必然性、综合配套性,论证其核心是“以人为本”,其实质是制度的变迁。  相似文献   

18.
创新能力是衡量创新型城市群综合竞争力的关键指标.本文首先对创新型城市群及其创新能力进行了界定,并构建了创新型城市群的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接着,在比较各种评价方法适应性的基础上,选用基于三角白化权函数的灰色评估模型对长株潭"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的创新能力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长株潭城市群创新能力已进入较强行列.其中,技术创新能力较强.科研基础较好;产业创新能力刚刚由一般转入较强,产业创新成效比较显著;创新环境和综合经济效益能力仍处于一般水平,但创新环境有向较强转变的趋势.最后,结合实证结果和长株潭地区发展的瓶颈问题,提出有效提升城市群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文章主要讨论制度变迁过程中那些无效率的制度均衡是如何形成的.在时利益集团经济行为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主要考察了Dayis和North理论意义上的第一和第二行动集团在制度变迁中的作用.研究表明,由于利益集团自身利益与社会利益之间存在着冲突,因此即使是启动和推进制度变迁过程的第一和第二行动集团,也有可能妨碍制度变迁迭至最优点,使其掉入"陷阱"之中.  相似文献   

20.
以经济转型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来自韩国的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等收入陷阱是指发展中国家经过一段时间的快速增长后,经济增长失速的现象。许多国家在人均收入达到美国水平的20%~40%之后,落入了中等收入陷阱。韩国是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少数国家之一。20世纪80年代,民营经济的创新投资激发了技术创新热潮,快速的技术创新推动了韩国生产率的提升,缓解了工资上涨的压力,使韩国跨越了中等收入陷阱。文章重点研究了韩国摆脱中等收入陷阱的经济转型历程,并力图为中国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