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山西因煤而兴,为煤所困。2011年11月,国务院批准山西省作为"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下称"综改区")。这是我国继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深圳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等之后批复的第九个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也是第一个全省域、全方位、系统性的国家级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综改的关键在实践,通过先行先试加快山西产业调整步伐,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太钢集团就是依靠先行先试转型综改试验区政策从最初的拿来主义到树立自己的优势品牌,走出了一条良性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2.
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作为中国改革的最新形式,体现了中国区域经济政策的发展和演化。从国家区域经济政策与特殊经济区的关系入手,阐述了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设立的背景、目的、内涵,分析了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和最初经济特区的异同点。  相似文献   

3.
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发展模式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和经济特区的比较 (一)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和经济特区的相同点 (1)改革目的相同.无论是改革开放初期建立经济特区,还是在现阶段建立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其目的都是为.了寻找改革的突破口,通过局部的试验和总结.  相似文献   

4.
《大陆桥视野》2009,(4):47-48
议案提出者:咸阳市人民政府案由 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以全方位的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先试先行为特征,以完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为目标,具有全国意义的改革试验区。设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国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我国改革开放基本国策的深化和创新。2005年以来,国务院相继批准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成渝、武汉、长株潭等地区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  相似文献   

5.
国家综合配套改革区与制度的空间演化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建立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不仅是为了促进滨海新区及天津市的发展,更重要的是推动环渤海地区,乃至整个北方地区的发展,形成新的区域发展模式。这就要求在理论上不仅要考虑到技术、制度的因素,也要考虑到空间的因素对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理论模型的影响。具体研究空间因素对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影响有助于准确理解和把握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空间作用,形成新的区域增长方式和区域发展模式,为在全国范围内贯彻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崭新的思路和视角。  相似文献   

6.
综合配套改革与区域经济发展若干问题研究述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5年以来,国务院先后批准上海浦东、天津滨海新区等城市综合配套改革,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作为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新的战略重点,正在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本文较为系统地梳理了目前国内关于综合配套改革的主要观点,包括综合配套改革的内涵及其特征;综合配套改革的主要任务和目标设定;以及推进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若干对策及思考。  相似文献   

7.
全国新一轮科学发展观的贯彻与落实,给武汉城市圈"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改革与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8.
增长极理论与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增长极理论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曾经受到来自各方的质疑。增长极理论的生命力在于"佩鲁式"的回归与充实。基于制度创新的增长极理论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这样的一个尝试。基于制度创新的增长极理论对于转型的中国经济发展起到现实的指导作用,也构成了目前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和发展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综合配套改革是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新特区)的设立,担负着当前国家改革的紧急任务,反映了时代的要求,也为原有的经济特区(老特区)的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0.
戴鸿广 《当代经济》2007,(17):58-59
综合配套改革是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新特区)的设立,担负着当前国家改革的紧急任务,反映了时代的要求,也为原有的经济特区(老特区)的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1.
新形势下,山西省作为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土地的高效利用的内容又有了新的补充,以太原市为例,介绍了土地高效利用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经济师》2019,(2)
文章以山西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和产业结构转型为背景,结合山西制造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对山西先进制造业发展进行研究,提出山西先进制造业发展的思路方向和路径,对促进山西制造业向高端、智能、绿色方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张耀军  张涛  李硕 《经济问题》2012,(9):126-128
山西省在2010年被国务院设立为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迎来了转型发展的良好机遇。对于转型发展,尤其是经济转型发展而言,人口问题也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从经济转型发展与就业需求的角度对山西省人口需求进行了探讨,预测到2020年实现经济转型所需要的人口数在3811.4万人至4531.9万人之间。同时与现有人口预测之间进行比较,提出完成转型发展在优化人口需求方面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正式批准重庆成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所谓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就是缩小城乡的区别,最后都变化为社区。而中国社区中存在一个问题就是手术后恢复或残疾人的体育康复没有具体的实施,大多数人都是走出医院后自己康复,其实这是社区康复的一个重要步骤,讨论现阶段如何将社区康复与我们常见的体育康复有机的结合起来形成社区体育康复,满足患者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张慧敏  暴丽艳 《经济师》2014,(2):146-147
面对当前严重的全球环境问题、资源压力问题,世界各国政府均在积极探索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方式,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可持续发展等,都已成为世界各个国家的战略发展之首。山西作为我国最大的能源重化工基地、中部重镇,其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的走势对"十二五"期间国家战略的全面实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也基于此,2010年12月,国务院批准山西成为全国最大的全省域、全方位、系统性进行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国家级试验区。结合山西实际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协调措施。不仅为山西资源经济转型制度创新奠定重要的参考基础和实际价值,更对国内其他省份的经济转型发展制度创新与战略研究提供有益的帮助。  相似文献   

16.
滨海新区与浦东新区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海浦东新区和天津滨海新区先后被批准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两地区具有不同的开发历史及经济特征,对比两者在综合配套改革过程中的不同之处,具有一定实际意义。对比两者开展综合配套改革基础条件的差异,对两者综合配套改革进行比较和分析,借鉴浦东新区的主要经验,有助于滨海新区的综合配套改革。  相似文献   

17.
《大陆桥视野》2010,(4):57-59
鲁南临港产业带地处中国大陆海岸线中部,位于山东半岛南翼。南临江苏省,包括山东省日照市和临沂市的菖南县,陆域面积7062平方公里,海域面积6000多平方公里。国家和山东省高度重视该区域的发展,2008年3月,我们向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提出将该区域列为国家级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建议,受到国家高度重视和有关部委大力支持。省委、省政府已列入全省综合配套改革试点,  相似文献   

18.
范苑 《经济师》2011,(7):216-216,218
国务院批准山西作为全国第九个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对于山西未来发展是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机遇。作为煤炭大省,试验区的批准为山西省大力发展煤炭循环经济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契机。文章主要针对山西煤炭产业循环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发展方针、原则及相应的对策,以期对现实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9.
我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理论价值与阶段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理论的提出有着明显的实践背景。近年来取得的成果具有研究方向的针对性、研究路径的实践性、研究内容的高层性、研究成果的阵地性等特点。研究的理论价值在于使我国的经济改革的方法论得到升华、综合体制改革理论得到深化、和谐社会建设理论得到丰富。当前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存在顺应特定时期需要、具有扩展性和全面性、注重协调性、具备创新性和渐进性等阶段特征。  相似文献   

20.
山西省作为中国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太原市资源型产业转型和结构调整提供了重要平台。然而,太原产业发展的战略决策长期受路径依赖,资源型产业特征的惯性依然非常强大,使其作为省会城市的核心地位和区域中心城市的特征明显削弱。通过研究区域中心城市产业转型的规律,分析太原经济圈对太原市产业转型的强大拉动作用,提出太原市产业转型与升级的空间战略,为太原市的产业转型和跨越式发展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