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论文从产业安全涵义、产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产业控制力评价体系、构建我国产业安全防范机制几个方面对目前外资进入对产业安全影响有关研究的文献进行了梳理与系统的综述。  相似文献   

2.
低碳农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气候变暖的大趋势下,低碳农业逐渐成为农业经济领域的新探究热点。但是,迄今为止关于低碳农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还鲜有文献发表,学术界对农业低碳发展的研究和考察大都限于对低碳农业发展的定性探讨上,对低碳农业的量化评价还没有建立一套完整的衡量标准。因此,如何科学地阐述评估低碳农业发展水平,构建合理有效的低碳农业综合评价体系,对推进我国农业生产方式的低碳转型意义重大。有鉴于此,对低碳农业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进行若干探讨,以期为科学的量化评价农业低碳化发展水平提供若干依据,实现对低碳农业评价由定性描述向定量分析的转变;并在此基础上对广东省低碳农业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以为农业决策者制订和实施科学的低碳政策,促进我国尤其是广东农业的低碳转型发展提供有效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安全及其评价探析   总被引:47,自引:0,他引:47  
资源、生态环境问题是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和基础。本文首次提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安全的概念、特点;并以浙江省嘉兴市为例,讨论了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安全评价的基本过程和方法;提出了包括资源生态环境压力、质量和保护整治能力三方面指标在内的评价指标体系,不安全标准值的确定和不安全指数的计算方法,提出了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安全建设的途径和对策。  相似文献   

4.
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和实现程度需要科学的指标体系进行评价和衡量。在遵循客观性、重点性、可行性、可比性、导向性和动态性原则的基础上,可以将我国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视作一个系统,其内容包括农业生产手段、农业生产能力和结构、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农业生态环境4个一级指标以及14个二级指标和28个三级指标。  相似文献   

5.
农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农业领域实施清洁生产以防治面源污染已日渐开展,但是,农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的缺失不利于对农业清洁生产水平进行定位,亦不利于反映清洁生产实施绩效.已见报道的农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在指标项设置以及基准值、权重值、指标分值的确定等方面存在不足.该研究对各类指标项进行了梳理,从农业清洁生产的内涵及需求出发,构建了农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在分析我国农业生产现状的基础上,以农业生产先进水平的数据为基础,确定了各指标的基准值,并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依据本指标体系进行计算和评分,可量化农业清洁生产水平,为推动农业清洁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构建符合中国国情、体现矿山安全生产特点的安全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对于恰当评价安全生产状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矿山安全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应遵循重要性、责任性、简明性、相关性、动态性、地域性等原则。在此前提下,从指标体系的维度定位和评价权重分配角度思考矿山安全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并依据矿山安全审计主要内容,构建了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7.
中国农业保险绩效状况,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者因遭受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等所带来的经济风险的避免或减少程度,在健全农业保险制度、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背景下,本文对中国农业保险绩效评价进行了研究.首先根据农业保险绩效的基本内容和维度构成,从投入、产出、效果三大评价维度出发,构建农业保险绩效评价的层次体系;再结合我国农业保险的实际情况,确定了7项二级评价指标和37项三级评价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最后利用多指标合成法计算评价得分,并进行科学合理的农业保险绩效排名.  相似文献   

8.
低碳农业发展的综合评价——以四川省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了构建低碳农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并构建了低碳农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利用层次分析法(AHP)计算了评价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权系数;最后,利用已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四川省的低碳农业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价,并与全国低碳农业发展水平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四川省低碳农业自2002年起得到了快速发展,其整体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农业减排和环境发展指标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成为阻碍四川省低碳农业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  相似文献   

9.
对生态安全的概念、生态环境安全指标体系的构建和测评方法,进行了初步研究,重点运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针对河南省生态环境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了生态环境安全指标体系的测评,从中发现规律,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0.
农业科技进步评价研究——以宁波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科技进步,因此如何评价农业科技进步的现状及作用,对指导农业和农村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在分析了建立农业科技进步评价指标体系的重要意义和选择综合指标体系法的原因的基础上,介绍了农业科技进步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过程及赋权方法,并利用该指标体系对宁波市的9个县(市、区)进行了评价和分析。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河北省11个地区为例,利用2005年的截面数据,采用均方差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通过构建生态农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对地区农业生态安全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显示,河北各地区的生态农业安全状态处于非安全期。  相似文献   

12.
农业产业化经营,使得农业产业链变得宽而长,涉农产业形成庞杂的农业产业链网络。在农业领域日渐开放,外资进入农业产业链各个环节的背景下,外资对哪些产业构成威胁,带来哪些不安全因素,是当前农业产业研究的热点。文章基于产业关联理论,构建农业产业链网络模型。在厘清农业产业链关键链环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利用外资安全分析。发现主要安全问题为:以农业生产资料为主的产前环节虽处于基本安全状态,但支持我国农业转向现代化的综合性农业机械、生物化肥、生物农药均掌握在外资手中;产中环节,种植业的种子产业在大豆、玉米、蔬菜等领域被外资垄断,养殖业几乎全部沦陷;产后环节,食用油、加工屠宰被外全面掌控,即便食品制造业、餐饮业外资所占比重不高,但其盈利能力却是国内企业不可企及。针对上述问题,文章给出具体对策建议,以供决策者参考。  相似文献   

13.
作为我国能源消耗主体的企业已将节能视为一项重要的战略性任务.企业节能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为我国企业实施节能提供了有益的现实性参考价值.本文对国内近年关于企业节能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文献进行了较为详尽的系统回顾与梳理,识别出其包含的7个重要的核心关注点:构建原则;影响因素;指标权重;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实证研究;建议对策.在此基础上,对国内研究的特点和局限性进行了总结、分析,并展望其未来可能的研究趋向,以期能为国内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启示.  相似文献   

14.
我国产业安全理论研究综述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从现有文献看,我国对产业安全理论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对产业安全的概念界定及维护产业安全的政策方面。也有学者侧重于对产业安全影响因素的分析,还有的构建了评价产业安全的指标体系,对我国的产业安全度进行定量分析和研究。但总的来说,国内对产业安全的研究仍处于初步阶段,有关产业安全的理论也正在讨论、构建和形成之中。本文对上述研究观点综述如下。一、产业安全的含义虽然学术界对产业安全的含义尚未形成一致的认识,但基本上相对集中于四种观点:第一,产业控制力说。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较多,尽管表述各异,但核心都是强调本国资本对本国…  相似文献   

15.
本文针对淮河流域农业生态环境的特点,依据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从经济、社会和生态三个方面确立了淮河流域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了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模型,并对淮河流域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了评估.最后,提出了提升淮河流域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6.
《经济师》2017,(3)
在高校农业工程本科教学中推行研究性教学是高校课程改革,培养创新型和应用型农业工程人才的重要内容。在课程教学过程中颠覆传统教学理念,注重对教学过程的评价,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课程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是研究性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工程研究性教学课程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对于创新农业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以综合协调度评价为基础,从经济发展,农业现代化两方面构建区域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对四川省各市州四川省区域经济发展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度评价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8.
两型农业刚刚提出,两型农业发展状况是两型农业建设中的主要内容,但是,我国国内对有关两型农业的研究文献甚少.本文结合国内外相关农业发展状况的指导性指标体系,并结合我国地域特点,设计出一套可行的两型农业发展状况的评价指标体系,这对指导两型农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9.
我国农业水资源问题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水资源素有“农业生产的命脉”之称。由于多方面因素影响,我国农业水资源供需缺口越来越大.严重危及我国未来农业生产安全。本文分析了我国的农业水资源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若干保护农业水资源安全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本文研究了农业科技园区建设的相关成果,在此基础上,根据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提出了较为合理的园区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指标的评分标准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