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理解中小企业如何克服资本壁垒是理解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关键。传统的研究强调非正规金融所起的作用。在不否定非正规金融重要性的基础上,本文认为产业集群在中小企业克服资本壁垒上起了关键性的作用。本文构建了一个数理模型,并且通过对濮院羊毛衫产业集群的分工状况以及资金流动状况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产业集群通过分工降低了资本进入门槛;产业集群内部的企业家在日常经营中,通过充分利用社会资本克服了运营资本的困难。  相似文献   

2.
理解中小企业如何克服资本壁垒是理解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关键。传统的研究强调非正规金融所起的作用。在不否定非正规金融重要性的基础上,本文认为产业集群在中小企业克服资本壁垒上起了关键性的作用。本文构建了一个数理模型,并且通过对濮院羊毛衫产业集群的分工状况以及资金流动状况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产业集群通过分工降低了资本进入门槛;产业集群内部的企业家在日常经营中,通过充分利用社会资本克服了运营资本的困难。  相似文献   

3.
注重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打造绿色健康的河北沿海经济隆起带,是实现河北省经济腾飞发展的重要路径,也对从根本上转变河北省经济增长方式和发展模式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本文从产业集群下沿海产业集群的发展状况入手,在研究生态产业理论对产业集群的增长效应实现的条件的基础上,对基于产业生态理论下的河北省沿海产业集群的发展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指标体系的设计内容和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4.
产业地理集中度的国际比较及其对集群战略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集群理论的进展,产业集群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被越来越深刻地揭示出来,但对专业化产业集群还是上下游产业共生产业集群作用更突出存在争论.通过对美国、英国、法国等发达国家与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产业地理集中状况的比较可以看出,国家发展阶段、发展环境、产业类型、产业发展阶段等差异都会影响产业的地理集中.成本敏感的产业或者发展阶段更易形成专业化产业集群,生产集中度高的产业更易通过上下游联系形成产业集群,前者在发展中地区作用比较明显,后者在城市化程度较高的地区作用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5.
产业集群内中小企业融资环境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文章结合我国产业集群内中小企业的发展状况,分析产业集群内企业融资的状况与逻辑,认为在集群紧密的供应链缓解资金需求压力的基础上,产业集群会因为社会资本网络的支持而部分解决资金问题,使群内中小企业得到相对比较充分的金融支持,金融服务业通过内部催化、内外搭桥、外部修正等作用促使集群良好发展。  相似文献   

6.
产业集聚、集群、创新逐渐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流,产业集群创新作为区域经济创新发展的重要载体,有着特有的研究价值.本研究是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基于金融服务业的纽带功能提出其对产业集群创新“引擎”的定位,分析发动金融服务业驱动产业集群创新的思路与模型,并提出金融服务业在产业集群创新中的初步发展路径与对策.  相似文献   

7.
CBD金融集聚与产业集群是共轭驱动发展的关系,即CBD金融集聚与产业集群发展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需要协调互动发展。在我国CBD金融集聚或金融中心构建过程中,政府部门不应盲目构建金融CBD或金融中心,而要在区域经济尤其是产业集聚发展过程中,不断推进差别化的产业政策,引导产业经济结构调整与升级,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平衡发展。同时,应加大金融结构与功能的调整,推进CBD金融集聚与产业集群互动发展,使之与区域经济发展相协调。  相似文献   

8.
倪莉 《时代经贸》2013,(20):44-44,47
支持县域产业集群发展,不仅是政府部门的事,也是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向县域延伸的立足点。本文从产业集聚的视角为出发点,调查分析了广水市风机产业集群的现状、特点以及产业集聚对金融的需求,针对集群企业外部集聚效应的金融需求特点,探索建设银行二级分支机构发展方略,有力推动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孙小强 《经济师》2014,(1):53-55,58
改革开放以来,国内的产业集群发展迅速。在创新型国家构建理念的推动下,其逐渐呈现出技术密集型以及资金密集型特点。产业集群要想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势必离不开大量的资金支持。供应链金融的产生与发展极大地满足了产业集群发展的资金需求。文章首先对产业集群以及供应链金融的相关概念进行阐述,然后对供应链金融在产业集群中的应用进行介绍,最后探索推动产业集群发展的供应链金融策略。  相似文献   

10.
金融产业集聚的区域经济增长研究——以武汉城市圈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兰芳 《当代经济》2010,(13):134-136
本文以产业集群理论为基础,剖析了金融产业集聚对实体经济增长的影响,并以武汉城市圈金融业的发展为例,从分析武汉城市圈金融产业集聚对经济增长的动态效应出发,论证了金融产业集聚对经济发展具有长期增长效应和扩散效应.  相似文献   

11.
许多国家和地区借助发展第三产业实现产业结构升级,保持经济增长,现代服务业集群发展离不开金融企业集聚和金融信用发展.本文比较分析国际上现代服务业集群发展模式与金融企业集聚的共性及其效应,以上海经济和金融发展为例分析金融信用活动与产业结构调整之间的变化关系,探索通过金融企业集聚与发展金融信用促进现代服务业集群发展.  相似文献   

12.
彭建娟 《技术经济》2014,33(9):37-42
构建基于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的误差修正模型和脉冲响应函数,利用2001—2010年中国27个省级行政单位的面板数据,对中国金融发展的3个构成要素——金融发展规模、金融发展结构和银行发展效率与高技术产业的2种技术创新模式——产品创新和过程创新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金融发展与过程创新模式之间存在长期因果关系,但与产品创新模式之间不存在长期因果关系。得出结论:目前中国金融发展对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更多依靠金融发展规模的扩张而非银行发展效率的提升和金融结构的优化;鉴于产品创新是过程创新的目的和载体,目前存在较强的金融体系功能细化需求,该趋势下的产品创新与金融结构发展及银行效率的进一步拟合将进一步提升高技术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我国沪市A股民营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利用其2001—2005年的面板数据,用SPSS13.0统计分析软件检验了各地区政府干预和金融业发展呈现出来的差异对公司债务期限结构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民营上市公司的债务期限结构与企业所在地的政府干预程度正相关,与当地金融业发展水平负相关。  相似文献   

14.
葛敏  许长新 《经济问题》2007,(9):103-106
借鉴生态系统的有关理论,提出了金融产业生态系统的生态承载力概念,界定了其时空、技术和社会经济内涵,分析了其演化的客观性、整体性和动态稳定性特征.重点分析了金融产业生态系统生态承载力的控制因素:经济金融资源承载力、产业生态环境承载力和系统生态弹性力.认为金融产业生态系统要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考虑系统的生态承载力.  相似文献   

15.
经济增长·产业结构·金融发展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3  
本文从金融发展、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的国际比较角度,系统地探讨了经济增长、产业结构与金融发展之间的经济联系,分析了金融发展作用于产业结构变动的系统机理,研究了金融发展与产业发展的模式选择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
利用1989—2009年重庆市的相关数据,从金融相关比率、金融发展效率、保险深度三方面,对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因果关系和相关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存在相关关系,但仅是单向因果关系,产业结构升级并没有促进金融发展;重庆市的金融相关比率促进了第二产业产值比重的变动,金融发展效率与保险深度促进了第三产业产值比重的变动。  相似文献   

17.
金融生态从外部整体上反映了金融服务业对于产业的集聚和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产业集聚也会有利于金融生态环境的优化.金融服务业通过对经济资源的整合与引导作用,以催化集群内部企业的合作创新、吸引优质资本加入、克服创新中的机会主义倾向等形式推动制造业、物流业和相关服务业等形成产业集聚良性循环;同时,产业集聚通过正的外部性作用、建设优质金融客户群、注重信誉的地域根植、提供金融资产更宽泛的良好应用环境来优化金融生态环境,最终形成两者的可持续发展形态.  相似文献   

18.
运用EG指数模型实证分析了2002—2009年间江苏省纺织业产业集聚程度的变化趋势,并计算分析了2002—2009年间江苏省纺织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基于此,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并进行曲线拟合。曲线拟合结果表明:江苏省纺织业的产业集聚度与劳动生产率之间确实存在倒"U"型关系,但倒"U"型曲线中临界点的位置与预期有所不同,这可能是受全球金融危机和江苏省纺织产业在发展中所积累的问题的影响。最后对江苏省纺织产业及其产业集群发展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9.
基于国家企业信用信息登记系统的金融机构微观数据,综合运用NNI、Ripley’s K函数和空间热点聚类等方法,研究1998、2008、2018年中原城市群金融机构空间格局、集聚特征及热点分区,采用泊松回归模型研究中原城市群金融机构空间集聚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中原城市群金融机构空间分布不均衡,金融机构总体和细分行业均呈现出显著的空间集聚特征。(2)空间集聚程度随着地理距离的增加先增强后减弱,金融机构的热点区主要集中在郑州—焦作—新乡和邯郸—邢台—安阳为核心的集聚区。(3)城乡居民储蓄是中原城市群金融机构集聚的核心影响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对外交通联系、政府行为等因素的影响程度不断增强,人力资源、科技投入、对外开放水平的影响较弱。(4)作为内陆欠发达地区的城市群,中原城市群与其他城市群一致,作为高端服务业的金融业倾向于布局在高等级城市,但是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阶段的影响,其金融机构集聚的影响因素与其他城市群有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20.
金融危机下煤炭产业转型发展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煤炭工业是我国重要的能源产业,煤炭工业的健康发展事关国民经济发展和能源安全大局,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我国煤炭工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2008年受金融危机影响,煤炭行业出现产量下滑、价格震荡、企业效益下滑等问题,对煤炭产业的健康发展造成极大影响。对金融危机影响下煤炭产业发展现状及面临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提出了应对金融危机实现煤炭产业转型发展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