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正> 在过去的20年,我国实现了 GDP翻两番而能源消费仅翻一番的成就,未来20年,能否继续这样的成就,中国能源战略将面临严峻的挑战。首先看看能源问题现状。据《科技日报》2003年12月2日报道:(1)我国人均能源可采储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到2000年止,人均已探明石油可开采储量只有2.6吨,人均已探明天然气可采储量1074m~3,人均已探明煤炭可采储量90吨,分别为世界平均值的11.1%、4.3%和55.4%。(2)我国石油产  相似文献   

2.
<正>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能源已经成为一个国家发展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虽然我国煤炭储藏量约6000亿吨,居世界第三位,但我国人口是世界总人口的四分之一,煤炭人均储藏量仅有462吨,远远小于世界平均水平。随着我国热电、煤化工等大型用煤企业需求量呈逐年递增20%以上的上升趋势,按我国现实煤炭消耗量计算,我国煤炭储藏量开采年限只有100多年。另外,我国石油可采储藏量约为34亿吨,居世界第八位,但仅占世界总量  相似文献   

3.
<正> 能源安全形势严峻近来,关于能源的话题牵动着国人的心。在中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中,石油、天然气的消费需求迅速增长,并将在未来中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目前,中国人口占世界总人口21%,可是已探明的煤炭储量只占世界储量的11%、原油占2.4%、天然气仅占1.2%。人均能源资源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石油仅为1/10。而在过去的一年里,高速发展的中国经济使得中国石油进口上升了9%,达到1.2亿  相似文献   

4.
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 根据国际能源机构的统计,石油、天然气和煤炭这3种能源能供人类开采的年限,分别只有40年、50年和240年.  相似文献   

5.
2012年发布的《中国的能源政策》白皮书表明,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能源需求结构特点明显.一方面我国能源对外依存度上升较快,其中石油对外依存度从21世纪初的32%上升至目前的56.7%;另一方面我国人均能源资源拥有量在世界上处于较低水平.白皮书透露,我国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67%、5.4%和7.5%.总体而言,我国能源储备规模较小,应急能力相对较弱,能源安全形势依然比较严峻.  相似文献   

6.
一、中国生态环境安全现状堪忧(一)自然资源支撑持续发展的能力脆弱,资源的需求与供给存在巨大差距,资源短缺与浪费并存 我国的人均资源,尤其对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具有战略意义的耕地、淡水、森林、石油和天然气等资源,人均占有量分别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3、1/4、1/5、1/10、1/22,而且还会随着中国人口基数的扩大而进一步减少。资源供给不足已成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约束。同时,资源短缺与浪费并存。  相似文献   

7.
“天然气——21世纪的能源”已成为全人类的共识,新气田的不断发现、储量的不断增长和新的跨国输气管线的建成以及贸易范围的扩大,加速了天然气工业的全球化和天然气全球化的进程。第21届世界天然气大会把21世纪称为天然气的黄金时代。未来几年内我国天然气需求将快于煤炭和石油,天然气市场在全国范围内将得到较大发展。可以预料,天然气工业将成为21世纪我国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相似文献   

8.
陈侠 《中国经贸》2010,(8):14-15
一、俄罗斯经济与石油 俄罗斯是现在世界范围内已探明油气储量最大的国家,石油和天然气蕴藏量分别占世界油气总储量的13%和35%。2007年油气产量为:石油产量达到4.8亿吨,天然气开采量达剑6562亿立方米。2007年是世界第一大的产油/气国。  相似文献   

9.
郭哲 《新财经》2005,(10):21-24
中国煤炭业家底不清,产量不明,将会严重影响政府决策和企业的投资,甚至会影响到我国的能源安全煤炭对于中国无比重要,至少在现阶段,煤炭的地位是任何一种资源都无法替代的,统计数据很容易地告诉我们这一点。2003年,中国能源生产总量为160300万吨标准煤,其中原煤所占的比重为74.2%,原油所占的比重为15.2%,天然气和水电则分别占2.9%和7.7%;同年,能源消费总量167800万吨标准煤,其中煤炭、石油、天然气和水电所占的比重则分别为67.1%、22.7%、2.8%和7.4%。  相似文献   

10.
一、世界煤炭供给状况 世界煤炭储量十分丰富,但与石油和天然气相比,煤炭的分布更加分散.英国BP公司的最新报告指出,世界煤炭的可采储量约为909064Mt,以2004年的产能计大概可生产164年.而根据该公司过去的报告以及"世界能源展望"(2002年版),世界煤炭以2002年的产能计可生产约200年.  相似文献   

11.
近百年中,能源安全不断地被世界各国列为首要问题。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条件。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支持了近200年来人类社会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但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能源的大量消耗,不仅使人类面临资源枯竭的压力,同时也带来了环境问题的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12.
工业革命之后,世界一次能源经历了两次大的转型,分别是自然能源到煤炭的转型和煤炭到石油的转型。而目前,在世界能源从化石能源向新能源过渡时期,天然气作为最清洁的化石能源,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向天然气过渡是世界趋势。中国正在转变"以煤为主"的战略思维,已经颁布了系列规划和政策,确保能源向天然气转型,相信未来一段时间,中国的能源结构、环境质量、工业生产成本、居民生活水平都将有大幅提高。  相似文献   

13.
仲臣 《开发研究》1994,(1):9-10
加速塔里木石油勘探开发的对策仲臣石油、天然气作为重要能源和化工原料,在现代经济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从油气资源人均水平来看,我国仅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5。油气资源形势严峻,后备储量严重不足。作为具有战略接替意义的塔里木石油勘探开发的技术经济状况...  相似文献   

14.
俄罗斯——中国油气安全最重要的地缘选择之一中国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但中国的常规能源资源并不丰富,特别是石油。近年来,中国经济对石油需求的年增长速度已达到16%左右,远远超过世界6-7%的平均水平。预计到2010、2015和2020年,石油进口依存度将分别上升到45.  相似文献   

15.
张宝生 《科学决策》2005,(12):53-55
煤炭、石油和天然气是世界一次能源的主体。当前,世界范围内最重要的一次能源是石油,天然气是最具新强成长力的能源,而煤炭则作为有清洁使用条件的必要能源成分。中国的能源资源有其特殊性,其资源结构恰恰与这种优势结构及其发展趋势相背离,因而进行中国能源结构问题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截至年末,中国煤炭探明可采储量占世界可采储量的,石油占,天然气占。人均煤炭占有量仅约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石油仅约,天然气仅约。目前,中国已经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矿石能源消费国和温室气体排放国。全国每年因酸雨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占当年的,并且使中国在世界上面临  相似文献   

17.
我国的能源储备特点决定了煤炭在能源结构中的主导地位,长期以来,煤炭占我国一次消费的比重为70%左右,是维护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投入。为了促进煤炭行业的健康发展,我国从1984年开始进行煤炭价格形成机制改革,以价格手段促进煤炭增产和企业发展。与石油和天然气相比,我国煤炭价格形成机制的市场化改革开始较早,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协整理论定量分析新疆能源消费结构变动对能源强度的影响。结论表明,煤炭占比每增加1%,能源强度就会上升0.258516%;石油天然气水电的占比每增加1%,能源强度分别会下降0.232627%、0.282060%和0.773237%,降低煤炭消费比重、提高煤炭利用效率,对改进新疆能源强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能源消费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通过Johansen协整分析、向量误差修正模型、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的方法,利用1953~2007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对我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了经验检验。检验结果表明我国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存在着长期的均衡稳定关系,煤炭、石油、天然气三种能源消费分别与我国经济增长存在单向格兰杰因果关系。在一定滞后期内,三种能源消费均对我国经济增长具有正向冲击效用,且煤炭消费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正向冲击效用远大于石油、天然气消费的正向冲击效用。  相似文献   

20.
<正>台湾资源贫乏,能源供给对外依赖性大,能源工业规模相对较小。能源电力工业包括煤炭工业、石油与天然气工业、电力工业及其他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台湾煤炭资源经上百年的开发,储量已大大减少,只有1亿吨,决定了今日台湾煤炭工业趋于衰落。2000年煤炭产量只有8.3万吨。台湾能源供需特征石油与天然气自产能力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