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英法农村劳动力转移城市化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经济史的角度看,英法农村劳动力转移开始得最早,城市化进程最快,最具代表性.考察英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历程和原因,探究法国农村劳动力流向和现代化过程,从中可以发现农村人口城市化的共性,得出规律性的结论:第一,发展生产力、实现工业化是实现城市化进程的重要手段;第二,发展小城镇是实现城市化的重要途径;第三,消除劳动力转移的制度障碍并建立社会保障机制是促进城市化的根本保证等.这些结论对于寻求发展中国家城市化道路,尤其是对加快我国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城市化进程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从农村劳动力素质提高对建设农村现代化、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影响和意义,进一步从农村的实际出发,分析了农村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劳动力素质的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推进农村现代化建设,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的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3.
在福建省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其核心问题,而此问题面临的困境主要在于农业深层次的体制性障碍和结构性障碍造成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瓶颈”。要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序转移,其路径是:推进工业化发展,扩大就业空间;实行“离土又离乡”的异地转移;以制度创新促进劳动力转移;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乡镇企业以及加快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等。  相似文献   

4.
文章从分析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关系入手,提出小城镇建设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必由之路,进而提出通过小城镇建设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几点对策,即:以政府职能转变为切入点,大力营造和优化劳动力进镇就业与创业的软硬环境:以户籍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彻底打破和消除劳动力合理流动的体制与政策障碍;以改革和发展教育为抓手,全面培育和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文化与科技素质。  相似文献   

5.
面对我国农村存在大量过剩劳动力和劳动力素质较差的现状,本文提出“股田制”能够有效推动农村过剩劳动力的转移。分别从土地制度的变革、农业产业化进程的加快和农民素质的提高三个方面论述了“股田制”对农村过剩劳动力转移的影响。最后,本文认为“股田制”是推动农村过剩劳动力转移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6.
嘉兴农村劳动力转移能力的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的增长,嘉兴农村富裕劳动力问题日益突出,成为农民增收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障碍。文章认为,乡镇企业的发展速度不快、城市化水平滞后,农村居民整体素质低以及户籍、社会保障等制度的限制,是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因素。为此,必须壮大县域经济,提高城市化水平;强化职业技术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能力;改进政府服务,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7.
“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劳动力规模和就业状况差异显著,劳动力资源大国的老龄化趋势明显,农村和农业劳动力转移空间也持续缩小;由于各国工业化进程不同,劳动力产业结构存在明显差别;各国劳动力受教育程度、质量和技能水平呈现明显的层次性,工资和社会保障水平随着各国人力资本增长而提升;由于劳动力市场制度和风险管控能力存在差异,不同国家的劳动力市场风险不一,但国际贸易增长、对外投资扩张和人口跨国流动也为劳动力发展带来了良好的机遇。因此,国家和区域间劳动力流动将有助于“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均衡发展。中国的劳动力市场在总量和结构方面优劣势并存,应积极推进劳动力市场制度改革,借助“一带一路”建设优化人力资源结构、提高劳动力素质,并积极推动劳动力市场的区域一体化,促使劳动力资源更好地服务于“一带一路”建设。  相似文献   

8.
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农村女性劳动力已成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农村女性劳动力受教育程度低,这成为制约其转移的瓶颈。本文分析了农村女性劳动力转移与其受教育程度的关系,指出了提高农村女性素质的具体途径和方法,最重要的是大力推进农村基础教育,加强农村女性职业技术培训,同时农村女性还应依靠自身努力。  相似文献   

9.
农民收入增长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因素中,作用最显著的有物质资本、劳动力素质和劳动力转移比例.其中:劳动力素质对农民收入增长的贡献最大,这表明了加强农村教育、提高人口素质的必要性;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对人均收入影响不显著;而劳动力从农业部门向非农业部门就业的流动则对农民收入呈现负的显著性影响,表明农村劳动力转移已经到了一个临界点.  相似文献   

10.
缺乏积极的城市化推进模式是中国城市化整体发展滞后的重要原因。旨在扩大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思路模式是中国城市化进程加速发展的理性选择。基于扩大非农就业的路径选择,城市化促进模式体现为一个政策体系:提高农村劳动力的非农就业收入,降低农村劳动力的非农就业成本,扩大非农产业市场的劳动需求,完善城市就业制度。  相似文献   

11.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但由于当前农民自身素质、就业环境等诸多问题的影响,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形势却不容乐观。我们必须采取多种措施,提高农民的素质,拓宽就业空间,优化就业环境,积极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  相似文献   

12.
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化的进程,总会引发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村人口减少。从目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趋势和效用看,我们可以肯定地说:农村劳动力转移是提高农民收入和发展农村经济的最佳选择。要实现农村劳动力顺利地转移,我们应当:真正给予农民“国民待遇”;彻底减轻农民“转业”的负担;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实现农村土地的“资本化”;放手让农民填补城市“空间”;大力加强对农民、农村劳动力的教育。  相似文献   

13.
农村劳动力的成功转移,是一个国家现代化进程中的必经之路 .本文以劳动力转移理论为依据,分析了西部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因素;在借鉴国内外发达国家和地区经验的基础上,指出:发展职业教育,提高劳动力素质与技能,是实现中国西部农村劳动力成功转移的先导与关键;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顺利转移是关系我国三农问题能否顺利解决的重中之重。城乡之间巨大的收入落差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内在动力,大力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可以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保障,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实现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将为劳动力转移及工农业协调发展,提供持续的动力。  相似文献   

15.
农村劳动人口大规模向城市迁移流动,对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整合产生了深远影响.合理、有序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是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城乡统筹必须解决的现实问题.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缺失显性化,用国家正式制度推进农村劳动力合理转移已成为当务之急.本文对现阶段城乡劳动力流动政策进行简介,分析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政策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6.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及对策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十五期间,我国的目标是转移农村劳动力4000万,但是由于农村剩余劳动力总体规模较大,化素质较低,再加上城市下岗职工增多,乡镇企业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呈下降趋势,制约着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为了加速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我们要注意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化素质,同时要进行户籍制度改革,并积极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发展战略,吸引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  相似文献   

17.
南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在于郊县经济的发展。郊县经济发展的关键是实现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推进郊县城市化的进程,促进郊县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实现农民向市民的转变。南京郊县正面临着国际产业资本加快向长三角地区转移、全省实施沿江开发的大好机遇,正在进入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的时期,笔者认为,为了加速这一城市化进程,必须统一思路,深化认识,实施如下五大战略。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甘肃省农村剩余劳动力及其转移问题进行分析研究表明,随着农业生产效率的逐步提高,现有农业劳动力中的一部分逐步被“挤出”而成为剩余,与此同时,我省农村每年还会新增一定数量的劳动力,这两方面共同作用,就使我省农村的剩余劳动力越来越多。如何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已成为我省亟待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为此,文章提出了实施农业内部消化,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推进城镇化进程,建设和完善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等推动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农村女性劳动力转移有利于新型城镇化和工业化的推进,也有利于农民增收和乡村振兴。基于江苏省14个村庄597位农村女性劳动力的调查数据,运用Logit模型分析农村女性劳动力就近转移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就近转移已成为农村女性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渠道,个人特征、家庭禀赋和制度环境等多重因素对农村女性劳动力就近转移产生影响;受教育程度和家务分担程度的提高、家庭收入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以及家人的支持和自身的返乡意愿,均能显著促进农村女性劳动力就近转移。应积极开展农村女性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促进夫妻合作型家务劳动,优化农村女性创业环境,创造农村女性就业机会,以持续推动我国农村女性劳动力就近转移。  相似文献   

20.
当前我国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从就业弹性和就业矛盾来看,劳动力供大于求,就业滑坡的原因在于经济结构调整、劳动力素质问题、劳动力转移成本高、劳动力市场供求信息不畅等方面。其相应的战略对策有:加大宏观调控的力度,促进经济结构的合理布局;从源头上解决劳动力总量过剩,节制劳动力供给,减轻就业压力;通过城镇就业制度建设,建立劳动力流动的市场调节机制和市场体系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