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东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不足,劳动力文化素质结构低,现有的人力资本存量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形成制约,致使转移就业的劳动力素质层次低,转移收入不高,在就业行业与领域的选择上处于劣势,就业具有间歇性和非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蒋国平 《商场现代化》2005,(36):302-304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是关系到农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由于我国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偏低,农村劳动力的低素质乃是制约其转移的瓶颈.加大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发展教育不仅能提高农村人口的整体素质,而且是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最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是关系到农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由于我国农村劳动力受教程度偏低,农村劳动力的低素质乃是制约其转移的瓶颈。加大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发展教育不仅能提高农村人口的整体素质,而且是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最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针对二元劳动力市场分割和特殊的转型经济背景,本文将外商直接投资、人力资本和农村剩余劳动力同时纳入新古典一般均衡的分析框架.理论分析表明,外商直接投资通过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边际收益和改变高、低素质剩余劳动力的供给量,从而改变劳动力市场的供需均衡水平.进一步的实证研究发现,外商直接投资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但东部地区外商直接投资的就业吸纳作用要明显大于中西部地区.人力资本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效应具有明显的“U型”曲线特征,东部地区异质型人力资本的“门槛值”为7.46年,而中西部地区相应的“门槛值”为5.88年.在经济转型的现实背景下,充分利用外资产业梯度转移的战略机遇和发挥“干中学效应”加快人力资本积累,将是中国在未来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和实施劳动力资源“二次开发”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5.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现阶段改善农民收入水平低的重要途径,也是未来一段时间农民增加收入的现实选择。本文阐述了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特点,并分析了统筹城乡就业对于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促进作用,同时提出了农村劳动力转移产生的几点效益。  相似文献   

6.
陈健  夏兰 《商场现代化》2007,(30):294-295
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转移,需要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以改善转移的层次和效果。因此,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尤为重要。本文着重分析了江西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状况以及人力资本投资在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效应以及具体的作用路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大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基于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供求两方面的因素,引入制度变量,对中国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规模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户人力资本存量以及国民经济二、三产业的发展,是影响中国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最重要因素,而制度变量通过影响二、三产业的发展间接影响非农就业。当前,增加农户的人力资本存量和加强相应的制度建设对农村劳动力的非农就业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利用2001-2012年的面板数据,首先测算了新疆富裕劳动力的数量,明确了劳动力的转移呈现"缓慢增长-加速增长-稳步增长"的发展趋势。对新疆农村富裕劳动力的合理转移应发展二、三产业,推动城市化建设;加大教育培训力度,提升人力资本;拓宽就业信息渠道,提供就业帮助;做好政策宣传,转变农民思想意识。  相似文献   

9.
陈玲 《商》2014,(34):97-97
民生与就业是息息相关的。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机械化进程不断加快,我国农村劳动力处于过剩状态。近些年来。我国政府对于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给予高度重视,并采取一定措施促进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实现高质量就业,城镇化则是解决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目前,我国在实现城镇化过程申仍然存在着失衡等问题,这样就会阻碍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整体质量的提高。本文就城镇化对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进行了讨论,重点探究了现实意义、制约因素两方面,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0.
刘大海 《中国市场》2012,(27):49-50
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是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增强就业能力,促进就业转移的重要基础性工作。随着"就业靠培训,岗位凭技能"的企业用人机制不断成熟,农村劳动力就业面临的竞争压力也不断加大,搞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为此,本文对山东省胶州市近几年来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的情况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并提出了相关建议措施,对从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农村劳动力就业能力低弱,已成为现阶段制约其转移的关键因素。本文在对河北省农村劳动力就业能力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基础上,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相关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2.
为加速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进程,迎合中部崛起的发展政策,应做好以下几点:提升河南省农村劳动力的人力资本存量;提高农民收入;合理引导农村劳动力流动;提升农村非农产业对于劳动力吸纳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少数民族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与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如何更好地解决深度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也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现通过对南疆四地州十一县市的少数民族农村劳动力进行问卷调查,从个人特征、家庭特征和就业特征三个维度,利用Logit模型对新疆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性别、学历、汉语能力、务工收入和务工方式对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有显著性影响,并对此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改变现阶段河南农村转移人口就业的现状,探索有效的农村转移人口就业模式和路径,是切实解决农村转移人口就业难题,保障河南省城镇化进程顺利开展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河南省作为全国人口第一大省,又是农业大省,农村劳动力待转数量巨大,培训任务艰巨。本文梳理了当前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现状,通过调查和分析,针对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中存在具体问题,提出强化转移培训工作的相关对策和建议,以期为促进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的稳步推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粮食主产区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地域的选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粮食主产区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年龄和所在村外出务工人数对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就业地域选择有着重要的影响;通过加大粮食主产区农村的基础教育投资,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有针对性地提高农村转移劳动力的职业技能水平,提高粮食主产区农民的受教育程度,可以有效地提高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能力,扩大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地域,使劳动力资源在更大范围内得到有效配置;粮食主产区应该发展适合当地情况的第二、第三产业,提高当地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能力,使更多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出来,尤其是保证年龄较大的农村劳动力可以有机会在当地实现非农就业;粮食主产区的相关政府部门应加强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组织工作,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组织规模和效率。  相似文献   

16.
邵作昌 《中国市场》2006,(1):138-139
近年来,中央十分重视"三农"问题.农村劳动力过剩是“三农”问题的关键.据测算,目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约1.34亿人,每年新增农村劳动力约1000万人,他们几乎全部转化为剩余劳动力.农村劳动力剩余,使许多农民处于失业和半失业状态,农村贫困人口所占比例居高不下.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要从分析制约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各种因素入手,才能对症下药,找出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的具体方案.为此,笔者对山东省济宁市近几年农村劳动力就业情况进行了调查,并获得许多宝贵资料.  相似文献   

17.
从人力资本积累角度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人力资本积累的角度分析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现象,文章认为,劳动力转移可以增加农民工的收入,更重要的是通过边干边学等途径提高农民的人力资本水平。  相似文献   

18.
李娜 《商》2013,(8):210-211
河南省农村劳动力的有效转移,是河南省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农村劳动力的有效转移对于解决我省农村劳动力就业,增加农民收入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对农村劳动力的意义、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为促进河南省农村劳动力的有效转移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邵作昌 《中国市场》2006,(2):138-139
近年来,中央十分重视“三农“问题.农村劳动力过剩是“三农“问题的关键.据测算,目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约1.34亿人,每年新增农村劳动力约1000万人,他们几乎全部转化为剩余劳动力.农村劳动力剩余,使许多农民处于失业和半失业状态,农村贫困人口所占比例居高不下.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要从分析制约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各种因素入手,才能对症下药,找出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的具体方案.为此,笔者对山东省济宁市近几年农村劳动力就业情况进行了调查,并获得许多宝贵资料.……  相似文献   

20.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是在区域基本结构因素制约下,个体主观选择的过程。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空间决策分为动机、环境认知、决策方式三个阶段。使用因子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构方程等方法,对安徽省四个样本村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决策过程进行实证分析,探讨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空间决策因子、空间决策路径的地域差异。结果显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动机和环境认知是影响就业决策的重要因素;动机对环境认知有很强的正向作用,动机通过环境认知对就业决策的中介作用,大部分呈现正向影响,但也有一些呈现负向影响或影响不显著;家乡和家乡城镇就业环境与当前就业地就业环境的差异,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环境认知形成的基础,进而影响其决策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