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6 毫秒
1.
通过与国内先进地区的比较,利用因子分析法分析东北三省的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可以看出,东北三省的科技资源配置规模还比较薄弱,科技资源配置效率不高,企业没有形成技术势力。基于企业家要素和区域一体化创新体系的欠缺,建议相关部门要内重企业家培育,外重区域一体化创新体系完善,全面提升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培育技术势力。  相似文献   

2.
技术势力是企业获取市场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利用因子分析法分析苏南的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结果显示,苏南科技资源配置规模强大,但科技资源配置效率不高,企业没有形成技术势力。原因在于企业家要素和区域一体化创新体系的欠缺,因此,提出要内重企业家培育,外重区域一体化创新体系完善,全面提升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培育技术势力。  相似文献   

3.
黎峰 《当代财经》2022,(2):103-114
在逆全球化浪潮兴起、全球价值链分工受阻的背景下,开展国内价值链分工是否有利于提升中国行业内资源配置效率?相对于区域市场分割,国内价值链分工能产生明显的技术进步效应和资源配置效应。利用2002年和2007年中国省级区域行业层面数据的实证分析表明,东部沿海地区的资源配置效率整体上优于内陆地区,而国内价值分工的不断深入推动了行业内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且该影响在内陆地区更为显著,由此预示区域间资源配置效率差距的收敛。就其影响机理而言,随着国内价值链嵌入程度的加深,内陆地区的产业布局更加集聚,进而推动资源配置效率快速提升。为此,应彻底打破区域间行政壁垒和地方保护主义,以特色产业集群及区域间专业化分工提升东部沿海地区资源配置效率,抢抓国家新西部大开发计划的历史契机推动国内价值链和产业梯度转移。  相似文献   

4.
姜颖  付明 《经济研究导刊》2014,(29):169-170
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在度量区域高等教育的投入水平和产出水平的基础上,进一步度量出区域高等教育的资源配置效率。分析表明,区域高等教育的资源配置效率与投入之间并不存在完全的正相关,因此,若想提升区域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效率,相对于增加投入水平而言,有效地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提升产出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基于2000-2017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实证考察了市场分割对区域创新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市场分割短期内可以保护地方创新主体,促进本地创新资源配置效率提升,但这种促进效应在长期不可持续并逆转为阻碍效应;各地区的市场分割和创新资源配置效率呈现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无论短期还是长期,市场分割都不利于周边地区创新资源的有效配置;市场分割对创新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存在区域异质性,东部地区创新资源配置效率受市场分割的影响最为明显。中国地方政府应该彻底打破地区间市场分割的现状,通过东部地区降低市场分割程度带动中、西部地区作出相应调整,从根本上实现区域创新资源配置效率的协同提高。  相似文献   

6.
科技资源配置效率作为衡量区域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是当前深化要素配置市场化改革的重点。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对中国内地30个省市级数据进行实证分析,从整体性视角揭示影响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条件因素组态。结果发现:单个要素不构成科技资源配置效率提升的阻碍因素,但科研机构发展水平、产业结构调整、研发机构R&D经费支出在促进科技资源配置效率提升方面发挥较为普遍的作用;存在6条关键路径可以提升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包括开拓型、产业升级助推型、科研机构驱动型、产业升级与科研机构发展双轮驱动型、科研机构主导逻辑下的高校驱动型、市场和研发机构双元主导逻辑下的多元主体合力驱动型。因此,为全面提升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可以结合自身资源禀赋和条件因素选择不同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7.
结合超效率SBM模型和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法,以中国内地25个省级行政区政府科研机构为样本,探讨科技资源配置结构、配置方式和配置环境对省级政府科研机构科技资源配置效率提升的组态效应。研究发现:①单个要素不构成高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必要条件,但基础研究强度在科技资源配置效率提升方面发挥了较为普遍的作用;②5种组态均可带来高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分别为由基础研究构成的基础研究型组态;由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构成的科学研究型组态;由基础研究、计划配置和区域开放度构成的基础研究—环境型组态;由基础研究、市场配置、计划配置、产学研合作水平和区域开放度构成的基础研究—平衡型组态;由应用研究、产学研合作水平和区域开放度构成的应用研究—环境型组态。其中,基础研究型组态和基础研究—平衡型组态在提升科技资源配置效率方面更有效;③我国东西部地区政府科研机构科技资源配置效率提升路径存在显著差异。据此,提出各地区政府科研机构应“因地制宜”地采取匹配路径和针对性措施,以有效提升科技资源配置效率。  相似文献   

8.
在系统分析和总结前人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泛珠江三角洲区域的特点,构建了由3个层次指标组成的区域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剖析了投影寻踪技术的实质,针对评价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数据具有高维、非正态特性而不适合用传统统计方法进行分析的实际,提出了应用该指标体系和投影寻踪技术综合评价区域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新方法,对泛珠江三角洲区域科技资源配置的现状进行系统的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9.
福建省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评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技资源配置效率评价分析模型,运用多元统计分析中的主成分分析法,对福建省1990-2004年的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进行分析,以期为制定福建省科技资源配置的宏观调控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企业资源配置优化是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选取2011—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以及对应的股权结构数据,实证分析共同机构投资者对企业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共同机构投资者有助于提升企业资源配置效率,发挥优化效应;作用路径分析显示,共同机构投资者通过改善公司治理、优化投资效率和缓解融资约束路径,进而提升企业资源配置效率;异质性分析表明,共同机构投资者对企业资源配置效率的优化效应在国有企业、低市场化地区和高行业监管环境下更加显著。因此,提出利用共同机构投资者的资源优势和治理优势,推进企业创新资源配置,实现企业间协同联动、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至关重要。在地方政府掌握大量资源的背景下,市场化进程会对政府配置资源的效率有何影响?本文以工业用地配置为切入点,将2008—2013年我国工业用地出让数据与同期工业企业微观数据相匹配,构建每宗工业用地的配置效率指标,研究市场化进程与土地资源配置效率间的关系。结果发现:(1)市场化程度越高的地区,微观层面土地资源配置效率越高;(2)在传导机制上,市场化进程能够规范地方政府行为进而提高配置效率;(3)对于存在经济增长压力和财政压力的城市,市场化进程对土地配置效率的提升作用更大。  相似文献   

12.
肖旭  洪祥镇 《技术经济》2022,41(12):62-76
为探究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不均衡对地区经济差距的影响,采用我国2001—2020年间的省级数据对金融资源配置效率进行测算,基于Dagum基尼系数测度了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空间非均衡特征,通过二次指派程序(QAP)从全样本期和不同时期考察了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对地区经济差距的影响,并尝试从南北视角对上述结果进行解释。本文的研究表明:我国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具有明显的空间不均衡特征,表现为南高北低的“阶梯式”分布格局。全国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对地区经济差距在全样本期考察和分期考察中均存在明显影响,在南北地区中,影响强度存在差异,南方地区虽更早的享受到了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提高促进经济协调发展的红利,但其影响强度整体低于北方地区。  相似文献   

13.
云坡  韩东林 《技术经济》2012,31(3):26-31
利用2009年第二次全国R&D资源清查数据,基于经典的DEA模型,对我国28个制造业行业的R&D资源配置效率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制造业整体的R&D资源配置效率不高,行业间的R&D资源配置效率存在较大差距;技术层次低的制造业行业的R&D资源配置效率普遍低于技术层次较高的制造业行业。最后提出,必须优化资源投入结构、强化经营管理、深化技术创新以及加强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14.
基于DEA的区域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效率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区域高等教育资源优化配置关系到地区高等教育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产出能力,关系到区域的核心竞争力。利用DEA方法及模型,对我国31个省区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状况进行了相对有效性评价与比较分析,以推动各地区高等教育资源优化配置,促进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良性、互动发展,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地区经济增长取决于资源配置能力。资源配置能力受区位条件、要素资源存在状况与资源配置方式的约束。东部沿海地区经济率先发展与持续增长主要源于区位优势所具有的地区资源集聚效应和体制转轨与技术进步所带来的地区资源配置效应。  相似文献   

16.
国外水资源管理模式对湘江水资源统一管理与调配的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城市化进程加速,流域人口不断增加并向沿岸城市迅速集中的背景下,湘江水资源管理存在"条块分割、部门分割"的问题,管理成本高、效率低。借鉴国外水资源管理的经验,建立健全水资源管理法律机制,对湘江水资源实行统一管理和统一调配,以提高管理效率,实现水资源公平配置,为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7.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efficiency in resource allocation in China. We estimate production functions at the provincial level and use these functions to compute time series for marginal products of capital and labor. We found that dispersion in the marginal product of capital declined from 1970 to 1984 and then became stable afterward, whereas the dispersion in the marginal product of labor declined initially but the trend has been reversed since 1993. We argue that this reversal may indicate any of the following: (1) policy-driven labor migration adding to labor market inefficiency; (2) the presence of increasing returns in labor; and (3) both capital and labor having become mobile since 1993. Translated from the Economic Research Journal, 2004, (1) (in Chinese)  相似文献   

18.
李海凤  史燕平 《技术经济》2014,(3):84-89,107
利用2003—2012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借鉴Wurgler的资源配置效率估计模型,实证检验了政治关联对市场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政治关联显著降低了行业投资增长率对其资本产出增长率的灵敏程度,使得市场不能更及时、有效地引导资源从低效率行业向高效率行业转移,从而损害了资源配置效率。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推动市场化进程、减少政府对经济的过度干预提供了证据,也说明了非正式制度在资源配置方面的低效率。  相似文献   

19.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区域矿产资源配置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基于矿产资源的有限性和不可再生性,确立了资源优化配置的多目标准则;在全面分析影响区域矿产资源优化配置的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因素,区域资源基础及潜力因素,资源开发利用的能力和水平因素,区域生态环境承载力因素,资源安全储备因素,区域外资源可供性因素,配套资源及基础设施支持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了区域矿产资源合理开发规模和速度的评价指标体系和分析计算模型;就河北省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问题进行了具体的实证分析,研究了多目标准则下区域矿产资源开发和利用在时间维度上的优化配置问题,为合理规划和调整区域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战略提供了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20.
区域金融生态影响区域金融资源配置的机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文章采用一般均衡的方法,得出改善区域金融生态和推动区域发展有助于增加区域金融资源配置的结论。依据区域金融生态与区域金融资源配置之间的显著关系,提出了区域金融资源配置效用模型。据此模型设计出大陆省域金融资源配置的多种方案,并选取其中一种方案与实际金融资源配置现状做差异分析。文章最后针对区域金融资源配置受制于区域金融生态的客观要求,提出了改善区域金融生态环境与推动区域发展(或开发)并重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