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度量经济不平等的基尼系数指标目前有几何方法、基尼平均差方法、斜方差方法、矩阵方法,但是它们在现实中计算复杂。本文设计了一种特殊的广义行列式,可以较容易地求解基尼系数,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实例分析。  相似文献   

2.
基尼系数是经济学领域内测量不平等的一个重要指标.国家统计局在2012年四季度前后采用的统计口径不同,鉴于此学者们提出了一系列基尼系数的计算方法,文章主要介绍基于国家统计局收入分组数据下基尼系数测算方法的发展和所取得的理论成果.  相似文献   

3.
关于基尼系数分解分析的讨论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本文通过几何分解的方法阐述了基尼系数在不同群体中进行分解的过程,并在此基础上对群体间基尼系数的应用和群体内基尼系数的进一步分解进行了讨论。说明由于交叉项的存在,基尼系数只能对不同收入群体进行有限的分解,对群体内基尼系数的进一步分解是极为勉强的。只有当各群体收入重叠程度较低时,方可对交叉项进行忽略,此时对群体内基尼系数的进一步分解才具有较清晰的经济含义。  相似文献   

4.
郑远强 《价值工程》2014,(21):215-216
基尼系数问世八十多年的时间里,在度量经济不平等的基尼系数指标时,最常见的是离散型收入分布,本文设计了一种离散型收入分布基尼系数计算方法,用它可以精确地求解基尼系数。  相似文献   

5.
6.
关于经济增加值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在阐述经济增加值内涵和发展的基础上,对经济增加值的作用、计算和存在的问题作了简单的探讨,这对经济增加值的推广和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有关基尼系数在我国运用过程中局限性的问题,首先指出在数据采集、估算方法和应用基尼系数分析收入分配状况时要适度谨慎,进而提出基尼系数在中国的适用性的问题,最后分析了运用基尼系数进行横向和纵向比较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很快,但与之相伴的一个问题是区域经济增长不平衡。本文对区位基尼系数的算法进行了改进,并利用改进过的算法测算了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10国2005年和中国1978—2007年的区位基尼系数。通过与其它国家的对比和本国30年的变动趋势,作者认为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原因是地区经济政策的差异和地区产业结构的差距。虽然中国要达到发达国家0.1左右的区位基尼系数是非常困难的,但从长远的角度看,0.2左右的区位基尼系数是应当努力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基于对数正态分布的洛伦兹曲线与基尼系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对数正态分布这一特定条件下,本文对洛伦兹曲线与基尼系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这一条件下,社会经济指标ζ的洛伦兹曲线具有对称性,与基尼系数一一对应,他们完全取决于该指标取对数后的均方差σ=√Dlnζ,只要测算出σ,根据本文提出的方程就可以绘制出洛伦兹曲线、计算出基尼系数。实证分析表明,社会经济规模指标服从对数正态分布。因此,本文的结果在较广的范围具有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最后,举例说明本文方法的应用及其正确性。  相似文献   

10.
夏洪智 《企业导报》2011,(13):137-138
随着资本市场的不断规范化,整个社会对财务报告的关注程度不断提高。本文针对现行财务报告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如何改进财务报告,使报告更能反映企业的实际情况提出了自己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1.
基尼系数与样本信息含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尼系数是度量收入不平等的主要指标,采用何种方法估计总体基尼系数取决于样本的信息含量。对于“分组数据”样本,需要使用参数法对总体收入分布或洛伦兹曲线进行假定来估计总体基尼系数。本文提出通过计算样本基尼系数的上下界来检验总体收入分布或洛伦兹曲线假定的正确性,并运用该方法对程永宏(2006)关于农村家庭人均纯收入分布的假定进行了检验。  相似文献   

12.
基尼系数分解分析中国城市居民收入不平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当GINI系数按组(如职业,性别,区域)分解时,它可以分为组内、组间和层迭项(overlapped)三个组成部分,从文献检索来看,GINI系数的分解方法已有许多,但大多数分解方法不仅不易于理解而且计算非常繁重.本文应用Yao和Liu(1996)提出的四步分解法克服了其他方法存在的缺点,并以中国2003年的城镇居民收入调查数据为例,说明这个新方法可以容易地应用于研究中国各地区城市居民间收入的不平等状况.本文在许多以前的研究未能认识到的层迭带部分有实质性的突破.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原始基尼系数几何算法的基础上,考虑结构这一重要因素,以洛伦兹曲线的平均曲率作为面积的权重,计算得出较为合理的、更加全面的基尼系数的数值,并以2009年我国城镇和农村实际收入状况为例,通过曲率的相应变化特点,分析结构因素对我国收入分配差距的影响及其原因。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例子分析最大方向导数的两个不同方面,以供师生参考。  相似文献   

15.
基尼系数子群分解的常规方法是将总体基尼系数分解为群内不平等、群间不平等和剩余项三个部分,其中关于剩余项的解释一直为学者们所关注.本文依据基尼系数的计算公式推导出了剩余项的表达式,非常简洁地说明了剩余项的涵义,即剩余项反映了子群聚类后每个收入的排序变化对基尼系数的影响.最后,利用简洁公式本文分析了我国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在三大经济带之间的交错程度.  相似文献   

16.
各地区居民收入基尼系数计算及其非参数计量模型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本文利用非等分组基尼系数公式,首次较为完整地计算出全国21个省、市以及自治区的1995~2004年城镇居民、农村居民和城乡居民基尼系数。在这一基础上,利用非参数计量经济模型中的分布密度函数估计方法,分析了1995~2004年各地区城镇、农村和城乡居民基尼系数变化特征。以居民平均收入水平与城乡居民收入平均基尼系数对各地区进行判别分析,发现以收入水平与分配公平程度为标准的判定基本上同我国东中西三大地区的划分一致。  相似文献   

17.
修正加权变异系数:度量收入分配平等程度的有用指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提出了用于衡量收入分配平等程度的修正加权变异系数计算公式,并且从数学上证明了修正加权变异系数具有类似于基尼系数那样的良好度量性质。与基尼系数相比,修正加权变异系数具有计算简单、容易理解的特点。此外,本文还讨论了修正加权变异系数计算公式中权系数的确定问题。  相似文献   

18.
北京市居民收入差距发展规律与结构特征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选取1985—2007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对23年间北京市居民的收入差距演变规律进行分析,侧重于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农村居民收入差距、以及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三个层次,并在对时间序列数据分析基础上,对收入差距的发展趋势进行判断。研究认为,北京市居民收入差距变化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即差距较小—差距扩大—差距稳中有降;居民收入差距一直存在,但以1993年为节点,之后出现大幅度上升态势;2003—2007年,居民收入差距整体呈现稳中有降的趋势,但降幅不大。对收入差距内部结构的分析显示,23年间,城镇居民收入差距水平小于农村居民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把一般的常系数的动态面板数据模型拓广到变系数的情形。对于变系数的动态面板数据模型首先推导出模型所隐含的各种矩条件,然后利用广义矩估计的方法得到了模型中未知参数的半参数广义矩估计,最后对于我们所得到的估计的渐进性和一致性进行证明。  相似文献   

20.
Besides a brief historical outline of the Gini index decomposition proposals, we compare, in a subgroups framework, the decompositions of the Gini index and of the uniformity and inequality indexes recently proposed by Zenga. The two decompositions follow a similar scheme: in both cases the overall index can be at first expressed as a weighted average of convenient cross measures, with their own interpretation, and afterwards it is decomposed into a within and a between term by merely distinguishing measures evaluated within the same subgroup from the ones regarding different subgroups. This procedure does not depend on an a priori definition of the within or the between term and allows their contribution to be naturally evaluated preserving the structure of the index itself. In the last section the two decompositions are applied to the Italian net household wealth provided by the 2006 central Bank of Italy sample survey on household budge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