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股份收买请求权最初是美国公司法上的一项制度,后被日本、韩国等国家和我国台湾地区引入.作为现代公司法上股东权利的一项重要内容,我国在2005年修订公司法时同样引入了该制度.通过分析该制度在我国引入的必要性与不确定因素,提出该制度在我国公司法中的重要意义以及价值实现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障碍.  相似文献   

2.
优先权制度起源于罗马法,近、现代的许多国家都在其民法典中建立了优先权法律制度体系,其中以法国和日本最为典型.优先权制度旨在破除债权平等原则,赋予某些特殊债权以优先受偿的权利,推行国家的现行政策,维护公共利益及债权人共同利益,体现法律对实质平等、公平正义的不懈追求理念.我国目前对是否建立优先权制度存在较大争议,加强对优先权的探讨与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文通过对优先权制度的历史演变考察、优先权的概念与性质评析、各国优先权法律制度的比较评析,论述了优先权制度的立法价值,我国建立优先权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对建立我国优先权制度提出立法构想.  相似文献   

3.
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的确立对日本经济的重要影响可以得见于二战后日本金融制度的变迁.以间接金融为主的金融发展战略对战后日本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政府的过分干预而限制了同业竞争最终导致金融业的惰性发展,为20世纪90年代危机的出现埋下了伏笔.分析日本金融制度改革过程中的得失成败,对中国具有借鉴意义.中国的金融体制改革要立足本国国情,以金融自由化为出发点,在加快市场化改革的同时完善监管体系,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在日本环境体系的构建与运行中,日本国民所发挥着巨大作用--推动日本环保立法的不断完善,实施对生活环境与社会环境的监督功能,从生活中小事做起自党维护环境民众习惯养成,等等.本文从中国建设和谐社会的伟大战略目标出发,提出了若干政策性建议,旨在从宏观政策与制度设计角度吸取日本环境体构建中的某些成功经验,强化广大民众在国家环境体系中的基础作用.  相似文献   

5.
日本中央和地方财政分配关系及其借鉴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日本是单一制国家,财政分配实行中央向地方转移支付.日本各级政府间事权划分明确,对于某些共同承担责任的事务,各级政府的职责明确;税源划分明确,分国税、都道府县税和市町村税.日本的转移支付制度由地方交付税和国库支出金构成,前者以平衡地区间财力为目的,后者以实施国策为目的,资金分配的客观化、规范化和法制化是二者的共同特点.借鉴日本经验,我国应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和加快制度改革,尤其是要扩大规范性转移支付的规模,并改革税收返还和专项支出制度.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日本、德国两个国家的医疗保障模式及特点进行分析,进而得出对我国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和完善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政府采购是公共财政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政府干预国家经济的一种手段.公开、透明的政府采购制度能确保政府目标的实现,而有效的政府采购制度有赖于其法律的完善与经济行为的理性.政府采购行为其实也是一个博弈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二战之后日本进入了经济迅速发展的新时期,随着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变化,日本制定了积极发展职业教育的政策,发展形成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横向贯通,职业教育内部纵向贯通,灵活、开放的职业教育体系,同时将终身教育的理念不断渗透、体现到职业教育制度中。基于终身教育视野下日本职业教育体系的发展过程和建立职业教育学位制度、编入学制度、市场化与国家调控提出启示。  相似文献   

9.
为适应当前国家对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要求,探讨了对大学生心理问题高危人群实施预警干预的必要性,提出构建对大学生心理问题高危人群进行干预的“三级干预队伍”和“六项干预制度”等预警机制,特别指出了时效性与适时性在预警干预中的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0.
私权性是知识产权的本质属性,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出现了公权化的趋势.私权与公权的划分具有重要的意义.知识产权私权公权化最主要的表现是国家公权力的干预,私权公权化的实质是知识产权制度因国家公权力的干预,更加注重保障社会公共利益的实现.知识产权私权公权化的原因主要表现在政治、经济、法律等方面.知识产权公权化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但是它并未改变知识产权的私权属性.  相似文献   

11.
劳动法是调整劳动关系的法律,劳动法的存在是为了保护劳动关系中处于弱势的一方劳动者,是国家对劳动力市场的正当干预。正确认识劳动法的价值不仅有利于劳动法的实施,有利于劳动力市场的健康发展,更有利于保护劳动者人权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12.
新农村建设之所以要着力解决农村融资难这个老问题,原因在于农村金融市场的特殊性导致的农村金融市场发育中的市场逻辑未被认识和突破:农村金融市场存在信息不对称、抵押物缺乏、特质性成本与风险、非生产性借贷等基本问题,并带来了农村金融市场自然发育状态下的“市场失灵”和“负外部性”,为政府介入提供了充分条件。但政府介入的结果,往往以正式金融安排取代非正式金融安排,由此,又导致政府介入后的“政府失灵”。两大“失灵”,使得农村金融机构“离农化”和农村资金的“非农化”成为常态:在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和研究中,应认识这一市场逻辑鼻并进行反市场逻辑的操作以彻底改变农村资金流向。  相似文献   

13.
西方和谐经济思想经历了从重农主义到后凯恩斯主义的演变历程,主要沿着市场和政府两条路径演进,一般具有人本主义色彩、市场体制主导、自由放任与国家干预相结合的特点。西方和谐经济思想表明:建设和谐社会要力图使经济发展体现以人为本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国家经营的内涵主要是指国家作为经营者直接或间接负责经营国有企业及其相关的经济管理活动。国家经营要求充分发挥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支柱作用,国家经营的方式和范畴会因国家性质不同而有所差别。针对中国近年来在经济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基于对曾经一度流行于思想理论界的泛市场化思潮的批判,提出在现有的国家经济体制内,必须加大政府干预市场经济的力度,实施国家经营管理的发展战略思路。  相似文献   

15.
政府对集群的治理基于集群产业形态和制度环境的差异表现出差异化的介入特征,根据介入程度和范围的差异,整体表现出弱介入、中间型介入和强介入三类基本形态。集群的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政府能够通过相关的制度和措施影响集群内企业的竞争和创新行为。因此,政府需要基于区域集群自身的产业条件和制度环境选择恰当的介入方式,并随着集群的发展而调整,从而达到介入模式与集群形态的高度契合。  相似文献   

16.
区域经济差异是大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阶段,它是由大国的要素禀赋、分工水平、城市化与工业化、产业结构、大国发展战略及政府干预等造成的。文章分析了这些影响因素的作用机理,测度其对大国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权重后发现:大国的发展战略及政府干预是影响大国区域经济差异的主要因素。实施分类管理的跨区域战略、差异化的政策优惠,优化产业结构,是大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考察我国转轨经济背景下政府干预与公司多元化价值的关系。研究发现,政府对经济干预程度越高,上市公司多元化价值越低,且当终极控制人性质为国有时,这种现象更为明显。政府干预下的公司多元化经营,由于更多地出于政治目标和社会职能的考虑,降低了公司价值,特别是国有控股公司,政府更容易影响公司多元化价值。研究增进了对经济转型时期政企关系的认识,对理解新兴市场公司的多元化价值影响也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8.
经济法是调整在国家协调本国经济运行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国家对经济运行的干预与调控是经济法的本质。从“市场经济为什么需要政府之手”这一命题分析出发。研究了政府干预经济运行的必要性、有效性、合法性问题,论述了经济法对于克服市场失灵、促进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处分原则作为我国民事诉讼的一项基本原则,其干预性受到理论界的质疑。然而,纵观德、法大陆法系国家对处分原则的规定,其程序事项的干预性有加强之势。在我国民事诉讼法修订之际,应借鉴德、法两国对程序事项的国家干预,而不是任由当事人随意支配。  相似文献   

20.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新中国对农业生产进行了全方位的干预。这主要基于以下因素:一是抗战以来农业生产力衰退的现实,二是共产党对农民与农业生产的认识,三是根据地时期共产党干预经济的路径依赖。干预的途径有:制度创新、国家对生产要素的投入、政策导向和群众运动四种方式。该时期新中国对农业生产的干预有深刻的机理,其绩效是实现了满足国家需要与农民需求的双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